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管搁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1038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采样管搁置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样管搁置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检测时,需要使用采样管,而采样管在使用完成后需要通过搁置架进行搁置,现有技术中的搁置架,通常采用插孔式的,即将采样管插设在定位孔内,采样管的下端部无法受到限制,极易相互接触产生交叉污染,而且采样管通常是玻璃制品极易相互碰撞破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采样管搁置架,不会形成交叉污染,保证试验的精准度,不会发生破碎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采样管搁置架,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侧支架以及第二侧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支架与所述第二侧支架两端之间的横梁、固定设置于两个所述横梁上的中间隔板,所述第一侧支架以及所述第二侧支架的上端部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卡板,两侧所述卡板上开设有若干U形卡槽,所述中间隔板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垂直固定连接有若干筋板,所述筋板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U形卡槽一一对应,所述支撑环呈圆锥形,所述支撑架的下端部设置有V形集液槽,所述V形集液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支架以及所述第二侧支架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U形卡槽的内侧设置有阻尼层,所述阻尼层为塑料发泡层。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支撑环由橡胶制成。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V形集液槽的长度方向倾斜于水平面,所述V形集液槽的最低处设置有废液收集箱。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样管的上部卡在U形卡槽内,采样管的下端部由支撑环进行支撑,而采样管上遗留的废液流入V形集液槽内进行收集处理,因此采样管相互之间无接触,不会形成交叉污染,而且不会发生碰撞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其中:1、第一侧支架;2、第二侧支架;3、横梁;4、中间隔板;5、筋板;6、支撑环;7、U形卡槽;8、V形集液槽;9、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采样管搁置架,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侧支架1以及第二侧支架2、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支架1与所述第二侧支架2两端之间的横梁3、固定设置于两个所述横梁3上的中间隔板4,所述第一侧支架1以及所述第二侧支架2的上端部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卡板9,两侧所述卡板9上开设有若干U形卡槽7,所述中间隔板4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垂直固定连接有若干筋板5,所述筋板5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支撑环6,所述支撑环6与所述U形卡槽7一一对应,所述支撑环6呈圆锥形,所述支撑架的下端部设置有V形集液槽8,所述V形集液槽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支架1以及所述第二侧支架2相固定连接。

为了防止采样管在U形卡槽7内发生晃动,造成其破碎现象,所述U形卡槽7的内侧设置有阻尼层,所述阻尼层为塑料发泡层。

为了减轻移动过程中采样管发生的振动现象,所述支撑环6由橡胶制成。

为了方便收集废液,所述V形集液槽8的长度方向倾斜于水平面,所述V形集液槽8的最低处设置有废液收集箱。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