一种PTFE中空纤维膜初胚管挥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1564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一种PTFE中空纤维膜初胚管挥发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挥发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tfe中空纤维膜初胚管挥发炉。



背景技术:

在pptfe中空纤维膜初胚管制作时在其管面上会带有一些溶剂油等物质,在进行下一步操作时需要先将其进行挥发,目前常用的是采用封闭式的加热装置对其进行加热挥发,但其加热过程中不方便观察,也不便于挥发物质的及时排出,从而影响挥发的效果,且整体加热装置也不便于移动,这样对生产方面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换灯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ptfe中空纤维膜初胚管挥发炉,包括机架、导线装置、固定座、滑轨、连接板、滑座、气缸和加热装置,所述导线装置包括连杆和导轮,连杆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通过轴承套接有导轮,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面板上,滑轨固定在固定座上,滑座活动套接于滑轨上,连接板与滑座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固定在机架上,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加热装置为前端面上开设有凹槽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加热装置内设置有红外发热管,加热装置通过固定板与滑座固定连接。

所述的导线装置为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架两端面的外缘处,所述的连杆一端通过螺丝或焊接固定在机架端面的外缘上,其另一端设计有导轮槽,导轮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导轮槽内,且导轮的高度与加热装置的凹槽一致。

所诉的加热装置通过连接板与滑座固定连接,可沿着滑轨滑动。

所述的固定座为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面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ptfe中空纤维膜初胚管挥发炉,其属于一种开放式的挥发装置,能有效及时的将挥发物排出,使挥发更彻底,且可实时监测,加热装置的可移动性也大大的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ptfe中空纤维膜初胚管挥发炉,包括机架1、导线装置、固定座3、滑轨4、滑座5、连接板6、气缸7和加热装置2。

所述导线装置包括连杆9和导轮10,连杆9一端固定在机架面板12上,另一端通过轴承套接有导轮10,所述固定座3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面板12上,滑轨4固定在固定座3上,滑座5活动套接于滑轨4上,连接板6与滑座5固定连接,所述气缸7固定在机架1上,一端与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的加热装置2为前端面上开设有凹槽11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加热装置2内设置有红外发热管8,加热装置2通过连接板6与滑座5固定连接。

所述的导线装置为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架1两端面的外缘处,所述的连杆9一端通过螺丝或焊接固定在机架1端面的外缘上,其另一端设计有导轮槽,导轮10通过轴承活动套接在导轮槽内,且导轮10的高度与加热装置2的凹槽11一致。

所诉的加热装置2通过滑座5可沿着滑轨4前后滑动。

所述的固定座3为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面板12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ptfe中空纤维膜初胚管挥发炉,其属于一种开放式的挥发装置,能有效及时的将挥发物排出,使挥发更彻底,且可实时监测,加热装置的可移动性也大大的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使用时,将本发明放置于初胚管出料处,使初胚管与导线装置位于一条直线上,将初胚管放置在两个导线装置的导轮上,然后通过气缸将加热装置前移,使初胚管位于加热装置的凹槽内,打开红外线加热管,使其对初胚管进行加热,对其表面的溶剂油进行挥发,当操作完成后,再通过气缸使加热装置后移即可。本发明属于一种开放式的挥发装置,能有效及时的将挥发物排出,使挥发更彻底,且可实时监测,加热装置的可移动性也大大的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TFE中空纤维膜初胚管挥发炉,包括机架、导线装置、固定座、滑轨、连接板、滑座、气缸和加热装置,所述导线装置包括连杆和导轮,连杆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通过轴承套接有导轮,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面板上,滑轨固定在固定座上,滑座活动套接于滑轨上,连接板与滑座固定连接,所述的气缸固定在机架上,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方,所述的加热装置为前端面上开设有凹槽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加热装置内设置有红外发热管,加热装置与接板固定连接。本发明能有效及时的将挥发物排出,使挥发更彻底,且可实时监测,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吴波;吕经烈;刘国昌;孙小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温州神坤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08
技术公布日:2017.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