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洁式刮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4367发布日期:2019-06-26 01:4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自洁式刮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洁式刮泥机。



背景技术:

印染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水资源,同时为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废水排放前需要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时会将污水放于沉淀池内,再进行污水处理工作。

刮泥机是将沉淀池中的污泥刮到一个集中部位的设备。现有的污泥刮泥机在刮泥的过程中刮板自身会粘附到污泥,当污泥积累到一定量时会影响刮泥的效果。

授权公告号为CN20679313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泥刮泥机,钢框架结构的下部设有能够将水泥池的底壁上的污泥刮除的刮板,水泥池底壁上连接有能够将刮板上的泥土刮下的撇渣装置。

上述方案能在刮板刮泥的过程中对刮板自身进行除渣,提高刮泥效果,但撇渣装置设置于水泥池底面,需要提前于水泥池底设置撇渣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洁式刮泥机,具有进行自动清洁刮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洁式刮泥机,包括旋转横梁,所述旋转横梁与设置在水泥池中的支撑平台转动连接,所述水泥池底壁中部开设有集泥槽,所述水泥池底部开设有集泥槽连通的排泥口,所述水泥池内设置有旋转横梁,所述旋转横梁下部设有将水泥池的底壁上的污泥刮除的刮板,所述刮板上套设有固定于旋转横梁上的导向壳,所述水泥池底壁固设有沿水泥池径向方向设置的凸起,所述凸起沿水泥池周向且远离刮板移动方向的一侧为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横梁转动带动刮板周向移动,当刮板移动至与凸起相抵触时,随着刮板继续移动,刮板朝向水泥池底面的端面沿弧形面移动,刮板位于导向壳内的部分沿导向壳移动,当刮板移动至导向壳内腔时,刮板侧面的污泥会被导向壳刮落,从而实现刮板上污泥的自动清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壳内设置有与刮板背向水泥池底的一端抵压的压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簧能向下推动刮板,使刮板能保持与凸面抵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包括位于导向壳内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导向壳滑动引导刮板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导向壳引导与刮板连接的导向杆的移动,从而带动刮板移动,保持刮板与水泥池底面抵触,降低了导向壳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伸出导向槽的一端固定有限位环,所述导向轴上套设有位于限位环与导向杆之间的压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簧能向下推动导向杆,从而推动刮板,使刮板能保持与水泥池底面抵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簧远离刮板的一端固设有沿压簧轴线方向设置的调压杆,所述调压杆旋设穿过导向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整调压杆伸入导向壳的长度,从而调整压簧的实际长度,便于调整压簧对刮板的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簧与调压杆之间设置有调压块,所述压簧与调压块固定连接,所述调压杆与调压块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压杆,调压杆转动时能带动压簧拉伸或收缩,从而调整弹簧对刮板的作用力,保证压簧能推动刮板与凸面抵压,同时使弹簧对刷杆的作用力较小,以减小刮板与凸面之间的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压杆上固设有旋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钮的设置便于调压杆的转动,提高调压杆转动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侧面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嵌设有与导向壳内腔抵触的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能增加刮板与导向壳连接的密封性,减少进入导向壳内的杂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朝向水泥池底面的端面设置有耐磨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磨层能增加刮板朝向水泥池底面的端面的耐磨性,提高刮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横梁包括若干竖直安装梁,相邻的所述竖直安装梁之间连接有垂直安装梁,所述垂直安装梁与水泥池底面垂直,所述竖直安装梁的底部连接有刮板安装框,所述刮板沿水泥池径向方向间隔安装于刮板安装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垂直安装梁和竖直安装梁共同作用,能提高旋转横梁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刮泥机的使用寿命,同时能使刮板移动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旋转横梁转动带动刮板周向移动,当刮板移动至与凸起相抵触时,随着刮板继续移动,刮板朝向水泥池底面的端面沿弧形面移动,刮板位于导向壳内的部分沿导向壳移动,当刮板移动至导向壳内腔时,刮板侧面的污泥会被导向壳刮落,从而实现刮板上污泥的自动清除;

2、压簧能向下推动刮板,使刮板能保持与凸面抵触;

