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材覆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7757发布日期:2020-05-08 12:3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片材覆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覆胶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片材覆胶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于一些片材,需要在其表面覆胶。通常情况下是通过滚压的方式进行覆胶,即在覆胶设备上设置一个胶槽以及两个平行布置的覆胶辊,胶槽内储放有胶水,两覆胶辊上下布置,位于下方的覆胶辊部分浸入胶槽中的胶水中,以使该覆胶辊上覆设有胶水,通过电机驱动覆设有胶水的覆胶辊转动,片材经过两覆胶辊之间,覆胶辊上的胶水即覆设在片材上。现有技术中,一般只在一个覆胶辊上覆设胶水,片材只能单面覆胶,也就不能完成片材双面覆胶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片材覆胶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为:一种片材覆胶机,其包括

机架;

第一覆胶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覆胶装置包括第一覆胶辊以及向第一覆胶辊覆设胶水的第一覆胶组件;

第二覆胶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覆胶装置包括第二覆胶辊以及向第二覆胶辊覆设胶水的第二覆胶组件,所述第一覆胶辊与所述第二覆胶辊相互平行;

输胶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储胶池以及送胶组件,所述送胶组件同时连通所述第一覆胶组件以及所述第二覆胶组件;

转动件,与所述第一覆胶辊和/或所述第二覆胶辊传动连接。

上述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在第一覆胶辊和第二覆胶辊上均覆设胶水,当片材经过第一覆胶辊和第二覆胶辊之间时即可在片材的双面覆胶,满足片材双面覆胶的生产需要。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片材覆胶机,所述送胶组件包括送胶泵以及分胶块,所述分胶块内具有一主胶道以及两分胶道,两所述分胶道均与所述主胶道相连通,所述第一覆胶组件通过一第一管道与其中一个分胶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覆胶组件通过一第二管道与另一个分胶道相连通,所述储胶池、所述送胶泵以及所述主胶道顺次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片材覆胶机,所述分胶块上插设有第一加热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片材覆胶机,所述第一覆胶组件包括

覆胶块,设置于机架上,所述覆胶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覆胶辊相平行的第一覆胶槽,所述覆胶块内设置有同时连通所述送胶组件和所述第一覆胶槽的第一覆胶通道,所述第一覆胶辊伸入至所述第一覆胶槽内;

第一刮胶架,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第一刮胶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覆胶辊相平行的第一刮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片材覆胶机,所述第一刮胶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覆胶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刮胶架相连接的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一刮胶架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一刮条与所述第一覆胶辊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片材覆胶机,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螺纹杆、第一弹性件、第一螺母以及第一调节块;

所述第一调节块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第一调节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刮胶架,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纹杆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一螺母均套设于所述第一螺纹杆上,且所述第一调节块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螺母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片材覆胶机,所述第二覆胶组件包括第二刮胶架以及第二刮条,所述第二刮胶架设置于机架上,且所述第二刮条内设置有同时连通所述送胶组件和所述第二刮条外侧壁的第二覆胶通道,所述第二刮条设置于所述第二刮胶架上,且所述第二刮条与所述第二覆胶辊相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片材覆胶机,所述第二刮胶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覆胶组件还包括与第二刮胶架相连接的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二刮胶架转动以改变所述第二刮条与所述第二覆胶辊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片材覆胶机,所述第二刮胶架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围板,所述围板延伸至所述第二覆胶辊的端面,以使所述第二刮胶架、所述第二刮条、所述围板和所述第二覆胶辊共同围成第二覆胶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片材覆胶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三调节机构,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座、第三螺纹杆、第三弹性件、第三调节块以及第三螺母;

所述安装座滑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覆胶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三螺纹杆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所述第三调节块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第三螺纹杆穿设于所述第三调节块,所述第三弹性件和所述第三螺母均套设于所述第三螺纹杆上,且所述第三调节块位于所述第三弹性件和所述第三螺母之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胶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胶块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覆胶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覆胶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覆胶装置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覆胶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8,一种片材覆胶机,其包括机架10、第一覆胶装置20、第二覆胶装置30、输胶装置40以及转动件50,第一覆胶装置20和第二覆胶装置30均设置于机架10上。第一覆胶装置20包括第一覆胶辊21以及向第一覆胶辊21覆设胶水的第一覆胶组件,第二覆胶装置30包括第二覆胶辊31以及向第二覆胶辊31覆设胶水的第二覆胶组件,第一覆胶辊21与第二覆胶辊31平行布置。输胶装置40包括相互连通的储胶池41以及送胶组件42,送胶组件42同时连通第一覆胶组件以及第二覆胶组件,通过送胶组件42向第一覆胶组件和第二覆胶组件输送胶水。转动件50与第一覆胶辊21传动连接,以在工作时驱动第一覆胶辊21转动。

