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缝出水表扫配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280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缝出水表扫配水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缝出水表扫配水槽。



背景技术:

水处理工程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的物质所做的项目,是为了适用于特定的用途而对水进行的沉降、过滤、混凝、絮凝,以及缓蚀、阻垢等水质调理。其中,过滤是水处理必不可少的阶段,滤池是用于过滤的目的设施,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以获得浊度更低的水。

目前,水处理工程中具有表面扫洗功能的滤池,其扫洗水基本都是通过配水槽底部间隔分布的水平圆孔流出,这种配水槽多为V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扫洗水通过圆孔呈股状喷出,不能很好地在滤池水面上形成表扫面流,表扫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另外,其表扫效果受施工精度的影响很大,出水孔的标高、角度稍有偏差,就会严重影响表扫效果,有时甚至会在两孔之间形成漩涡,造成脏物聚集无法被扫洗至排水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缝出水表扫配水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通缝出水表扫配水槽,包括缝下挡板、缝上挡板、池壁,所述缝下挡板与池壁连接,所述缝上挡板与缝下挡板连接形成出水缝。

做为优选,所述缝上挡板与缝下挡板之间设有垫片。

做为优选,所述缝上挡板与缝下挡板通过对顶螺丝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缝上挡板、缝下挡板与肋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缝下挡板与池壁之间填充有轻质混凝土。

进一步优选,所述缝上挡板与池壁通过拉杆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缝下挡板与池壁通过膨胀螺栓、化学锚栓或预埋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表面扫洗效果佳,可节省表扫用水量并缩短表扫时间;结构简单,可工厂分段制作,现场拼接安装,很容易保证其精度要求;当表扫出水缝设在配水槽上部时,可在不增加滤池深度的情况下,抬高反冲洗排水槽的堰顶高度,从而有效减少反冲洗时滤料的流失,对于活性炭等轻质滤料,这种效果就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为出水缝,2为缝下挡板、3为缝上挡板、4为肋板、5为拉杆、6为轻质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通缝出水表扫配水槽,包括:缝下挡板、缝上挡板、池壁;所述缝下挡板与池壁连接;所述缝上挡板与缝下挡板连接形成出水缝。

表扫水通过出水缝进入滤池,直接作用与滤池的表面,表扫作用力与滤池水平面平行,表扫效果更佳。

实施例2:如图1和2所示一种通缝出水表扫配水槽,包括:缝下挡板、缝上挡板、池壁、肋板、拉杆;所述缝下挡板与池壁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所述缝下挡板与池壁之间填充有轻质混凝土;所述缝上挡板与缝下挡板通过对顶螺栓连接,所述缝上挡板与缝下挡板连接形成出水缝。所述缝上挡板、缝下挡板与肋板连接;所述缝上挡板与池壁通过拉杆连接。

实施例3:如图1和3所示一种通缝出水表扫配水槽,包括:缝下挡板、缝上挡板、池壁、肋板、拉杆;所述缝下挡板与池壁通过化学铆接连接;所述缝上挡板与缝下挡板之间设有垫片,所述缝上挡板与缝下挡板通过对顶螺栓连接;所述缝上挡板、缝下挡板与肋板连接;所述缝上挡板与池壁通过拉杆连接。所述缝上挡板与缝下挡板连接形成出水缝,所述出水缝设在配水槽上部。

出水缝设在配水槽上部,可在不增加滤池深度的情况下,抬高反冲洗排水槽的堰顶高度,从而有效减少反冲洗时滤料的流失。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