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矿石加工的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2416发布日期:2019-03-22 22:3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矿石加工的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矿石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矿石加工的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矿产的需求逐渐增大,因此,采矿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采矿时会产生大量的漂浮的烟尘弥漫在空气中,影响空气的质量,污染环境,甚至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现有的空气净化设备无法适应采矿区空气除尘的需要,除尘效果不理想,并且装置内部大量的粉尘不易清除,缩短了空气净化设备的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7412979u)公布了一种矿产工程领域的环保的采矿用烟尘快速回收设备,在清除空气中的烟尘的同时,方便清除沉积在设备内部的粉尘,防止沉积在设备内部的粉尘对空气净化的影响。但是该设备存在明显的缺点,矿石加工产生的烟气其具有硫化物以及大量悬浮性灰尘,通过单一的吸附装置无法有效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矿石加工的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矿石加工的烟气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分别设置有过滤腔、脱尘脱硫腔、静电去尘腔、吸附处理腔和烟筒,所述过滤腔内设置过滤海绵,所述过滤腔前端设置有吸气泵,所述吸气泵的进气端安装有吸气斗,吸气泵的输气端安装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底端伸入至过滤海绵的前侧,所述脱尘脱硫腔位于过滤腔的后侧,所述脱尘脱硫腔与过滤腔之间设置有引流泵,所述引流泵的输气端安装有进气导管,所述脱尘脱硫腔内设置与出气导管,所述脱尘脱硫腔内设置有反应液,所述进气导管的末端与出气导管的始端均伸入至反应液底部,所述静电去尘腔位于脱尘脱硫腔的上方,所述出气导管的末端伸入至静电去尘腔内,所述静电去尘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电极,所述静电去尘腔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阴极金属网和阳极金属网,所述阴极金属网和阳极金属网分别与相应的电极呈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静电去尘腔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绝缘板材,所述绝缘板材上等角度插设有若干道绝缘横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附处理腔位于静电去尘腔的顶部,所述吸附处理腔的内腔设置有吸附筒,所述吸附筒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吸附处理腔内并且与吸附处理腔内壁存在一定的间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附筒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网口,所述吸附筒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网口,所述吸附筒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干燥层、碳酸钙层和活性炭层。所述出气网口处安装有烟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腔的内腔前侧设置有除尘腔,所述除尘腔内设置有活动架,所述除尘腔的侧壁上安装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驱动端通过驱动转轴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位于活动架内,所述活动架的单侧侧壁上设置有齿条,所述传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活动架的后端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尘擦,所述尘擦与过滤海绵的表面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海绵的下方设置有导流坡,所述导流坡的末端安装有水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滑轮,所述除尘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导轨,所述滑轮限位安装在限位导轨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对烟气过滤后,再经过脱硫处理,通过将烟气全面通入至碱盐溶液中,一方面能够对烟气中的硫化物进行全面的吸收处理,减少遗漏状况,另一方面烟气经过溶液后,能够除去悬浮型灰尘,进一步提高洁净度。

二.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收尘方法,与上述机构相配合能够完全对烟气中的悬浮型颗粒进行处理,保证输出空气的安全性。

三.排气前再次进行吸附处理,吸附筒与吸附处理腔内壁存在一定的间隙,给予空气流动一定的缓冲空间,避免空气吸附不完全,造成部分空气直接流出的状况。

四.本申请同步设置有除尘清灰装置,通过齿条传动机构,及时的清除过滤海绵的表面的灰尘,通过避免影响设备的工作效果,同时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吸附处理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除尘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活动架的侧视角剖面图。

图中:1-过滤腔、11-过滤海绵、12-吸气泵、13-吸气斗、14-输气管、2-脱尘脱硫腔、21-引流泵、22-进气导管、23-出气导管、24-反应液、3-静电去尘腔、31-电极、32-绝缘板材、33-绝缘横板、34-阴极金属网、35-阳极金属网、4-吸附处理腔、41-吸附筒、42-支撑杆、43-进气网口、44-干燥层、45-碳酸钙层、46-活性炭层、47-出气网口、5-烟筒、6-除尘腔、61-传动电机、62-驱动转轴、63-传动齿轮、64-活动架、65-齿条、66-固定杆、67-尘擦、68-导流坡、69-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用于矿石加工的烟气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分别设置有过滤腔1、脱尘脱硫腔2、静电去尘腔3、吸附处理腔4和烟筒5,所述过滤腔1内设置过滤海绵11,所述过滤腔1前端设置有吸气泵12,所述吸气泵12的进气端安装有吸气斗13,吸气泵12的输气端安装有输气管14,所述输气管14的底端伸入至过滤海绵11的前侧,所述过滤海绵11对烟尘进行初步过滤处理,烟尘中大量的灰尘拦截滞留在过滤腔1内。

