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辊式谷物碾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3169发布日期:2019-02-11 00:08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对辊式谷物碾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谷物碾磨装置领域,具体是对辊式谷物碾磨机。



背景技术:

家庭自酿啤酒的爱好在欧美等国家兴起有几十年,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爱好者。作为酿造啤酒所必需的原料之一麦芽,必须经过碾碎后才可使用。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有数种家用手摇麦芽碾磨机,其结构上多采用2根平行安装的辊子,一根为主动辊,另一根为从动辊。轴承多采用衬套式。主动辊的两端具有轴,轴长轴一端连接摇把;从动辊的两端没有轴,采用轴孔,每端的轴孔中安装有偏心轴芯,通过同时旋转两端的偏心轴芯来调整两个辊之间的碾磨间距。这种偏心轴芯的设计存在几点缺陷。1,安装衬套式轴承的辊支架的厚度大,厚度需达到12mm左右,增加了材料成本;2,辊支架厚度大加工相对复杂,需要铣削加工,多次装夹,加工成本高;3,偏心轴芯的设计导致从动辊两端没有伸出的轴,当出现从动辊不能旋转而导致麦芽无法被咬合落下时,不能安全便捷地通过用手指旋转轴来辅助从动辊旋转,从而重新建立咬合使麦芽被碾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对辊式谷物碾磨机,它采用了新的设计思路。全部采用便于安装拆卸的滚珠轴承,减小主动辊、从动辊上来自轴承的摩擦阻力,从动辊的摩擦阻力越小,越有利于咬合下料;辊支架、料斗等全部采用薄板冲压折弯件制作,加工成本低;滚珠轴承的轴承座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辊支架上,松开轴承螺栓,可以调节两辊之间的辊间距;料斗能够更方便的可拆卸连接;两根辊子都具有伸出的轴,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根做为主动辊。当使用中出现主动辊空转而从动辊不旋转的情况,可以手动旋转从动辊伸出的轴来辅助旋转,从而安全快速地建立咬合下料。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对辊式谷物碾磨机,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两侧的辊支架、主动辊、从动辊和料斗,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两侧的辊支架之间围成一个矩形腔,所述主动辊、从动辊设置在矩形腔内,且主动辊两端、从动辊两端均与辊支架之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料斗设置在矩形腔顶部,且料斗底端与矩形腔的形状、面积相适应;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两侧的辊支架均为厚度较薄的冲压板件,两侧的所述辊支架外侧面均各设有两个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内均设有滚珠轴承,所述主动辊、从动辊两端与通过滚珠轴承与两侧的辊支架之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辊一侧伸出第一转轴,所述从动辊远离主动转轴一侧伸出第二转轴。

两侧的所述辊支架上均设置腰型孔,所述轴承座上下两端的螺栓孔与腰型孔相对应,所述螺栓孔与腰型孔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将轴承座位置固定。

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两侧的辊支架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两侧所述辊支架的两端与左侧板、右侧板之间均设有插缝。

所述料斗底部与左侧板、右侧板相对应的两侧设有插板,所述插板插在插缝内,插板插入插缝后被插缝卡住,料斗底部能稳定固定在矩形腔内,所述料斗底部内侧还对称设有两个导料板。

所述料斗由四个板面、底部的两个插板、底部的两个导料板组成,所述料斗的四个板面之间、板面与底部两个插板之间、板面与底部两个导料板之间均通过螺栓、螺母连接。

所述主动辊一侧伸出的第一转轴与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辊一侧伸出的第二转轴与摇把可拆卸连接。

