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油烟气的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956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溶剂油烟气的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双向拉伸微孔膜制备过程如下:首先,用分散树脂、溶剂油等经过制坯、推压、压延制成含油基带,然后进行脱脂去油和纵向牵伸,在此过程中作为助剂的溶剂油从含油基带中受热汽化,形成烟气。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为不处理,高空直接排放,造成空气污染;另一种是用活性炭吸收后排放,而活性炭需要经常更换,填埋焚烧,处理费用高,还会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烟气不处理直接排放造成空气污染、活性炭填埋焚烧而造成处理费用高、二次污染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溶剂油烟气的回收系统。该回收系统采用空气和水二次冷凝,使烟气还原成液体油,实现循环清洁生产,回收效果好,便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溶剂油烟气的回收系统,所述回收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设有冷气入口、第一烟气入口、第一烟气出口和第一溶剂油出口;所述第二冷凝器设有喷水口和第二烟气入口;所述第一烟气出口与所述第二烟气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烟气入口依次经向下延伸的进气段、水平管道和向上延伸的出气段与大气相连通,所述进气段、所述水平管道和所述出气段均设于所述第二冷凝器内,且所述水平管道设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水位线以下的位置处;所述水平管道的底部设有第二溶剂油出口。

较佳地,所述第一冷凝器包括本体和排油部;所述本体位于所述排油部的上方,所述本体和所述排油部相连通;所述本体的同一侧设有所述冷气入口和所述第一烟气入口,所述冷气入口位于所述第一烟气入口的上方;所述本体的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一烟气出口;所述排油部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一溶剂油出口。

更佳地,所述第一冷凝器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本体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排油部的形状为圆锥体,所述冷气入口与所述本体的顶面的距离为20㎝,所述第一烟气入口与所述本体的底面的距离为10cm,所述第一烟气出口与所述本体的底面的距离为10cm。

较佳地,所述进气段和所述出气段均竖直设置,所述进气段、所述水平管道和所述出气段均具有首端和尾端,所述第一烟气入口、所述进气段的首端、所述进气段的尾端、所述水平管道的首端、所述水平管道的尾端、所述出气段的首端和所述出气段的尾端依次连通并形成U形回路,且所述出气段的尾端与大气相连通,所述第二溶剂油出口设于所述水平管道的尾端的底部。

更佳地,所述第二冷凝器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第二冷凝器包括箱体,所述出气段的尾端设有顶盖,所述第二烟气入口与所述顶盖的垂直距离为30cm,所述水平管的底壁与所述箱体的内壁的垂直距离为10cm,所述出气段的尾端与所述箱体顶面的垂直距离为5m。

更佳地,所述出气段的尾端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7.5m。

进一步更佳地,所述第二冷凝器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相连通,所述第一箱体的构造为正方体,所述第二箱体的构造为四棱锥体。

较佳地,所述冷气入口与空调主机的冷气管相连通,用于向所述第一冷凝器提供冷气。

较佳地,所述第一溶剂油出口与第一储油罐相连通,所述第一溶剂油出口与所述第一储油罐相连通的管路上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为第一截止阀。

较佳地,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排污管相连通,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

较佳地,所述第二冷凝器设有外循环水回路,所述外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由所述第二冷凝器引出的出水口、冷水机和所述喷水口,所述冷水机设有循环水入口和冷水出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入口相连通,所述冷水出口与所述喷水口相连通。

较佳地,所述第二溶剂油出口与第二储油罐相连通,所述第二溶剂油出口与所述第二储油罐相连通的管路上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为第二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溶剂油烟气回收系统。该溶剂油烟气回收系统采用空气和水二次冷凝,使烟气还原成液体油,无环境污染,实现清洁生产,回收效率高、回收效果好,投资少,便于推广。回收所得溶剂油还可以再利用,经济效益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溶剂油烟气的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第一冷凝器100

本体110 冷气入口111 第一烟气入口112 第一烟气出口113

排油部120 第一溶剂油出口121

第二冷凝器200

第一箱体210 第二烟气入口211 喷水口212出水口213

进气段220

水平管道230

出气段240 第二溶剂油出口241

第二箱体250 排污口251

冷水机300

冷水出口310 循环水入口320

空调主机400 第一储油罐500 第二储油罐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溶剂油烟气的回收系统,该回收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100和第二冷凝器200;第一冷凝器100设有冷气入口111、第一烟气入口112、第一烟气出口113和第一溶剂油出口121;第二冷凝器200设有喷水口212和第二烟气入口211;第一烟气出口113与第二烟气入口211相连通,第二烟气入口211依次经向下延伸的进气段220、水平管道230和向上延伸的出气段240与大气相连通,进气段220、水平管道230和出气段240均设于第二冷凝器200内,且水平管道230设于第二冷凝器200的水位线以下的位置处;水平管道230的底部设有第二溶剂油出口241。

