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台用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0251发布日期:2019-04-09 22:53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台用水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台用水槽。



背景技术:

实验台是医院、学校、化工厂、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进行实验检测及存放仪器所使用的台子。按照摆放的位置分为:中央实验台、边实验台、转角台;按照材质分为:全钢实验台,钢木实验台,全木实验台,PP实验台、铝木实验台,还有一些高柜:通风柜、药品柜、器皿柜、气瓶柜、防爆柜、玻片柜等。

授权公告号为CN20237701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带水槽的试验台,包括实验台和镶嵌在实验台内的水槽,水槽的上端面位于实验台的台面上,水槽下部的槽体嵌入实验台内,所述的水槽通过固定器固定在实验台的台面板内,所述固定器的下端竖直向下穿过水槽的上端面并与实验台的台面板相连,固定器位于水槽上端面的圆弧处。该篇专利的固定器增强了实验台与水槽的接触面之间的密封性,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适宜推广使用。

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当实验台用于做化学实验时,化学实验中常常会用到带有偏酸性或偏碱性的溶液,操作人员在做实验时,通常会将此类溶液直接倾倒于水槽内,会导致强酸性或强碱性的溶液腐蚀水槽下方的管道,降低了水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台用水槽,具有防止酸性或碱性溶液腐蚀管道且能提高水槽使用寿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实验台用水槽,包括台体,所述台体上设置有水槽,所述台体上于水槽上方设置有水龙头,所述水槽内设置有用于中和酸性和碱性溶液的中和装置,所述中和装置包括设置在水槽内壁上的储液箱,所述储液箱远离水槽底壁的面为开口设置,所述储液箱上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出液开关,所述水槽内壁上与出液管连通设置有中和箱,所述中和箱下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开关,所述中和箱上设置有溶液进口。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做实验时使用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进行中和时,将中和液置于储液箱内,将实验产生的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于溶液进口倾倒至中和箱内,打开出液开关,使得中和液于出液管流动至中和箱内,使得中和液将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中和,防止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将水槽下部的管道腐蚀;并且当进行实验时,可将一次实验或一天实验所有产生的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储存至中和箱内,对一段时间内产生的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进行一次性处理,无需在每次实验结束时对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进行一次一次的处理,对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的处理较为方便。

进一步,所述中和装置设置有两个且分别用于中和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中和装置设置为两个,将两侧中和装置中的储液箱内分别添加盐酸和碳酸氢钠,使得盐酸对碱性溶液进行中和,碳酸氢钠对酸性溶液进行中和,实验时分别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储存至两侧中和箱内,使得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分开进行中和,将实验时残留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分别储存至两侧中和箱内,提高了中和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所述中和箱内设置有搅拌装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装置可使得中和液与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进一步接触,使得中和液进一步与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反应,提高了中和液对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的中和效果,提高了中和装置对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的中和效果,进一步防止中和后的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腐蚀水槽下的管道。

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中和箱内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周向位置上沿转动轴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转动轴于中和箱外的端部设置有驱动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中和箱内的溶液进行搅拌时,通过驱动件驱动转动轴于中和箱内转动,使得转动轴带动搅拌叶片于中和箱内搅拌,使得搅拌叶片对中和箱内的中和液与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进行搅拌,使得中和液与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反应充分,提高了中和装置对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的中和效果。

进一步,所述驱动件为设置在转动轴于中和箱外端部的转动把手。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转动轴带动搅拌叶片于中和箱内转动时,通过转动转动把手即可带动转动轴转动,采用人工转动的方式可控制转动轴带动搅拌叶片于中和箱内的转动速度和转动时间,使得中和液与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反应至最佳状态,使得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的酸性成分和碱性成分被中和的更加完全。

进一步,所述溶液进口上朝向远离水槽底壁的方向倾斜设置有导液管。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导液管的设置方便向中和箱内添加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添加至导液管内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可顺着导液管流动至中和箱内,并且导液管可对溶液进口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密封效果,防止中和箱内的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挥发处的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

进一步,所述储液箱的开口上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远离铰接点的端部抵接至所述储液箱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盖板于铰接点转动,使得盖板脱离与储液箱的抵接状态,方便将储液箱内添加中和液,添加完毕后将盖板盖至储液箱上,防止储液箱内的中和液挥发,对中和液具有较好的储存效果。

进一步,所述储液箱和中和箱上均设置有用于分别观察储液箱和中和箱内溶液情况的观察窗。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观察窗的设置方便观察储液箱内中和液的储存情况和中和箱内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的储存情况,并且当转动轴带动搅拌叶片于中和箱内转动时,可通过观察窗观察中和箱内的溶液反应情况,方便简单。

进一步,所述水槽内壁上于中和装置所在的位置设置有板体,所述储液箱和中和箱均设置于所述板体上,所述板体与所述水槽内壁可拆卸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中和箱和储液箱均设置与板体上,将板体可拆卸连接于水槽内壁上,将板体拆卸即可使得整个中和装置拆下,方便进行维修和更换,并且将板体拆下,使得整个板体和中和装置安装至其他水槽内,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槽,提高了中和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所述板体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水槽内壁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螺栓对板体进行安装和拆卸,使得板体带动中和装置于水槽上具有较好的牢固性,并且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方便对板体进行安装和拆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中和箱和储液箱的设置方便对实验时产生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进行中和,防止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将水槽下方的管道腐蚀;

