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喷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6392阅读:9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喷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泉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气动喷泉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喷泉是一种将水或其他液体经过一定压力通过喷头喷洒出来的并具有特定形状的组合体;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喷泉已成为城市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在诸如广场、公园等场所内随处可见。现有的喷泉装置由于大多采用水泵作为压力供给装置,因而导致装置本身普遍存在管路系统结构复杂、电器元件及线路众多、安装和维护不便及成本偏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水柱过于集中而使得喷泉的观赏性不强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喷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喷泉装置,它包括储水罐和空压机供气组件,所述储水罐包括一罐体和一置于罐体内并悬吊于罐体的顶面上的喷水导流管,所述罐体的顶面上开设有一与喷水导流管的顶端口对接为一体的喷水口、底面上开设有一与喷水导流管的底端口呈同轴分布的补水口、周壁上且位于喷水导流管的顶端部区域内开设有一与空压机供气组件相连的储水罐进气口。

优选地,所述罐体内还装设有一用于盖合补水口的单向阀板,所述单向阀板通过一位于补水口的边侧的弹簧开关轴连于罐体的底面上。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上方侧还通过喷水口连接有一喷头。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周壁上还装设有一泄压阀。

优选地,所述空压机供气组件包括空压机、进气口通过一级导气管与空压机相连的储气罐以及连接于储气罐的出气口与储水罐进气口之间的二级导气管,所述二级导气管上装设有用于控制二级导气管通断的高压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二级导气管的出气端还设置有一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至少一个分支管与罐体相连。

优选地,所述一级导气管包括与空压机相连的总管段以及若干根与总管段相连通的分管段,每根所述分管段均对应有一个储气罐,且所述分管段上装设有一气动单向阀。

优选地,每根所述分管段上且位于总管段与气动单向阀之间还顺序地装设有一球阀和气体过滤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补水口、喷水导流管和喷水口之间同轴对位关系以及储水罐进气口与补水口及喷水口之间的压差关系可使得罐体内的水能够借助空气压缩所产生的压力被瞬间挤压而出以形成喷泉效果,而整个装置可以只需将储水罐部分安装于水面下方(空压机供气组件的主体部分则可择机的安装于水面上方),极大地提高了整个装置安装及维护的便利性,降低安装及维护的成本,同时,以空压机供气组件作为压力供给部件,可避免过多的电气元件或线路置于水内,有利于消除用电安全隐患;其结构简单紧凑、拆装及维护方便快捷、可扩展性及安全性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水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水罐的储水状态效果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水罐的喷水状态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动喷泉装置,它包括置于水面下方的储水罐和用于向储水罐提供压力的空压机供气组件,其中,储水罐包括一罐体1和一置于罐体1内并悬吊于罐体1的顶面上的喷水导流管2,在罐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一与喷水导流管2的顶端口对接为一体的喷水口a、底面上开设有一与喷水导流管2的底端口呈同轴分布的补水口b、周壁上且位于喷水导流管2的顶端部区域内开设有一与空压机供气组件相连的储水罐进气口c。由此,利用罐体1和喷水导流管2可在储水罐1内形成储水腔室d,在将储水罐1置于诸如泉池等内并使其位于水面下方后,由于水压的作用会使得补水口b侧的压力大于喷水口a侧的压力,水会自动通过补水口b进入储水腔室d内,当利用空压机供气组件向罐体注入空气时(空气注入的最小压力应该大于喷水口a与补水口c之间的压差),从而可以使储水腔室d内的水经由喷水口a瞬间向储水罐外喷射而出以最终形成喷泉的效果。基于此,利用补水口b、喷水导流管2和喷水口a之间同轴对位关系以及储水罐进气口c与补水口b及喷水口a之间的压差关系可使得储水腔室d内的水能够借助空气压缩所产生的压力被瞬间挤压而出,而整个装置可以只需将储水罐部分安装于水面下方(空压机供气组件的主体部分则可择机的安装于水面上方),极大地提高了整个装置安装及维护的便利性,降低安装及维护的成本,同时,以空压机供气组件作为压力供给部件,可避免过多的电气元件或线路置于水内,有利于消除用电安全隐患。

