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奶生产用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1972发布日期:2019-02-01 19:4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奶生产用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牛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牛奶生产用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牛奶是人们所共知的营养饮料,有较好的保健和医疗价值。牛奶本身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钙、磷、铁、锌、铜、锰以及钼,同时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成品牛奶的成分种类复杂,主要包括水、脂肪、磷脂、蛋白质、乳糖、无机盐等。

在传统的小型企业进行小规模牛奶生产中,尤其是对牛奶添加辅料进行搅拌时,通常采用人力搅拌,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低效率的人力加工方式逐渐被淘汰。

目前牛奶生产多用到牛奶搅拌机进行搅拌、加工,现有的牛奶搅拌机在搅拌完后,混料桶的桶壁常常会残留些加工后的牛奶,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不仅造成浪费,而且放置时间久了会发生变质,影响下一次的加工;而且现有牛奶搅拌机的搅拌效果差,搅拌效率低下,导致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同时加工过程不能保证搅拌的温度,造成搅拌后牛奶的质量不达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奶生产用混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牛奶浪费和搅拌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牛奶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基座、固定架、混料桶、电机、保温层、侧板、顶板、第一搅拌叶、控制开关、加热管、水泵和清洗管,在所述基座的下端设有支腿,所述混料桶的下端通过固定架与基座连接,在混料桶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在混料桶的上半部设有进料斗,在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设有减震弹簧,在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端固定在混料桶的侧壁上,所述保温层设在混料桶的内部,所述侧板设在基座的上端,所述顶板设在侧板的上端,所述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顶板下端,在电机的下端设有减速箱,在所述减速箱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一搅拌叶设在转轴下端的圆周侧壁上,在第一搅拌叶的端部设有刮刷,所述控制开关设在侧板的侧壁上,电机与控制开关对应连接,所述加热管通过第一固定卡固定在混料桶的内部底端,且加热管与控制开关对应连接,所述水泵设在基座的上端,且水泵与控制开关对应连接,在水泵的出水口处设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端部贯穿混料桶的侧壁,且与清洗管连接,所述清洗管通过第二固定卡固定在混料桶的侧壁,且在清洗管的外侧开设有出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的上端设有斜坡,在出料口的内壁还设有过滤网,在出料口的下端侧壁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开关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腿的下端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设有脚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叶端部的刮刷设有三条,且每个刮刷都与混料桶的内壁贴合,刮刷材质为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叶的上端与下端均设有弧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下端设有至少三片第二搅拌叶。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管侧壁出水孔的出水方向对应混料桶的内侧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电机、混料桶、转轴、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和刮刷;利用电机转动带动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在混料桶内部对牛奶进行搅拌,第二搅拌叶对桶底进行搅拌,避免了混料桶底部发生沉淀,提高了搅拌的效果。

2.通过设置减震弹簧,利用减震弹簧可以降低搅拌时混料桶受到的振动力,避免了混料桶长时间由于震动受到损坏。

3.通过设置保温层和加热管,利用保温层可以对混料桶内部进行保温,加热管可以对搅拌的原料进行加温,搅拌加热后的原料时可以降低混料桶内热量的流失,避免了牛奶在加工时温度流失过快造成加工不合格的问题。

4.通过设置多个刮刷,利用刮刷可以将桶壁残留的牛奶刮下至桶底的出料口,避免了造成牛奶浪费。

5.通过在在第一搅拌叶的上端与下端设弧形槽,提高了搅拌的效率。

6.通过设置水泵、输水管、清洗管和出水孔,利用水泵将清水通过输水管送入清洗管的内部,通过出水孔将清水喷洒在混料桶的侧壁,可以有效的清洗混料桶,避免了混料桶内壁不清洁影响下一次搅拌牛奶的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混料桶截面图;

附图3为本发明左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主视图;

附图5为本发明清洗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固定架,201、减震弹簧,202、固定块,3、混料桶,4、保温层,5、出料口,6、进料斗,7、侧板,8、顶板,9、电机,10、减速箱,11、转轴,12、第一搅拌叶,13、刮刷,14、支腿,15、控制开关,16、斜坡,17、过滤网,18、电磁阀,19、螺孔,20、调节螺杆,21、脚垫,22、弧形槽,23、第二搅拌叶,24、第一固定卡,25、加热管,26、水泵,27、输水管,28、清洗管,29、第二固定卡,30、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一种牛奶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基座1、固定架2、混料桶3和电机9,在基座1的下端设有支腿14,在支腿14的下端开设有螺孔19,螺孔19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20,调节螺杆20的下端设有脚垫21,有利于调节支腿14高低,保持混料桶3的平衡,增加了实用性。

