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9378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贪作物之一,水稻单产和总产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大事,我国以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往城市转移,一些中小城镇先后在原有农村形成,有限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为此要增加粮食产量,必须提高粮食单产。我

国水稻本产逐年提高,得益于一大批优良种子的推广应用,而现阶段良种的选育大都是通过手工劳动来完成,尤其是品种选育后推广之前需要进行小面积区域和大面积的品比试验,而该一系列试验中均需获取一个关键数据,就是不同品种的产量。水稻育种和研究工作中大量中间材料的考察几乎全是通过人工完成,而每年的品比试验品种都是成千上万,因此完成考种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在水稻考种工作中,砻谷是必需的环节,只有完成脱粒工作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水稻粒重、水稻外观品质、营养学价值测定等考种和研究工作。然而目前水稻脱粒机是针对农场、农户等大规模脱粒的需求而设计研发的,无法用于实验室考种这种小规模的脱粒工作。针对水稻育种和研究工作对小规模脱粒的要求,为提高水稻育种研究的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需要研发出一种适合小规模水稻脱粒的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其组成包括:支撑底座,所述的支撑底座下表面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的支撑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垄谷箱,所述的垄谷箱右端支撑底座上设置有螺旋输送装置,所述的垄谷箱顶部设置有喇叭状储料口,所述的喇叭状储料口上设置有抽拉隔板,所述的螺旋输送装置顶部的出料口一与喇叭状储料口连接,所述的垄谷箱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脱粒滚齿、分流装置、抛光装置和斜流板,所述的斜流板底部对应的垄谷箱上设置有一对出料口二,其中一个所述的出料口二与螺旋输送装置进料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所述的螺旋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电机,所述的输送电机输出端连接螺旋输送轴,所述的螺旋输送轴外侧设置有输送筒,所述的螺旋输送轴上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

优选的,所述的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所述的脱粒滚齿是由轴和多个齿片构成,多个齿片均匀的分布在轴的周边,所述的齿片与轴垂直设置,所述的轴与垄谷箱外侧的主动轮连接,所述的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滚筒,所述的抛光滚筒外侧设置有毛刷,所述的抛光滚筒与垄谷箱外侧从动轮连接,所述的主动轮与旋转电机连接,所述的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所述的分流装置包括U形分流板,所述的U形分流板之间设置有V形分流板,所述的U形分流板对应的垄谷箱上设置有除杂口,所述的除杂口上连接除杂风机。

优选的,所述的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连接扣件,所述的连接扣件与支撑底座底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连接扣件下具有螺杆和万向轮连接件,所述的万向轮连接件上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的螺杆上套有调节螺母,所述的调节螺母上具有支撑块,所述的支撑块下表面具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了方便砻谷机在实验室内移动,在支撑底座下表面的设置移动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可以通过旋拧调节螺母实现平稳固定,通过电机操作代替了人工的操作,非常省时省力,通过螺旋输送装置具有反复脱粒功能,同时通过分流装置可以很好的对脱粒后水稻可以进行分流,避免阻塞,同时通过除杂风机进行除杂,为了更好的进行试验,通过抛光装置可以对颗粒水稻实现抛光,便于后续的试验,进行脱粒和抛光后的水稻,通过观察脱粒抛光不完全,可以通过螺旋输送装置实现再次脱粒抛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装置,2、支撑底座,3、输送电机,4、输送筒,5、螺旋输送轴,6、螺旋输送叶片,7、除杂口,8、U形分流板,9、V形分流板,10、轴,11、齿片,12、出料口一,13、喇叭状储料口,14、抽拉隔板,15、主动轮,16、旋转电机,17、皮带,18、从动轮,19、斜流板,20、垄谷箱,21、抛光滚筒,22、毛刷,23、出料口二,24、连接扣件,25、万向轮连接件,26、万向轮,27、橡胶垫,28、支撑块,29、调节螺母,30、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其组成包括:支撑底座2,所述的支撑底座2下表面设置有移动装置1,所述的支撑底座2上表面设置有垄谷箱20,所述的垄谷箱20右端支撑底座2上设置有螺旋输送装置,所述的垄谷箱20顶部设置有喇叭状储料口13,所述的喇叭状储料口13上设置有抽拉隔板14,所述的螺旋输送装置顶部的出料口一12与喇叭状储料口13连接,所述的垄谷箱20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脱粒滚齿、分流装置、抛光装置和斜流板,所述的斜流板19底部对应的垄谷箱20上设置有一对出料口二23,其中一个所述的出料口二23与螺旋输送装置进料口一12相连,所述的螺旋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电机3,所述的输送电机3输出端连接螺旋输送轴5,所述的螺旋输送轴5外侧设置有输送筒4,所述的螺旋输送轴5上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6,所述的脱粒滚齿是由轴10和多个齿片11构成,多个齿片11均匀的分布在轴10的周边,所述的齿片11与轴10垂直设置,所述的轴10与垄谷箱20外侧的主动轮15连接,所述的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滚筒21,所述的抛光滚筒21外侧设置有毛刷22,所述的抛光滚筒21与垄谷箱20外侧从动轮18连接,所述的主动轮15与旋转电机16连接,所述的主动轮15与从动轮18之间通过皮带17连接,所述的分流装置包括U形分流板8,所述的U形分流板8之间设置有V形分流板9,所述的U形分流板8对应的垄谷箱20上设置有除杂口7,所述的除杂口7上连接除杂风机,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连接扣件24,所述的连接扣件24与支撑底座2底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连接扣件24下具有螺杆30和万向轮连接件25,所述的万向轮连接件25上安装有万向轮26,所述的螺杆30上套有调节螺母29,所述的调节螺母29上具有支撑块28,所述的支撑块28下表面具有橡胶垫27。

工作原理:该实验室用水稻砻谷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了方便砻谷机在实验室内移动,在支撑底座下表面的设置移动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可以通过旋拧调节螺母实现平稳固定,通过电机操作代替了人工的操作,非常省时省力,通过螺旋输送装置具有反复脱粒功能,同时通过分流装置可以很好的对脱粒后水稻可以进行分流,避免阻塞,同时通过除杂风机进行除杂,为了更好的进行试验,通过抛光装置可以对颗粒水稻实现抛光,便于后续的试验,进行脱粒和抛光后的水稻,通过观察脱粒抛光不完全,可以通过螺旋输送装置实现再次脱粒抛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