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除尘机构的粉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972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带除尘机构的粉碎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调味油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带除尘机构的粉碎系统。



背景技术:

食用调味油包含:花椒(精)油以及辣椒(精)油等。在制作该食用调味油过程中,需要将花椒或辣椒等香辛料粉碎,因此需要用到粉碎机。现有技术中,粉碎机包括壳体,在壳体外设置有驱动机构,壳体内形成有粉碎腔,粉碎腔内转动的设置有粉碎刀,驱动机构通过可转动的连接杆与粉碎刀连接,以驱动粉碎刀的转动,从而达到粉碎位于粉碎腔内的花椒或辣椒等,在壳体外设置有与粉碎腔的出口连通的存储设备,以将粉碎得到的粉末装于存储设备中。在粉碎后,需要用提取设备对粉末中精华进行提取,提取设备的提取腔内设置有可拆卸的萃取釜,传统的是将萃取釜拿出,然后到存储设备旁,手工将粉末转移至萃取釜中。故传统处理方式存在的缺点为:

1)粉末得到后直接通入至存储设备中,存储设备为敞开式的,由于粉碎过程中强大的碰撞及剪切力导致部分粉末飞溅,使得工作间粉尘飞扬,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污染了工作间,作业人员工作环境恶劣。

2)手工将粉末转移至萃取釜中,操作困难,且容易造成粉末散落,进一步浪费原材料,同时操作耗费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除尘机构的粉碎系统,避免了粉末排入至空气中,且实现了萃取釜与排料机构连接后粉末自动排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除尘机构的粉碎系统,包括:

粉碎机,其包括:粉碎壳体以及缓存部,缓存部固定在粉碎壳体外,缓存部内设置有缓存腔,粉碎壳体内设置有粉碎腔,缓存腔与粉碎腔的出口连通;

除尘机构,其包括:除尘罐、罐支撑架、粉末泵、连通管、过滤网以及排气管,除尘罐通过罐支撑架立于地面上,除尘罐内设置有除尘腔,过滤网设置在除尘腔中部的内壁上,过滤网将除尘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排气管设置于除尘罐顶部且与上腔连通,粉末泵安装于除尘罐上,粉末泵的进料端通过连通管与缓存腔连通,粉末泵的出料端与下腔连通;以及

排料机构,其包括:接料斗、排料管、开闭机构、定位机构以及连动绳,接料斗与除尘罐的底部连接,接料斗与除尘罐连接后形成与下腔连通的存料腔,排料管与接料斗的底部连通,开闭机构设置于排料管上,以开闭排料管,定位机构设置在接料斗旁,定位机构的输出部能卡接在处于接料工位的萃取釜入口处,定位机构通过连动绳与开闭机构连接,以当定位机构卡在位于接料工位的萃取釜上后开闭机构打开排料管。

优选的是,开闭机构包括:

开闭座,其固定与排料管上;

开闭环,其为环状结构,开闭环横跨排料管且与开闭座和排料管连接,开闭环的通孔与排料管连通,在开闭环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导向方向与通孔的中心线垂直;

开闭片,其滑动地设置于导向槽内,以开闭通孔,开闭片能缩入至开闭座内;

触动杆,其与开闭片靠近开闭座的端部连接,触动杆穿过开闭座且触动杆能相对开闭座滑动

安装盘,其与触动杆远离开闭片的端部连接,安装盘用于连接连动绳;以及

开闭弹簧,其连接于安装盘与开闭座之间,触动杆穿过开闭弹簧。

优选的是,定位机构包括:

导向座,其与接料斗的外壁固定;

拉动杆,其能滑动地穿过导向座,拉动杆与排料管平行,拉动杆远离排料管的端部用于连接连动绳;以及

卡爪,其通过连接机构与拉动杆靠近排料管的端部连接,连接机构能使卡爪相对拉动杆,也能使得卡爪相对拉动杆固定。

优选的是,连接机构包括:

转动基体,其固定于拉动杆靠近排料管的端部上,转动基体开设有贯穿转动基体的按动孔;

第一挤压块,第一挤压块滑动地设置于按动孔一端内;

第二挤压块,其能滑动地设置于按动孔另一端内,拉动杆转动地设置于转动基体中部,且转动杆围绕按动孔的中心线转动;

第一卡板,其固定设置于按动孔内壁上,且第一卡板位于第一安装块与拉动杆之间,第一卡板靠近拉动杆的端面上开设有固位孔,固位孔的中心线和第一卡板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固位孔内壁上设置有齿纹;

