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4056发布日期:2020-05-20 03:0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属于糊树脂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是一种可以对回收的氯乙烯进行净化去除杂质的装置,聚合回收的氯乙烯气体中含有氯化氢等多种杂质,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将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的装置。但是,现有的用于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定缺陷,现有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虽然能够将回收的氯乙烯气体进行简单的处理,但是水碱洗效果并不理想,无法将氯乙烯气体中含有的氯化氢等酸性杂质去除彻底,以致酸性物质与铁离子结合形成三氯化铁等固态杂质污染压缩后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该装置能净化掉回收的氯乙烯气体内含有的绝大部分酸性气体,大大降低了酸性气体与铁离子结合形成酸性物质后腐蚀和堵塞后系统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包括气液分离罐,气液分离罐上部的气相出口与水洗塔中下部的进口相连,水洗塔顶部的气相出口与碱洗塔中下部的进口相连,碱洗塔顶部的气相出口与正水封顶部进口相连,正水封顶部出口与气柜下部的进口相连,气柜下部的出口与逆水封顶部进口相连,逆水封顶部出口与冷却器进口相连,冷却器出口与氯乙烯缓冲罐进口相连,氯乙烯缓冲罐出口与压缩机进口相连。

其中:

所述水洗塔的进水口与水储罐下部出口相连,水洗塔的进水口与水储罐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洗塔的出水口与水储罐顶部进口相连。通过水泵将水储罐中的水源源不断的提供给水洗塔,从而起到过滤氯乙烯气体的作用。

所述水储罐下部设排出管线a。

所述碱洗塔的碱液进口与碱循环槽下部出口相连,碱洗塔的碱液进口与碱循环槽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碱循环泵,所述碱洗塔的碱液出口与碱循环槽顶部进口相连。通过碱循环泵将碱循环槽中的碱液源源不断的提供给碱洗塔,从而起到中和酸性气体的作用。

所述碱循环泵还与碱循环槽顶部进口相连。

所述碱循环槽下部设排出管线c。

所述碱循环槽的顶部设有新碱液进口,新碱液进口与碱储罐的出口相连,新碱液进口与碱储罐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碱泵。由于碱洗塔内的碱液需要定期更换,所以通过碱泵将碱储罐中的新碱液加入到碱循环槽内。

所述碱泵还与碱储罐的顶部进口相连。

所述碱洗塔的碱液出口还与排出管线b相连。

所述逆水封顶部出口还与正水封顶部进口相连。

工作原理及过程:

回收的氯乙烯气体经过气液分离罐进行气液分离后,液体存于罐内而气体到达水洗塔中,氯乙烯气体在水洗塔中过滤掉部分溶于水的酸性气体和杂质,然后到达碱洗塔,在碱洗塔内更彻底的过滤掉酸性物质(碱洗塔内的碱液需要定期更换以确保能够起到良好的净化效果)。然后氯乙烯气体通过正水封到达气柜进行储存,气柜内的氯乙烯气体到达一定高度后开启压缩机,气柜内的氯乙烯经过逆水封到达冷却器,冷却器是通过5℃水给氯乙烯冷却,冷却后的气体通过缓冲罐进入压缩机通过压缩后进入到后系统中。该装置从气液分离罐到压缩机前均保持微正压,气柜压力在4kpa左右。

气柜前后设置正水封和逆水封,水封罐内注入一定量的水防止气体倒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净化掉回收的氯乙烯气体内含有的绝大部分酸性气体,大大降低了酸性气体与铁离子结合形成酸性物质后腐蚀和堵塞后系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液分离罐;2、水洗塔;3、碱洗塔;4、水储罐;5、碱储罐;6、水泵;7、碱泵;8、碱循环泵;9、碱循环槽;10、正水封;11、气柜;12、逆水封;13、冷却器;14、氯乙烯缓冲罐;15、压缩机;16、排出管线a;17、排出管线b;18、排出管线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所述的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包括气液分离罐1,气液分离罐1上部的气相出口与水洗塔2中下部的进口相连,水洗塔2顶部的气相出口与碱洗塔3中下部的进口相连,碱洗塔3顶部的气相出口与正水封10顶部进口相连,正水封10顶部出口与气柜11下部的进口相连,气柜11下部的出口与逆水封12顶部进口相连,逆水封12顶部出口与冷却器13进口相连,冷却器13出口与氯乙烯缓冲罐14进口相连,氯乙烯缓冲罐14出口与压缩机15进口相连。

其中:

所述水洗塔2的进水口与水储罐4下部出口相连,水洗塔2的进水口与水储罐4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水泵6,所述水洗塔2的出水口与水储罐4顶部进口相连。通过水泵6将水储罐4中的水源源不断的提供给水洗塔2,从而起到过滤氯乙烯气体的作用。