3、密封圈能增加刮板与导向壳连接的密封性,减少进入导向壳内的杂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导向壳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水泥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导向壳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泥池;11、集泥槽;12、排泥口;13、导向面;14、凸起;141、弧形面;2、旋转横梁;21、竖直安装梁;22、垂直安装梁;23、刮板安装框;3、刮板;31、密封槽;32、密封圈;33、耐磨层;34、导向杆;341、导向槽;35、限位螺栓;4、导向壳;41、压簧;42、调压块;43、导向轴;44、调压杆;441、旋钮;45、导向柱;5、支撑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一种自洁式刮泥机,如图1所示,包括旋转横梁2,旋转横梁2与设置在水泥池1中的支撑平台5转动连接,水泥池1的底壁中部开设有集泥槽11,且水泥池1的底壁为能够使污泥向集泥槽11汇集的导向面13,导向面13使水泥池1底壁成漏斗形,导向面13能够对水泥池1底刮下的污泥朝向集泥槽11引导,使污泥向集泥槽11汇集。

如图1和图2所示,水泥池1外侧面开设有与中心集泥槽11连通且低于水泥池1底壁的排泥口12,汇集于集泥槽11内污泥通过排泥口12排出。旋转横梁2的端部与水泥池1周壁上端面滚动连接,旋转横梁2的端部设有行走轮,行走轮与驱动电机相连接,行走轮和驱动电机在附图中未画出。

如图2所示,旋转横梁2包括若干竖直安装梁21,竖直安装梁21之间使用螺钉固定有垂直安装梁22,垂直安装梁22能增加旋转横梁2的结构强度,有利于结构稳定,竖直安装梁21靠近水泥池1底壁的底端使用螺钉固定有刮板安装框23,刮板安装框23上使用螺钉安装有若干倾斜设置有刮板3,刮板3沿旋转横梁2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驱动电机带动行走轮沿水泥池1周向转动,从而带动旋转横梁2转动,旋转横梁2转动带动刮板3转动,刮板3将水泥池1底壁上的污泥刮下。

如图3所示,刮板3安装框23上焊接固定有导向壳4,导向壳4为开口朝向水泥池1底的长条形壳体,导向壳4内嵌设有沿导向壳4内腔滑动的刮板3,刮板3侧面开设有周向设置于刮板3上的密封槽31,密封槽31内嵌设有与导向壳4内侧抵压的密封圈32。

如图3所示,导向壳4远离水泥池1底面的一端旋设有伸出导向壳4的调压杆44,调压杆44伸入导向壳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调压块42,调压杆44伸入导向壳4的一端外侧套设有圆环,调压块42上开设有容纳圆环的圆槽,调压块42朝向调压杆44的端面上使用螺钉固定有将圆环限制于圆槽内且套设于调压杆44上的连接环。调压块42远离调压杆44的一端焊接固定有压簧41,压簧41远离调压块42的一端焊接固定于刮板3位于导向壳4内的端面上,压簧41沿导向壳4内腔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

如图4所示,水泥池1底面设置有长度沿水泥池1径向方向设置的凸起14,凸起14沿水泥池1周向且远离刮板3移动方向的侧面为弧形面141,凸起14沿水泥池1周向且朝向刮板3移动方向的侧面为与弧形面141对称的曲面。

一种自洁式刮泥机,其工作过程如下:

驱动电机带动旋转横梁2转动,旋转横梁2转动带动刮板3周向移动,当刮板3移动至与凸起14相抵触时,随着刮板3继续移动,刮板3朝向水泥池1底面的端面沿凸起14侧面移动,刮板3位于导向壳4内的部分沿导向壳4移动,当刮板3移动至导向壳4内腔时,刮板3侧面的污泥会被导向壳4刮落,从而实现刮板3上污泥的自动清除;通过转动调压杆44,实现压簧41对刮板3作用力的调整,从而使刮板3保持与水泥池1底面的抵触同时使刮板3与水泥池1底面的作用力较小。

实施例2

一种自洁式刮泥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刮板3远离水泥池1底面的一端一体设置有两个沿刮板3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杆34,导向杆34轴线与水泥池1地面垂直,导向杆34上开设有与导向杆34同轴的导向槽341,导向槽341内插设有沿导向槽341轴线滑动的导向轴43,导向轴43伸出导向槽341的一端固定有限位环,限位环外径等于导向杆34直径,导向轴43上套设有位于限位环与导向杆34之间的压簧41,压簧41两端面分别与限位环朝向导向杆34的侧面和导向杆34远离水泥池1底面的端面相抵触。

如图5所示,刮板3朝向水泥池1底面的端面设置有耐磨层33。

如图5所示,导向轴43和导向杆34外侧套设有焊接固定于导向壳4内腔底面的圆柱形壳体,导向轴43远离水泥池1底面的端面与导向壳4内腔底面相抵压。导向壳4外侧旋设有穿过导向壳4与刮板3抵触的限位螺栓35,限位螺栓35与刮板3抵处位置位于密封槽31与刮板3朝向水泥池1底面的端面之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