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加氯式氯化聚乙烯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7830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顶部加氯式氯化聚乙烯反应釜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部加氯式氯化聚乙烯反应釜。



背景技术:

氯化聚乙烯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臭氧、耐化学药品及耐老化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阻燃性及着色性能,因而在电线电缆、汽车配件制造等行业获得广泛的应用。氯化聚乙烯大多采用水相悬浮法合成技术进行生产,即将高密度聚乙烯(HDPE)粉末投入到反应釜的水中形成水相,在反应釜中通入过量的高压氯气进行水相悬浮,使氯气与HDPE进行取代反应生成氯化聚乙烯,根据需要加入适当的乳化剂或催化剂。当然也可以采用酸相法合成技术进行生产,其区别在于采用稀盐酸将HDPE溶成酸相,向该料液中通入氯气进行取代反应。

氯化聚乙烯反应在反应釜中进行,本申请人采用酸相法合成技术,由于稀盐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因而无法将液氯通过管路通入到酸相的液面以下,只能将液氯通入到液面上方,通过液氯的气化沉降落到液面上,从而与HDPE进行取代反应,因而其反应效率低下,为了防止氯气对管道腐蚀,在上述的液氯管中嵌套聚四氟乙烯套管,但是反应釜内的氯气难免会对液氯管的外壁进行腐蚀,因而带来管路腐蚀严重、维修维护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耐腐蚀效果好其可将液氯通入到液相中从而提高反应效率的顶部加氯式氯化聚乙烯反应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部加氯式氯化聚乙烯反应釜,其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中装有由动力机构驱动转动的搅拌轴,搅拌轴的内伸段上装有搅拌桨片,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装有竖直向下伸入且伸入端深入到反应釜本体内液面以下的液氯通入管,所述液氯通入管包括由钢材制成的通入管基体,通入管基体上绕装有自其内表面向下延伸绕过其内伸端部后包绕在其外表面上且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套管体。

所述套管体内套装有由钽合金材料制成的内衬套管,内衬套管的外圆表面与套管体的内圆表面采用过盈配合式套装。

所述搅拌轴的内伸段上装有搅拌安装盘,所述搅拌桨片为沿搅拌安装盘环布的多个蜗轮式搅拌桨片。

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外表面包套有热交换外套,热交换外套上连接有热交换管,热交换外套内壁与反应釜本体外壁之间的空间为热交换液腔。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采用了套管体,使液氯通入管的内外表面皆受到聚四氟乙烯的包裹,提高了整个管体的耐腐蚀性能,并且将液氯通入管的伸入端伸入到液相的液面以下,从而使液氯直接进入液相中,与HDPE直接进行取代反应,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提高了反应速度和质量。设置的内衬套管可以有效防止聚四氟乙烯的外涨,避免其与管基体之间出现缝隙,并且采用钽合金材料制成,大大提高了整个液氯通入管的耐腐蚀性能,延长了整个液氯通入管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维护成本。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氯化反应速度、提高氯化反应效率和质量以及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维修维护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液氯通入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顶部加氯式氯化聚乙烯反应釜的实施例,其包括反应釜本体1,反应釜本体1中装有由动力机构驱动转动的搅拌轴2,搅拌轴2的内伸段上装有搅拌桨片3,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装有竖直向下伸入且伸入端深入到反应釜本体内液面以下的液氯通入管4,所述搅拌轴2的内伸段上装有搅拌安装盘,所述搅拌桨片3为沿搅拌安装盘环布的多个蜗轮式搅拌桨片,该桨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上海宇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蜗轮式搅拌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现有技术中的蜗轮式搅拌桨片。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外表面包套有热交换外套9,热交换外套9上连接有热交换管8,热交换外套内壁与反应釜本体外壁之间的空间为热交换液腔7,通过热交换管8向热交换液腔7中通入热交换液体,从而保证整个反应釜的反应温度,从而提高反应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液氯通入管4包括由钢材制成的通入管基体41,上述液氯通入管4的内伸端面可以为图中所示的平口,也可以采用斜口设置,在此不一一赘述,通入管基体41上绕装有自其内表面向下延伸绕过其内伸端部后包绕在其外表面上且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套管体42,所述套管体42内套装有由钽合金材料制成的内衬套管43,内衬套管43的外圆表面与套管体的内圆表面采用过盈配合式套装,该过盈配合式套装的意思是指,内衬套管43的外圆直径略大于套管体42的内圆直径,内衬套管43的外圆将套管体42与管基体挤压在一起,从而防止出现间隙进入氯气对管基体进行腐蚀。

参考图1,图1中的虚线为反应釜中的液面,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使液氯通入管4伸入到液面以下2-3m。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领域人员来说,基于本实用新型上具体结构的等同变化以及部件替换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