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复合肥生产的物料限量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8480发布日期:2019-05-03 21:3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复合肥生产的物料限量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复合肥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复合肥生产的物料限量工艺。



背景技术:

复合肥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复合肥又称无机肥料,主要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等单质肥料和复合肥料,在复合肥料的生产中,需要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进行混合,在对肥料进行混合之前,需要对不同种类的肥料进行计量和控量的工作。

现有技术中复合肥料的限重工艺中主要通过人工和计重设备的配合,利用计重设备对不同种类的肥料进行称重,根据重量配比对肥料进行计量后,再将计量完成的肥料导入肥料混合设备中,在此工艺的操作中,多次计量的过程中导致操作过程繁琐且计量误差大,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复合肥生产的物料限量工艺,可在复合肥料的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种类肥料的重量配比需要对肥料进行限重工作,然后将定量的肥料直接导入混合设备中,在对物料的限重量设定完成后,不需要频繁的对物料量进行限定,在简化现有的限量工艺中操作方法的同时,提高了物料限量工作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复合肥生产的物料限量工艺,能够在复合肥料的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种类肥料的重量配比需要对肥料进行限重工作,然后将定量的肥料直接导入混合设备中,在对物料的限重量设定完成后,不需要频繁的对物料量进行限定,在简化现有的限量工艺中操作方法的同时,提高了物料限量工作的精确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复合肥生产的物料限量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物料限量的需求,通过调节组件对限重组件的限重量进行调节;

步骤二:在限重量设置完成后对物料进行限量、定量的导出工作;

其中步骤一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物料限重需要确定磁球与吸附腔槽间的间距;

s2:在s1中磁球与吸附腔槽间的间距确定后,对磁球和吸附腔槽间的垂直间距进行调节;

s3:在s2中的间距调节完成后,使磁球垂直位于吸附腔槽的正下方;

s4:在s3中磁球的垂直位置固定后,固定调节组件的位置;

其中步骤二包括如下步骤:

s1:固定物料袋和袋口;

s2:物料袋中的物料导出至储放容器中;

s3:物料定量储放和导出;

s4:物料限重组件复位;

该用于复合肥生产的物料限量工艺中使用的设备包括储放容器、左固定凹板、右膨胀凸板和液压杆;所述左固定凹板和右膨胀凸板分别通过储放容器上端外侧的固定连盘固定安装在储放容器顶端入料口的左右两侧,所述右膨胀凸板背离左固定凹板一侧的中部通过传动杆与液压杆的输出端固连,所述储放容器底端的一侧设有吸附胶板,所述吸附胶板的内腔卡接有内吸板,所述内吸板的内侧固连有助力条板,且内吸板一侧的中部设有转动把,所述储放容器内腔的上端套接有集流罩盘,所述集流罩盘的外侧面与储放容器内腔壁之间设有位于集流罩盘顶端外侧的膨胀连盘,所述集流罩盘底侧的中部从外至内依次设有底出槽、底压缩胶板、吸附腔槽和控制开关,所述膨胀连盘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底压缩胶板底侧的上复位压板,且上复位压板的正下方设有与上复位压板的位置相对应的下复位槽板和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下复位槽板的底部、下料板的顶部固连,所述下料板固定套接在储放容器的内腔,且下料板的中部设有位于储放容器内腔的磁球,所述磁球的底端通过连杆与伸缩杆的外侧面固连,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连有转动球,且转动球的外部套接有胶状球槽,所述胶状球槽背离转动球的一侧设有使胶状球槽的外侧与储放容器的腔壁固连的连接柱杆,且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助力条板远离内吸板的一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助力条板的外部套装有压缩海绵,所述压缩海绵无缝安装在储放容器底端侧面设有的通槽中,且压缩海绵包围在助力条板远离伸缩杆一端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助力条板远离伸缩杆的一端贯通压缩海绵且延伸至储放容器底端侧面通槽的外侧,所述助力条板远离伸缩杆的一端与内吸板内侧的中部固连。

