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酱卤食品生产的即时调配、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4384发布日期:2019-10-14 17:1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酱卤食品生产的即时调配、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酱卤食品生产的即时调配、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酱卤食品(如酱板鸭、卤鸭脖等)做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传统名肴,是一种很普遍烹饪方式,独具特色,一直以自身独特、深入且持久的味道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影响其独特风味主要有三个因素,分别是选材、调料、卤汁,酱卤食品重在“酱”“卤”二字中,“酱”取决于独特的香味、调味料,该调味料的调配涉及到相应的种类、方法、时间和火候。

传统酱卤食品都是在线下门店进行销售,售票在卤制好以后在卖出前进行抖佐料,即配即食,保证味道的鲜美。随着电话、手机、网络的普及,外卖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顾客只需要通过手机下单,通过人员的配送就能轻松获得想要的商品,食品、餐饮行业由线下、线上同时进行,酱卤食品的销售也不例外。酱卤食品通常在是提前卤好,在食用前再添加相应的调味料,若提前拌好,一方面,不能满足各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时间久了会导致食品变质,造成浪费,而且,现有都是通过人工拌料后进行包装,通过快递配送,仅可满足小批量生产需求,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销售需求,人工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高效高质的即时调配、分拣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酱卤食品生产的即时调配、分拣系统,该系统通过对调味料进行即时加工,并与酱卤食品调配,然后经包装、分拣后,分别配送,实现酱卤食品的高效高质生产、配送,效率高,成本低。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酱卤食品生产的即时调配、分拣系统,包括主料上料装置、辅料上料装置、酱料上料装置、喷油装置、搅拌装置、工作台和分拣传送带,所述主料上料装置设置多个,其包括主料桶、主料传送带和称重装置,所述主料传送带进料端位于主料桶内底部,出料端贯穿至主料桶外,所述称重装置位于主料传送带的出料端,其包括称重机架、电子称重器和称重盘,所述电子称重器可水平翻转设置于称重机架上,上端固设称重盘,所述称重机架设有使电子称重器翻转的称重翻转机构;所述辅料上料装置包括辅料桶和辅料传送带,辅料传送带进料端位于辅料桶内底部,其出端贯穿至辅料桶外;所述酱料上料装置设置多个,其包括酱料桶、酱料喷嘴和酱料计量泵,所述酱料喷嘴与酱料桶底部连通管路上设有酱料计量泵;所述喷油装置包括储油箱、加热器、喷油泵和喷头,所述加热器设置于储油箱内,所述喷油泵进口与储油箱内连通,出口与喷头管路连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台、搅拌机架和搅拌电机,所述搅拌机架可竖直转动设置于搅拌台上,搅拌电机用于驱动搅拌机架转动,所述搅拌机架上水平设有转轴,转轴两端均设有u形架,所述u形架上设有可绕竖直轴转动的搅拌桶,u形架底部设有回转电机,顶部竖直设有中空杆,回转电机输出端与搅拌桶底部连接,中空杆外圆周上交错设有出水孔,其下端伸入搅拌桶内,且杆部设有相配合的搅拌螺旋,上端通过阀门与水源连通,所述搅拌机架上还设有使转轴绕水平轴转动的转轴翻转机构;所述工作台设置于搅拌装置下方,工作台放置盛料盒,工作台侧面设有多个分拣传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称重翻转机构包括称重电动推杆和称重转轴,所述称重转轴水平可转动架设在称重机架上,且与电子称重器底部固接,称重转轴的一端设有称重齿轮,所述称重电动推杆竖直设置于称重机架上,其伸出端设有与称重齿轮相配合的称重齿条。

进一步的,所述主料传送带上沿其送料方向均匀设有主料传送带刮板,所述主料桶下方外侧面相对设有与主料传送带宽度相适应的主料传送带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辅料传送带上沿其送料方向均匀设有辅料传送带刮板,所述辅料桶下方外侧面相对设有与辅料传送带宽度相适应的辅料传送带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电机固设于搅拌台上,其输出轴上设有搅拌主动齿轮,所述搅拌机架底部设有与搅拌主动齿轮相配合的搅拌从动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翻转机构包括转轴翻转油缸、转轴翻转齿条和转轴翻转齿轮,所述转轴翻转油缸竖直设置于搅拌机架底部,其伸出端朝下,端部与转轴翻转齿条连接;所述转轴翻转齿轮同轴设置于转轴中部,且与转轴翻转齿条配合传动。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的分拣传送带成扇形分布设置,且进料端位于工作台一侧。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的主料上料装置的出料口位于料斗上方,所述料斗下方出料口位于搅拌桶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桶成倒锥形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系统通过对调味料进行即时加工,并与酱卤食品调配,然后经包装、分拣后,分别配送,实现酱卤食品的高效高质生产、配送,效率高,成本低。

