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聚乙二醇丁醚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9443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聚乙二醇丁醚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聚乙二醇丁醚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聚乙二醇丁醚产品用途广泛,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沸点和较低的挥发速度,可用作涂料、染料、树脂等的溶剂;溶解油脂、染料、树脂、硝化纤维素;用作增塑剂的中间体以及液压制动器液体的稀释剂;用作金属洗涤剂、脱漆剂、脱润滑油剂、汽车引擎洗涤剂、干洗溶剂、环氧树脂溶剂、药物萃取剂;用作乳胶漆的稳定剂、飞机涂料的蒸发抑制剂、高温烘烤瓷漆的表面加工改进剂等。

目前聚乙二醇丁醚生产工艺为:将丁醇和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密闭后搅拌,用氮气置换反应釜内的空气,加热升温至120-140℃,控制反应压力为0.2-0.4MPA,然后持续向反应釜中通入环氧乙烷,加料后反应熟化30分钟,降温出料。由于反应温度高、反应剧烈,物料在反应釜内沸腾产生气泡,大量气泡形成界面,阻碍了加入的环氧乙烷与釜内物料及时接触反应,并且气泡形成容易使物料从反应釜中冒出,增加了生产过程的危险性。

产生泡沫的现象在反应釜中的化学反应经常发生,为了抑制泡沫的产生,人们经常在反应过程中加入一些消泡剂,而消泡剂的加入势必会在反应物中引入杂质,这样会影响产出物的纯度;现有技术中的物理方法进行消泡时,常用的是加入消泡网,而消泡网的材质一般为不锈钢网,在泡沫上升的过程中,不锈钢网对泡沫的消除作用不是很明显,无法满足消泡的需求;即便不论该消泡网的材质,采用搅拌的方式进行消泡时,搅拌单元本身也会在搅动的过程中产生泡沫,因此,采用物料方法进行消泡的方式也存在弊端,另一方面,一般的消泡搅拌单元只能在固定高度消泡,无法根据液面高度进行自动调整,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泡的聚乙二醇丁醚的合成反应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聚乙二醇丁醚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筒和设置在反应釜筒上部的反应釜盖,所述反应釜筒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反应釜盖上设有变频电机,所述反应釜筒内设有搅拌桨,搅拌桨与变频电机之间由传动轴相连,搅拌桨与传动轴的底端轴身构成竖直向的滑动配合,所述的搅拌桨为伸缩式结构,搅拌桨上设有横置的消泡针。

优选的,搅拌桨水平向横置在反应釜筒内,靠近传动轴的一侧为内侧,所述搅拌桨包括位于最外侧的第一搅拌管,第一搅拌管的内侧端设有第二搅拌管,第二搅拌管的管长方向与第一搅拌管的管长方向一致,第一搅拌管的管长方向设有内槽可供第二搅拌管在水平向上左右滑动。

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包括多个串联的孔径不同的搅拌管,搅拌管按孔径由大到小依次串联。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管的内侧端设有收口状的内槽,第二搅拌管的外侧端设有凹槽,凹槽壁上设有对称的侧翼,侧翼的尾端向凹槽壁靠拢供第二搅拌管插入第一搅拌管的收口状内槽,侧翼与第一搅拌管的收口状内槽槽口端面抵靠构成止回配合。

优选的,消泡针设置在搅拌管的正向和反向管身上。

优选的,所述的传动轴上设有左右对称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竖直向的燕尾槽,燕尾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槽底,所述搅拌桨的最内侧搅拌管与燕尾槽构成水平向的限位配合。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盖上设有进料口,压力表、冷凝回收口和蒸汽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搅拌桨与传动轴之间为竖直向的滑动配合,可以根据反应釜内料液的高度调节消泡的位置,同时,所述的搅拌桨可以随着变频电机的转速伸长或缩短,使得在消泡过程中尽量减少搅拌桨搅动所产生的泡沫,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釜,可以有效、快速的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泡沫进行消除,提高了反应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釜的示意图;

图2为搅拌桨的示意图;

图3为搅拌桨缩短的示意图;

图4为搅拌桨的剖面图;

图5为连接板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反应釜筒,11-出料口,20-反应釜盖,21-变频电机,22-进料口,23-压力表,24-冷凝回收口,25-蒸汽口,30-搅拌桨,31-第一搅拌管,311-第一搅拌管的内槽,312-槽口端面,32-第二搅拌管,321-凹槽,322-侧翼,33-最内侧搅拌管,40-传动轴,50-消泡针,60-连接板,61-燕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制备聚乙二醇丁醚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筒10和设置在反应釜筒10上部的反应釜盖20,所述反应釜筒10底部设有出料口11,所述反应釜盖20上设有变频电机21,所述反应釜筒10内设有搅拌桨30,搅拌桨30与变频电机21之间由传动轴40相连,搅拌桨30与传动轴40的底端轴身构成竖直向的滑动配合,所述的搅拌桨30为伸缩式结构,搅拌桨30上设有横置的消泡针50,在反应过程中,可以根据料液的量及反应的需要调节搅拌桨30的转速,避免搅拌桨30的过度搅动带来更多的泡沫,同时,搅拌桨30与传动轴40的轴身构成竖向的滑动配合,使得在搅拌桨30可以根据料液的量随时保持在液面上,有效的进行消泡,搅拌桨30为伸缩式的结构,如图2、3所示,可以根据转动的快慢对反应釜筒10内进行充分的消泡。

进一步的,搅拌桨30水平向横置在反应釜筒10内,靠近传动轴40的一侧为内侧,所述搅拌桨30包括位于最外侧的第一搅拌管31,第一搅拌管31的内侧端设有第二搅拌管32,第二搅拌管32的管长方向与第一搅拌管31的管长方向一致,第一搅拌管31的管长方向设有内槽311可供第二搅拌管32在水平向上左右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30包括多个串联的孔径不同的搅拌管,搅拌管按孔径由大到小依次串联,如此,可以实现搅拌桨30的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管31的内侧端设有收口状的内槽311,第二搅拌管32的外侧端设有凹槽321,凹槽321壁上设有对称的侧翼322,侧翼322的尾端向凹槽321壁靠拢供第二搅拌管32插入第一搅拌管31的收口状内槽311,侧翼322与第一搅拌管31的收口状内槽311槽口端面312抵靠构成止回配合。

进一步的,消泡针50设置在搅拌管的正向和反向管身上,在搅拌桨的正转和反转时都可以对料液进行消泡。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轴40上设有左右对称的连接板60,连接板60上设有竖直向的燕尾槽61,燕尾槽61的槽口宽度大于槽底,所述搅拌桨30的最内侧搅拌管33与燕尾槽61构成水平向的限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盖20上设有进料口22,压力表23、冷凝回收口24和蒸汽口25。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