所述脱尘脱硫腔2位于过滤腔1的后侧,所述脱尘脱硫腔2与过滤腔1之间设置有引流泵21,所述引流泵21的输气端安装有进气导管22,所述脱尘脱硫腔2内设置与出气导管23,所述脱尘脱硫腔2内设置有反应液24,所述进气导管22的末端与出气导管23的始端均伸入至反应液24底部。所述反应液24采用碱盐溶液对烟气中存在的硫化物进行脱硫处理;所述溶液全部通入至反应液24中,所述烟气全面通入至碱盐溶液中,一方面能够对烟气中的硫化物进行全面的吸收处理,减少遗漏状况,另一方面烟气经过溶液后,能够除去悬浮型灰尘,进一步提高洁净度。

所述静电去尘腔3位于脱尘脱硫腔2的上方,所述出气导管23的末端伸入至静电去尘腔3内,所述静电去尘腔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电极31,所述静电去尘腔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阴极金属网34和阳极金属网35,所述阴极金属网34和阳极金属网35分别与相应的电极31呈电连接。

通过静电电离空气的效果对气流中剩余的悬浮型尘垢进行处理,同时由于经过碱盐溶液的空气潮湿度较高,更加适合电离作业,通电后,所述阴极金属网34和阳极金属网35分别带负电荷和正电荷,所述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本申请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收尘方法,与上述机构相配合能够完全性对烟气中的悬浮型颗粒进行处理,保证输出空气的安全性。

所述静电去尘腔3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绝缘板材32,所述绝缘板材32上等角度插设有若干道绝缘横板33,所述绝缘板材32保证了静电去尘腔3的侧壁不会携带电荷,同时绝缘横板33用于降低空气的流动速度,进而提高电离降尘的效率。

所述吸附处理腔4位于静电去尘腔3的顶部,所述吸附处理腔4的内腔设置有吸附筒41,所述吸附筒41通过支撑杆42固定在吸附处理腔4内并且与吸附处理腔4内壁存在一定的间隙。所述吸附筒41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网口43,所述吸附筒4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网口47,所述吸附筒41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干燥层44、碳酸钙层45和活性炭层46。所述出气网口47处安装有烟筒5。

所述干燥层44用于对空气中存在的水汽进行干燥处理,所述碳酸钙层45用于对硫化物进行二次吸收,防止硫化物外泄,所述活性炭层46进一步起到吸附效果。吸附筒41与吸附处理腔4内壁存在一定的间隙是为了给予空气流动一定的缓冲空间,避免上述物料对空气吸附不完全,造成部分空气直接流出的状况。全面处理完成后的空气从烟筒5流出。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进一步的优化,在其基础上,所述过滤腔1的内腔前侧设置有除尘腔6,所述除尘腔6内设置有活动架64,所述除尘腔6的侧壁上安装有传动电机61,所述传动电机61的驱动端通过驱动转轴62安装有传动齿轮63,所述传动齿轮63位于活动架64内,所述活动架64的单侧侧壁上设置有齿条65,所述传动齿轮63与齿条65相啮合,所述活动架64的后端安装有固定杆66,所述固定杆66上安装有尘擦67,所述尘擦67与过滤海绵11的表面相贴合,所述过滤海绵11的下方设置有导流坡68,所述导流坡68的末端安装有水槽69。所述固定杆66上安装有滑轮,所述除尘腔6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导轨,所述滑轮限位安装在限位导轨内。

本申请同步设置有除尘清灰装置,通过传动电机61带动传动齿轮63转动,进而通过齿条传动带动活动架64运动,从而带动尘擦67对过滤海绵11的表面的灰尘进行刮擦,刮落的灰尘经过导流坡68滑入至水槽69内由水液吸附。本申请在过滤吸附灰尘的同时,通过齿条传动机构,及时的清除过滤海绵的表面的灰尘,通过避免影响设备的工作效果,同时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