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及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965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及空气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及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环境的卫生程度也日益关注。空气净化设备在居家、医疗和工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对于室内环境的杀菌消毒措施主要依靠吸附原理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该方法吸附效率不高,容易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还有吸附饱满后再释放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因此,当前需要一种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以便直接产生可以高效、安全消毒杀菌的消毒剂,进而利用产生的消毒剂进行高效安全的空气净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及空气净化装置,用于产生可以高效安全地杀菌消毒的消毒剂,进而实现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和除异味,在保证了杀菌消毒彻底的同时还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作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包括:

壳体,包括用于盛放第一反应物的第一容置部,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倾斜部;

安装盖,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安装盖设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底端设有开口,所述安装盖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部相通的排气口;

容器瓶,设置于所述容纳部内,所述容器瓶包括用于盛放第二反应物的第二容置部、抵接部、连接于所述抵接部上端的颈部、连接于所述颈部上端的瓶身部和连接于所述瓶身部上端的受力部,所述抵接部的下端位于所述倾斜部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盖还设有进气管,所述壳体的内底设有凹槽,所述进气管的下端探入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部底端的所述开口处设有卡扣,所述容器瓶通过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容纳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部顶端设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上设有用于排气的通孔,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容纳部适配连接,所述保护盖位于所述容器瓶上方,且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受力部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盖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容器瓶的受力部为脆性材料或软性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颈部在水平方向截面的面积,由其在垂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向两端逐渐递增;所述容器瓶的抵接部和/或颈部为脆性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部中,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容纳部的顶端,所述容纳部的侧壁设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顶端与所述排气口相通,所述排气槽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容置部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安装盖抵接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用于封堵所述排气口及所述进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安装盖连接,且所述密封垫通过所述顶盖被按压于所述排气口及所述进气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所述的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产生以下有益效果:一种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包括用于盛放第一反应物的第一容置部,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倾斜部;安装盖,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安装盖设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底端设有开口,所述安装盖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部相通的排气口;容器瓶,设置于所述容纳部内,所述容器瓶包括用于盛放第二反应物的第二容置部、抵接部、连接于所述抵接部上端的颈部、连接于所述颈部上端的瓶身部和连接于所述瓶身部上端的受力部,所述抵接部的下端位于所述倾斜部上方。该方案用于产生可以高效安全地杀菌消毒的消毒剂,进而实现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和除异味,在保证了杀菌消毒彻底的同时还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作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所示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的主视图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的俯视图在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中安装盖和容器瓶的立体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及空气净化装置,用于产生可以高效安全地杀菌消毒的消毒剂,进而实现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和除异味,在保证了杀菌消毒彻底的同时还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作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

如图1至图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所示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的主视图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的俯视图在A-A处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中安装盖和容器瓶的立体装配图。所述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包括:

壳体100,包括用于盛放第一反应物的第一容置部110,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倾斜部120。所述壳体100中的第一容置部110中盛放有用于生成消毒剂的第一反应物,可以理解的,所述消毒剂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氯气体,所述第一反应物包括但不限于用于生成二氧化氯气体的固体或液体酸、固体或液体盐。所述壳体100的材料必须不与所述第一反应物发生反应亦不会被其腐蚀。所述壳体100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比如,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空气净化装置中放置所述壳体100的位置为类圆柱形,所以所述壳体100也设置为类圆柱体,且所述壳体100的下部直径小于其顶部的直径,以便于导向,令其更方便放置入空气净化设备的相应位置中。

安装盖200,连接于所述壳体100,所述安装盖200设有容纳部210,所述容纳部210底端设有开口211,所述安装盖200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部110相通的排气口2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盖200沿导向部插入所述壳体100中,其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安装盖200的外壁上连接于所述壳体100内壁的位置,以便于所述安装盖200插入所述壳体100。所述安装盖200插入所述壳体100之后,两者之间的固定方式为过盈连接或卡扣连接。所述容纳部210为一中空大致圆筒形状,且其圆筒上端口为排气口212,下端口为开口211,所述第一容置部110中生成的消毒剂(例如二氧化氯气体)可以从所述排气口212中释放出去。

