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促进脱硫浆液反应的反应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4685发布日期:2020-04-10 17:0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促进脱硫浆液反应的反应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池,尤其涉及一种可促进脱硫浆液反应的反应池。



背景技术:

脱硫塔是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塔式设备,目前的脱硫塔一般采用喷淋的方式进行脱硫处理,吸收剂浆液在吸收塔内至脱硫塔的顶部往下喷淋,烟气自脱硫塔底部往上流动和吸收剂浆液接触,吸收剂浆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由此达到脱硫的目的。

通常采用的吸收剂浆液为石灰浆液,脱硫塔的正常工作,需要源源不断的向其供应石灰浆液,石灰浆液需要提前采用反应池制出。

在现有的反应池中,由于反应池内搅拌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性,在搅拌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固体反应物堆积于反应池内底部边缘的现象,导致反应池内的脱硫浆液反应混合不均匀,影响脱硫浆液的制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促进脱硫浆液反应的反应池,可有效防止反应物在反应池体内底部边缘沉积,最终使得反应池内脱硫浆液混合反应得更完全、充分、均匀,利于脱硫浆液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促进脱硫浆液反应的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反应池体、分布于反应池体的池壁上且朝向反应池体内底部设置的若干曝气机构、及设置于反应池体内底部且朝上设置的若干搅拌机构,其中,该曝气机构包括向上倾斜设置于池壁下部且外接空压机的一压缩空气管、及设置于压缩空气管上端部且朝下延伸的若干曝气管,在该曝气管下端开设有一大曝气孔,且在该曝气管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曝气微孔;该搅拌机构包括一电机、连接于电机的一转轴、及设置于转轴侧边上的一搅拌桨叶组,该搅拌桨叶组包括套设于转轴下部的一底桨叶片、套设于转轴上且位于底桨叶片上方的一中桨叶片、及套设于转轴上且位于中桨叶片上方的一上桨叶片,该底桨叶片与上桨叶片平行设置,该中桨叶片与底桨叶片垂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曝气机构均匀分布于反应池体的池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桨叶片的两端与上桨叶片的两端分别向上翘起,均呈︺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桨叶片主要由套设于转轴上的一下平直部、及分别一体连接于下平直部两端的一下翘起部组成,其中,该下平直部与下翘起部之间形成一钝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桨叶片主要由套设于转轴上的一上平直部、及分别一体连接于上平直部两端的一上翘起部组成,其中,该上平直部与上翘起部之间形成一钝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平直部的长度比上平直部的长度长,所述下翘起部的长度比上翘起部的长度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桨叶片为平直的片状结构,且该中桨叶片的宽度由靠近转轴侧向外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向上搅拌的搅拌机构与向下曝气的曝气机构相结合,并且由搅拌机构上搅拌桨叶组特殊的结构设计、及曝气机构上曝气管特殊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可减少反应物向反应池体内底部边缘飞溅沉积,使得反应物在搅拌机构的搅拌作用下反应混合;另一方面,即使少量的反应物向反应池体内底部边缘飞溅沉积,也可以由曝气机构的曝气作用,使沉积的反应物翻动起来,由此可有效防止反应物(石灰)在反应池体内底部边缘沉积,促进脱硫浆液的反应,最终使得反应池内脱硫浆液混合反应得更完全、充分、均匀。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促进脱硫浆液反应的反应池,包括一反应池体1、分布于反应池体1的池壁上且朝向反应池体1内底部设置的若干曝气机构2、及设置于反应池体1内底部且朝上设置的若干搅拌机构3,由此可知,本实施例搅拌机构3向上搅拌,曝气机构2向下曝气,两者作用力相反,由此,搅拌机构3与曝气机构2相配合,不但可防止反应物(石灰)在反应池体1内底部边缘沉积,还可以使得反应物反应混合得更充分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该曝气机构2包括向上倾斜设置于池壁下部且外接空压机的一压缩空气管21、及设置于压缩空气管21上端部且朝下延伸的若干曝气管22,在该曝气管22下端开设有一大曝气孔,且在该曝气管22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曝气微孔221。在本实施例中,若干曝气机构2均匀分布于反应池体1的池壁上,即在反应池体1内底部边缘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曝气机构2,整体形成环形曝气装置。

在搅拌机构3搅拌反应池体1内的反应物(石灰)上下翻滚时,飞溅到反应池体1内底部边缘的反应物(石灰)由曝气机构2的不断曝气作用,使得这些反应物也翻动起来,可有效防止反应物(石灰)在反应池体1内底部边缘沉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搅拌机构3包括一电机、连接于电机的一转轴32、及设置于转轴32侧边上的一搅拌桨叶组33,该搅拌桨叶组33包括套设于转轴32下部的一底桨叶片331、套设于转轴32上且位于底桨叶片331上方的一中桨叶片332、及套设于转轴32上且位于中桨叶片332上方的一上桨叶片333,该底桨叶片331与上桨叶片333平行设置,该中桨叶片332与底桨叶片331垂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桨叶片332为平直的片状结构,且该中桨叶片332的宽度由靠近转轴32侧向外逐渐减小。

在搅拌机构3搅拌反应物的过程中,反应物高速旋转运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为了减少反应物向池壁处甩,本实施例底桨叶片331的两端与上桨叶片333的两端分别向上翘起,均呈︺结构。

具体的,所述底桨叶片331主要由套设于转轴上的一下平直部3311、及分别一体连接于下平直部3311两端的一下翘起部3312组成,其中,该下平直部3311与下翘起部3312之间形成一钝角。

具体的,所述上桨叶片333主要由套设于转轴32上的一上平直部3331、及分别一体连接于上平直部3331两端的一上翘起部3332组成,其中,该上平直部3331与上翘起部3332之间形成一钝角。

同时,所述下平直部3311的长度比上平直部3331的长度长,所述下翘起部3312的长度比上翘起部3332的长度短。

由底桨叶片331与上桨叶片333的结构设计,可减少反应物往池壁方向甩,使得大多数反应物能随着底桨叶片331、中桨叶片332与上桨叶片333的旋转而上下循环翻动,实现搅拌混合功能。而向池壁方向甩的少数反应物也由曝气机构2的曝气作用,不断翻动起来,可有效防止反应物(石灰)在反应池体1内底部边缘沉积,促进脱硫浆液的反应,最终使得反应池内脱硫浆液混合反应得更完全、充分、均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