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排装置的旋风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45911发布日期:2020-11-06 16:5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自排装置的旋风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路清洁装置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带自排装置的旋风除尘器。



背景技术:

自动化生产线上大量使用气动装置来实现各种动作。这些气动装置如气缸、电磁阀、真空泵等在使用中需要清洁气源来保证其正常工作。过多的水分和灰尘会导致其损坏。我们知道气路中的水分一般在产生压缩气体的设备上就基本解决了。但如何将气体中灰尘清除掉一直都是难题,尤其是那种采用真空吸附装置的时候,在吸附过程中大量的气体会直接被真空泵带走,同时吸附的灰尘也会直接进入到真空泵内导致真空泵堵塞无法正常工作,这样就会需要更换真空泵内的过滤装置,更换过滤装置非常耗时耗力,维修成本高,因此需要对其除尘方式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带自排装置的旋风除尘器,解决了现有气源无法除尘的缺陷,达到了除尘净化气源以及自动清理卸尘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自排装置的旋风除尘器,包括有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上筒体底端部内安装有导风锥体,所述导风锥体上端部对应的罐体侧壁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导风锥体上方的筒体内安装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脉冲过滤袋,所述罐体的上端部侧壁上设有出气口,所述罐体的上端端部安装有封压盖,所述封压盖包括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分布有与脉冲过滤袋分别对应的喷嘴,所述盖板上还安装有一横置的脉冲导管,所述脉冲导管通过管道与各喷嘴分别联通,所述脉冲导管的一端通过脉冲电磁阀与储气罐连接,所述罐体的下筒体为储尘筒,所述储尘筒的底端口为卸尘口,所述卸尘口处安装有可自动打开卸尘的卸尘盖。

所述的导风锥体为上大下小的倒锥形筒体,其倒锥形筒体的上端口与罐体内壁焊接连接。

所述的脉冲除尘袋的上端端部均安装在罐体上端部的隔离板上,且与封压盖上的喷嘴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气动装置的进气口。

所述的储气罐的底端部与罐体上的安装法兰固定。

所述的卸尘盖通过连接支架安装在卸尘口处,所述卸尘盖包括有盖板、配重杆和配重块,所述盖板通过其圆周位置的密封圈与卸尘口紧紧贴合,所述盖板的一侧连接有配重杆,所述配重杆的另一端安装有配重块。

所述的配重块的重心与配重杆的中心形成一定的偏心距l,其重心略低于配重杆的中心。

所述的连接支架包括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有两固定耳,所述固定板安装在卸尘口处,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与两固定耳配合的连接筋板,所述连接筋板内设有与固定耳上固定孔对应的连接孔,且盖板与连接支架之间通过连接孔与固定孔之间插入转轴转动安装配合。

其原理是:外部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罐体内并不是直接通过脉冲除尘袋与出气口形成对流,而是通过上大下小的导风锥体的外壁将气体从锥体由上而下从锥体小口进入到脉冲除尘袋区域,这样外部气体带入的灰尘或杂物回报导风锥体的外壁阻挡并停留在外壁上,当进行除尘时进气口在锥体外壁所形成的旋风会将外壁上的灰尘或杂物吹落到储尘筒里。

当储尘筒需要清理时,脉冲电磁阀对罐体里冲入气体,卸尘盖在内部正压的作用下自动打开从卸尘口进行自动除尘。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可将气体中的灰尘通过脉冲除尘袋过滤掉,即可得到干净无尘的空气供气动装置使用,过程中不需要真空泵,避免了真空泵的维修工作,省时省力,降低了维修成本;当灰尘过多集聚在脉冲除尘袋时,通过脉冲导管反方向充气,从而使灰尘掉落至储尘筒,当除尘筒内的灰尘达到一定量时,其重量大于配重块时,由于重力作用,卸尘口处的斜尘盖打开进行卸尘,达到了自动卸尘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罐体、100-储尘筒、101-导风锥体、102-安装法兰、103-进气口、104-上筒体、105-脉冲除尘袋、106-出气口、107-密封圈、108-隔离板、109-卸尘口、2-封压盖、200-脉冲导管、201-脉冲电磁阀、202-储气罐、203-喷嘴、204-盖板、3-卸尘盖、300-盖板、301-配重杆、302-配重块、303-连接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一种带自排装置的旋风除尘器,包括有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上筒体104底端部内安装有导风锥体101,所述导风锥体101上端部对应的罐体侧壁上设有进气口103,所述导风锥体101上方的筒体内安装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脉冲过滤袋105,所述罐体1的上端部侧壁上设有出气口106,所述罐体1的上端端部安装有封压盖2,所述封压盖包括有盖板204,所述盖板204上分布有与脉冲过滤袋105分别对应的喷嘴203,所述盖板上还安装有一横置的脉冲导管200,所述脉冲导管200通过管道与各喷嘴203分别联通,所述脉冲导管200的一端通过脉冲电磁阀201与储气罐202连接,所述罐体1的下筒体为储尘筒100,所述储尘筒100的底端口为卸尘口109,所述卸尘口109处安装有可自动打开卸尘的卸尘盖3。

