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型钢用VCI底漆涂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649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型型钢用VCI底漆涂敷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涂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型型钢用VCI底漆涂敷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工件喷涂线在对金属工件进行前处理时,需要对金属工件进行全方位的底漆喷涂,喷涂完成后,对金属工件进行烘干也是必要工序。现有技术的烘干烘道常采用开放式吹入热风烘干的结构,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于,烘干烘道内的温度不均匀,导致烘干效果欠佳,造成金属工件表面的油漆或者涂料附着力差,进而影响金属工件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技术的烘道用于较轻型型钢时烘干不均匀影响油漆成型质量;此外,底漆烘道由于具有较高温度,因此有大量的污染气体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型型钢用VCI底漆涂敷设备。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轻型型钢用VCI底漆涂敷设备,包括吊轨(4)和依次连接的浸漆槽(1)、一组回收槽(2)、底漆烘道(3),所述吊轨(4)分别设于浸漆槽(1)上方、一组回收槽(2)上方和底漆烘道(3)内;所述底漆烘道(3)包括壳体(31)、废气处理装置(32)以及依次设于壳体(31)内的第一风幕装置(33)、底漆表干区(34)、底漆烘干区(35)、第二风幕装置(36)、强冷区(37),所述废气处理装置(32)设于底漆表干区(34)和底漆烘干区(35)顶部。

作为改进,所述废气处理装置(32)包括依次连接的纤维滤布(11)、水淋室(12);所述水淋室(12)顶部连接有活性炭吸附室(13)、底部连接有水处理装置(14)。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风幕装置(33)设于壳体(1)的工件入口处,且第一风幕装置(33)的出风口相对工件入口倾斜向外设置。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底漆烘干区(35)内壁上均匀分布一组热风出口(21),所述热风出口(21)与热风机(22)连接。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风幕装置(36)的出风口倾斜向强冷区(37)方向设置。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强冷区(37)内壁上均匀分布一组冷风出口(23),所述冷风出口(23)与冷风风机(24)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型型钢用VCI底漆涂敷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轻型型钢的连续自动底漆喷涂,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烘干和强冷使用均匀分布的热冷风出口,烘干冷却均匀,成漆质量好,采用废气处理装置从而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轻型型钢用VCI底漆涂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漆烘干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强冷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轻型型钢用VCI底漆涂敷设备作出进一步说明。

轻型型钢用VCI底漆涂敷设备,见图1,包括吊轨(4)和依次连接的浸漆槽(1)、一组回收槽(2)、底漆烘道(3),所述吊轨(4)分别设于浸漆槽(1)上方、一组回收槽(2)上方和底漆烘道(3)内;所述底漆烘道(3)包括壳体(31)、废气处理装置(32)以及依次设于壳体(31)内的第一风幕装置(33)、底漆表干区(34)、底漆烘干区(35)、第二风幕装置(36)、强冷区(37),所述废气处理装置(32)设于底漆表干区(34)和底漆烘干区(35)顶部。

所述废气处理装置(32),见图2,包括依次连接的纤维滤布(11)、水淋室(12);所述水淋室(12)顶部连接有活性炭吸附室(13)、底部连接有水处理装置(14)。

所述第一风幕装置(33)设于壳体(1)的工件入口处,且第一风幕装置(33)的出风口相对工件入口倾斜向外设置。

所述底漆烘干区(35),见图3,内壁上均匀分布一组热风出口(21),所述热风出口(21)与热风机(22)连接。

所述第二风幕装置(36)的出风口倾斜向强冷区(37)方向设置。

所述强冷区(37),见图4,内壁上均匀分布一组冷风出口(23),所述冷风出口(23)与冷风风机(24)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