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颗粒物集聚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75612发布日期:2019-12-21 02:46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颗粒物集聚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一种污水颗粒物集聚过滤结构,涉及一种对初步固体垃圾分离后的污水中的颗粒物进行集聚过滤的过滤结构,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筛管和滤芯的配合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粉尘过滤隔离,并能够通过抽气将隔离的颗粒物和粉尘抽走进行清理的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环境保护是现在大热的话题之一,而污水处理作为环境保护的其中一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污水处理系统已成为工厂和城市必不可缺的重要设施,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在对到来污水进行初步固体垃圾分离清除后,会将初步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中进行进一步的化学反应,但是初步处理过后的污水中还是带有大量的粉尘和固体颗粒,这些粉尘或固体颗粒排入后续处理管道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后续管道系统形成堵塞,影响整个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

公告号cn103520965a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净化废水微颗粒悬浮物的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固定板和托盘,固定板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组,第一通孔组由多个第一通孔组成,托盘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组,第二通孔组由多个第二通孔组成,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一一对应,固定板和托盘之间设置有若干过滤管道,固定板上设置有旋转吸盘,旋转吸盘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旋转吸盘上垂直连接有中空的旋转轴,旋转轴的另一侧伸出壳体外,旋转轴伸出壳体外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排污水口和动力装置,旋转轴位于壳体内的一侧连接有多个排污水管,排污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孔相连,该装置在清理过滤出的颗粒悬浮物时极其不方便。

公告号cn104707399a公开了一种污水过滤设备,包括过滤箱以及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过滤箱中设有过滤室和净水室,所述过滤室位于所述净水室的上部,所述过滤室和净水室之间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室内设有若干个不同高度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上方设有过滤网,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过滤室的侧面,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净水室的底部,该过滤设备其多级结构需要占用较大空间,对于一些小型化的污水处理系统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一种污水颗粒物集聚过滤结构提供了一种通过筛管和滤芯的配合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粉尘过滤隔离,并能够通过抽气将隔离的颗粒物和粉尘抽走进行清理的过滤结构。

本发明一种污水颗粒物集聚过滤结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污水颗粒物集聚过滤结构由进水管、沉积滤管、内套管、滤芯、出水管、集尘箱、真空泵、抽气管、连接套、连接管、筛管、闭合板、滤孔、进水槽、扭转弹簧、连接轴、圆弧凹槽和圆弧端组成,真空泵置于集尘箱底部,所述真空泵上的气管置于集尘箱上,且和集尘箱内部相连通,所述真空泵的气管端部置有挡网,所述集尘箱一侧开有进渣孔,抽气管一端置于集尘箱一侧,且和进渣孔相对应连通,所述抽气管另一端竖直向上折弯,且折弯位置为弧形过渡,连接套一端套置于抽气管另一端上,连接管底端置于连接套另一端内,所述连接管顶端竖直向上延伸,沉积滤管底端套置于连接管顶端,所述沉积滤管的顶端直径大于底端直径,内套管置于沉积滤管内,且内套管底端和沉积滤管内壁相连接,所述内套管和沉积滤管之间置有缓存腔,所述内套管顶端高度低于沉积滤管顶端高度,所述沉积滤管外壁上开有排水孔,且和缓存腔相连通,出水管一端置于沉积滤管外壁上,且和排水孔相对应连通,四个闭合板等角度置于连接套内壁上,所述闭合板通过连接轴和连接套内壁相铰接,所述连接轴上套置有扭转弹簧,所述闭合板上置有圆弧端,所述闭合板上开有和相邻闭合板上的圆弧端相对应的圆弧凹槽,筛管置于连接管内,所述筛管顶端向水平方向折弯至和连接管顶端端面相连接,所述筛管底端向下延伸至靠近闭合板位置,所述筛管上等距开有多个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底端向下延伸筛管底端端面上,所述进水槽顶端向上延伸至筛管一半位置,滤芯置于内套管内,所述滤芯顶部低于内套管顶端,所述滤芯底部向下延伸至筛管内,所述滤芯上开有多个滤孔,所述滤孔为斜孔,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置有阀门;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上置有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向下折弯,且折弯位置为弧形过渡。

