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胶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1526发布日期:2019-10-19 03:38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胶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透析产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胶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较多的混胶方法是直接搅拌法,比如将聚氨酯胶一类胶和二类胶混合注入搅拌桶之中,搅拌机延伸到搅拌桶内的搅拌头插入桶内转动,带动一类胶和二类胶的在搅拌桶中运动,从而达到混合两种不相同类的聚氨酯胶的效果。

在此搅拌混合过程中存在诸如不同种类的胶混合不均匀、胶固化后产生气泡、加工时间较长、不便于自动化操作。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一种能对不同种类的胶混合更加充分均匀,操作更加方便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混胶管装置,其能有效的充分的混胶且使用方便。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一种混胶管装置,包括混胶桶、管套和带有长条体的管芯,所述混胶桶的出胶口与所述管套连接,所述管芯内配合于所述管套且所述管芯的一端与所述混胶桶内的转轴连接。

上述的混胶管装置中,所述管芯的轴从所述长条体含长边的面的中心穿过,所述长条体相邻之间错位且连续分布于管芯轴上。

上述的混胶管装置中,所述长条体两端靠近管套内壁的两个面均为圆弧面。

上述的混胶管装置中,所述长条体包含长边的面与所述管芯的轴线既不共面也不垂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胶管装置,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由于混胶管中的管芯上的长条体的存在,以及长条体带长边的面既不与管芯轴线共线且不与管芯轴线垂直的缘故,当不同种类的胶注入到混胶管中后,管套中高速转动的管芯使得各种胶在长条体间高速向混胶管的出口运动能够达到充分搅拌,不仅管内的胶向出口运动过程的阻力小,而且该装置操作简易,搅拌充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胶管装置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胶管装置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胶管装置管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混胶桶,2、管套,3、管芯,31、长条体,32、芯柱, 33、圆弧面,4、混胶桶内的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混胶管装置,包括混胶桶1、管套2和带有长条体31的管芯3,所述混胶桶1 的出胶口与所述管套2连接,所述管芯3内配合于所述管套2且所述管芯3的一端与所述混胶桶1内的转轴4连接。

优选地,管芯3的轴从所述长条体31含长边的面的中心穿过,所述长条体31相邻之间错位且连续分布于管芯3轴上,此设置帮助混合胶在管套2中向前流动时,一直处于不断混合的状态,当混合胶从管套2的入口运动到管套2的出口时,混合胶已经经过许多到混合搅拌的工序,从而可能从管套2的出口得到混合更加充分的胶。

优选地,长条体31两端靠近管套2内壁的两个面均为圆弧面33,圆弧面33的设置是为了与管套2内壁的内圆弧面33相对应,避免在管芯3高速旋转过程中,长条体31与管套2内壁发生干涉。

优选地,长条体31包含长边的面与所述管芯3的轴既不共面也不垂直,圆弧面33的长边与管芯3轴线呈一定角度能有利于混合胶在管内的向前流动,减小混合胶运动的阻力。

优选地,圆弧面33与所述管套2内壁的配合间隙为0.1~0.3mm,比如取间隙为0.2mm,保持一定间隙既能使管芯3和管套2更顺畅的配合运动,又能避免混合胶在此间隙区域滞留或者搅拌不充分。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胶管装置,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由于混胶管中的管芯上的长条体的存在,以及长条体带长边的面既不与管芯轴线共线且不与管芯轴线垂直的缘故,当不同种类的胶注入到混胶管中后,管套中高速转动的管芯使得各种胶在长条体间高速向混胶管的出口运动能够达到充分搅拌,不仅胶向出口运动过程的阻力小,而且该装置操作简易,搅拌充分。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