1、本发明中通过称重电动推杆伸出端对称重齿条上、下位动,称重齿条在配合作用下使得称重齿轮转动,从而使称重转轴带动电子称重器水平翻转,将称好的酱卤制品倒入搅拌桶内,实现快速倒料,精准可控。

2、本发明中主、辅料传送带刮板可以对主、辅料桶内的料进行刮动,实现均匀上料,其两侧的主、辅料传送带挡板,有效防止料掉落。

3、本发明中搅拌电机为步进电机,通过输出端的搅拌主动齿轮与搅拌从动齿轮配合传动,带动搅拌机架正反180度转动,快速实现左、右两边搅拌桶的准备上料和搅拌工作的切换。

4、本发明中转轴翻转油缸的伸出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时,带动转轴翻转齿条上下移动,其相配合的转轴翻转齿轮转动时,带动转轴转动,继而实现左、右两边搅拌桶的倒水、倒料操作,同步进行,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主料上料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主料上料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c向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1中d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主料上料装置;11、主料桶;12、主料传送带;121、主料传送带刮板;122、主料传送带挡板;13、称重装置;131、称重机架;132、电子称重器;133、称重盘;134、称重翻转机构;1341、称重电动推杆;1342、称重转轴;1343、称重齿轮;1344、称重齿条;14、料斗;2、辅料上料装置;21、辅料桶;22、辅料传送带;23、辅料传送带刮板;24、辅料传送带挡板;3、酱料上料装置;31、酱料桶;32、酱料喷嘴;33、酱料计量泵;4、喷油装置;41、储油箱;42、加热器;43、喷油泵;44、喷头;5、搅拌装置;51、搅拌台;52、搅拌机架;521、搅拌从动齿轮;522、转轴翻转油缸;523、转轴翻转齿条;524、转轴翻转齿轮;53、搅拌电机;531、搅拌主动齿轮;54、转轴;55、u形架;56、搅拌桶;57、回转电机;58、中空杆;581、出水孔;582、阀门;59、搅拌螺旋;6、工作台;61、盛料盒;7、分拣传送带;71、分区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7所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用于酱卤食品生产的即时调配、分拣系统,包括主料上料装置1、辅料上料装置2、酱料上料装置3、喷油装置4、搅拌装置5、工作台6和分拣传送带7,所述主料上料装置1设置多个,其包括主料桶11、主料传送带12和称重装置13,所述主料传送带12进料端位于主料桶11内底部,出料端贯穿至主料桶11外,所述称重装置13位于主料传送带12的出料端,其包括称重机架131、电子称重器132和称重盘133,所述电子称重器132可水平翻转设置于称重机架131上,上端固设称重盘133,所述称重机架131设有使电子称重器132翻转的称重翻转机构134;主料上料装置1用于储存各类无添加辅料的酱卤半成品(如鸭脖,腿,肉等),当有订单时,其将称量后输送给搅拌装置5;所述辅料上料装置2包括辅料桶21和辅料传送带22,辅料传送带22进料端位于辅料桶21内底部,其出端贯穿至辅料桶21外;其用于储存各种固态的香辛料(如葱、蒜等);所述酱料上料装置3设置多个,其包括酱料桶31、酱料喷嘴32和酱料计量泵33,所述酱料喷嘴32与酱料桶31底部连通管路上设有酱料计量泵33;所述喷油装置4包括储油箱41、加热器42(为电加热器,温度可控性好)、喷油泵43和喷头44,所述加热器42设置于储油箱41内,所述喷油泵43进口与储油箱41内连通,出口与喷头44管路连接;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搅拌台51、搅拌机架52和搅拌电机53,所述搅拌机架52可竖直转动设置于搅拌台51上,搅拌电机53用于驱动搅拌机架52转动,所述搅拌机架52上水平设有转轴54,转轴54两端均设有u形架55,所述u形架55上设有可绕竖直轴转动的搅拌桶56,默认状态下,其开口朝上,u形架55底部设有回转电机57,顶部竖直设有中空杆58,回转电机57输出端与搅拌桶56底部连接,中空杆58外圆周上交错设有出水孔581,其下端伸入搅拌桶56内,且杆部设有相配合的搅拌螺旋59,上端通过阀门582与水源连通,所述搅拌机架52上还设有使转轴54绕水平轴转动的转轴翻转机构;所述工作台6设置于搅拌装置5下方,工作台6放置盛料盒61,盛料盒61上预先套好食品用塑料袋,工作台6侧面设有多个分拣传送带7,分拣传送带7的出料端放置有多个分区箱71。所述主料上料装置1、辅料上料装置2、酱料上料装置3、喷油装置4、搅拌装置5、分拣传送带7与系统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称重翻转机构134包括称重电动推杆1341和称重转轴1342,所述称重转轴1342水平可转动架设在称重机架131上,且与电子称重器132底部固接,称重转轴1342的一端设有称重齿轮1343,所述称重电动推杆1341竖直设置于称重机架131上,其伸出端设有与称重齿轮1343相配合的称重齿条1344。通过称重电动推杆1341伸出端对称重齿条1344上、下位动,称重齿条1344在配合作用下使得称重齿轮1343转动,从而使称重转轴1342带动电子称重器132水平翻转,将称好的酱卤制品倒入搅拌桶56内,实现快速倒料,精准可控。