容器瓶300,设置于所述容纳部210内,所述容器瓶300包括用于盛放第二反应物的第二容置部310、抵接部320、连接于所述抵接部320上端的颈部330、连接于所述颈部330上端的瓶身部340和连接于所述瓶身部340上端的受力部350,所述抵接部320的下端位于所述倾斜部120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所述消毒剂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氯气体,所述第一反应物包括但不限于用于生成二氧化氯气体的固体或液体酸、固体或液体盐;所述第二反应物包括但不限于与所述第一反应物发生反应并生成二氧化氯气体的固体或液体酸、固体或液体盐(例如,当所述第一反应物为液体酸时,所述第二反应物为液体或者固体盐)。所述容器瓶300的材料必须不与所述第二反应物发生反应亦不会被其腐蚀。所述抵接部320位于所述容器瓶300的最下端,所述受力部350位于所述容器瓶300的最上端。本实施例中的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在使用时,所述容器瓶300的受力部350在外力的作用下首先发生破损,之后所述外力继续向下施加于所述瓶身部340,所述瓶身部340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所述容器瓶300的抵接部320和所述壳体100的所述倾斜部120接触,所述倾斜部120将所述容器瓶300垂直向下的力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力,所述容器瓶300的颈部330在水平方向的力的作用下发生破损,所述容器瓶300内的第二反应物通过所述容器瓶颈部330的破损处流入所述壳体100内,并于所述壳体100内的第一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消毒剂,且所述消毒剂可以自所述排气口212中释放出去,对待净化空间进行消毒杀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盖200还设有进气管220,所述壳体100的内底设有凹槽130,所述进气管220的下端探入所述凹槽130内(所述第一反应物的最底部为所述凹槽130的位置,所述进气管220的下端探入所述凹槽130内可以使得进入的空气或者催化气体最大程度融合至反应物中)。所述进气管220直接探入所述第一容置部110中,其作用在于,空气或者加快反应的催化气体可以自所述进气管220中进入所述第一容置部110中,在所述第一容置部110中的第一反应物与所述第二容置部310中的第二反应物发生反应生成消毒剂时,加快两者的反应速度,以便于更高效快速地生成消毒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210底端的所述开口211处设有卡扣213,所述容器瓶300通过所述卡扣213卡设于所述容纳部210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器瓶300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与所述卡扣213固定连接,在所述容器瓶300上施加外力后,所述容器瓶300可以冲开所述卡扣213从而使得所述容器瓶300向下运动,所述容器瓶300的抵接部320和所述壳体100的所述倾斜部120接触,所述倾斜部120将所述容器瓶300垂直向下的力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力,所述容器瓶300的颈部330在水平方向的力的作用下发生破损,所述容器瓶300内的第二反应物通过所述容器瓶颈部330的破损处流入所述壳体100内,并于所述壳体100内的第一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消毒剂,且所述消毒剂可以自所述排气口212中释放出去,对待净化空间进行消毒杀菌。可理解的,所述容器瓶300装入所述容纳部210中之后,所述排气口212与所述第一容置部110之间依旧是相通的,其相通的形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比如,在所述容纳部210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排气口212以及所述第一容置部110均相通的孔或者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210顶端设有保护盖230,所述保护盖230上设有用于排气的通孔231,所述保护盖230与所述容纳部210适配连接,所述保护盖230位于所述容器瓶300上方,且所述保护盖230与所述受力部350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210顶端设有保护盖230,所述保护盖230与所述受力部350相对设置,当所述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使用时,所述保护盖230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所述受力部350受到所述保护盖230向下的力,从而发生破损,之后所述保护盖230继续向下并抵靠于所述瓶身部340,所述瓶身部340在所述保护盖230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所述容器瓶300的抵接部320和所述壳体100的所述倾斜部120接触,所述倾斜部120将所述容器瓶300垂直向下的力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力,所述容器瓶300的颈部330在水平方向的力的作用下发生破损,所述容器瓶300内的第二反应物通过所述容器瓶颈部330的破损处流入所述壳体100内,并于所述壳体100内的第一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消毒剂。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盖230上设有用于排气的通孔231,所述消毒剂可以依次自所述排气口212和所述保护盖230上的所述通孔231释放出去,对待净化空间进行消毒杀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230底部设有凸起232,所述容器瓶300的受力部350为脆性材料或软性材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230底部设有用于顶破所述受力部350的凸起232,所述受力部350为易于破碎的脆性材料或软性材料,所述保护盖230与所述受力部350相对设置,当所述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使用时,所述保护盖230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所述凸起232首先接触到所述受力部350并将所述受力部350顶破,之后所述保护盖230继续向下并抵靠于所述瓶身部340,所述瓶身部340为硬质材料,因此所述瓶身部340可以在所述保护盖230向下的作用下向下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颈部330在水平方向截面的面积,由其在垂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向两端逐渐递增,从而使得所述颈部330在其水平方向截面积最小的地方易于折断;由于所述容器瓶300需要破损或断裂之后才可以令所述第二容置部310中的第二反应物进入所述第一容置部110中与所述第一反应物发生反应生成消毒剂,因此所述容器瓶300的抵接部320和/或颈部330为脆性材料,从而使得所述容器瓶300的抵接部320和所述壳体100的所述倾斜部120接触时,所述倾斜部120将所述容器瓶300垂直向下的力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力,所述容器瓶300的抵接部320和/或颈部330在水平方向的力的作用下易于发生破损或断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210位于所述第一容置部110中,所述排气口212位于所述容纳部210的顶端,所述容纳部210的侧壁设有排气槽214,所述排气槽214的顶端与所述排气口212相通,所述排气槽214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容置部110相通。也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口212与所述第一容置部110相通是通过所述排气槽214来实现的,所述排气槽210凹设在所述容纳部210上,其形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安装盖200抵接的密封垫400,所述密封垫400用于封堵所述排气口212及所述进气管220。所述密封垫400上还设有用于封堵所述进气管220的凸部,且其同时可以封堵所述排气口212,因此,所述密封垫400可以密封所述壳体100内部的第一容置部110,以便于在不需要使用时保存所述第一反应物,延长其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还包括顶盖500,所述顶盖500与所述安装盖200连接,且所述密封垫400通过所述顶盖500被按压于所述排气口212及所述进气管22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盖500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安装盖200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适配的第二螺纹,所述顶盖500与所述安装盖200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固定连接。

