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淋浴过水管的高效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2996发布日期:2019-02-22 23:0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淋浴过水管的高效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淋浴过水管的高效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淋浴装置,为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手持花洒或者是顶喷花洒都具有一种以下的功能水供用户使用,例如:一柱水、气泡水、混合水等。

目前手持花洒或顶喷花洒的各个功能水一般都是设置不同的功能水腔来实现的,并通过设置在手持花洒或顶喷花洒下的水路切换装置进行切换,现有的水路切换装置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一般分别按压式和旋转式。

目前对于顶喷花洒存在一个问题,由于顶喷是设置在高处,因此其出水切换只有身高较高的人才容易进行操作,身高较矮的人需要借助椅子或者梯子才可以进行操作,使用下存在很大不便。

为了便于远程操作顶喷花洒,中国专利CN201520778194-公开了一种线控顶喷花洒,它包括一花洒本体,所述的花洒本体内设水路装置以及一水路切换装置,所述的水路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出水功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线控机构,所述的线控机构包括一刹车线,所述的刹车线第一端和所述的水路切换装置联动,第二端穿出花洒本体并和一按钮单元连接,所述的按钮单元包括一和刹车线第二端联动的按钮,所述按钮能够控制刹车线第二端的运动,进而带动刹车线第一端运动和带动水路切换装置切换水路。这种线控顶喷花洒通过一露出于顶喷花洒本体的线控机构来控制传动机构来实现水花的切换,该线控机构露出的一端可以作为控制端,这样,使用者无需站到凳子上即可切换顶喷花洒的水花,十分有利于老人、小孩的使用。而且所述线控机构采用刹车线,其对露出花洒本体外的第二端施加切换和控制力的方向灵活,任何方向和角度都可以实现按压或拔动以后达到切换的效果这种线控顶喷花洒的刹车线固定在淋浴过水管外壁上或是将刹车线埋进墙体内。

但是这种线控顶喷花洒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是把刹车线固定在淋浴过水管外壁上,会影响整个淋浴装置的美观性,而将刹车线埋进墙体则需要在墙体上开槽,安装上费时费力,也不便于后续维修刹车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淋浴过水管的高效控制装置,其将用于联动水路切换装置和驱动组件的线控机构内置于淋浴过水管内,具有美观性好以及易于维修的优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淋浴过水管的高效控制装置,包括淋浴过水管,所述淋浴过水管内配合线控机构,该线控机构的一端用于与顶喷花洒的水路切换装置联动,线控机构的另一端用于与一驱动组件联动;所述线控机构包括线管和线体,所述线管固定于淋浴过水管内,所述线体可移动的穿置于线管内。

所述线体为钢丝绳;所述线管为软质结构,所述线管的首端与淋浴过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线管的末端与淋浴过水管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淋浴过水管顶部的开口内配合有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固定于淋浴过水管顶部开口内的导向套和可移动的穿套于导向套内的推杆;所述线体的首端穿置于导向套内并与所述推杆的顶部相连,所述线管的首端与导向套相连。

所述导向套包括主套体和定位盖;所述主套体固定于淋浴过水管顶部开口内,主套体内形成有上下开口的内腔,主套体与淋浴过水管顶部开口之间形成有过水口;所述推杆的顶部形成外凸的受压块;所述受压块穿套于内腔内并与所述内腔过渡配合;所述定位盖与主套体底部相连,所述定位盖形成有供推杆穿套的套孔,所述套孔的孔径小于受压块的直径。

所述受压块上设有一接口,所述接口连接有一锁紧套;所述锁紧套包括一个连接座以及至少两个弹性夹片;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供线体穿过的过孔,各个弹性夹片与连接座相连并环绕所述过孔;所述接口内设有挤压弹性夹片向内形变的斜面;所述线管的首端设有固定接头,所述固定接头与主套体的顶部相连。

所述淋浴过水管底部的开口内配合有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连接套、活塞以及连动杆;所述连接套固定于所述淋浴过水管底部的开口内;连接套与淋浴过水管底部的开口之间形成有过水孔;所述活塞可移动的穿置于连接套内,所述连动杆的上端从连接套的下端穿入连接套内并与活塞相连;所述线体的末端从连接套的上端穿入连接套内并与活塞相连,所述线管的末端与连接套的上端相连。

所述线体的末端设有固定块,所述活塞上设有供固定块卡置的卡槽。

所述线管的末端设有与连接套上端相连的固定套。

所述连接套的底部设有供连动杆穿套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活塞的直径。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将用于联动水路切换装置和驱动组件的线控机构内置于淋浴过水管内,线控机构不会外露,使得本实用新型美观性好,而且淋浴过水管与顶喷花洒和调温阀之间的连接一般都是采用可拆连接,这样当线控机构损坏时,便可以将淋浴过水管拆卸下来,使得淋浴过水管两端的开口露出,从而便于将线控机构取出进行更换,易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5为图4的c处放大图;

