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医药用固体药品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5510发布日期:2019-06-12 00:2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医药用固体药品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医药用固体药品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医药领域,基于科研、实验等需要,常将固体药品破碎成粉末,便于后续工序的混匀、融合、反应等。现有技术中实验室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破碎:手工捣碎以及机器破碎。手工捣碎成本低但是速度慢、效率低、成品破碎不均匀;机器破碎效率高,但是破碎后粉末容易粘连在机器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破碎效率高、不易粘连的生物医药用固体药品破碎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生物医药用固体药品破碎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支撑的机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破碎器与伺服电机,所述破碎器为立方体形状,所述破碎器的顶部设置用于固体药品进料的进料仓。所述破碎器内部为中空的破碎腔,所述破碎腔由输料板、排料板分割为自上而下的粗破区、细碎区和出料区;所述粗破区由两组对称的相向转动的齿辊构成,所述齿辊由圆筒结构的圆辊以及均匀覆盖在圆辊外表面的齿轮构成,两组齿辊的齿轮之间为非完全式的啮合,所述齿轮与对面啮合的圆辊表面之间为小于齿轮的高度的间隙;所述细碎区由两组对称的相向转动的碾轮构成,所述碾轮的外壁表面为光滑,所述碾轮下方的破碎腔内壁上分别安装一组刮刀。

进一步地,所述输料板与排料板均由两组不相接的斜板组成,所述斜板为外围高、中间低形状,所述输料板为所述粗破区与细碎区的分割体,所述输料板为所述细碎区和出料区分割体;所述输料板的两组斜板末端之间设置向下延伸的所述输料管;所述排料板的两组斜板末端之间设置向下倾斜延伸的所述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出口位于所述破碎器末端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与对面啮合的所述圆辊表面之间间隙设置为5-10mm。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仓的末端正对两组所述齿辊中间啮合区域上方,所述输料管的末端正对两组所述碾轮相接区域的正上方。

进一步,所述破碎器顶部内壁上悬挂两组挡板,两组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进料仓下部两侧。

进一步,两组所述碾轮之间的间隙为1-3mm。

进一步,所述刮刀为硬质的橡胶刮刀,所述刮刀设置为向上倾斜。

进一步,所述输料管采用分流设置,所述输料管由固定在所述输料管中间侧壁的分流板分为两个输料槽,且所述输料槽末端为尖角的切管,即外围长内部短的尖角,所述输料管采用方管结构。

进一步,所述进料仓上部截面积大于下部,所述进料仓上部露在破碎器外部、下部置于破碎器内部,所述进料仓上部设置用于控制的开关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采用粗破与细碎结合的方式,粗破区齿辊将固定药品打成块状然后经过细碎区碾轮碾碎成粉末,分步破碎,使得效率更高。

(2)本实用新型粗破区的非完全啮合的齿辊结构设置用于将固体药品打破成块状而非碎末,块状药品不易粘连,同时也有利于后续细碎区的粉碎;同时细碎区下方设置橡胶刮刀,可防止粉末药品粘在碾轮上。

(3)本实用新型中从粗破区到细碎区的输料管采用分流的切管,使得块状药品进入碾轮时不易卡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破碎器的内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机架,2-破碎器,21-破碎腔,21a-粗破区,21b-细碎区,21c-出料区,22-齿辊,221-圆辊,222-齿轮,23-输料板,24-输料管,241-输料槽,242-分流板,25-碾轮,26-刮刀,27-排料板,28-出料管,29-挡板,3-伺服电机,4-进料仓,41-开关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上”、“下”、“左”、“右”、“长”、“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生物医药用固体药品破碎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支撑的机架1以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破碎器2与伺服电机3,破碎器2为立方体形状,破碎器2的顶部设置用于固体药品进料的进料仓4,进料仓4上部截面积大于下部,进料仓4上部露在破碎器2外部、下部置于破碎器2内部,为了便于控制进料仓4上部设置用于控制的开关阀41。破碎器2内部为中空的破碎腔21,破碎腔21由输料板23、排料板27分割为自上而下的粗破区21a、细碎区21b和出料区21c,粗破区21a用于将固体药品打破成小块状,细碎区21b进一步将小块状药品碾碎成粉末状,出料区21c将破碎完成的成品排出。

输料板23与排料板27均由两组不相接的斜板组成,斜板为外围高中间低形状,输料板23为粗破区21a与细碎区21b的分割体,输料板23为细碎区21b和出料区21c分割体;输料板23的两组斜板末端之间设置向下延伸的输料管24,输料管24用于将粗破区21a后的药品输入细碎区21b;排料板27的两组斜板末端之间设置向下倾斜延伸的出料管28,出料管28用于将细碎区21b的药品排出,出料管28的出口位于破碎器2末端的侧壁上。

粗破区21a由两组对称的相向转动的齿辊22构成,齿辊22由圆筒结构的圆辊221以及均匀覆盖在圆辊221外表面的齿轮222构成,两组齿辊22的齿轮222之间为非完全式的啮合,即齿轮222与对面啮合的圆辊221表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在具体实施中,该间隙小于齿轮222的高度,间隙一般设置为5-10mm。进料仓4的末端正对两组齿辊22中间啮合区域上方,使得进料仓4的固体药品直接落入两组齿辊22啮合区域,防止药品落入四处散落。同时为了防止两组齿辊22转动时药品飞溅,破碎器2顶部内壁上悬挂两组挡板29,两组挡板29分别位于进料仓4下部两侧。粗破区的结构设置用于将固体药品打破成块状而非碎末,块状药品不易粘连,同时也有利于后续细碎区21b的粉碎,防止因药品过大而卡住。

细碎区21b由两组对称的相向转动的碾轮25构成,碾轮25的外壁表面为光滑,两组碾轮25之间的间隙为1-3mm,输料管24的末端正对两组碾轮25相接区域的正上方。由于碾轮25将块状药品碾碎成粉状,非常容易粘连在碾轮25上,所以碾轮25下方的破碎腔21内壁上分别安装一组刮刀26,刮刀26为硬质的橡胶刮刀,刮刀26设置为向上倾斜。由于细碎区21b通过两组间隙非常小的碾轮25实现粉碎,若粗破区21a的块状药品快速集中落入,容易造成碾轮25卡住,所以输料管24采用分流设置,如图3所示,输料管24由固定在输料管24中间侧壁的分流板242分为两个输料槽241,且输料槽241末端为尖角的切管,即外围长内部短的尖角,输料管24采用方管结构。

在具体实施中,伺服电机3为碾轮25与齿辊22的驱动装置,由于动力驱动结构与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为常规设置,本实用新型不详细阐述。

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