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9311发布日期:2019-06-22 00:39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活饮用水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化学肥料和农药不合理的使用,不仅导致土壤板结,同时污染了江、河、湖泊等饮用水源,特别是工业废水中有机物、氨、氮等有害物质含量的超标排放,造成生活饮用水质的严重污染。此外输水管路、水池中水的二次污染对人体的侵害,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大众的身体健康。为了进一步改善提高人民大众饮用水的质量,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过滤装置有磁铁式、过滤式、纳滤膜装置等。据悉,所说的纳滤膜装置是由纳米级微孔毛细管束,用淋胶机使两端涂上一定宽度和厚度的无毒粘合剂,并通过所述的粘合剂与上下筒口两侧管壁相连接。自来水从上部进水口进入所述的纳米级微孔毛细管束内,渗透过所述的毛细管管壁,从筒体下侧部的纯净水出口流出。定期打开筒体底部的排水阀,将处在毛细管内的有毒物质、细菌、病毒、铁锈、泥砂等有害物质的水排放掉。使饮用的生活水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与国家标准仍有一定差距。同时,过滤装置上附着的污垢等,难以清除。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的增强,强烈希望安全饮用水的质量能得到保障,因此研究开发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已经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广大科技人员的研究开发的重要课题。中国专利zl200720093232.1公开的“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其顶部设有自来水进水管,部设有排水管,其下节的外筒侧部设有净水出水管,在重力作用下,净化后的净水从上述的净水出水管放出。所述的纳滤膜装置长期运行,其内、外筒之间上部存有的空气中细菌逐渐累计,筒壁上附有绿色藻苔,会影响净水水质;此外,上、下外筒通过锁紧轮盘连接锁紧,密封效果不佳;所述的装置体积较大,安装所占的空间大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其结构紧凑,便于组装,所占空间较小,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不需要采用反流冲洗,生产出符合国标规定的饮用净水水质技术指标。

上述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主要有其内装有纳滤膜的内筒,该内筒外侧为外筒,该外筒分为上、下两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节外筒底部设有自来水进水管,上节外筒顶部设有排水管,上节外筒侧上部设有净水出水管;在上节外筒的底部、下节外筒的顶部分别设有外延翻边;在前述的两个外延翻边的曲形面上分别设有u型槽,所述的两个u型槽之间为φ型o型硅橡胶密封圈;所述的上、下外筒之间通过其外延翻边上的抱箍连接锁紧。

正如中国专利zl200720093232.1描述的,本发明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是采用进口的聚醚砜树脂为原料,生产的中空纤维纳滤膜,运用错流过滤原理,使水分子渗透过组成纳滤膜的纳米级微孔毛细管束中的每一根毛细管壁,而使细菌、病毒、铁锈、胶体、余氯、氨、氮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大分子有害物质处在管内,以达到分离过滤的目的。在用户终端或其它集中式供水地方,利用本实新型对市政自来水进行分离过滤,以去除其中细菌、病毒、铁锈、胶体、氨、氮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害物质,而其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溶解氧等有益物质并未流失,水质呈弱碱性,这对维持人体的弱碱性,促进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本发明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原水:浊度不大于100ntu、细菌总数不大于1600cfu/ml、总大肠菌群不大于1600mpn/100ml。

2、适用原水水压:0.2~1.0mpa。

3、使用温度:常温下。

4、净水产量:50~100l/h。

5、水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6、外观尺寸:φ81mm×h297mm。

7、净重:1.31kg。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结构紧凑,便于组装,所占空间较小。(2)本发明的下节外筒底部设有自来水进水管,上节外筒顶部设有排水管,上节外筒侧上部设有净水出水管,因此,内、外筒之间上部可能存有的空气,随净水从净水出水管流出,可以防止本发明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长期运行时,内、外筒之间存有的空气中有细菌累计,从而可以保证生产出的饮用净水水质。

(3)本发明的外筒采用上、下两节的分体式结构,在上节外筒的底部、下节外筒的顶部分别设有外延翻边;在前述的两个外延翻边曲面上分别设有u型槽;该两个u型槽之间为φ型o型硅橡胶密封圈;所述的上、下外筒之间通过其外延翻边上的抱箍连接锁紧。因此,φ型o型硅橡胶密封圈在上、下外筒u型槽中被牢固限位固定,其φ型o型硅橡胶密封圈的边缘受到上、下外筒的外延翻边锁紧,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