混料桶3的下端通过固定架2与基座1连接,在混料桶3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5,出料口5的上端设有斜坡16,在出料口5的内壁还设有过滤网17,在出料口5的下端侧壁上设有电磁阀18,便于出料和过滤未搅拌均匀的颗粒物;在混料桶3的上半部设有进料斗6,进料斗6与混料桶3的侧壁夹角为60°,且进料斗6的右端向上倾斜,方便进料。

在固定架2的上端设有减震弹簧201,在减震弹簧201的上端设有固定块202,固定块202的侧端固定在混料桶3的侧壁上,利用减震弹簧201可以降低搅拌时混料桶3受到的振动力,避免了混料桶3长时间由于震动受到损坏。

保温层4设在混料桶3的内部,加热管25通过第一固定卡24固定在混料桶3的内部底端,且加热管25与控制开关15对应连接,利用保温层4可以对混料桶3内部进行保温,加热管25可以对搅拌的原料进行加温,搅拌加热后的原料时可以降低混料桶3内热量的流失,避免了牛奶在加工时温度流失过快造成加工不合格的问题。

基座1的上端设有侧板7,在侧板7的上端固定有一顶板8,电机9通过支架固定在顶板8下端,在电机9的下端设有减速箱10,在减速箱10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转轴11,在转轴11下端的圆周侧壁上设有第一搅拌叶12,在第一搅拌叶12的端部设有三条橡胶材质的刮刷13,且每个刮刷13都与混料桶3的内壁贴合,利用刮刷13可以将桶壁残留的牛奶刮下至桶底的出料口5,避免了造成牛奶浪费。

水泵26设在基座1的上端,水泵26的型号为q5512-40,且水泵26与控制开关15对应连接,在水泵26的出水口处设有输水管27,输水管27的端部贯穿混料桶3的侧壁,且与清洗管28连接,清洗管28通过第二固定卡29固定在混料桶3的侧壁,且在清洗管28的外侧开设有出水孔30,利用水泵26将清水通过输水管27送入清洗管28的内部,通过出水孔30将清水喷洒在混料桶3的侧壁,可以有效的清洗混料桶3,避免了混料桶3内壁不清洁影响下一次搅拌牛奶的质量。

为了提高搅拌的效率,在第一搅拌叶12的上端与下端均设有弧形槽22。

在转轴11的下端设有至少三片第二搅拌叶23,有效的防止了混料桶3底部沉淀。

在侧板7的侧壁嵌有控制开关15,电机9与控制开关15对应连接,电磁阀18与控制开关15对应连接,便于出料和过滤未搅拌均匀的颗粒物。

为了方便清洗混料桶3,清洗管28侧壁出水孔30的出水方向对应混料桶3的内侧壁。

在使用时,将牛奶和加工用料通过进料斗6倒入混料桶3内部,通过控制开关15控制电机9工作,电机9下端的减速箱10将转轴11的速度减低,转轴11带动第一搅拌叶12和第二搅拌叶23在混料桶3内部转动进行搅拌,混料桶3底部的加热管25可以对内部的原料进行加热,提高了搅拌的效率,混料桶3内部的保温层4可以对混料桶3进行保温,在搅拌加热后的原料时可以降低混料桶3内热量的流失,避免了牛奶在加工时温度流失过快造成加工不合格,第二搅拌叶23,可对桶底进行搅拌,避免了混料桶3底部发生沉淀,提高了搅拌的效果,混料搅拌完成后打开电磁阀18,通过出料口5将搅拌好的牛奶转移出混料桶3,第一搅拌叶12端部的刮刷13可以将桶壁残留的牛奶刮下至桶底的出料口,避免了造成牛奶浪费,节约了食用资源,旋转调节螺杆20可以调节支腿14的高低,避免地面不平导致混料桶3晃动,减震弹簧201可以将搅拌时或者上料时发生的振动力卸去;转移出搅拌好的牛奶后,水泵26将清水通过输水管27送入清洗管28的内部,通过出水孔30将清水喷洒在混料桶3的侧壁,可以有效的清洗混料桶3,避免了混料桶3内壁不清洁影响下一次搅拌牛奶的质量。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