二、转动轴和搅拌叶片的设置可使得中和箱内的中和液与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进一步反应充分,防止中和后的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将水槽下的管道腐蚀;

三、观察窗的设置方便观察储液箱和中和箱内的溶液情况;

四、板体和螺栓的设置方便将整个中和装置拆下,对中和装置进行维修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槽和中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板体和中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展示转动轴和搅拌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台体;11、水龙头;2、水槽;21、中和装置;22、储液箱;221、出液管;222、出液开关;223、盖板;23、中和箱;231、出水管;232、出水开关;233、溶液进口;234、转动轴;235、搅拌叶片;236、转动把手;237、导液管;24、观察窗;25、板体;25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一种实验台用水槽,包括台体1,台体1上设置有水槽2,台体1上于水槽2上方设置有水龙头11,水龙头11位于水槽2的中间。

结合图1和图2,水槽2内设置有用于中和酸性和碱性溶液的中和装置21,中和装置21设置有两个,两个中和装置21位于水槽2相对的面上且于水龙头11的两侧,水槽2内壁上于中和装置21所在的位置设置有板体25,中和装置21设置在板体25上,板体25的四周设置有螺栓251(参见图3),板体25通过螺栓251连接在水槽2内壁上;将板体25通过螺栓251连接至水槽2内壁上,使得板体25带动整个中和装置21于水槽2内壁上拆下,方便对中和装置21进行安装和更换,并且可将板体25带动中和装置21安装至任意水槽2内,提高了中和装置21的使用效果。

结合图2和图3,中和装置21包括固定连接在板体25上的储液箱22,储液箱22上部开口设置,储液箱22的开口上铰接有盖板223,盖板223远离铰接点的端部抵接至储液箱22上,将盖板223打开方便将中和溶液储存至储液箱22内,将盖板223抵接至储液箱22上,防止储液箱22内的中和溶液挥发。

结合图2和图3,储液箱22上设置有出液管221,出液管221上设置有出液开关222,水槽2内壁上与出液管221连通设置有中和箱23,中和箱23下设置有出水管231,出水管231上设置有出水开关232,储液箱22和中和箱23上均设置有观察窗24,观察窗24于竖直方向设置在储液箱22和中和箱23上,观察窗24的设置方便观察储液箱22和中和箱23内的溶液情况。

结合图2和图3,中和箱23上设置有溶液进口233,溶液进口233上朝向斜上方延伸设置有导液管237,导液管237由中和箱23上的端部朝向其另一端半径逐渐增大,将导液管237的半径依次增大,方便向中和箱23内添加溶液;在本实施例中,出液开关222和出水开关232均设置为手动蝶阀。

当需要对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和时,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盐酸对碱性溶液中和,碳酸氢钠对酸性溶液中和,将盐酸和碳酸氢钠分别储存至水槽2上两侧的储液箱22内,使得水槽2上两侧的中和装置21分别用于中和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当需要对酸性溶液进行中和时,将盐酸储存至储液箱22内,将酸性溶液倒在导液管237上,使得酸性溶液顺着导液管237进入至中和箱23内,当中和箱23内的酸性溶液储存至一定量后,打开出液开关222,采用手动蝶阀控制进入至中和箱23内碳酸氢钠的剂量,使得碳酸氢钠与酸性溶液充分反应,中和酸性溶液中的酸性成分,中和完毕后,打开出水开关232,使得中和后的溶液排出,于水槽2下的管道流走,防止酸性溶液对管道造成腐蚀,对碱性溶液中和时,将盐酸置于另一侧储液箱22内,具体步骤与中和酸性溶液相同。

结合图3和图4,中和箱23内且位于中和箱2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34,转动轴234于水平方向转动连接于中和箱23上,转动轴234的周向位置上沿转动轴234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235,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轴234于中和箱23外的端部设置有转动把手236;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转动轴234于中和箱23外的端部设置电机。当对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进行中和时,将中和液通入中和箱23内,通过转动把手236转动转动轴234,使得转动轴234上的搅拌叶片235对中和箱23内的溶液进行搅拌,提高了中和液与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的反应效果,使得它们反应更加充分,进一步减少了溶液中含有的酸性成分或碱性成分,采用手动的方式,可控制转动轴234的转动速度和转动时间,使得反应完全;而采用电机的设置,可节省人力。

工作过程:当需要对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中和时,将盖板223打开分别将盐酸和碳酸氢钠置于两侧储液箱22内储存,将使用后的酸性溶液通过导液管237倒入碳酸氢钠所在的储液箱22下的中和箱23内,将使用后的碱性溶液通过导液管237倒入盐酸所在的储液箱22下的中和箱23内,当中和箱23内的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储存至一段时间后,打开出液开关222使得储液箱22内的中和液进入至中和箱23内,转动转动把手236带动转动轴234转动,转动轴234带动搅拌叶片235于中和箱23内转动,使得搅拌叶片235对中和箱23内的中和液和溶液进行搅拌,使得他们反应更加充分,使得两侧中和装置21分别对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进行中和,中和完成后,打开出水开关232使得中和后的溶液于出水管231流出,于水槽2下部的管道流走,防止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于水槽2下的管道内流动,对管道造成腐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