所述水储罐4下部设排出管线a16。

所述碱洗塔3的碱液进口与碱循环槽9下部出口相连,碱洗塔3的碱液进口与碱循环槽9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碱循环泵8,所述碱洗塔3的碱液出口与碱循环槽9顶部进口相连。通过碱循环泵8将碱循环槽9中的碱液源源不断的提供给碱洗塔3,从而起到中和酸性气体的作用。

所述碱循环泵8还与碱循环槽9顶部进口相连。

所述碱循环槽9下部设排出管线c18。

所述碱循环槽9的顶部设有新碱液进口,新碱液进口与碱储罐5的出口相连,新碱液进口与碱储罐5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碱泵7。由于碱洗塔3内的碱液需要定期更换,所以通过碱泵7将碱储罐5中的新碱液加入到碱循环槽9内。

所述碱泵7还与碱储罐5的顶部进口相连。

所述碱洗塔3的碱液出口还与排出管线b17相连。

所述逆水封12顶部出口还与正水封10顶部进口相连。

回收的氯乙烯气体经过气液分离罐1进行气液分离后,液体留于罐内而气体到达水洗塔2中,水泵6将水储罐4内的水向源源不断的提供给水洗塔2,使得水洗塔2与水储罐4内的水循环起来,水储罐4每天换水确保水质良好,氯乙烯气体在水洗塔2中过滤掉部分溶于水的酸性气体和杂质,然后到达碱洗塔3,在碱洗塔3内更彻底的过滤掉酸性物质,碱洗塔3内的碱液需要定期更换,确保能够起到良好的净化效果。氯乙烯气体从碱洗塔3出来到达正水封10,正水封10起到防止气体倒回的作用,正水封10需定期换水。气体从正水封10至气柜11进行储存,气柜11压力维持在4kpa,且气柜11设置高低液位联锁,低液位15%联锁将压缩后系统至气柜11的阀门打开,确保气柜11不会被抽空,高液位85%联锁将气柜11入口阀门关闭确保气柜11不被顶翻。正常工作时,气柜11内的氯乙烯气体在上升至50-60%高度时开启压缩机15,气柜11内的氯乙烯会经过逆水封12到达冷却器13,冷却器13是通过5℃水给氯乙烯冷却,冷却后的气体通过缓冲罐进入压缩机15通过压缩后进入到后系统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液分离罐(1),气液分离罐(1)上部的气相出口与水洗塔(2)中下部的进口相连,水洗塔(2)顶部的气相出口与碱洗塔(3)中下部的进口相连,碱洗塔(3)顶部的气相出口与正水封(10)顶部进口相连,正水封(10)顶部出口与气柜(11)下部的进口相连,气柜(11)下部的出口与逆水封(12)顶部进口相连,逆水封(12)顶部出口与冷却器(13)进口相连,冷却器(13)出口与氯乙烯缓冲罐(14)进口相连,氯乙烯缓冲罐(14)出口与压缩机(15)进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塔(2)的进水口与水储罐(4)下部出口相连,水洗塔(2)的进水口与水储罐(4)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水泵(6),所述水洗塔(2)的出水口与水储罐(4)顶部进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储罐(4)下部设排出管线a(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洗塔(3)的碱液进口与碱循环槽(9)下部出口相连,碱洗塔(3)的碱液进口与碱循环槽(9)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碱循环泵(8),所述碱洗塔(3)的碱液出口与碱循环槽(9)顶部进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循环泵(8)还与碱循环槽(9)顶部进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循环槽(9)下部设排出管线c(1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循环槽(9)的顶部设有新碱液进口,新碱液进口与碱储罐(5)的出口相连,新碱液进口与碱储罐(5)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碱泵(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泵(7)还与碱储罐(5)的顶部进口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洗塔(3)的碱液出口还与排出管线b(17)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水封(12)顶部出口还与正水封(10)顶部进口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属于糊树脂生产技术领域。所述的氯乙烯气体回收净化装置,包括气液分离罐,气液分离罐上部的气相出口与水洗塔中下部的进口相连,水洗塔顶部的气相出口与碱洗塔中下部的进口相连,碱洗塔顶部的气相出口与正水封顶部进口相连,正水封顶部出口与气柜下部的进口相连,气柜下部的出口与逆水封顶部进口相连,逆水封顶部出口与冷却器进口相连,冷却器出口与氯乙烯缓冲罐进口相连,氯乙烯缓冲罐出口与压缩机进口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净化掉回收的氯乙烯气体内含有的绝大部分酸性气体,大大降低了酸性气体与铁离子结合形成酸性物质后腐蚀和堵塞后系统的可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爽;孙树群;张海奇;张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朗晖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