具体的,送胶组件42包括送胶泵421以及分胶块422,分胶块422内具有一主胶道4221以及两分胶道4222,两分胶道4222均与主胶道4221相连通,储胶池41、送胶泵421以及主胶道4221顺次连通。送胶泵421将储胶池41内的胶水输送至主胶道4221,通过主胶道4221将胶水分送至分胶道4222。

在分胶块422上插设有第一加热件63,以对分胶块422进行加热,避免分胶块422内的胶水凝固。

在某些实施例中,分胶块422可由分流阀代替,在分流阀表面包覆保温层。

参照图4,在分胶块422上开设有两调节孔4223,两调节孔4223各自与一分胶道4222相连通。在调节孔4223内可螺设堵头,当需要对片材双面覆胶时,两个分胶道4222均处于导通状态;当仅需要对片材单面覆胶时,调整堵头,以使堵头伸入该分胶道4222并将该分胶道4222截断,以限制胶水的流通。当然,堵头还可替换为阀芯。

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第一覆胶组件包括覆胶块221、第一刮胶架222以及第一调节机构224,覆胶块221设置于机架10上。覆胶块221上设置有与第一覆胶辊21相平行的第一覆胶槽2211,覆胶块221内设置有第一覆胶通道2212,第一覆胶通道2212连通第一覆胶槽2211,第一覆胶通道2212还与分胶块422上的其中一个分胶道4222通过第一管道423相连通,第一覆胶辊21伸入至第一覆胶槽2211内。第一刮胶架222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0上,第一刮胶架222上设置有与第一覆胶辊21相平行的第一刮条223。

第一调节机构224包括第一连杆2241、第一螺纹杆2242、第一弹性件2243、第一螺母2244以及第一调节块2245。第一调节块2245设置于机架10上,且第一调节块2245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246,第一连杆2241的一端连接第一刮胶架222,第一连杆2241的另一端与第一螺纹杆2242连接,第一螺纹杆2242穿过第一通孔2246,且第一螺纹杆2242与第一通孔2246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弹性件2243和第一螺母2244均套设于第一螺纹杆2242上,且第一调节块2245位于第一弹性件2243与第一螺母2244之间。

分胶道4222内的胶水经由第一覆胶通道2212流动至第一覆胶槽2211,第一覆胶辊21转动时可沾上胶水,经由第一刮条223可将第一覆胶辊21上多余的胶水刮除,并使第一覆胶辊21上的胶水分布均匀,第一覆胶辊21上可覆盖一层厚度一致的胶水层。此外,通过拧转第一螺母2244,可驱动第一刮胶架222转动,以改变第一刮条223与第一覆胶辊21之间的距离,进而可调整第一覆胶辊21上的胶水层的厚度。

在覆胶块221的下方设置有开口朝上的胶盒61,通过胶盒61承接第一覆胶组件上掉落的胶水。胶盒61的底部与储胶池41通过回胶管62相连通。

参照图1、图2、图7和图8,第二覆胶组件包括第二刮胶架321、第二刮条322以及第二调节机构323。第二刮胶架321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0上,且第二刮条322内设置有第二覆胶通道3211,第二覆胶通道3211与分胶块422上的另一个分胶道4222通过第二管道424相连通,且第二覆胶通道3211还与第二刮胶架321的外侧壁相连通,第二刮条322设置于第二刮胶架321上,且第二刮条322与第二覆胶辊31相平行。

