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线体涂装挂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5860发布日期:2019-04-05 21:06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线体涂装挂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涂装挂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线体涂装挂具。



背景技术:

涂装是现代的产品制造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防锈、防蚀涂装质量是产品全面质量的重要方面之一。产品外观质量不仅反映了产品防护、装饰性能,而且也是构成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涂装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涂装前对被涂物表面的处理、涂布工艺和干燥三个基本工序以及设计合理的涂层系统,选择适宜的涂料,确定良好的作业环境条件,进行质量、工艺管理和技术经济等重要环节。所谓涂装即指对金属和非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或装饰层。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中国涂装生产线的发展经历了由手工到生产线、到自动生产线的发展过程。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涂装挂具都是通过铁链附带挂钩进行使用的,在流水线传动过程中容易受惯性影响而产生晃动影响涂装,且放置位置的高低不能根据不同涂装工件进行调节。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机器人线体涂装挂具,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线体涂装挂具,以解决现有的在流水线传动过程中容易受惯性影响而产生晃动影响涂装,且放置位置的高低不能根据不同涂装工件进行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机器人线体涂装挂具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机器人线体涂装挂具,包括装置本体,放置承载板,支撑托起盘,固定调节筒,固定调节柱,限位固定钮,支撑固定轴,滚动防护圈,固定轴承圈和限位固定环,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放置承载板,且放置承载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托起盘;所述放置承载板中间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调节筒,且固定调节筒顶部内部通过左右两侧限位固定钮固定安装有固定调节柱;所述固定调节筒顶部和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固定螺纹孔,且固定调节柱顶部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固定轴;所述支撑固定轴下部外部圆周固定安装有限位固定环,且支撑固定轴顶部前后两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承圈;所述固定轴承圈外部均固定安装有滚动防护圈。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承载板顶部端面中心设置有凸出的方形固定筒,且放置承载板方形固定筒四面壁中心均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放置承载板左右两侧端部均开设有上下方向的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调节柱顶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方形固定套筒,且固定调节柱方形固定套筒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前后方向的螺纹孔和左右方向的螺纹孔,固定调节柱方形固定套筒底部设置有调节固定柱,固定调节柱调节固定柱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上下方向的限位调节防脱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固定轴底部中心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固定安装柱,且支撑固定轴固定安装柱底部端部设置有方形插入固定柱,支撑固定轴方形插入固定柱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前后方向的安装孔和左右方向的安装孔,支撑固定轴前后圆周便面均设置有限位固定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托起盘顶部设置有圆形支撑放置板,且支撑托起盘圆形支撑放置板顶部端面开设有放置限位槽,支撑托起盘圆形支撑放置板底部中心设置有固定支撑柱,支撑托起盘固定支撑柱底部设置有带外螺纹的细轴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固定调节柱的设置,方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撑固定轴底部,方便底部固定调节筒通过限位固定钮进行固定安装和调节,这种硬性连接的方式防止了在流水线传动过程中容易受惯性影响而产生晃动影响涂装的问题。

放置承载板的设置,方便左右两侧支撑托起盘的固定安装,方便自身固定安装在固定调节筒底部端部,且方便通过固定调节筒来根据不同涂装工件进行上下方向的调节,方便前后方向机器人同时对涂装工件进行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放置承载板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托起盘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调节筒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调节柱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调节柱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固定轴仰视图。

图中:1、装置本体,2、放置承载板,3、支撑托起盘,4、固定调节筒,5、固定调节柱,6、限位固定钮,7、支撑固定轴,8、滚动防护圈,9、固定轴承圈,10、限位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线体涂装挂具,包括装置本体1,放置承载板2,支撑托起盘3,固定调节筒4,固定调节柱5,限位固定钮6,支撑固定轴7,滚动防护圈8,固定轴承圈9和限位固定环10,装置本体1底部设置有放置承载板2,且放置承载板2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托起盘3;放置承载板2中间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调节筒4,且固定调节筒4顶部内部通过左右两侧限位固定钮6固定安装有固定调节柱5;固定调节筒4顶部和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固定螺纹孔,且固定调节柱5顶部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固定轴7;支撑固定轴7下部外部圆周固定安装有限位固定环10,且支撑固定轴7顶部前后两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承圈9;固定轴承圈9外部均固定安装有滚动防护圈8。

其中,所述放置承载板2顶部端面中心设置有凸出的方形固定筒,且放置承载板2方形固定筒四面壁中心均开设有贯穿的螺纹孔,放置承载板2左右两侧端部均开设有上下方向的螺纹孔,方便固定调节筒4的插入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方便支撑托起盘3的固定安装。

其中,所述固定调节柱5顶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方形固定套筒,且固定调节柱5方形固定套筒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前后方向的螺纹孔和左右方向的螺纹孔,固定调节柱5方形固定套筒底部设置有调节固定柱,固定调节柱5调节固定柱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上下方向的限位调节防脱槽,方便支撑固定轴7的插入并通过上下两处螺栓进行固定安装,方便插入固定调节筒4内部并通过限位固定钮6进行固定防脱。

其中,所述支撑固定轴7底部中心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固定安装柱,且支撑固定轴7固定安装柱底部端部设置有方形插入固定柱,支撑固定轴7方形插入固定柱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前后方向的安装孔和左右方向的安装孔,支撑固定轴7前后圆周便面均设置有限位固定环,方便自身插入固定调节柱5内部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安装,方便对固定轴承圈9进行安装限位。

其中,所述支撑托起盘3顶部设置有圆形支撑放置板,且支撑托起盘3圆形支撑放置板顶部端面开设有放置限位槽,支撑托起盘3圆形支撑放置板底部中心设置有固定支撑柱,支撑托起盘3固定支撑柱底部设置有带外螺纹的细轴段,方便涂装工件放置在顶部内部,方便对自身进行固定支撑。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时先将两处固定轴承圈9固定安装在支撑固定轴7前后端部外部,将滚动防护圈8均固定安装在固定轴承圈9外部,安装完毕后将支撑固定轴7放入传动导轨内部,支撑固定轴7下方插入传动链内部,传动链位置如图2所示限位固定环10顶部,将限位固定环10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支撑固定轴7下部外部圆周,将支撑固定轴7底部插入固定调节柱5内部通过两处螺栓进行固定安装,将固定调节筒4通过限位固定钮6套装固定在固定调节柱5外部,将固定调节筒4插入放置承载板2内部并通过四处螺栓进行固定安装,将两处支撑托起盘3分别固定安装在放置承载板2顶部左右两侧,使用时将涂装件放置在支撑托起盘3顶部内部,开启外部传动设备进行传动生产即可;其中固定调节柱5方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撑固定轴7底部,这种硬性连接的方式防止了在流水线传动过程中容易受惯性影响而产生晃动影响涂装的问题;其中放置承载板2方便通过固定调节筒4来根据不同涂装工件进行上下方向的调节,方便前后方向机器人同时对涂装工件进行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