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带贴膜涂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4993发布日期:2019-07-19 23:20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砂带贴膜涂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砂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带贴膜涂胶装置。



背景技术:

砂带属于涂附磨具,称为柔性磨具。使用粘结剂将磨料粘结在纸、布等可挠性材料上制成的可以进行磨削和抛光的一种带状工具,它是涂附磨具的一种主要形式。抛光时比固体磨具砂轮,更为灵活与安全,精度更高,磨削成本低的优势。其基本组成是:基材、磨料和粘结剂,合称为砂带构成的三要素。在砂带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条形砂带的两端通过砂带接头胶带粘接成环,其中所使用的接头胶带本身并没有粘性,在使用时需要在其一面涂抹胶水,并等待胶水中的溶剂挥发一部分后再把接头胶带粘贴在砂带边缘,过早的把接头胶带粘贴在砂带上,没有溶剂挥发的空间,胶水不容易干,也就是不容易产生分子交连,而等待胶水中的溶剂自然挥发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目前的生产工程中,给接头胶带涂胶水通过人工完成,工作效率低下,涂胶质量无法保证。

因此,研发一种结构合理,替代人工,溶剂挥发迅速,提升工作效率,保证涂胶质量的砂带贴膜涂胶装置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替代人工,溶剂挥发迅速,提升工作效率,保证涂胶质量的砂带贴膜涂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砂带贴膜涂胶装置,包括架板,架板的正面设置有料盘固定螺栓,料盘固定螺栓的右上方设置有供料导轮,供料导轮的上方设置有浸胶导轮,浸胶导轮的左下方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上端设置有干燥导轮,支架上卡装有胶盒,胶盒的内部设置有胶带导板,胶带导板与支架可拆卸连接,胶带导板的旁边设置有刮胶部,架板的一侧设置有干燥部。

所述的干燥部包括与架板相连接的壳体,壳体上设置有与干燥导轮相对应的干燥入口,壳体的内部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入口导轮与出口导轮,与出口导轮相对应的壳体上设置有干燥出口,在壳体的干燥出口处设置有主动轮,主动轮通过设置在其上方的电机驱动;入口导轮与出口导轮之间交错设置有三个上导轮,壳体内部下方加错设置有四个下导轮与上导轮相配合。

所述的壳体为长方体空腔结构,壳体的底板为网板结构,壳体的外底部设置有风机。

所述的刮胶部包括刮臂及设置在刮臂端部的刮板,刮臂的中部与架板轴连接,刮板的端部与胶带导板的一侧接触连接,刮臂左侧的架板上设置有气弹簧与螺纹调节杆,气弹簧与刮臂的上端相对应,螺纹调节杆与刮臂的下端相对应。

所述的刮臂的下端为楔形结构,刮板为长方形板体结构,刮板701与刮臂下端的楔形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胶带导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背部与支架固定连接,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与胶带导板的顶部螺纹连接。

所述的胶带导板的底部为圆弧形结构,胶带导板的顶部为平直结构。

所述的支架为L字形结构,支架的背部与架板固定连接,胶盒为去顶长方体空腔结构,胶盒的底部卡装在支架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以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能代替人工完成接头胶带的单面涂胶,并且可以刮去多余的胶水,避免原料浪费,保证粘接效果;设置有干燥部,可以快速使涂抹在接头胶带上的胶水中的溶剂挥发,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粘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干燥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刮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胶带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用来更加清楚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的砂带贴膜涂胶装置,包括架板1,架板1的正面设置有料盘固定螺栓2,料盘固定螺栓2的右上方设置有供料导轮3,供料导轮3的上方设置有浸胶导轮4,浸胶导轮4的左下方设置有支架9,支架9的上端设置有干燥导轮10,支架9上卡装有胶盒6,胶盒6的内部设置有胶带导板8,胶带导板8与支架可拆卸连接,胶带导板8的旁边设置有刮胶部7,架板1的一侧设置有干燥部5。所述的支架9为L字形结构,支架9的背部与架板1固定连接,胶盒6为去顶长方体空腔结构,胶盒6的底部卡装在支架9的下部。

如图2和3所示,所述的干燥部5包括与架板1相连接的壳体501,壳体501 上设置有与干燥导轮10相对应的干燥入口502,壳体501的内部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入口导轮503与出口导轮504,与出口导轮504相对应的壳体501上设置有干燥出口510,在壳体501的干燥出口510处设置有主动轮511,主动轮511 通过设置在其上方的电机512驱动;入口导轮503与出口导轮504之间交错设置有三个上导轮505,壳体501内部下方加错设置有四个下导轮506与上导轮 505相配合。所述的壳体501为长方体空腔结构,壳体501的底板为网板结构,壳体501的外底部设置有风机509。

如图4所示,所述的刮胶部7包括刮臂702及设置在刮臂702端部的刮板701,刮臂702的中部与架板1轴连接,刮板701的端部与胶带导板8的一侧接触连接,刮臂702左侧的架板1上设置有气弹簧703与螺纹调节杆704,气弹簧703 与刮臂702的上端相对应,螺纹调节杆704与刮臂702的下端相对应。所述的刮臂702的下端为楔形结构,刮板701为长方形板体结构,刮板701与刮臂702 下端的楔形面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的胶带导板8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背部与支架9固定连接,固定板11的上方设置有锁紧螺栓12,锁紧螺栓12与胶带导板8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的胶带导板8的底部为圆弧形结构,胶带导板8 的顶部为平直结构。固定板11的中部设置有U字形开口,胶带导板8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与锁紧螺栓12相配合的螺纹孔,锁紧螺栓12穿过该U字形开口与该螺纹孔相连接。

本实施例在实施的过程中,胶盒6的内部盛放胶水,接头胶带料盘通过料盘固定螺栓2穿过其中心圆孔可转动的固定在架板1上,接头胶带从供料导轮3 的底部逆时针缠绕至浸胶导轮4,在浸胶导轮4上逆时针缠绕后紧贴胶带导板8 的下部进入胶盒6,从胶盒6出来后,顺时针绕干燥导轮10后通过烘干入口502 进入干燥部5的壳体501;接头胶带进入壳体501后,依次经入口导轮503.下导轮506、上导轮504与出口导轮504后,从干燥出口510伸出,顺时针缠绕主动轮511。在本实施例中,电机512驱动主动轮511,主动轮511带动接头胶带运动;胶盒6与胶带导板8相配合,实现接头胶带单面涂胶;刮板701可以刮去接头胶带上过量的胶水,避免原料浪费,保证粘接效果,刮臂702、气弹簧 703与螺纹调节杆704相配合可以调节刮板701与胶带导板8之间的间隙,使刮胶部适用于多种厚度的接头胶带;壳体501底板为网板结构可以使风机509产生的风进入壳体501内部,风机509加速壳体501内部的空气流动,加快可体内接头胶带上涂抹的胶水中的溶剂蒸发,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粘接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