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震荡防凝功能的实验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154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带有震荡防凝功能的实验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置架,尤其涉及带有震荡防凝功能的实验放置架。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放置架结构单一,未有震荡防凝功能,医护人员需要定期的将放置架内装有实验液体的试管取出,再将取出后的试管移至指定区域内,以此对试管进行震荡处理,防止试管内的实验液体出现凝固现象的发生,此种方式费时费力,极大的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带有震荡防凝功能的实验放置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带有震荡防凝功能的实验放置架,来解决目前传统的放置架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强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带有震荡防凝功能的实验放置架,包括底板、支撑板、电机、旋转轴、连接板、卡环、第一金属传感器、第一感应条、第二金属传感器、第二感应条、定时器,所述的支撑板位于底板顶部后端,所述的支撑板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电机位于支撑板后端上侧,所述的电机与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位于电机前端,所述的旋转轴与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旋转轴贯穿支撑板,所述的旋转轴与支撑板转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板贯穿于旋转轴,所述的连接板与旋转轴紧配相连,所述的卡环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卡环均匀分布于连接板前端,所述的卡环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金属传感器位于底板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一金属传感器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感应条位于连接板底部左侧,所述的第一感应条与连接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感应条与第一金属传感器一一对应,所述的第二金属传感器位于底板顶部右侧,所述的第二金属传感器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感应条位于连接板底部右侧,所述的第二感应条与连接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感应条与第二金属传感器一一对应,所述的定时器位于底板顶部左侧,所述的定时器与底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底板顶部右侧还设有计时器,所述的计时器与底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底板内部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底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前端上侧还设有第三金属传感器,所述的第三金属传感器与支撑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板后端右侧还设有第三感应条,所述的第三感应条与连接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三感应条与第三金属传感器一一对应。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后端上侧还设有保护罩,所述的保护罩与支撑板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带有震荡防凝功能的实验放置架,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将装有实验液体的试管卡入卡环内,以此让试管与连接板连接稳固,此时,试管处于竖直的摆放状态,医护人员再将试管所需震荡的时间输入至定时器内,当定时器所设定的时间达到时,电机、第一金属传感器、第二金属传感器以及计时器被开启,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连接板连同卡环以及试管做顺时针旋转运动,当第二金属传感器监测到第二感应条时,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连接板连同卡环以及试管做逆时针旋转运动,当第一金属传感器监测到第一感应条时,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连接板连同卡环以及试管再次做顺时针旋转运动,通过以上往复的方式对试管进行震荡处理,当计时器所设定的时间达到时,第一金属传感器和第二金属传感器被关闭,电机继续工作,同时,第三金属传感器被开启,当第三金属传感器与第三感应条相接触时,电机停止工作,此时,震荡后的试管处于竖直的状态,即让试管复位,医护人员再将试管从卡环内取出进行实验工作即可,该带有震荡防凝功能的实验放置架,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去除了医护人员定期将装有实验液体的试管移至指定区域给试管进行震荡处理的步骤,即可对试管进行震荡处理,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有效的防止试管内实验液体出现凝固现象的发生,同时,蓄电池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电机、第一金属传感器、第二金属传感器、第三金属传感器、定时器以及计时器导线相连,所述的定时器与电机、第一金属传感器、第二金属传感器以及计时器信号线相连,所述的第一金属传感器与电机信号线相连,所述的第一金属传感器型号为Fi0.8-KM04-CN6L,所述的第二金属传感器与电机信号线相连,所述的第二金属传感器型号为Fi0.8-KM04-CN6L,所述的计时器与第一金属传感器、第二金属传感器以及第三金属传感器信号线相连,所述的第三金属传感器与电机信号线相连,所述的第三金属传感器型号为Fi0.8-KM04-CN6L,所述的第一感应条、第二感应条以及第三感应条为铁质材料,保护罩是为了对电机的外观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有震荡防凝功能的实验放置架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带有震荡防凝功能的实验放置架的局部俯视图。