有益效果。

一、对初步过滤后的污水内的颗粒悬浮物和粉尘进行有效过滤,防止堵塞后续管道,提高整体处理效果。

二、装置设置有清洗抽气结构,方便对装置的过滤部位进行清理。

三、装置占用空间小,且便于安装接入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污水颗粒物集聚过滤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污水颗粒物集聚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污水颗粒物集聚过滤结构滤芯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污水颗粒物集聚过滤结构筛管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污水颗粒物集聚过滤结构闭合板打开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污水颗粒物集聚过滤结构闭合板关闭时的立体结构图,其仅仅显示了仰视时半开状态下的闭合板的组合结构;

图7为本发明一种污水颗粒物集聚过滤结构清理装置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中

其中为:进水管(1),沉积滤管(2),内套管(3),滤芯(4),出水管(5),集尘箱(6),真空泵(7),抽气管(8),连接套(9),连接管(10),筛管(11),闭合板(12),滤孔(13),进水槽(14),扭转弹簧(15),连接轴(16),圆弧凹槽(17),圆弧端(18),排水管(1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污水颗粒物集聚过滤结构是这样实现的,由进水管(1)、沉积滤管(2)、内套管(3)、滤芯(4)、出水管(5)、集尘箱(6)、真空泵(7)、抽气管(8)、连接套(9)、连接管(10)、筛管(11)、闭合板(12)、滤孔(13)、进水槽(14)、扭转弹簧(15)、连接轴(16)、圆弧凹槽(17)和圆弧端(18)组成,真空泵(7)置于集尘箱(6)底部,所述真空泵(7)上的气管置于集尘箱(6)上,且和集尘箱(6)内部相连通,所述真空泵(7)的气管端部置有挡网,所述集尘箱(6)一侧开有进渣孔,抽气管(8)一端置于集尘箱(6)一侧,且和进渣孔相对应连通,所述抽气管(8)另一端竖直向上折弯,且折弯位置为弧形过渡,连接套(9)一端套置于抽气管(8)另一端上,连接管(10)底端置于连接套(9)另一端内,所述连接管(10)顶端竖直向上延伸,沉积滤管(2)底端套置于连接管(10)顶端,所述沉积滤管(2)的顶端直径大于底端直径,内套管(3)置于沉积滤管(2)内,且内套管(3)底端和沉积滤管(2)内壁相连接,所述内套管(3)和沉积滤管(2)之间置有缓存腔,所述内套管(3)顶端高度低于沉积滤管(2)顶端高度,所述沉积滤管(2)外壁上开有排水孔,且和缓存腔相连通,出水管(5)一端置于沉积滤管(2)外壁上,且和排水孔相对应连通,四个闭合板(12)等角度置于连接套(9)内壁上,所述闭合板(12)通过连接轴(16)和连接套(9)内壁相铰接,所述连接轴(16)上套置有扭转弹簧(15),所述闭合板(12)上置有圆弧端(18),所述闭合板(12)上开有和相邻闭合板(12)上的圆弧端(18)相对应的圆弧凹槽(17),筛管(11)置于连接管(10)内,所述筛管(11)顶端向水平方向折弯至和连接管(10)顶端端面相连接,所述筛管(11)底端向下延伸至靠近闭合板(12)位置,所述筛管(11)上等距开有多个进水槽(14),所述进水槽(14)底端向下延伸筛管(11)底端端面上,所述进水槽(14)顶端向上延伸至筛管(11)一半位置,滤芯(4)置于内套管(3)内,所述滤芯(4)顶部低于内套管(3)顶端,所述滤芯(4)底部向下延伸至筛管(11)内,所述滤芯(4)上开有多个滤孔(13),所述滤孔(13)为斜孔,所述进水管(1)和出水管(5)上分别置有阀门;