优选的,所述内吸板为半圆形,且内吸板背离助力条板的一侧均匀设有不少于四个四边形的吸石,且内吸板的外侧面通过吸石与吸附胶板内腔壁上设有的吸石槽卡接,所述吸附胶板为半圆形且罩接在内吸板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底出槽开设在集流罩盘底端的中部,且底出槽的中部设有与底出槽的尺寸相适配的底压缩胶板,所述底压缩胶板底端的中部设有半球状的吸附腔槽,且吸附腔槽上腔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下复位槽板一侧的顶部开设有位于上复位压板正下方的限位槽,限位槽的尺寸使上复位压板可卡接在限位槽内腔的中部,所述下复位槽板另一侧的底部固连有使下复位槽板的底部与下料板的顶部相连的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磁球底部的连杆固定连接在伸缩杆中调节端的外侧,且连杆位于伸缩杆中的调节端远离转动球的一端,所述磁球的外径与吸附腔槽的腔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膨胀连盘为中空的膨胀盘,且膨胀连盘的中部设有使膨胀连盘与储放容器的内侧壁吸附的磁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集流罩盘、膨胀连盘、吸附腔槽和磁球等限重组件的作用,在对物料限重的操作中可对经物料袋导入至集流罩盘内腔的物料量进行控制,从而可对导入的物料量进行限量的功能,同时通过吸附胶板、内吸板、助力条板和伸缩杆等调节组件的调节作用,使在物料限重的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种类物料的限重量,对物料组件的限重量进行对应的调节,在简化物料限重操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该限重工艺和限重设备的适用性。

2.本发明,通过使下复位槽板一侧的顶部开设有位于上复位压板正下方的限位槽,限位槽的尺寸使上复位压板可卡接在限位槽内腔的中部,下复位槽板另一侧的底部固连有使下复位槽板的底部与下料板的顶部相连的复位弹簧,在集流罩盘被动下移的过程中,使上复位压板卡接在下复位槽板顶部的腔槽中,使下复位槽板被动下移并使复位弹簧被动压缩产生形变,在集流罩盘中的物料完全导出之后,底压缩胶板顶部物料的压力消失,复位弹簧斜向上弹并对上复位压板进行上推,使底压缩胶板向底出槽中挤压的同时使集流罩盘带动膨胀连盘上移,在使限重组件复位的同时,使该限重组件可重复工作。

3.本发明,通过使助力条板远离伸缩杆的一端贯通压缩海绵且延伸至储放容器底端侧面通槽的外侧,助力条板远离伸缩杆的一端与内吸板内侧的中部固连,在握住转动把对内吸板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内吸板可同步的带动助力条板的角度进行调节,在保证限量组件运动一致性的同时,使该限量组件可根据不同物料的限量需要,对磁球的顶侧与吸附腔槽内腔的最大距离进行调节,在使该设备可对导出的物料重量进行限制的同时,具备可根据不同种类物料的限重需求,对物料限重的重量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

4.本发明,通过使底出槽开设在集流罩盘底端的中部,且底出槽的中部设有与底出槽的尺寸相适配的底压缩胶板,底压缩胶板底端的中部设有半球状的吸附腔槽,且吸附腔槽上腔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在底压缩胶板受物料的压力被动在底出槽沿着底出槽的腔壁移动时,使吸附腔槽与磁球间的垂直距离进行同步调节,在底压缩胶板从底出槽中完全移出后,在磁球和吸附腔槽间磁力作用下,磁球卡接在吸附腔槽的内腔,从而使集流罩盘中的物料经底出槽向下导出,通过底压缩胶板、吸附腔槽和磁球等限重组件的作用,使集流罩盘中容纳足量的物料,达到对物料进行计量和限重的功能。