优选的,所述主料传送带12上沿其送料方向均匀设有主料传送带刮板121,所述主料桶11下方外侧面相对设有与主料传送带12宽度相适应的主料传送带挡板122。主料传送带刮板121可以对主料桶11内的料进行刮动,实现均匀上料,其两侧的主料传送带挡板122,有效防止料掉落。

优选的,所述辅料传送带22上沿其送料方向均匀设有辅料传送带刮板23,所述辅料桶21下方外侧面相对设有与辅料传送带22宽度相适应的辅料传送带挡板24。辅料传送带刮板23可以对辅料桶21内的料进行刮动,实现均匀上料,其两侧的辅料传送带挡板24,有效防止料掉落。

优选的,所述搅拌电机53固设于搅拌台51上,其输出轴上设有搅拌主动齿轮531,所述搅拌机架52底部设有与搅拌主动齿轮531相配合的搅拌从动齿轮521。该搅拌电机53为步进电机,通过输出端的搅拌主动齿轮531与搅拌从动齿轮521配合传动,带动搅拌机架52正反180度转动,快速实现左、右两边搅拌桶的准备上料和搅拌工作的切换。

优选的,所述转轴翻转机构包括转轴翻转油缸522、转轴翻转齿条523和转轴翻转齿轮524,所述转轴翻转油缸522竖直设置于搅拌机架52底部,其伸出端朝下,端部与转轴翻转齿条523连接;所述转轴翻转齿轮524同轴设置于转轴54中部,且与转轴翻转齿条523配合传动。转轴翻转油缸522的伸出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时,带动转轴翻转齿条523上下移动,其相配合的转轴翻转齿轮524转动时,带动转轴54转动,继而实现左、右两边搅拌桶的倒水、倒料操作,同步进行,结构简单。

优选的,多个所述的分拣传送带7成扇形分布设置,且进料端位于工作台6一侧,即操作工站立位,便于将不同地区的成品分类输送至分区箱,从而便于快递员进行分拣、配送,提高协同效率。

优选的,多个所述的主料上料装置1的出料口位于料斗14上方,所述料斗14下方出料口位于搅拌桶56上方。

优选的,所述搅拌桶56成倒锥形设置。无论酱卤制品的多少,其总位于搅拌桶56中部,其上层覆盖辅料后,再进行喷油熟化得更均匀,保证口感。

具体使用时,客户通过pc端、移动终端(app)进行点单购买本酱卤制品,商家收到订单后,系统控制器将根据客户的需求控制本发明中的系统进行即时调配,其过程为:系统根据客户购买多少(目标重量)或种类,控制相应主料传送带12运动,将主料桶11内的卤制好但未添加佐料的半成品运送到称重装置13上(值得注意的是,越靠近目标重量时,主料传送带12速度越慢,以免送多),达到目标重量时,主料传送带12停止,控制称重翻转机构134翻转将料倒进搅拌桶56中,待进行下一步拌料,系统控制器根据目标重量控制各个辅料传送带22将各种香辛料倒至搅拌桶56中的待搅拌的半成品上层(其中辅料根据每个人备注信息进行添加,如有些人不吃辣或少辣等特殊要求,正是这一点才能更好的服务好每个客户),系统控制器控制喷油泵43将储油箱41内的高温食用油通过喷头44喷至搅拌桶56中的辅料中进行快速熟化,然后控制酱料计量泵33打开,添加酱料(同样根据订单上的备注信息进行添加,无备注信息则按常规默认添加),系统控制器控制回转电机57转动,带动搅拌桶56中转动,由于中空杆58上的搅拌螺旋59不转动,即而使得其中的主、辅料(即无添加佐料的酱卤半成品与各种香辛调味料)混合均匀,然后控制转轴翻转机构水平翻转180度,将搅拌桶56中的成品倒入盛料盒61中的塑料袋中,操作工之后进行打包,并按同城各区分类放置于分拣传送带7上,方便不同区域的快递员进行配送,实现酱卤食品的高效高质生产、配送,效率高,成本低。

当一个客户的订单完成后,系统控制器控制搅拌电机53转动,使得搅拌机架52水平转动180度,然后控制阀门582打开,水进入中空杆58,并从出水孔581喷出,对搅拌桶56内壁上的残留进行清洗,防止品味影响到下一个订单;因此设置两个搅拌桶56,一个在搅拌的时候,另一个在进行清洗,提高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