两滑杆,两滑杆均穿过第一卡板和拉动杆,每个滑杆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固定连接,每个滑杆均能相对第一卡板和拉动杆滑动;

固位部,其包括第二卡板、第一固位齿轮、第二固位齿轮以及伸缩杆,在拉动杆的中心开设有伸缩孔,伸缩杆一端伸入至第二挤压块靠近拉动杆的端部内且伸缩杆位于两导向杆之间,第二挤压块上开设有供伸缩杆伸入的转动孔,伸缩杆伸入至转动孔内的端部连接有限位盘,卡座与伸缩杆另一端固定,伸缩杆能滑动地插入至伸缩孔内,卡座远离伸缩杆的端面上连接有第一固位齿轮,每个第一固位齿轮均能插入至第一卡板的固位孔中,且第一固位齿轮与第一卡板固位孔的齿纹啮合,在伸缩孔中部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卡板,伸缩杆穿过第二卡板,伸缩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固位齿轮;

安装环,其设置于伸缩孔内壁上且靠近第二挤压块设置;以及

按动弹簧,伸缩杆穿过按动弹簧,按动弹簧一端与安装环连接,按动弹簧另一端与卡座连接,当按动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第一固位齿轮与固位孔的齿纹啮合,第二固位齿轮插入至第二卡板内,以限制第二卡板转动。

优选的是,排料机构还包括两导向轮,一导向轮设置于开闭机构旁,另一导向轮设置于定位机构旁,且连动绳与两导向轮均相切。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粉末泵的设置,实现了将粉碎机中得到的粉末吸入至下腔内,由于空气具有自动上移的性能,进入至下腔内的空气自动上升,经过过滤网,过滤网使得仅空气能够通过,实现粉末和空气的分离,保证了粉末不会飘散至空气中,避免了粉末排入至空气中,提高了工作环境质量,同时实现了原浪费原材料的回收利用,减少了生产成本;

2)通过定位机构,保证了萃取釜安装到位,避免了因萃取釜安装不到位而导致粉末浪费,进一步减少了生产成本;

3)设置开闭机构通过连动绳与定位机构相连,实现了定位萃取釜后开闭机构自动打开排料管,粉末自动排出,方便了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带除尘机构的粉碎系统的除尘机构、接料斗和排料管剖开后的视图;

图2为图1中排料机构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带除尘机构的粉碎系统,包括:

粉碎机1,其包括:粉碎壳体11以及缓存部12,缓存部12固定在粉碎壳体11外,缓存部12内设置有缓存腔,粉碎壳体11内设置有粉碎腔,缓存腔与粉碎腔的出口连通;

除尘机构2,其包括:除尘罐21、罐支撑架22、粉末泵23、连通管24、过滤网25以及排气管26,除尘罐21通过罐支撑架22立于地面上,除尘罐21内设置有除尘腔,过滤网25设置在除尘腔中部的内壁上,过滤网25将除尘腔分隔为上腔211和下腔212,排气管26设置于除尘罐21顶部且与上腔211连通,粉末泵23安装于除尘罐21上,粉末泵23的进料端通过连通管24与缓存腔连通,粉末泵23的出料端与下腔212连通;以及

排料机构3,其包括:接料斗31、排料管32、开闭机构33、定位机构34以及连动绳35,接料斗31与除尘罐21的底部连接,接料斗31与除尘罐21连接后形成与下腔212连通的存料腔,排料管32与接料斗31的底部连通,开闭机构33设置于排料管32上,以开闭排料管32,定位机构34设置在接料斗31旁,定位机构34的输出部能卡接在处于接料工位的萃取釜入口处,定位机构34通过连动绳35与开闭机构33连接,以当定位机构34卡在位于接料工位的萃取釜上后开闭机构33打开排料管32。

如图2所示,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开闭机构33,且保证开闭机构33能被定位机构34通过连动绳35驱使,开闭机构33包括:

开闭座331,其固定与排料管32上;

开闭环332,其为环状结构,开闭环332横跨排料管32且与开闭座331和排料管32连接,开闭环332的通孔与排料管32连通,在开闭环332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的导向方向与通孔的中心线垂直;

开闭片333,其滑动地设置于导向槽内,以开闭通孔,开闭片333能缩入至开闭座331内;

触动杆334,其与开闭片333靠近开闭座331的端部连接,触动杆334穿过开闭座331且触动杆334能相对开闭座331滑动;

