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910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境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环境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空气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与被污染的灰尘等,如果直接吸入这些对人体有害的有害物质与被污染的灰尘的话,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使用能够过滤上述有害物质与污染灰尘的空气净化装置成为必要,目前市面上大多空气净化装置大多过滤方式单一,空气净化程度不高,功率大,耗能较高,装置笨拙,不适合家庭和办公等场所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环境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净化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环境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净化装置,包括机体,机盖和基座,所述机体固定于基座顶部,所述机体表面设有蜂窝网,所述基座顶部中心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上端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表面安装有风机架,所述风机架一侧设有固定杆,且风机架与转杆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风机架另一侧安装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内部安装有扇叶,所述吸风机一侧固定有风机罩,所述机体内部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部与顶部均安装有固定槽。

进一步地,所述机盖表面设有出风口,且出风口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形状为矩形,且固定槽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固定有初级滤网、HEPA滤网、冷触媒滤网、负离子发生器和活性炭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底部安装有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架底部安装有转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环境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净化装置,通过过对净化装置的形状作出改变,圆柱形机体和蜂窝网的使用增加吸入量,提高净化能力,且造型独特有吸引力,蜂窝网的使用在装置长时间不用的时候可以保证装置内部的洁净,吸风机随着转杆转动,通过电机带动,电机功率可调,通过空间大小调节电机频率,以此来调节净化效率,节省电力,滚轮的安装,改变了以往装置的固定模式,可是装置随意移动到任何环境糟糕的地方,极其方便,结构合理,功能实用,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环境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净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环境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净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蜂窝网;3、电机;4、转杆;5、机盖;6、出风口;7、风机罩;8、吸风机;9、扇叶;10、风机架;11、固定杆;12、转向板;13、固定架;14、固定槽;15、初级滤网;16、HEPA滤网;17、冷触媒滤网;18、负离子发生器;19、活性炭滤网;20、基座;21、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环境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净化装置,包括机体1,机盖5和基座20,所述机体1固定于基座20顶部,所述机体1表面设有蜂窝网2,所述基座20顶部中心固定有电机3,所述电机3上端安装有转杆4,所述转杆4表面安装有风机架10,所述风机架10一侧设有固定杆11,且风机架10与转杆4通过固定杆11固定连接,所述风机架10另一侧安装有吸风机8,所述吸风机8内部安装有扇叶9,所述吸风机8一侧固定有风机罩7,所述机体1内部固定有固定架13,所述固定架13底部与顶部均安装有固定槽14。

其中,所述机盖5表面设有出风口6,且出风口6形状为圆形。

其中,所述固定槽14形状为矩形,且固定槽14由外侧向内侧依次固定有初级滤网15、HEPA滤网16、冷触媒滤网17、负离子发生器18和活性炭滤网19。

其中,所述基座20底部安装有滚轮21。

其中,所述风机架10底部安装有转向板1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环境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净化装置,工作时,打开电源开关,电机3带动转杆4转动,转杆4带动风机架10上的吸风机8转动,吸风机8内部的扇叶9转动对四周进行吸风,风从机体1表面的蜂窝网2进入,通过初级滤网15,吸附毛发、粉尘等大颗粒物体,进入HEPA滤网16,对PM2.5的物质和烟气进行过滤,之后进入冷触媒滤网17,对二氧化硫、甲醛和苯等有害物质进行净化,进入负离子发生器18,达到清新空气,杀菌的目的,最后通过活性炭滤网19,清除未净化的甲醛和苯等有害物质,空气通过风机罩7进入吸风机8内部,通过转向板12,洁净的空气从机盖5表面的出风口6排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