(4)本发明内筒中的纳米级微孔毛细管内壁经改进后,非常光滑,毛细管内不会存留有害物质,长期运行不需要进行反流冲洗,仍然可以生产出符合上述国标规定的饮用净水水质技术指标,处理后的净水呈弱碱性,其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仍然未流失,更有益于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排水管2-净水出水管3-出水孔4-抱箍5-纳滤膜6-外筒7-o型硅橡胶圈8-φ型o型硅橡胶密封圈9-内筒10-无毒粘合剂11-自来水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如下:从附图可见,本发明一种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其外筒6采用不锈钢板加工成为上、下两节的分体式外筒,下节底部设有自来水的进水管11,其上节侧上部设有净水出水管2,上节顶端设有排水管1。所述的上节外筒底部、下节外筒顶部加工成外延翻边,在上、下节外筒外延翻边的曲面上,均设有u型槽,该两个u型槽内置有φ型o型硅橡胶密封圈8,所述的外筒通过其外延翻上的抱箍4连接锁紧,使φ型o型硅橡胶密封圈8被限位固定在上述的u型槽中,φ型o型硅橡胶密封圈8的边缘处于上、下外筒的外延翻边之间被锁紧,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密封性能,防止净水外泄而造成滴、漏、跑、冒。在外筒6内设有内筒9,其内安装有纳滤膜5,在内筒9壁上布有6~9个净水的出水孔3,使经过处理后净水透过纳滤膜,进入内、外筒之间,然后通过设在上节外筒侧上部的净水出水管2引出,从而使存留在内、外筒之间上部的空气随净水从净水出水管2引出,可以防止细菌的累计影响净水水质;此外,构成所述的纳滤膜5的纳米级微孔毛细管经改进后,其内壁十分光滑,本发明长期运行,不需进行反流冲洗,同样能生产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规定的饮用净水技术指标。

正如中国专利zl200720093232.1记载的人们共知一样:所述的内筒9与上节外筒上部之间、与下节外筒下部之间分别设有两层各自独立的o型硅橡胶密封圈7,以防止未经处理的自来水进入处理后的净水中,造成二次污染。

上述的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其所述的纳滤膜5的上、下两端通过无毒粘合剂10与内筒9的上、下筒口连接。上述的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其所述的纳滤膜的外侧包有聚乙烯网,以防止毛细管束松动。

上述的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其所述的纳滤膜5是由纳米级微孔毛细管通过无毒粘合剂连接成的毛细管束所构成。

上述的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其所述的进水管11、排水管1、出水管2上均设有螺纹,以备需要时与外管线、阀门连接。所述的毛细管内含有的有害物质的水,直接排放掉会造成浪费,可以通过所述的水管的螺纹连接外管引到卫生间回收利用,经济合理。当需要饮用水时,打开净水出水管上的阀门。否则关闭净水出水管上的阀门,凡是洗涤、冲洗等用水,打开连接自来水管上的阀直接用自来水即可,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民用水的成本。

上述的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其所述的φ型o型硅橡胶密封圈8是处在上节或下节外筒外延翻边曲形面上的u型槽内。然后将抱箍扣在上、下节外筒外延翻边上,用螺栓将其锁紧,从而提高其密封性能。

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内筒壁上设有的净水的出水孔的孔径和数量及布置方式,应当能维持系统所需要的压力、内筒体的强度。这些对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都是常识性知识。

本发明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可设置在用户终端或其它集中式供水的地方,对市政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细菌、病毒、铁锈、胶体、余氯、氨、氮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可直接安全饮用,其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溶解氧等有益物质并未破坏和流失,特别是净水水质的弱碱性,对维持人体弱碱性和人体健康十分有益。但是,相比之下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设在用户终端更趋于合理,这样可以进一步防止自来水输水管线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更有利于进一步保证供水水质。与市场出售的其它纯净水相比,采用本发明生活饮用水直饮式纳滤膜装置生产的生活饮用水安全可靠,不仅可以清除自来水中细菌、病毒、铁锈、胶体、余氯、氨、氮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可直接安全饮用,而且其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溶解氧等有益物质并未被破坏和流失,净水水质呈弱碱性,更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因此,不需要另外补充所需矿物质等,生产成本比较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