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组份胶水供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7205发布日期:2020-06-09 21:5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组份胶水供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组份胶水供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轻量化、微型化的发展,电子产品胶结取代了机械连接,因此点胶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点胶设备及供胶设备为研究的重点内容。点胶设备保障点胶精度,供胶设备保障持续提供胶水。市场中,单组份胶水采用胶筒适配器即可完成供胶,但双组份胶水因其配比、容量、尺寸大小复杂,需要开发单独的供胶装置。同时,双组份胶水供胶装置还需要具有胶量反馈、灵活推胶、精确推胶、快速更换胶筒特点。

如申请号为:201620832006.x的专利公开了双组份液体胶推胶治具,该治具包括端盖、胶筒、推胶组件、胶筒安装部件等。该推胶治具存在的问题:不能反馈推胶量,不能清楚反馈胶水是否推完,何时更换胶筒。

如申请号为201220627868.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组份胶水的马达供胶装置,该装置采用单活塞双推杆式的推胶方式,其缺点是,不能根据需要单独推出其中一种胶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推胶量不能及时反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及时反馈推胶量的双组份胶水供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组份胶水供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胶壳体,所述的供胶壳体内安装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的供胶壳体上安装有第一胶筒和第二胶筒,所述的第一气缸的活塞固定有用于推动第一胶筒内部的活塞的第一推杆,所述的第二气缸的活塞固定有用于推动第二胶筒内部的活塞的第二推杆,所述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均固定有指针,所述的供胶壳体上在指针对应位置设有胶量刻度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胶筒和第二胶筒整合为一体形式的ab胶筒。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胶筒和第二胶筒从供胶壳体内伸出,所述的供胶壳体在第一胶筒和第二胶筒的伸出端设有胶筒限位模块,所述的胶筒限位模块包括固定在供胶壳体上并与第一胶筒和第二胶筒平行的至少两个导柱,所述的导柱端部固定有用于将第一胶筒和第二胶筒的端部卡住防止脱出的卡板,所述的卡板上具有与第一胶筒和第二胶筒的端部形状匹配的卡孔,所述的卡孔侧壁设有卡槽,第一胶筒和第二胶筒的端部卡在卡槽中,卡孔在卡板的一侧开始有便于第一胶筒和第二胶筒的端部装入的槽口,所述的且卡槽在卡板的一侧开始有便于第一胶筒和第二胶筒的端部装入的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胶筒限位模块上固定或滑动设有胶筒快换机构,所述的胶筒快换机构包括胶筒装夹板,所述的胶筒装夹块上设有与导柱匹配的通孔,所述的胶筒装夹板中心开设有用于同时容纳第一胶筒和第二胶筒并与第一胶筒和第二胶筒外形相匹配的通孔,且胶筒装夹板在与卡板的槽口所对应的一侧开设有与通孔相通的开口,所述的开口的一侧铰接有转臂,转臂端部与开口另一侧可拆卸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臂端部开设有u形槽,所述开口的另一侧固定有与u形槽相匹配的插板,所述的插板和u形槽上沿平行于导柱的轴向方向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的转臂端部螺纹连接或滑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的限位柱同时穿过插板和u形槽的限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供胶壳体上设有用于气缸快速回到原位的手动阀,手动阀上连接有手柄,手柄位于供胶壳体外。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活塞杆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活塞杆上的指针位置的位移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供胶壳体上还安装有用于检测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极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

进一步的,供胶壳体上还设有用于预报胶水是否推完的报警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供胶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对应显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无杆腔内的气压的第一气压表和第二气压表。

有益效果:

(1)所述供胶装置可以分别调节双组份胶水的供给压力,以解决双组份胶水因粘度不同,供胶气压不同;

(2)所述的供胶装置可以分别测量双组份胶水供给量,同时根据特殊需要单独推动双组份胶水中的任意一种胶水,可控性好;

