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除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4582阅读:1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除沫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沫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效除沫器。



背景技术:

当含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速度流经除沫器时,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雾沫与折流板相碰撞而被附着在折流板表面上。折流板表面上雾沫的扩散、雾沫的重力沉降使雾沫形成较大的液滴并随气流向前运动至折流板转弯处,由于转向离心力及其与折流板的摩擦作用、吸附作用和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得液滴越来越大,直到集聚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折流板表面上被分离下来。

目前除沫器在液滴较少时液滴无法及时的脱离折流板,液滴由弯折处至折流板底部仍需一段时间,贴在折流板表面的液滴极易被后方的气体二次夹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增大折流板与烟气接触的面积,增加除沫效率。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除沫器,包括多块结构相同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上设置有挡沫板和收集板,所述挡沫板倾斜设置,所述挡沫板上设置有若干垂直于所述挡沫板与收集板的连接线的齿条,所述挡沫板中还均匀的分布有冷却通道,所述收集板上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位于所述连接线的下方,所述导流通道的入口平行于所述挡沫板与收集板的连接线,收集板上还设置有出口。

较佳的,每一所述齿条靠近所述收集板的一端均设置有一锥形的导流块,所述锥形的导流块的尖端指向所述导流通道的入口。

较佳的,所述收集板包括固定板以及集流板,固定板与所述挡沫板固定连接,所述集流板滑动卡设在所述固定板上。

较佳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的两端对应设置有卡条,而所述集流板与所述卡条相配合的位置设置有滑槽。

较佳的,所述导流通道设置在所述集流板上,位于所述集流板与所述固定板相配合的一侧。

较佳的,所述集流板上还设置有挡烟板,所述挡烟板位于所述集流板的另一侧,并平行于所述集流板方向延伸至导流通道的入口外。

较佳的,所述导流通道的底壁倾斜,并延伸至导流通道的出口处,且出口位于所述底壁较低的一端。

较佳的,所述冷却通道盘旋设置在所述挡沫板上,冷却介质在所述冷却通道中流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挡沫板与雾沫接触的一面具有垂直于所述挡沫板与收集板的连接线的齿条结构,进一步的增加挡沫板与雾沫的接触面积,而挡沫板上均匀设置有冷却介质利于雾沫与挡沫板接触后的液化,同时齿形结构朝向所述连接线的方向延伸,更利于雾沫与挡沫板接触后形成的水滴进入导流通道中。

(2)同时,所述集流板和固定板活动连接的方式,使得集流板可以拆卸,进而方便了导流通道以及固定板一侧的清洁,更利于液体的导出。

(3)所述齿条朝向收集板一端锥形结构的设置,更利于液体的导流,将液体导入至导流通道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除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除沫器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除沫器去除集流板的侧视图;

图5为B部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除沫器去除集流板的主视图。

附图中,1、挡沫板;11、齿条;12、导流块;13、冷却通道;2、收集板;21、集流板;211、出口;212、底壁;213、挡烟板;22、固定板;221、卡条;222、卡合槽;23、导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具体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除沫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部的放大图,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高效除沫器,包括多块结构相同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上设置有挡沫板1和收集板2,所述挡沫板1倾斜设置,进而与随烟气上升的雾沫进行接触,其中,所述挡沫板1上设置有若干垂直于所述挡沫板1与收集板2的连接线的齿条11,所述挡沫板1上齿形结构的设置增大了挡沫板1与雾沫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除沫器的除沫效率。所述挡沫板1中还均匀的设置有冷却通道,冷却介质在冷却通道中流通,进而使得整个挡沫板1的温度均低于烟气的温度,当挡沫板1与烟气接触后,更利于烟气中的雾沫液体化,进而顺着齿条11的尖端流下。所述收集板2上设置有导流通道23,所述导流通道23位于所述连接线的下方,所述导流通道23的入口平行于所述挡沫板1与收集板2的连接线,收集板2上还设置有出口211。

本实用新型中,挡沫板1与雾沫接触的一面具有垂直于所述挡沫板1与收集板2的连接线的齿条11,进一步的增加挡沫板1与雾沫的接触面积,而挡沫板1上均匀设置有冷却介质利于雾沫与挡沫板1接触后的液化,同时齿形结构朝向所述连接线的方向延伸,更利于雾沫与挡沫板1接触后形成的水滴进入导流通道23中。

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描述之结构、工艺、选材仅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无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意图。

更具体的,每一所述齿条11靠近所述收集板2的一端均设置有一锥形的导流块12,所述锥形的导流块12的尖端指向所述导流通道23的入口,更方便对液体的收集。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除沫器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除沫器去除集流板的侧视图;图5为B部的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除沫器去除集流板的主视图。请结合图3至图6所示。所述收集板2包括固定板22以及卡设在所述固定板22中的集流板21,固定板22与所述挡沫板1固定连接,所述集流板21滑动卡设在所述固定板22上。所述导流通道23设置在所述集流板21上,位于所述集流板21与所述固定板22相配合的一侧。所述集流板21上还设置有挡烟板213,所述挡烟板213位于所述集流板21的另一侧,并平行于所述集流板21方向延伸至导流通道23的入口外,防止已经液化的雾沫随着烟气的进入而被带出。

此外,所述固定板22上设置有卡合槽222,所述卡合槽222的两端对应设置有卡条221,而所述集流板21与所述卡条221相配合的位置设置有滑槽,进而是的所述集流板21与所述固定板22滑动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通道23的底壁212倾斜,并延伸至导流通道23的出口211处,且出口211位于所述底壁212较低的一端,利于液体的排出。

所述挡沫板1上还设置有冷却通道13,所述冷却通道13盘旋设置在所述挡沫板1上,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冷却通道13中流动,进而降低所述挡沫板1的整体温度,提高雾沫的出液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挡沫板1与雾沫接触的一面具有垂直于所述挡沫板1与收集板2的连接线的齿条11结构,进一步的增加挡沫板1与雾沫的接触面积,而挡沫板1上均匀设置有冷却介质利于雾沫与挡沫板1接触后的液化,同时齿形结构朝向所述连接线的方向延伸,更利于雾沫与挡沫板1接触后形成的水滴进入导流通道23中。同时,所述集流板21和固定板22活动连接的方式,使得集流板21可以拆卸,进而方便了导流通道23以及固定板22一侧的清洁。更利于液体的导出。所述齿条11朝向收集板2一端锥形结构的设置,更利于液体的导流,将液体导入至导流通道23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