安装盘335,其与触动杆334远离开闭片333的端部连接,安装盘335用于连接连动绳35;以及

开闭弹簧336,其连接于安装盘335与开闭座331之间,触动杆334穿过开闭弹簧336。开闭弹簧336处于自然伸长长度时,开闭片333将开闭环332封闭。当受到定位机构通过连动绳传送来的拉力时,开闭片333脱离开闭环332,实现将排料管打开。

如图3所示,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定位机构34,且保证在定位机构34连接后定位机构34不会随意脱离萃取釜,定位机构34包括:

导向座341,其与接料斗31的外壁固定;

拉动杆342,其能滑动地穿过导向座341,拉动杆342与排料管32平行,拉动杆342远离排料管32的端部用于连接连动绳35;以及

卡爪343,其通过连接机构4与拉动杆342靠近排料管32的端部连接,连接机构4能使卡爪343相对拉动杆342,也能使得卡爪343相对拉动杆342固定。当需要转动卡爪343时,驱使连接机构4,使得卡爪343能相对拉动杆342转动,而当萃取釜的入口刚刚将排料管包裹后,由于卡爪343到萃取釜的入口有一定距离,拉动卡爪343,使得排料管被打开,卡爪343越过萃取釜入口外壁上的凸部(萃取釜入口外壁上凸出有为圆环结构的凸部,凸部与萃取釜外壁形成能将卡爪343置于其上的台阶)时,可以驱使连接机构4,使得卡爪343能转动,卡爪343向台阶所在位置转动,将卡爪343卡在台阶上,由于台阶的限位作用,和开闭弹簧336相互配合,实现将卡爪343定位在台阶上,如果卡爪343不能越过凸部,则说明萃取釜入口未将排料管包裹,以对萃取釜的位置进行定位。

如图3所示,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连接机构4,并保证卡爪343相对拉动杆342之间的转动更加顺畅,连接机构4包括:

转动基体41,其固定于拉动杆342靠近排料管32的端部上,转动基体41开设有贯穿转动基体41的按动孔411;

第一挤压块体42,第一挤压块体42滑动地设置于按动孔411一端内;

第二挤压块43,其能滑动地设置于按动孔411另一端内,拉动杆342转动地设置于转动基体41中部,且转动杆围绕按动孔411的中心线转动;

第一卡板44,其固定设置于按动孔411内壁上,且第一卡板44位于第一安装块与拉动杆342之间,第一卡板44靠近拉动杆342的端面上开设有固位孔,固位孔的中心线和第一卡板44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固位孔内壁上设置有齿纹;

两滑杆45,两滑杆45均穿过第一卡板44和拉动杆342,每个滑杆45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挤压块体42和第二挤压块43固定连接,每个滑杆45均能相对第一卡板44和拉动杆342滑动;

固位部46,其包括第二卡板466、第一固位齿轮462、第二固位齿轮461以及伸缩杆463,在拉动杆342的中心开设有伸缩孔465,伸缩杆463一端伸入至第二挤压块43靠近拉动杆342的端部内且伸缩杆463位于两导向杆之间,第二挤压块43上开设有供伸缩杆463伸入的转动孔,伸缩杆463伸入至转动孔内的端部连接有限位盘464,卡座461与伸缩杆463另一端固定,伸缩杆463能滑动地插入至伸缩孔465内,卡座461远离伸缩杆463的端面上连接有第一固位齿轮462,每个第一固位齿轮462均能插入至第一卡板44的固位孔中,且第一固位齿轮462与第一卡板44固位孔的齿纹啮合,在伸缩孔45中部内壁上安装有第二卡板466,伸缩杆463穿过第二卡板466,伸缩杆463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固位齿轮461;

安装环47,其设置于伸缩孔465内壁上且靠近第二挤压块43设置;以及

按动弹簧48,伸缩杆463穿过按动弹簧48,按动弹簧48一端与安装环47连接,按动弹簧48另一端与卡座461连接,当按动弹簧48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第一固位齿轮462与固位孔的齿纹啮合,第二固位齿轮461插入至第二卡板内,以限制第二卡板转动。

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连动绳35的拉动更加顺畅,避免因连动绳35与接料斗31或排料管32的摩擦力过大而导致连动绳35损坏,排料机构3还包括两导向轮5,一导向轮5设置于开闭机构33旁,另一导向轮5设置于定位机构34旁,且连动绳35与两导向轮5均相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