(3)采用了开门式胶筒夹紧方案,仅需拉拔限位柱,即可快速更换胶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组份胶水供胶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组份胶水供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供胶壳体,2、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4、第一胶筒,5、第二胶筒,6、指针,7、胶量刻度尺,8、胶筒限位模块,81、导柱,9、卡板,91、卡槽,92、槽口,10、胶筒快换机构,101、胶筒装夹板,102、通孔,103、开口,11、转臂,111、u形槽,12、插板,13、限位柱,14、手柄,15、位移传感器,16、限位传感器,17、报警器,18、第一气压表,19、第二气压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一种双组份胶水供胶装置,包括供胶壳体1,供胶壳体1内安装有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供胶壳体1上安装有第一胶筒4和第二胶筒5,第一气缸2的活塞固定有用于推动第一胶筒4内部的活塞的第一推杆,第二气缸3的活塞固定有用于推动第二胶筒5内部的活塞的第二推杆,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的活塞杆上均固定有指针6,供胶壳体1上在指针6对应位置设有胶量刻度尺7。

实际使用时,第一胶筒4和第二胶筒5可以是分体的,也可以整合为一体形式的ab胶筒。

第一胶筒4和第二胶筒5从供胶壳体1内伸出,供胶壳体1在第一胶筒4和第二胶筒5的伸出端设有胶筒限位模块8,胶筒限位模块8包括固定在供胶壳体1上并与第一胶筒4和第二胶筒5平行的至少两个导柱81,导柱81端部固定有用于将第一胶筒4和第二胶筒5的端部卡住防止脱出的卡板9,卡板9上具有与第一胶筒4和第二胶筒5的端部形状匹配的卡孔,卡孔侧壁设有卡槽91,第一胶筒4和第二胶筒5的端部卡在卡槽91中,卡孔在卡板9的一侧开始有便于第一胶筒4和第二胶筒5的端部装入的槽口92,且卡槽91在卡板9的一侧开始有便于第一胶筒4和第二胶筒5的端部装入的槽口92。

胶筒限位模块8上固定或滑动设有胶筒快换机构10,胶筒快换机构10包括胶筒装夹板101,胶筒装夹块上设有与导柱81匹配的通孔102,胶筒装夹板101中心开设有用于同时容纳第一胶筒4和第二胶筒5并与第一胶筒4和第二胶筒5外形相匹配的通孔102,且胶筒装夹板101在与卡板9的槽口92所对应的一侧开设有与通孔102相通的开口103,开口103的一侧铰接有转臂11,转臂11端部与开口103另一侧可拆卸固定。

转臂11端部开设有u形槽111,所述开口103的另一侧固定有与u形槽111相匹配的插板12,插板12和u形槽111上沿平行于导柱81的轴向方向均开设有限位孔,转臂11端部螺纹连接或滑动连接有限位柱13,限位柱13同时穿过插板12和u形槽111的限位孔。

供胶壳体1上设有用于气缸快速回到原位的手动阀,手动阀上连接有手柄14,手柄14位于供胶壳体1外。

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活塞杆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活塞杆上的指针6位置的位移传感器15。

供胶壳体1上还安装有用于检测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的活塞杆的极限位置的限位传感器16。

供胶壳体1上还设有用于预报胶水是否推完的报警器17。

供胶壳体1上还设有用于对应显示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的无杆腔内的气压的第一气压表18和第二气压表19。

供胶壳体1还设有分别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连通的第一调压阀和第二调压阀。

工作过程:打开第一调压阀和第二调压阀,掰动手柄14,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分别带动推杆推动胶筒内的活塞将胶水推出,在胶筒出胶口,可安装分胶块。同时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带动位移传感器和指针移动。使用者可肉眼观察,获取推胶量,并将数据反馈至控制器,还可根据获取的数据判胶水是否推完。若胶水推完后,胶量报警器发出警报。掰动柄14,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快速回至原位。此时,打开胶筒快换机构10,将相应的胶筒取出,更换新的胶筒。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