图6为图4的d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应用于淋浴过水管的高效控制装置,其包括淋浴过水管1,所述淋浴过水管1内配合线控机构,该线控机构的一端用于与顶喷花洒的水路切换装置联动,线控机构的另一端用于与一驱动组件联动;所述线控机构包括线管2和线体3,所述线管2固定于淋浴过水管1内,所述线体3可移动的穿置于线管2内。对于驱动组件通过线控机构与顶喷花洒的水路切换装置联动来进行水路切换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展开说明。

配合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线体3可以为钢丝绳以使得线体3具有一定柔韧性,从而使得线体3可以在非直线型结构的线管2内进行移动;所述线管2可以为软质结构以便线管2可以方便的穿置于淋浴过水管1内,其中所述线管2的首端与淋浴过水管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线管2的末端与淋浴过水管1底部固定连接,这样所述线管2的首端和末端均被固定以限位住线管2,从而保证线体3可以在线管2内进行移动。所述线管2并不局限于软质结构,所述线管2也可以是硬质结构,通过将线管2设置多节的短管再进行连接也可以使得线管2穿置于淋浴过水管1内。

由于线体3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所述线体3如果直接与顶喷花洒的水路切换机构相连,则线体3与水路切换机构不能很好的进行联动配合;为保证线体3与顶喷花洒内的水路切换机构的联动配合;所述淋浴过水管1顶部的开口内配合有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固定于淋浴过水管1顶部开口内的导向套4和可移动的穿套于导向套4内的推杆5;所述推杆5与导向套4过渡配合,所述线体3的首端穿置于导向套4内并与所述推杆5的顶部相连,所述线管2的首端与导向套4相连,所述推杆5的底部则用于与顶喷花洒内的水路切换机构进行联动,这样通过导向套4的导向作用,便可以线体3的移动能推动推杆5定向移动,以确保推杆5能与水路切换机构进行联动配合。

其中所述导向套4包括主套体41和定位盖42;所述主套体41固定于淋浴过水管1顶部开口内,主套体41内形成有上下开口的内腔;所述主套体41的外壁设有与淋浴过水管1顶部开口的内壁相连的连接挡沿411,该连接挡沿411可以通过螺接或卡接的方式与淋浴过水管1顶部开口的内壁相连,所述连接挡沿411上设有过水口412以保证过水;所述推杆5的顶部形成外凸的受压块51,所述受压块51穿套于内腔内并与所述内腔过渡配合;所述定位盖42通过螺接或卡接的方式与主套体41底部相连,所述定位盖42形成有供推杆5穿套的套孔421以使得推杆5的底部穿出主套体41,所述套孔421的孔径小于受压块51的直径以把受压块51限制在主套体41内。

所述受压块51上设有一接口511,所述接口511通过螺接或卡接的方式连接有锁紧套52,所述锁紧套,52包括一个连接座521以及至少两个弹性夹片522;所述连接座521上设有供线体3穿过的过孔5211,各个弹性夹片522与连接座521相连并环绕所述过孔5211;所述接口511内设有挤压弹性夹片522向内形变的斜面以使得各个弹性夹片522可以夹住穿过过孔5211的线体3,从而使得线体3的首端与推杆5相连;所述线管2的首端可以设有一固定接头22,该固定接头22与主套体41的顶部通过螺接或卡接的方式相连,以使得线管2的首端与主套体41相连,从而把线管2的首端固定在淋浴过水管1内。

同样的,由于线体3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所述线体3如果直接与驱动组件相连,则线体3与驱动组件也不能很好的进行联动配合;为保证线体3与驱动组件的联动配合;所述淋浴过水管1底部的开口内配合有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连接套6、活塞7以及连动杆8;所述连接套6固定于所述淋浴过水管1底部的开口内;连接套6与淋浴过水管1底部的开口之间形成有过水孔611;所述活塞7可移动的穿置于连接套6内,所述连动杆8的上端从连接套6的下端穿入连接套6内并与活塞7相连;所述线体3的末端从连接套6的上端穿入连接套6内并与活塞7相连,所述线管2的末端与连接套6的上端相连。

其中所述连接套6的外壁可设有与淋浴过水管1底部开口相连的连接沿61,所述连接沿61可以通过通过螺接的方式或卡接的方式直接与淋浴过水管1底部开口相连,所述连接沿61上设有所述过水孔611以保证过水;所述线管2的末端可以设有一固定套21,该固定套21与连接套6的上端通过螺接或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线体3的末端则设有一固定块31,所述活塞7上设有供固定块31卡置的卡槽71以实现线体3的末端与活塞7的连接,所述固定块31并不局限于与活塞7卡接配合,所述固定块31也可以与活塞7螺纹连接或焊接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连接套6的底部设有供连动杆8穿套的穿孔62,所述穿孔62的孔径小于所述活塞7的直径以把活塞7限制在连接套6内,所述活塞7与连动杆8之间可以通过螺接或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