第二调节机构323包括第二连杆3231、第二螺纹杆3232、第二弹性件3233、第二螺母3234以及第二调节块3235,第二调节块3235设置于机架10上,且第二调节块3235上设置有第二通孔3236,第二连杆3231的一端连接第二刮胶架321,第二连杆3231的另一端与第二螺纹杆3232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螺纹杆3232穿过第二通孔3236,且第二螺纹杆3232与第二通孔3236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弹性件3233和第二螺母3234均套设于第二螺纹杆3232上,且第二调节块3235位于第二弹性件3233与第二螺母3234之间。

分胶道4222内的胶水经由第二覆胶通道3211流出至第二刮胶架321的外侧壁,然后胶水流动至第二刮条322,第二覆胶辊31相对第二刮条322转动即可沾上胶水,通过第二刮条322可使第二覆胶辊31上的胶水分布均匀,且胶水层的厚度一致。此外,通过拧转第二螺母3234,可驱动第二刮胶架321转动,以改变第二刮条322与第二覆胶辊31之间的距离,进而可调整第二覆胶辊31上的胶水层的厚度。

在第二刮胶架32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围板324,围板324延伸至第二覆胶辊31的端面。第二刮胶架321、第二刮条322、围板324和第二覆胶辊31可共同围成第二覆胶槽325。通过上述结构,既可在第二覆胶槽325储存一部分胶水,以使胶水能够均匀分布于第二刮条322上,还可避免胶水从第二刮条322和第一刮胶架222的两端流下。

为适应第二刮胶架321的转动,第二管道424可采用软质管材,以使第二管道424能够在一定幅度内发生可复位的扭转变形。

在机架10上设置有第三调节机构70,该第三调节机构70包括安装座71、第三螺纹杆72、第三弹性件73、第三调节块74以及第三螺母75。安装座71滑动设置于机架10上,第一覆胶辊21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0上,第二覆胶辊31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座71上,第三螺纹杆72与安装座71相连接,第三调节块74设置于机架10上,且第三螺纹杆72穿设于第三调节块74,第三弹性件73和第三螺母75均套设于第三螺纹杆72上,且第三调节块74位于第三弹性件73和第三螺母75之间。

通过拧转第三螺母75可驱动安装座71移动,以调整第一覆胶辊21与第二覆胶辊31之间的间距。

转动件50通过皮带(附图中未示出)与第一覆胶辊21传动连接,即在转动件50上设置第一带轮,在第一覆胶辊21上设置第二带轮,皮带同时绕设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第一覆胶辊21设置为主动辊,第二覆胶辊31设置为从动辊。

在某些实施例中,亦可将转动件50通过皮带与第二覆胶辊31传动连接,即将第二带轮设置于第二覆胶辊31上,以使转动件50通过皮带驱动第二覆胶辊31转动。第二覆胶辊31设置为主动辊,第一覆胶辊21设置为从动辊。同时,可在机架10上设置张紧器,以调整皮带的松紧度。

此外,可在第一覆胶辊21上设置第二带轮,在第二覆胶辊31上设置第三带轮,皮带同时绕设于第一带轮、第二带轮以及第三带轮,以使转动件50同时与第一覆胶辊21和第二覆胶辊31传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转动件50设置为电机,第一弹性件2243、第二弹性件3233和第三弹性件73设置为压缩弹簧。此外,转动件50还可设置为气动马达,第一弹性件2243、第二弹性件3233和第三弹性件73可设置为气弹簧。

在某些实施例中,对于第一调节机构224,可将第一螺母2244直接螺设于第一刮胶架222上,旋紧第一螺母2244,以使第一螺母2244紧贴于机架10,以限制第一刮胶架222的转动,将第一螺母2244拧松,第一刮胶架222可继续旋转。同样的,对于第二调节机构323,可将第二螺母3234直接螺设于第二刮胶架321上。

在第一覆胶辊21和第二覆胶辊31上各插设有一第二加热件64,以避免胶水凝固。同样的,在覆胶块221以及第二刮胶架321上也分别设置有第三加热件65,用以避免胶水凝固。在储胶池41和胶盒61分别设置有第四加热件(附图中未示出)。

上述的各加热件可采用电热管或者电热丝。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在第一覆胶辊21和第二覆胶辊31上均覆设胶水,当片材经过第一覆胶辊21和第二覆胶辊31之间时即可在片材的双面覆胶。当只需要单面覆胶时,利用堵头或者阀芯将其中一个分胶道4222截断即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