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驱动旋转式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9931发布日期:2018-09-07 22:4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机,尤其是一种单驱动旋转式搅拌机。



背景技术:

不论是医药行业还是食品行业,只要涉及到物品的充分混合、都会用到搅拌装置,为了提高搅拌装置的功能及效率,公告号为CN 202654957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搅拌机,该搅拌机虽然采用了主/副搅拌杆的混合搅拌,但是主搅拌杆与副搅拌杆之间,各自都需要单独的电机进行驱动,这不仅增加了搅拌机本身的制造成本,而且对于搅拌机的日常维护也带来很大的不便,另外,由于在盖体上设有一个环形孔,所以出于环形孔内侧的盖体和主驱动头,就失去了支撑,因此设置环形孔的方案是无法实现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单驱动旋转式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驱动旋转式搅拌机,包括仓体和盖体,所述盖体上分别设有一个主搅拌杆和若干个副搅拌杆,所述主搅拌杆上设有涡轮,所述涡轮通过蜗杆连接有电机,所述主搅拌杆上设有主动轮,所述副搅拌杆上设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主搅拌杆与副搅拌杆的底部均设有搅拌叶,所述副搅拌杆的轴向上设有滑槽,所述从动轮上设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销,每个副搅拌杆上滑槽的末端距离盖体顶部的距离均不相同。

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上均设有凹槽,设置在主动轮上凹槽的数量与所述从动轮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搅拌杆上设有滑槽,所述主动轮上设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销。

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的中心处设有空腔,所述涡轮、蜗杆和电机均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均位于盖体的上方。

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搅拌杆与副搅拌杆均通过轴承与所述盖体连接,每个副搅拌杆距离主搅拌杆的距离均不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一个电机即可带动所有的副搅拌杆和主搅拌杆转动,这不仅降低了搅拌机的生产制造成本,而且还降低了日常维护的难度,另外由于副搅拌杆距离主搅拌杆的距离是任意设置的,所以在搅拌过程中使得不同的副搅拌杆能够应对不同位置的物料进行搅拌,从而提高了搅拌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单驱动旋转式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单驱动旋转式搅拌机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滑槽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仓体、2盖体、20空腔、21轴承、3主搅拌杆、31主动轮、32皮带、4副搅拌杆、40滑槽、41从动轮、42凹槽、43滑销、5涡轮、6蜗杆、7电机、8搅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单驱动旋转式搅拌机,包括仓体1和盖体2,其中在所述盖体2上分别设有一个主搅拌杆3和若干个副搅拌杆4,在所述主搅拌杆3上设有涡轮5,所述涡轮5通过蜗杆6连接有电机7,在所述主搅拌杆3上设有主动轮31,在所述副搅拌杆4上设有从动轮41,所述主动轮31与从动轮41之间通过皮带32连接,在所述主搅拌杆3与副搅拌杆4的底部均设有搅拌叶8。

电机7转动时,电机7产生的动力通过蜗杆6和涡轮5带动主搅拌杆3转动,接着再通过主动轮31、皮带32和从动轮41,将主搅拌杆3上的动力传递到每个副搅拌杆4上,从而实现了一个电机7带动全部搅拌杆转动的目的。

在所述主动轮31与从动轮41上均设有凹槽42,设置在主动轮31上凹槽42的数量与所述从动轮41的数量相同,主动轮31上的每一个凹槽42对应连接一个从动轮41,设置的凹槽42可以将各皮带32分离开,避免皮带32之间产生摩擦。

在所述副搅拌杆4的轴向上设有滑槽40,在所述从动轮41上设有能与所述滑槽40配合的滑销43,每个副搅拌杆4上滑槽40的末端距离盖体2顶部的距离均不相同;在所述主搅拌杆3上同样设有滑槽40,在所述主动轮31上设有能与所述滑槽40配合的滑销43,首先设置的滑槽40和滑销43即能够满足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合称)与搅拌杆(主搅拌杆与副搅拌杆的合称)之间的同步旋转,同时还方便动轮的替换,通过安装不同半径的动轮,从而改变搅拌杆之间的传动比,最终改变搅拌时搅拌杆的转速,另外由于滑槽40的末端距离盖体2顶部的距离均不相等,从而确保了不同从动轮上的凹槽42能与主动轮31上对应的那个凹槽42保持水平,从而提高传动的效果。

为了避免将电机7、蜗杆6、涡轮5暴露在外,因此在盖体2的中心处设有空腔20,所述涡轮5、蜗杆6和电机7均位于所述空腔20内,所述主动轮31与从动轮41均位于盖体2的上方。

为了提高搅拌的效率,因此主搅拌杆3与副搅拌杆4均通过轴承21与所述盖体2连接,由于每个副搅拌杆4距离主搅拌杆3的距离均不相等,所以在搅拌过程中,距离主搅拌杆3处不同半径位置处均有副搅拌杆4协同搅拌,使得搅拌效率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机,通过一台电机就可以带动所有搅拌杆的旋转,并且还可以通过替换动轮的方式来改变搅拌杆之间的传动比,从而满足不同物料的搅拌需求,另外由于每个副搅拌杆离主搅拌杆的距离并不相等,所有在搅拌过程中提升了搅拌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