使用时,初始状态下,四个闭合板(12)在扭转弹簧(15)作用下为闭合状态,闭合板(12)上的圆弧端(18)卡进相邻闭合板(12)上的圆弧凹槽(17)内,抽气管(8)被封住,首先将进水管(1)和出水管(5)分别接入污水处理系统中,经初步固体垃圾分离后的污水通过进水管(1)进入连接管(10)内,然后通过筛管(11)上的进水槽(14)进入到筛管(11)内部,污水中较大的颗粒被进水槽(14)挡住隔离在连接管(10)和筛管(11)之间,进入筛管(11)的污水液位随着不断进入的污水而逐渐上升,污水逐渐进入滤芯(4)内,通过滤芯(4)上的滤孔(13)继续向上升,所述滤孔(13)为斜孔,污水从滤孔(13)内斜向上上升时颗粒和粉尘逐渐被倾斜的通道阻挡沉积下落,当污水上升漫过内套管(3)时,污水从内套管(3)内流入沉积滤管(2)与内套管(3)之间的缓存腔内,缓存腔内液位逐渐上升,达到出水管(5)高度时,从出水管(5)一侧流出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中后续管道内;

当需要对过滤结构进行清理时,关闭进水管(1)和出水管(5),打开真空泵(7),真空泵(7)通过抽气管(8)对连接管(10)内抽气,当气压值达到一定程度时,闭合板(12)上的扭转弹簧(15)的应力被克服,4个闭合板(12)旋转打开,真空泵(7)形成的抽气将连接管(10)内和滤芯(4)内的粉尘和颗粒吸走,吸入集尘箱(6)内进行存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为:所述连接管(10)上置有连通的排水管(19),所述排水管(19)一端向下折弯,且折弯位置为弧形过渡;使用时,对过滤结构内部进行清理时,连接管(10)内会含有残留水分,排水管(19)能够将连接管(10)内残留水排出,避免被抽进集尘箱(6)内;

所述真空泵(7)的气管端部置有挡网的设计,能够防止抽气时颗粒粉尘被吸入真空泵(7)中;

所述沉积滤管(2)的顶端直径大于底端直径的设计,能够使沉积滤管(2)和内套管(3)间能够形成空腔,进而对过滤过的水进行缓存排走;

所述内套管(3)顶端高度低于沉积滤管(2)顶端高度的设计,能够在水位达到内套管(3)时流进缓存腔内,进而在缓存腔内还能够进行一段时间的沉淀,提高过滤效果;

所述筛管(11)顶端向水平方向折弯至和连接管(10)顶端端面相连接的设计,能够使筛管(11)和连接管(10)间具有空腔,对进入的水进行初始的缓存,便于进水槽(14)对水内部较大的颗粒物进行阻拦隔离在连接管(10)和筛管(11)之间;

所述筛管(11)底端向下延伸至靠近闭合板(12)位置的设计,避免筛管(11)底部和闭合板(12)间空隙过大,使水直接通过空隙通过,影响过滤效果;

所述滤芯(4)顶部低于内套管(3)顶端的设计,保证经过滤芯(4)过滤后的较干净的水进入到缓存腔内;

所述滤孔(13)为斜孔的设计,斜向的通道在水的流动过程中对其内部的颗粒物进行有效的阻拦,提高过滤效果;

所述筛管(11)和滤芯(4)配合,能够将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粉尘隔离掉,防止堵塞管道;

所述真空泵(7)和抽气管(8)配合,能够将隔离的固体颗粒和粉尘抽走进行清洁,进而便于对本发明内部进行清理;

所述闭合板(12)和真空泵(7)配合,能够实现自动的启闭,使用更加方便;

水经过筛管(11)后,再经过滤芯(4)的设计,能够通过筛管(11)首先对较大的颗粒进行隔离,再通过滤芯(4)对较小的颗粒和粉尘进行阻拦沉淀,有效提高过滤效果;

水经过滤芯(4)后,再流进缓存腔内的设计,能够使水在缓存腔停留一段时间,进而在该段时间内能够进行最后的沉淀,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达到通过筛管(11)和滤芯(4)的配合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粉尘过滤隔离,并能够通过抽气将隔离的颗粒物和粉尘抽走进行清理的目的。

上述具体实施例在描述的时候,为了简单明了,仅仅描述了与其他实施例之间的区别,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上述具体实施例本身也是独立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