可理解的,所述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需要使用所述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生产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时,首先打开所述顶盖500;之后去除所述密封垫400,使所述第一容置部110通过所述排气口212与外界相通,同时使外界空气可以自所述进气管220中进入所述第一容置部110中发生反应的第一反应物中;然后通过外界(例如通过空气净化装置)对所述容器瓶300顶部施加向下的力,如果所述容器瓶300上还设有保护盖230,则通过所述保护盖230对所述容器瓶300顶部施加向下的力,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述容器瓶300的所述受力部350受到所述保护盖230向下的力,从而发生破损,之后所述保护盖230继续向下并抵靠于所述瓶身部340,所述瓶身部340在所述保护盖230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所述容器瓶300的抵接部320和所述壳体100的所述倾斜部120接触,所述倾斜部120将所述容器瓶300垂直向下的力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力,所述容器瓶300的颈部330在水平方向的力的作用下发生破损,所述容器瓶300内的第二反应物通过所述容器瓶颈部330的破损处流入所述壳体100内,并于所述壳体100内的第一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消毒剂;

最后所述消毒剂依次自所述排气口212和所述保护盖230上的所述通孔231释放出去,对外部的待净化空间进行消毒杀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包括:壳体100,包括用于盛放第一反应物的第一容置部110,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倾斜部120;安装盖200,连接于所述壳体100,所述安装盖200设有容纳部210,所述容纳部210底端设有开口211,所述安装盖200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置部110相通的排气口212;容器瓶300,设置于所述容纳部210内,所述容器瓶300包括用于盛放第二反应物的第二容置部310、抵接部320、连接于所述抵接部320上端的颈部330、连接于所述颈部330上端的瓶身部340和连接于所述瓶身部340上端的受力部350,所述抵接部320的下端位于所述倾斜部120上方。该方案用于产生可以高效安全地杀菌消毒的消毒剂,进而实现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和除异味,在保证了杀菌消毒彻底的同时还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作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

对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所述的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图未示)。可理解的,当所述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生成消毒剂,比如二氧化氯气体时,可以通过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控制装置释放至待净化空间中进行杀菌消毒,且所述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的工作过程均可以由所述控制装置进行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用于在所述消毒剂混合反应装置产生可以高效安全地杀菌消毒的消毒剂之后,实现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和除异味,在保证了杀菌消毒彻底的同时还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作时间、简化了操作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