5.本发明,通过使助力条板的外部套装有压缩海绵,且压缩海绵无缝安装在储放容器底端侧面设有的通槽中,在助力条板上下运动进行角度调节时,有效的防止助力条板的外侧面对通槽壁造成磨损,同时防止在出料过程中,物料从通槽意外流出而造成物料计量工作的准确度,通过使内吸板为半圆形,且内吸板背离助力条板的一侧均匀设有不少于四个四边形的吸石,内吸板的外侧面通过吸石与吸附胶板内腔壁上设有的吸石槽卡接,吸附胶板为半圆形且罩接在内吸板的外部,在根据不同种类物料的限重需求对磁球和吸附腔槽腔壁间的最大距离进行调整后,使内吸板外侧的吸石吸附在吸附胶板腔壁上的吸石槽中,对内吸板和助力条板等限量组件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物料限量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使用的设备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图2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2中储放容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储放容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图5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5中集流罩盘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图7的侧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图3中吸附胶板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图8中内吸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图8中膨胀连盘的截断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图4中内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放容器、2左固定凹板、3右膨胀凸板、4液压杆、5吸附胶板、501内吸板、502助力条板、503转动把、504压缩海绵、6集流罩盘、601膨胀连盘、602底出槽、603底压缩胶板、604吸附腔槽、605控制开关、7上复位压板、701下复位槽板、702复位弹簧、8下料板、9磁球、10伸缩杆、101转动球、102胶状球槽、103连接柱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12所示,所述的一种用于复合肥生产的物料限量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物料限量的需求,通过调节组件对限重组件的限重量进行调节;

步骤二:在限重量设置完成后对物料进行限量、定量的导出工作;

其中步骤一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物料限重需要确定磁球与吸附腔槽间的间距;

s2:在s1中磁球与吸附腔槽间的间距确定后,对磁球和吸附腔槽间的垂直间距进行调节;

s3:在s2中的间距调节完成后,使磁球垂直位于吸附腔槽的正下方;

s4:在s3中磁球的垂直位置固定后,固定调节组件的位置;

其中步骤二包括如下步骤:

s1:固定物料袋和袋口;

s2:物料袋中的物料导出至储放容器中;

s3:物料定量储放和导出;

s4:物料限重组件复位;

该用于复合肥生产的物料限量工艺中使用的设备包括储放容器1、左固定凹板2、右膨胀凸板3和液压杆4;左固定凹板2和右膨胀凸板3分别通过储放容器1上端外侧的固定连盘固定安装在储放容器1顶端入料口的左右两侧,右膨胀凸板3背离左固定凹板2一侧的中部通过传动杆与液压杆4的输出端固连,储放容器1底端的一侧设有吸附胶板5,吸附胶板5的内腔卡接有内吸板501,内吸板501的内侧固连有助力条板502,且内吸板501一侧的中部设有转动把503,储放容器1内腔的上端套接有集流罩盘6,集流罩盘6的外侧面与储放容器1内腔壁之间设有位于集流罩盘6顶端外侧的膨胀连盘601,集流罩盘6底侧的中部从外至内依次设有底出槽602、底压缩胶板603、吸附腔槽604和控制开关605,膨胀连盘60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底压缩胶板603底侧的上复位压板7,且上复位压板7的正下方设有与上复位压板7的位置相对应的下复位槽板701和复位弹簧702,复位弹簧70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下复位槽板701的底部、下料板8的顶部固连,下料板8固定套接在储放容器1的内腔,且下料板8的中部设有位于储放容器1内腔的磁球9,磁球9的底端通过连杆与伸缩杆10的外侧面固连,伸缩杆10的一端固连有转动球101,且转动球101的外部套接有胶状球槽102,胶状球槽102背离转动球101的一侧设有使胶状球槽102的外侧与储放容器1的腔壁固连的连接柱杆103,且伸缩杆10的另一端与助力条板502远离内吸板501的一端相连。

优选的,助力条板502的外部套装有压缩海绵504,压缩海绵504无缝安装在储放容器1底端侧面设有的通槽中,且压缩海绵504包围在助力条板502远离伸缩杆10一端的外部,在助力条板502上下运动进行角度调节时,有效的防止助力条板502的外侧面对通槽壁造成磨损,同时防止在出料过程中,物料从通槽意外流出而造成物料计量工作的准确度。