底板1、支撑板2、电机3、旋转轴4、连接板5、卡环6、第一金属传感器7、第一感应条8、第二金属传感器9、第二感应条10、定时器11、计时器101、蓄电池102、第三金属传感器201、保护罩202、第三感应条5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所示,带有震荡防凝功能的实验放置架,包括底板1、支撑板2、电机3、旋转轴4、连接板5、卡环6、第一金属传感器7、第一感应条8、第二金属传感器9、第二感应条10、定时器11,所述的支撑板2位于底板1顶部后端,所述的支撑板2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电机3位于支撑板2后端上侧,所述的电机3与支撑板2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4位于电机3前端,所述的旋转轴4与电机3紧配相连,且所述的旋转轴4贯穿支撑板2,所述的旋转轴4与支撑板2转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板5贯穿于旋转轴4,所述的连接板5与旋转轴4紧配相连,所述的卡环6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卡环6均匀分布于连接板5前端,所述的卡环6与连接板5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金属传感器7位于底板1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一金属传感器7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感应条8位于连接板5底部左侧,所述的第一感应条8与连接板5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感应条8与第一金属传感器7一一对应,所述的第二金属传感器9位于底板1顶部右侧,所述的第二金属传感器9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感应条10位于连接板5底部右侧,所述的第二感应条10与连接板5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感应条10与第二金属传感器9一一对应,所述的定时器11位于底板1顶部左侧,所述的定时器11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底板1顶部右侧还设有计时器101,所述的计时器101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底板1内部还设有蓄电池102,所述的蓄电池102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支撑板2前端上侧还设有第三金属传感器201,所述的第三金属传感器201与支撑板2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板5后端右侧还设有第三感应条501,所述的第三感应条501与连接板5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三感应条501与第三金属传感器201一一对应,所述的支撑板2后端上侧还设有保护罩202,所述的保护罩202与支撑板2螺纹相连。

该带有震荡防凝功能的实验放置架,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将装有实验液体的试管卡入卡环6内,以此让试管与连接板5连接稳固,此时,试管处于竖直的摆放状态,医护人员再将试管所需震荡的时间输入至定时器11内,当定时器11所设定的时间达到时,电机3、第一金属传感器7、第二金属传感器9以及计时器101被开启,电机3驱动旋转轴4带动连接板5连同卡环6以及试管做顺时针旋转运动,当第二金属传感器9监测到第二感应条10时,电机3驱动旋转轴4带动连接板5连同卡环6以及试管做逆时针旋转运动,当第一金属传感器7监测到第一感应条8时,电机3驱动旋转轴4带动连接板5连同卡环6以及试管再次做顺时针旋转运动,通过以上往复的方式对试管进行震荡处理,当计时器101所设定的时间达到时,第一金属传感器7和第二金属传感器9被关闭,电机3继续工作,同时,第三金属传感器201被开启,当第三金属传感器201与第三感应条501相接触时,电机3停止工作,此时,震荡后的试管处于竖直的状态,即让试管复位,医护人员再将试管从卡环6内取出进行实验工作即可,同时,蓄电池102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所述的蓄电池102分别与电机3、第一金属传感器7、第二金属传感器9、第三金属传感器201、定时器11以及计时器101导线相连,所述的定时器11与电机3、第一金属传感器7、第二金属传感器9以及计时器101信号线相连,所述的第一金属传感器7与电机3信号线相连,所述的第一金属传感器7型号为Fi0.8-KM04-CN6L,所述的第二金属传感器9与电机3信号线相连,所述的第二金属传感器9型号为Fi0.8-KM04-CN6L,所述的计时器101与第一金属传感器7、第二金属传感器9以及第三金属传感器201信号线相连,所述的第三金属传感器201与电机3信号线相连,所述的第三金属传感器201型号为Fi0.8-KM04-CN6L,所述的第一感应条8、第二感应条10以及第三感应条501为铁质材料,保护罩202是为了对电机3的外观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