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用糊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5222发布日期:2018-08-14 18:2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用糊壳机,特别涉及一种印刷用糊壳机。

(二)

背景技术:

一些印刷品,如硬皮本、台历等的硬面是由灰板和封面纸用江湖粘合而成。目前,通常都是用糊壳机完成该项工作,工人将封面纸抹上胶,然后放到工作台的适当位置,糊壳机上的机械手将灰板放到封面纸上,人工折边糊好。由于机械手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因此就要求工人每一次都将封面纸放到相同的地方,尽管工作平台上有很多定位孔,但由于定位孔之间有一定间距,因此定位时偏差就比较大,导致定位孔只能作为参考,并不能准确定位,并且也比较麻烦,效率自然就会降低,从而影响了生产效率。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效率高的印刷用糊壳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印刷用糊壳机,包括工作平台,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平台台面的前端设有两个定位槽板,两个所述定位槽板槽口相对;两个所述定位槽板之间设有纵向定位板,所述纵向定位板前端向下折弯,折弯部螺纹连接螺杆,所述螺杆的后端能轴转地固定在工作平台前端的端面上;所述纵向定位板的后部为中空结构;还有一块由连接板和定位尺组成的L型横向定位板,其中连接板插入中空结构内。

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若干前后方向定位槽,所述纵向定位板上设有能插入定位槽内的弹性定位钩。

所述中空结构内设有棘轮,所述中空结构外设有棘爪,所述棘轮向上穿过连接板后与棘爪配合,所述棘轮与连接板啮合链接。

所述棘轮上设有旋钮。

所述棘爪与纵向定位板之间设有拉簧。

所述螺杆为蝴蝶型螺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机械手将模板放到工作平台上作为参照物,然后通过螺杆带动纵向定位板前后移动可以实现前后方向的定位,通过横向定位板可以实现左右方向的定位,定位准确,操作方便,有利于加快工作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局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局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平台,2定位槽板,3纵向定位板,4螺杆,5连接板,6定位尺,7弹性定位钩,8定位槽,9回位弹簧,10棘轮,11棘爪,12旋钮,13拉簧。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该种印刷用糊壳机,包括工作平台1,在工作平台1台面的前端,也就是靠近操作工的一端设有两个左右排列的定位槽板2,这两个定位槽板2的槽口相对;在两个定位槽板2之间插有一块纵向定位板3,纵向定位板3能前后移动,纵向定位板3的前端向下折弯,折弯部螺纹连接螺杆4,螺杆4外端也就是前端为蝴蝶型,便于扭动,螺杆4的内端也就是后端轴转地固定在工作平台1前端的端面上;纵向定位板3的后部也就是远离操作工的部分为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内插有一块由连接板5和定位尺6组成的L型横向定位板,其中连接板5插入中空结构内。

为了在定位尺6定好位置后进行固定,可以有以下两种实施方式:一是在连接板5上设有若干前后方向定位槽8,在纵向定位板3上设有能插入定位槽8内的弹性定位钩7,这个弹性定位钩7的弹性可以属于其自身的弹性;也可以是一个铰接在纵向定位板3上的板型钩,依靠板型钩的自身重量钩在定位槽8内,也可以在板型钩和纵向定位板3之间设置一根回位弹簧9;二是在中空结构内安装一个棘轮10,中空结构外设有棘爪11,棘轮11和纵向定位板3之间安装一根拉簧13,拉簧13一端连接在棘爪11上,另一端固定在纵向定位板3上,棘轮10向上穿过连接板5后与棘爪11配合,棘轮10与连接板5啮合链接,也就是说棘轮10在中空结构内部分为齿轮,在中空结构外部分为棘齿,为了方便旋转棘轮10,在棘轮10上安装一个旋钮12。当横向方向定好位后,棘爪11卡在棘齿内,使得横向定位板不再移动;如果需要调整,增大灰板空间的话,则继续拧动旋钮12,如果需要缩小灰板空间的话,那么则将棘爪11与棘齿分离,反向拧动旋钮12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