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大空间工作室加热钢管用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7087发布日期:2019-03-27 11:2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大空间工作室加热钢管用烘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大空间工作室加热钢管用烘箱。



背景技术:

目前,钢制管道防腐涂装方式中,滚涂方式近两年越来越普遍,适合这种施工方式的粉末涂料技术还不够成熟,贸然把生产出的粉末不经实验检测就直接用到施工现场,很有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给涂装厂带来修补或重涂的麻烦,普通实验室烘箱加热温度低,虽然额定温度可以达到250℃,甚至300℃,但如果长期高温运行,电炉丝会很容易烧断,持续满负荷运行,工作电流大,电源线寿命缩短,造成安全隐患,同时还不能对钢管进行全方位的加热,需要手动旋转,公开号为CN20639917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烘箱烘烤架装置,可以在烘烤过程中,通过旋转手轮以旋转第一台体和第二台体,进而旋转电机定子,从而保证电机定子表面各个角度的完全烘烤,但其缺陷在于:该种结构导致烘箱工作室空间小,不利于各种尺寸的钢管使用且结构复杂,钢管稳定性低,不利于钢管的均匀受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强,加热均匀且空间大的实验室大空间工作室加热钢管用烘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实验室大空间工作室加热钢管用烘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底部平行设有一对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之间设有若干加热板,所述第二滑轨内两端滑动连接有一对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对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支撑块上部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内设有连接于所述连杆上的旋转轮,所述支撑机构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沿所述第二滑轨相互靠近或远离,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机构内的旋转轮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以所述连杆为轴转动,所述支撑机构上水平架设有钢管,所述钢管一端内部上下两端点处分别抵接有支撑轮,所述钢管上端的所述支撑轮由第三驱动机构驱动能上下移动。

在上述实验室大空间工作室加热钢管用烘箱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滑轨上方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侧壁并穿过所述箱体侧壁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支撑机构通过螺纹孔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上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机构下部通过滑条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内。

在上述实验室大空间工作室加热钢管用烘箱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连杆同轴连接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端处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齿纹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连接于内套管上,所述内套管一端由支板的移动孔内穿过并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内套管另一端穿设于外套筒内,所述外套筒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板上,所述外套筒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侧壁,所述外套筒上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一侧齿纹啮合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由第二驱动电机驱动。

在上述实验室大空间工作室加热钢管用烘箱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板连接于所述箱体底部,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三锥齿轮的轴线与所述第四锥齿轮的轴线垂直,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筒同轴设置,所述内套管穿设于所述外套筒内一端设有凸块,所述外套筒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凸块相适配的凹槽。

在上述实验室大空间工作室加热钢管用烘箱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竖直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一侧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端穿过所述箱体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上下套设有移动块和固定块,所述移动块一侧通过滑条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内,所述第一滑轨竖直设置于所述箱体侧壁,所述固定块一侧连接于所述箱体侧壁上,所述固定块和所述移动块上分别连接有“C”型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所述支撑轮。

在上述实验室大空间工作室加热钢管用烘箱中,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所述第二滑轨、第一螺杆之间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螺杆平行。

在上述实验室大空间工作室加热钢管用烘箱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包括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侧面连接有侧板,所述支撑块截面为斜边为弧形的直角梯形。

在上述实验室大空间工作室加热钢管用烘箱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钢管下方,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钢管两端,所述第一支撑块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一侧。

在上述实验室大空间工作室加热钢管用烘箱中,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前侧设有箱门,所述箱门上设有把手,所述箱体一侧设有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分别与所述加热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可相向或相背移动的支撑机构,可适用于不同直径大小的钢管使用,设置的可上下移动的支撑轮抵接于钢管内部,有利于保持钢管的稳定性,设置的可旋转的旋转轮,用于驱动钢管转动,有利于钢管的均匀加热,实用性强,加热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中将钢管内部下端的旋转轮位置固定,用于保证钢管外壁与加热板之间的恒定距离,有利于实验结果的稳定性,为钢管防腐涂装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

3.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支撑块侧面设置侧板,使用时将钢管一端抵于侧板即为钢管加热位置,有利于保持多次实验的平行性,为钢管防腐涂装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

4.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内部免去没有的网架,扩大了工作室空间,采用加热板替代电炉丝,有利于提供更高更稳定的温度,有利于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三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套筒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滑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箱体、2.箱门、3.配电箱、4.第一螺杆、5.移动块、6.固定块、7.支架、8.支撑轮、9.第一滑轨、10、第一驱动电机、11.钢管、12.加热板、13.第二滑轨、14.滑条、15.第一支撑块、16.侧板、17.连杆、18.第二支撑块、19.螺纹孔、20.第二螺杆、21.槽体、22.旋转轮、23.驱动轴、24.第二驱动电机、25.第三驱动电机、26.第一锥齿轮、27.第二锥齿轮、28.内套管、29.支板、30.移动孔、31.限位块、32.凸块、33.外套筒、34.第三锥齿轮、35.第四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大空间工作室加热钢管用烘箱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平行”、“竖直”、“垂直”、“水平”、“靠近”、“远离”、“同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7所示,一种实验室大空间工作室加热钢管用烘箱,包括箱体1,箱体1内底部平行设有一对第二滑轨13,第二滑轨13之间设有若干加热板12,第二滑轨13内两端滑动连接有一对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一对支撑块,支撑块上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杆17,支撑块上部开设有槽体21,槽体21内设有连接于连杆17上的旋转轮22,支撑机构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沿第二滑轨13相互靠近或远离,其中一个支撑机构内的旋转轮22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以连杆17为轴转动,支撑机构上水平架设有钢管11,钢管11一端内部上下两端点处分别抵接有支撑轮8,钢管11上端的支撑轮8由第三驱动机构驱动能上下移动。