还包括两侧的底架,两个所述辊支架底部均设有侧弯底板,两侧的所述侧弯底板分别与两侧的底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装置采用的滚珠轴承便于安装、拆卸,相比于衬套式轴承,滚珠轴承的摩擦阻力小,能够减小主动辊、从动辊上来自轴承的摩擦阻力,从动辊的摩擦阻力越小,越有利于咬合下料;辊支架、料斗等全部采用薄板冲压折弯件制作,加工成本低;左侧板、右侧板、两侧的辊支架、漏斗的板面之间全部采用螺栓、螺母可拆卸、便于安装的连接方式,便于加工、使用更加方便;滚珠轴承的轴承座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辊支架上,两侧的辊支架上均设置的是腰型孔,松开轴承螺栓,通过腰型孔可以横向调节两辊之间的辊间距;料斗底部的插板插入插缝后被插缝卡住,料斗能够更方便的可拆卸连接在矩形腔内;两根辊子都具有伸出的轴,即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当使用中出现主动辊空转而从动辊不旋转的情况,可以通过把手手动旋转从动辊伸出的轴来辅助旋转,从而安全快速地建立咬合下料。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左侧板、右侧板、两侧的辊支架、主动辊、从动辊之间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辊支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左侧板、右侧板、两侧的辊支架之间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沿附图1中A-A方向剖视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左侧板;2、右侧板;3、辊支架;4、主动辊;5、从动辊;6、料斗;7、轴承座;8、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0、腰型孔;11、插缝;12、插板;13、摇把;14、底架;15、侧弯底板;16、导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对辊式谷物碾磨机,主体结构包括左侧板1、右侧板2、两侧的辊支架3、主动辊4、从动辊5和料斗6,所述左侧板1、右侧板2、两侧的辊支架3之间围成一个矩形腔,所述主动辊4、从动辊5设置在矩形腔内,且主动辊4两端、从动辊5两端均与辊支架3之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料斗6设置在矩形腔顶部,且料斗6底端与矩形腔的形状、面积相适应;所述左侧板1、右侧板2、两侧的辊支架3均为厚度较薄的冲压板件,其冲压板件厚度为0.8mm~2mm即可。两侧的所述辊支架3外侧面均各设有两个轴承座7,两个所述轴承座7内均设有滚珠轴承,所述主动辊4、从动辊5两端与通过滚珠轴承与两侧的辊支架3之间形成转动连接,相比于衬套式轴承,滚珠轴承的摩擦阻力小,能够减小主动辊4、从动辊5上来自轴承的摩擦阻力,从动辊5的摩擦阻力越小,越有利于咬合下料。所述主动辊4一侧伸出第一转轴8,所述从动辊5远离主动转轴一侧伸出第二转轴9。

两侧的所述辊支架3上均设置腰型孔10,所述轴承座7上下两端的螺栓孔与腰型孔10相对应,所述螺栓孔与腰型孔10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将轴承座7位置固定。滚珠轴承的轴承座7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辊支架3上,两侧的辊支架3上均设置的是腰型孔10,松开轴承螺栓,通过腰型孔10可以横向调节两辊之间的辊间距。

所述左侧板1、右侧板2、两侧的辊支架3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两侧所述辊支架3的两端与左侧板1、右侧板2之间均设有插缝11。所述料斗6底部与左侧板1、右侧板2相对应的两侧设有插板12,所述插板12插在插缝11内,插板12插入插缝11后被插缝11卡住,料斗6底部能稳定固定在矩形腔内,所述料斗6底部内侧还对称设有两个导料板16。料斗6底部的插板12插入插缝11后被插缝11卡住,料斗6能够更方便的可拆卸连接在矩形腔内。两个导料板16能够将谷物导入主动辊4、从动辊5之间的缝隙,便于研磨。

所述料斗6由四个板面、底部的两个插板12、底部的两个导料板16组成,所述料斗6的四个板面之间、板面与底部两个插板12之间、板面与底部两个导料板16之间均通过螺栓、螺母连接。辊支架3、料斗6等全部采用薄板冲压折弯件制作,加工成本低;左侧板1、右侧板2、两侧的辊支架3、漏斗的板面之间、板面与底部两个插板12之间、板面与底部两个导料板16之间全部采用螺栓、螺母可拆卸、便于安装的连接方式,便于加工、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主动辊4一侧伸出的第一转轴8与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辊5一侧伸出的第二转轴9与摇把13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两根辊子都具有伸出的轴,即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9,当使用中出现主动辊4空转而从动辊5不旋转的情况,可以通过把手手动旋转从动辊5伸出的轴来辅助旋转,从而安全快速地建立咬合下料。

还包括两侧的底架14,两个所述辊支架3底部均设有侧弯底板15,两侧的所述侧弯底板15分别与两侧的底架14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底架14的设置能够使装置更加稳定的坐落,底架14坐落在外界支架上后,矩形腔底部放置容纳研磨后谷物的容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