优选的,助力条板502远离伸缩杆10的一端贯通压缩海绵504且延伸至储放容器1底端侧面通槽的外侧,助力条板502远离伸缩杆10的一端与内吸板501内侧的中部固连,在握住转动把503对内吸板501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内吸板501可同步的带动助力条板502的角度进行调节,在保证限量组件运动一致性的同时,使该限量组件可根据不同物料的限量需要,对磁球9的顶侧与吸附腔槽604内腔的最大距离进行调节,在使该设备可对导出的物料重量进行限制的同时,具备可根据不同种类物料的限重需求,对物料限重的重量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

优选的,内吸板501为半圆形,且内吸板501背离助力条板502的一侧均匀设有不少于四个四边形的吸石,且内吸板501的外侧面通过吸石与吸附胶板5内腔壁上设有的吸石槽卡接,吸附胶板5为半圆形且罩接在内吸板501的外部,在根据不同种类物料的限重需求对磁球9和吸附腔槽604腔壁间的最大距离进行调整后,通过使内吸板501外侧的吸石吸附在吸附胶板5腔壁上的吸石槽中,对内吸板501和助力条板502等限量组件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物料限量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优选的,底出槽602开设在集流罩盘6底端的中部,且底出槽602的中部设有与底出槽602的尺寸相适配的底压缩胶板603,底压缩胶板603底端的中部设有半球状的吸附腔槽604,且吸附腔槽604上腔壁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605,在底压缩胶板603受物料的压力被动在底出槽602沿着底出槽602的腔壁移动时,使吸附腔槽604与磁球9间的垂直距离进行同步调节,在底压缩胶板603从底出槽602中完全移出后,在磁球9和吸附腔槽604间磁力作用下,磁球9卡接在吸附腔槽604的内腔,从而使集流罩盘6中的物料经底出槽602向下导出,通过底压缩胶板603、吸附腔槽604和磁球9等限重组件的作用,使集流罩盘6中容纳足量的物料,达到对物料进行计量和限重的功能。

优选的,下复位槽板701一侧的顶部开设有位于上复位压板7正下方的限位槽,限位槽的尺寸使上复位压板7可卡接在限位槽内腔的中部,下复位槽板701另一侧的底部固连有使下复位槽板701的底部与下料板8的顶部相连的复位弹簧702,在集流罩盘6被动下移的过程中,使上复位压板7卡接在下复位槽板701顶部的腔槽中,使下复位槽板701被动下移并使复位弹簧702被动压缩产生形变,在集流罩盘6中的物料完全导出之后,底压缩胶板603顶部物料的压力消失,复位弹簧702斜向上弹并对上复位压板7进行上推,使底压缩胶板603向底出槽602中挤压的同时使集流罩盘6带动膨胀连盘601上移,在使限重组件复位的同时,使该限重组件可重复工作。

优选的,磁球9底部的连杆固定连接在伸缩杆10中调节端的外侧,且连杆位于伸缩杆10中的调节端远离转动球101的一端,磁球9的外径与吸附腔槽604的腔径相适配,在内吸板501等调节组件带动磁球9进行角度调节之后,通过助力条板502带动伸缩杆10中的调节端进行长度调节,从而将磁球9调节至吸附腔槽604的正下方,通过助力条板502等调节组件与集流罩盘6等限重组件的配合作用,在使该设备具备可对导出的物料进行限重的同时,使该限重组件可根据物料不同的限重需求对限重量进行调节,在提高该设备的适用范围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

优选的,膨胀连盘601为中空的膨胀盘,且膨胀连盘601的中部设有使膨胀连盘601与储放容器1的内侧壁吸附的磁石,在集流罩盘6被动下移的过程中,集流罩盘6中的吸石始终与储放容器1的腔壁吸附,从而使膨胀连盘601外侧的膨胀盘发生适应储放容器1腔径尺寸的形变,有效的提高了限量工作的准确性。

工作时:

接合图1并根据图2-12所示:

首先根据现有技术中入料的方法,将装有物料的袋子向下放置并固定,然后使袋口与储放容器1顶端的进料口相接;

根据物料的种类和限重需求对限重组件的限重量进行调节:

握住转动把503并将转动把503向转动球101的方向推动,使助力条板502带动伸缩杆10的调节端进行压缩,使吸附卡接在吸附胶板5内腔的内吸板501与吸附胶板5的腔壁分离;

拉动转动把503并对转动把503施向上或向下的力(向上的力:扩大限重组件的限重量;向下的力:减小限重组件的限重量),转动把503被动受力时带动助力条板502对磁球9进行上下位置的调节,在助力条板502带动伸缩杆10上下运动时,转动球101在胶状球槽102的腔壁转动,同时转动球101对胶状球槽102的上下两端挤压使胶状球槽102变形的同时,对转动球101的角度和位置进行同步调节,根据物料的限重量将磁球9调节至与吸附腔槽604间的垂直间距相应位置,然后回拉转动把503使内吸板501、助力条板502带动伸缩杆10进行长度调节,使磁球9位于吸附腔槽604的正下方,在拉动转动把503的过程中内吸板501对吸附胶板5的内侧壁挤压使吸附胶板5发生形变,然后使内吸板501外侧的吸石吸附并卡接在吸附胶板5腔壁上的吸石槽中,即对吸附胶板5和内吸板501等调节组件的位置进行固定;

下料:

物料从打开的袋口流出,经储放容器1顶端的入料口进入集流罩盘6中,物料压力作用于集流罩盘6和底压缩胶板603上,使底压缩胶板603被动下移并发生形变,603)沿着底出槽602的腔壁下移,同时集流罩盘6中盛放的物料压力使集流罩盘6被动受力的同时使膨胀连盘601受力发生形变并移动,膨胀连盘601中的磁石与储放容器1的管壁吸附带动膨胀连盘601发生形变的同时使膨胀连盘601始终与集流罩盘6的腔壁贴合;

在底压缩胶板603下移的过程中使吸附腔槽604与磁球9间的距离同步改变,当吸附腔槽604与磁球9间的间距使磁球9与吸附腔槽604间磁力的极值点时,磁球9对吸附腔槽604产生向下的吸力并使吸附腔槽604卡接在磁球9的顶部,这时,底压缩胶板603从底出槽602中完全移出,磁球9的顶部对控制开关605挤压使控制开关605打开,控制开关605控制液压杆4工作并将右膨胀凸板3沿着左固定凹板2的方向移动,右膨胀凸板3卡接在左固定凹板2腔槽中,将袋口扎在左固定凹板2与右膨胀凸板3的接触面之间,关闭袋口;

集流罩盘6中的物料从底出槽602中下移并导出,然后物料经下料板8中的出料槽导出并经混合设备的入料口进入混合设备中;

在集流罩盘6中物料的导出后过程中,集流罩盘6和底压缩胶板603承受物料的压力越来越小,复位弹簧702形变的回复力使下复位槽板701顶着上复位压板7并对底压缩胶板603施以向上的力,在底压缩胶板603被动挤压并沿着底出槽602上移的过程中使集流罩盘6带动膨胀连盘601同步上移,直至底压缩胶板603完全套在底出槽602中,磁球9的顶部与控制开关605分离,控制开关605控制液压杆4回复运动,使右膨胀凸板3远离左固定凹板2的同时打开袋口,然后重复上述下料和出料的工作过程;

进一步的,根据图7-图12所示:

在调节组件工作的过程中,转动把503带动内吸板501上移或下移进行圆周转动,内吸板501在吸附胶板5中圆周转动的同时,使助力条板502带动转动球101在胶状球槽102的内腔做同步的圆周转动,同时通过连接柱杆103的固连作用使胶状球槽102保持位置的相对固定,所以转动球101会对胶状球槽102进行挤压使胶状球槽102在发生形变的同时转动球101完成与内吸板501同步的圆周运动;

在集流罩盘6下移的过程中,膨胀连盘601内的磁石与储放容器1内壁间的吸附力使膨胀连盘601外侧的膨胀面发生形变且始终与储放容器1的内壁贴合,对集流罩盘6的运动过程进行导向,同时使计量工作更准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