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位于第二滑轨13上方的第二螺杆20,第二螺杆20转动连接于箱体1侧壁并穿过箱体1侧壁与第三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连接,支撑机构通过螺纹孔19套设于第二螺杆20上并与其螺纹连接,支撑机构下部通过滑条14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13内,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与连杆17同轴连接的驱动轴23,驱动轴23端处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6,第一锥齿轮26一侧齿纹啮合有第二锥齿轮27,第二锥齿轮27连接于内套管28上,内套管28一端由支板29的移动孔30内穿过并连接有限位块31,内套管28另一端穿设于外套筒33内,外套筒33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板29上,外套筒33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箱体1侧壁,外套筒33上连接有第四锥齿轮35,第四锥齿轮35一侧齿纹啮合有第三锥齿轮34,第三锥齿轮34由第二驱动电机24驱动,支板29连接于箱体1底部,第一锥齿轮26的轴线与第二锥齿轮27的轴线垂直,第三锥齿轮34的轴线与第四锥齿轮35的轴线垂直,内套管28与外套筒33同轴设置,内套管28穿设于外套筒33内一端设有凸块32,外套筒33内部开设有与凸块32相适配的凹槽,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竖直转动连接于箱体1一侧的第一螺杆4,第一螺杆4上端穿过箱体1与第一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螺杆4上下套设有移动块5和固定块6,移动块5一侧通过滑条14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9内,第一滑轨9竖直设置于箱体1侧壁,固定块6一侧连接于箱体1侧壁上,固定块6和移动块5上分别连接有“C”型的支架7,支架7上转动连接有支撑轮8,连杆17、第二滑轨13、第一螺杆4之间相互垂直,第二滑轨13与第二螺杆20平行,支撑块包括第一支撑块15和第二支撑块18,第一支撑块15侧面连接有侧板16,支撑块截面为斜边为弧形的直角梯形,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钢管11下方,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分别设置于钢管11两端,第一支撑块15设置于靠近第三驱动机构一侧,箱体1前侧设有箱门2,箱门2上设有把手,箱体1一侧设有配电箱3,配电箱3分别与加热板12、第一驱动电机10、第二驱动电机24和第三驱动电机25电连接。

本实施例以附图1所示的方位为例,第二驱动机构位于箱体1右侧,第三驱动机构位于箱体1左侧,第一驱动电机10位于箱体1顶部,第二驱动电机24位于箱体1右侧,第三驱动电机25位于箱体1右侧,箱门2左侧铰接于箱体1前侧,使用时,打开箱门2,将钢管11由箱体1右侧部分水平放置于支撑机构上,将钢管11左端抵住侧板16,支撑机构的旋转轮22与钢管11相切,钢管11架设于支撑机构上,实验人员启动第一驱动电机10,第一驱动电机10带动第一螺杆4转动,与第一螺杆4螺纹啮合的移动块5沿第一滑轨9上移,带动上部的支撑轮8抵住钢管11内上端,继续上移,直至下部与固定块6连接的支撑轮8抵住钢管11内下端即可,此时钢管11下端距离加热板12的距离固定,实验人员启动第三驱动电机25,第三驱动电机25带动第二螺杆20转动,与第二螺杆20螺纹啮合的支撑机构沿第二滑轨13相向移动,直至旋转轮22抵接于钢管11外部,此时钢管11的加热位置固定,在支撑机构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锥齿轮26向左移动,与第一锥齿轮26齿纹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7向前移动,带动内套管28前端由移动孔30内向前伸出,内套管28后端由外套筒33伸出,当钢管11位置固定后,实验人员启动第二驱动电机24,第二驱动电机24带动第三锥齿轮34转动,与第三锥齿轮34齿纹啮合的第四锥齿轮35转动,带动外套筒33转动,外套筒33内设的内套管28在凸块32的作用下随着外套筒33一同转动,内套管28上的第二锥齿轮27转动,与第二锥齿轮27齿纹啮合的第一锥齿轮26转动,从而带动连杆17转动,连杆17带动旋转轮22转动,旋转轮22上架设的钢管11随之转动,加热板12对钢管11进行全方位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赘述,但由于上述原因,不会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复再现。

本实施例设置的可相向或相背移动的支撑机构,可适用于不同直径大小的钢管使用,设置的可上下移动的支撑轮抵接于钢管内部,有利于保持钢管的稳定性,设置的可旋转的旋转轮,用于驱动钢管转动,有利于钢管的均匀加热,实用性强,加热效果好,将钢管内部下端的旋转轮位置固定,用于保证钢管外壁与加热板之间的恒定距离,有利于实验结果的稳定性,为钢管防腐涂装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

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