所述的导风锥体101为上大下小的倒锥形筒体,其倒锥形筒体的上端口与罐体内壁焊接连接。

所述的脉冲除尘袋105的上端端部均安装在罐体上端部的隔离板108上,且与封压盖上的喷嘴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出气口106通过管道连接至气动装置的进气口。

所述的储气罐202的底端部与罐体上的安装法兰102固定。

所述的卸尘盖3通过连接支架303安装在卸尘口109处,所述卸尘盖3包括有盖板300、配重杆301和配重块302,所述盖板300通过其圆周位置的密封圈107与卸尘口109紧紧贴合,所述盖板300的一侧连接有配重杆301,所述配重杆301的另一端安装有配重块302。

所述的配重块302的重心与配重杆301的中心形成一定的偏心距l,其重心略低于配重杆的中心。

所述的连接支架303包括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有两固定耳,所述固定板安装在卸尘口处,所述盖板300的一侧设有与两固定耳配合的连接筋板,所述连接筋板内设有与固定耳上固定孔对应的连接孔,且盖板300与连接支架303之间通过连接孔与固定孔之间插入转轴转动安装配合。

上述方案中,主要包括罐体1、封压盖2、自动卸尘盖3以及控制部分组成。工作时外部气体通过连接在上筒体104下端的进气口103进入到罐体1内,进气口103进入罐体1的出口与导风锥体101上端相对,当气体进入罐体1内后在导风锥体101的作用下形成从上而下的旋风从导风锥体101的下端进入到上筒体104内,然后经过若干个脉冲过滤袋105过滤后经过出气口106供给气动装置使用。这样从外部随空气进入到罐体的灰尘等杂物就会被脉冲过滤袋105过滤掉。当脉冲过滤袋105上的灰尘过多时,脉冲电磁阀201工作将储气罐202内的清洁气体释放到脉冲导管200内,脉冲导管200将气体通过喷嘴204反向冲入到脉冲过滤袋105内将脉冲过滤袋105外部灰尘弹掉并落入储尘筒100里。当储尘筒100的灰尘重量超出卸尘盖3设定的配重块303的重量时卸尘盖3自动打开卸尘口109自动卸尘。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在正常工作时罐体内形成负压状态,因此安装在罐体下端的卸尘盖在没进行除尘始终被负压贴附在罐体的下端并于密封圈107紧紧贴合在一起的。只有当储尘筒100的灰尘过和脉冲过滤袋105进行除尘时在进行脉冲除尘时卸尘盖3才会自动打开。

如图3至图4所述,卸尘盖3用连接支架303、衬套以及螺钉与罐体1的下端连接。卸尘盖3由盖板300和配重杆301以及配重块302连接而成,配重块302安装在配重杆301上。进一步如同3所述,配重块302的重心与配重杆301的中心形成一定的偏心距l,其重心略低于配重杆301的中心,这样利用配重块302的自重可以保证卸尘盖3工作时不会因为卸尘盖3动作导致配重块302位移。

如图1至图3所述,封压盖2由上脉冲导管200、喷嘴203、盖板204组成。脉冲导管200通过脉冲电磁阀201与储气罐202连接。储气罐202的下端与罐体1上的安装法兰102固定。

如图1所述,若干个脉冲除尘袋105安装在罐体1上的隔离板108上并与封压盖2上的喷嘴203一一对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