第一冷凝器100包括本体110和排油部120;本体110位于排油部120的上方,本体110和排油部120相连通;本体110的同一侧设有冷气入口111和第一烟气入口112,冷气入口111位于第一烟气入口112的上方;本体110的另一侧设有第一烟气出口113;排油部120的底部设有第一溶剂油出口121。

第一冷凝器100的材质为不锈钢,本体110的形状为圆柱体,排油部120的形状为圆锥体,冷气入口111与本体110的顶面的距离为20cm,第一烟气入口112与本体110的底面的距离为10cm,第一烟气出口113与本体110的底面的距离为10cm。

第二冷凝器200的进气段220和出气段240均竖直设置,进气段220、水平管道230和出气段240均具有首端和尾端,第一烟气入口112、进气段220的首端、进气段220的尾端、水平管道230的首端、水平管道230的尾端、出气段240的首端和出气段240的尾端依次连通并形成U形回路,且出气段240的尾端与大气相连通,第二溶剂油出口241设于水平管道230的尾端的底部。

第二冷凝器200的材质为不锈钢,第二冷凝器200包括箱体,出气段240的尾端设有顶盖,第二烟气入口211与顶盖的垂直距离为30cm,水平管的底壁与箱体的内壁的垂直距离为10cm,出气段240的尾端与箱体顶面的垂直距离为5m。出气段240的尾端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7.5m。

第二冷凝器200包括第一箱体210和第二箱体250,第一箱体210和第二箱体250相连通,第一箱体210的构造为正方体,第二箱体250的构造为四棱锥体。

冷气入口111还与空调主机400的冷气管相连通,用于向第一冷凝器100提供冷气。第一溶剂油出口121还与第一储油罐500相连通,第一溶剂油出口121与第一储油罐500相连通的管路上设有阀门,阀门为第一截止阀。

第二冷凝器200的底部还设有排污口251,排污口251与排污管相连通,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第二冷凝器200还设有外循环水回路,外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由第二冷凝器200引出的出水口213、冷水机300和喷水口212,冷水机300设有循环水入口320和冷水出口310,出水口213与循环水入口320相连通,冷水出口310与喷水口212相连通。第二溶剂油出口241还与第二储油罐600相连通,第二溶剂油出口241与第二储油罐600相连通的管路上设有阀门,阀门为第二截止阀。

第一冷凝器100的设备参数如下:圆柱体的直径为1200mm,圆柱体的高度为1800mm,圆锥体的高度为600mm。

第二冷凝器200的设备参数如下:正方体的边长为1500mm,四棱锥体的斜边为800mm。

第二烟气入口211与第二烟气出口相连通的管道为U型管,U型管的直径为1300mm,第二烟气入口211距第二冷凝器200的底面的距离为1000mm。

第一储油罐500为塑料储油罐,其直径为1000mm,高为1200mm。

第二储油罐600为塑料储油罐,其直径为1000mm,高为1200mm。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溶剂油烟气回收系统。该溶剂油烟气回收系统采用空气和水二次冷凝,使烟气还原成液体油,无环境污染,实现清洁生产,回收效率高、回收效果好,投资少,便于推广。回收所得溶剂油还可以再利用,经济效益良好。

效果实施例1

空调主机400选用上海治川制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风冷型工业空调P05F型,制冷功率为13.7kw,循环风量为2500m3/h,名义马力为5匹;风机选用山东滕越通风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B4-72No.3.2A的防爆离心风机;冷水机300选用福良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涡旋式水冷箱型冷水机300,型号为FIC-015WB,名义制冷量为42.1kw*h,输入功率为10.1kw,制冷范围为5℃~30℃;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均为上海郑工阀门有限公司生产的J41W型手动截止阀。

采用实施例1的工艺系统进行如下实验:

溶剂油烟气由上述风机经直径为200mm的不锈钢通风管道送入第一冷凝器100,在第一冷凝器100中,溶剂油烟气和空调主机400送来的冷气进行充分接触,部分溶剂油冷凝析出,经第一溶剂油出口121排至第一储油罐500。经过一级冷凝的溶剂油蒸汽再经直径为200mm的管道进入第二冷凝器200,在U型管中被冷凝后,洁净的烟气经出气段240的尾端排出,冷凝析出的溶剂油经与第二溶剂油出口241连通的直径为25.4mm的不锈钢管进入第二储油罐600中。

效果数据:经应用后,两小时回收溶剂油20kg,回收率达到90%,回收所得溶剂油可以用于聚四氟乙烯短纤维的生产中,经济效益显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