为避免因意外情况使得储水腔室d内的水由补水口b被挤压而出以及由此而发生降低喷泉的形成效果的问题,同时实现整个装置的自动补水及自动喷水的效果,在罐体1内还装设有一用于盖合补水口b的单向阀板3,单向阀板3通过一位于补水口b的边侧的弹簧开关4轴连于罐体1的底面上。在空压机供气组件未启动时,由于水压的作用,单向阀板3会相对于补水口b打开(此时弹簧开关4可起到助力的作用),水会自动通过补水口b进入储水腔室d内(此时,整个储水罐的储水状态如图4所示),完成装置的自动补水;而当空压机供气组件启动后,由于储水腔室d内的气压和水压的作用会使单向阀板3盖合补水口b,从而关闭补水口b(此时,整个储水罐的喷水状态如图5所示),进而可使得储水腔室d内的水被由喷水口a瞬间挤压而出以形成喷泉效果。

为增强整个装置的观赏性,尤其避免水柱由喷水口a过于集中的喷出,在罐体1的上方侧还通过喷水口a连接有一喷头5。本实施例的喷头5可根据需要获取的水型效果作具体选择,如喇叭花式喷头、扇形喷头、半球蒲公英式喷头等等,从而可形成诸如蘑菇式水型等等;另外,可在喷水口a处设置螺纹套管6,以便于对喷头5进行快速的拆装与更换。

为便于对罐体1因发生诸如气堵等问题而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在罐体1的周壁上还装设有一泄压阀7。由此,通过对泄压阀7的操作使存储于罐体1内的空气被迅速排泄而出。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空压机供气组件包括空压机(图中未示出)、进气口通过一级导气管与空压机相连的储气罐8以及连接于储气罐8的出气口与储水罐进气口c之间的二级导气管9,在二级导气管9上装设有用于控制二级导气管9通断的高压电磁阀10。由此,由空压机所压缩的空气可临时存储于储气罐8内,并利用高压电磁阀10实现对储气罐8的出气管路(即:二级导气管9)的自动化通断控制,同时,通过对高压电磁阀10的调节控制,也可实现对罐体1内的气体压力的调节控制,以最终能够实现对由喷水口a喷射而出的水柱的高度的控制,极大地增强了装置的自动调节性能。

为增强整个装置的可扩展性,尤其是利用同一个储气罐8能够同时为多个储水罐提供空气,本实施例的二级导气管9的出气端还设置有一三通管11,三通管11的至少一个分支管与罐体1相连(即:三通管11的两个分支管可分别连接有一个储水罐,也可一个连接储水罐、另一个通过单一管段或配置有三通的管段再连接一个或多个储水罐)。

为保证空压机向储气罐8注入压缩空气的效果,防止压缩空气因回流进入一级导气管内或者影响空压机的工作效率,本实施例的一级导气管包括与空压机相连的总管段A以及若干根与总管段A相连通的分管段B,每根分管段B均对应有一个储气罐8,并且在分管段B上装设有一气动单向阀12。由此,可利用同一空压机分别向多个储气罐8进行空气注入,而通过设置的气动单向阀12则可保证被压缩的空气只能从储气罐8的进气口进入而无法反向流动,从而避免了发生气体回流的现象。

为便于对整个装置进行进行拆装、检修维护作业,实现将空压机与储气罐8之间的气路进行通断控制的作用,同时,避免因水分与气体混合后进入储气罐8内,在每根分管段B上且位于总管段A与气动单向阀12之间还顺序地装设有一球阀13和气体过滤器14。由此,通过对球阀13的操控可适时关断或开启分管段B,而利用气体过滤器14则可实现水气分离的作用,防止因水进入储气罐8内对储气罐8造成氧化,从而提高储气罐8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