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反冲洗器及具有其的喷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9283发布日期:2020-06-02 20:0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过滤反冲洗器及具有其的喷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过滤反冲洗器及具有其的喷淋系统。



背景技术:

肥水一体化技术是一项先进的节本增效的实用技术,其将肥料和水按照预定的比例在肥水池混合后形成肥水,然后通过抽水泵将肥水输送至种植田处的喷淋装置中,实现浇水施肥同时进行。在使用时,肥水池内的水通常从种植田附近的河流、水池等水源处抽取,其不可避免地存在有泥土、树叶等外界杂质。在灌溉时,为避免肥水池内肥水中的杂质堵塞喷淋装置,通常在肥水池中设置过滤装置,以对进入喷淋装置前的肥水进行过滤。过滤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堵塞,此时,需对堵塞的过滤装置进行清洗才能使得过滤装置恢复使用。现有技术中,在清洗过滤装置时,需另接一套冲洗设备,冲洗设备通常包括冲洗头、与冲洗头连接的冲洗总管道及与冲洗总管道连接的水泵,清洗时,通过水泵将干净的水源抽吸至冲洗头以对过滤装置进行冲洗。而在野外作业时,存在难以寻找干净水源的困难。而若过滤装置在灌溉过程中发生堵塞,为防止冲洗过程中影响肥水的混合比,因此,在对过滤装置进行冲洗前还必须将过滤装置从肥水池中拆出,导致整个清洗过程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过滤反冲洗器,其具有过滤及反冲洗的功能,且过滤器进行冲洗前无需从肥水池中拆出,使用较为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过滤反冲洗器,包括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一供水阀、第二供水阀、抽水泵、供水管、供水总阀、第一冲洗阀、第二冲洗阀及冲洗总阀,所述第一过滤器通过所述第一供水阀后与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通过所述第二供水阀后与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供水总阀装设在所述供水管上,以控制所述供水管的通断;所述第一过滤器还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冲洗阀及所述冲洗总阀后与所述供水管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还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冲洗阀及所述冲洗总阀后与所述供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反冲洗器包括抽水管及由所述抽水管的一端分支形成的第一抽水分支管及第二抽水分支管,所述抽水管的自由末端与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抽水分支管的自由末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二抽水分支管的自由末端与所述第二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一供水阀装设在所述第一抽水分支管上,所述第二供水阀装设在所述第二抽水分支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反冲洗器包括冲洗总管及由所述冲洗总管一端分支形成的第一冲洗分支管及第二冲洗分支管,所述冲洗总管的自由末端与所述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冲洗分支管的自由末端与所述第一抽水分支管连接,且所述第一冲洗分支管与所述第一抽水分支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及所述第一供水阀之间,所述第二冲洗分支管的自由末端与所述第二抽水分支管连接,且所述第二冲洗分支管与所述第二抽水分支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器及所述第二供水阀之间,所述第一冲洗阀装设在所述第一冲洗分支管上,所述第二冲洗阀装设在所述第二冲洗分支管上,所述冲洗总阀装设在所述冲洗总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冲洗总管与所述供水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抽水泵及所述供水总阀之间,所述抽水泵为可调压力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器及所述第二过滤器均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采用箱体滤网组装而成,所述箱体滤网为金属网,围成所述过滤箱的侧壁上贯通开始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连通过滤箱的内腔与外界;第一抽水分支管的自由末端经由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连接孔伸入所述第一过滤器内;所述第二抽水分支管的自由末端经由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连接孔伸入所述第二过滤器内;所述第一抽水分支管及所述第二抽水分支管内均装设有管道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器及所述第二过滤器均包括过滤箱及装设于所述过滤箱上的过滤管,所述过滤箱包括网框架及包覆于网框架外并与网框架连接的箱体滤网;所述箱体滤网上贯通开始有固定孔;所述过滤管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箱的网框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过滤箱内,所述过滤管内装设有管道滤网;所述第一抽水分支管内的自由末端经由所述固定孔后插接于第一过滤器的过滤管内;所述第二抽水分支管内的自由末端经由所述固定孔后插接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所述过滤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器及所述第二过滤器均包括过滤箱及装设于过滤箱上的过滤管,所述过滤箱包括网框架及包覆于网框架外并与网框架连接的箱体滤网;所述箱体滤网上贯通开始有固定孔;所述过滤管穿设所述固定孔,且所述过滤管的外周壁与所述过滤箱的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管的一端位于所述过滤箱内,另一端位于所述过滤箱外,所述过滤管内装设有管道滤网;所述第一抽水分支管内的自由末端与相应过滤管位于所述过滤箱外的一端可拆连接;所述第二抽水分支管内的自由末端与相应过滤管位于所述过滤箱外的一端可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滤网的滤网目数大于所述箱体滤网的滤网目数。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滤网及所述箱体滤网均为双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喷淋系统,包括过滤反冲洗器及喷淋装置,所述过滤反冲洗器包括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一供水阀、第二供水阀、抽水泵、供水管、供水总阀、第一冲洗阀、第二冲洗阀及冲洗总阀,所述第一过滤器通过所述第一供水阀后与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通过所述第二供水阀后与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喷淋装置;所述供水总阀装设在所述供水管上,以控制所述供水管的通断;所述第一过滤器还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冲洗阀及所述冲洗总阀后与所述供水管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还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冲洗阀及所述冲洗总阀后与所述供水管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过滤反冲洗器,使用时,打开第一供水阀及供水总阀,并关闭其他阀门,此时,在抽水泵的作用下,可利用第一过滤器对肥水池内的肥水进行过滤,并将肥水抽取至供水管内;若打开第二供水阀及供水总阀,并关闭其他阀门,此时,在抽水泵的作用下,可利用第二过滤器对肥水池内的肥水进行过滤,并将肥水抽取至供水管内;清洗第一过滤器时,打开第二供水阀、冲洗总阀及第一冲洗阀,关闭其他阀门,此时,在抽水泵的作用下,可利用第二过滤器对肥水池内的肥水进行过滤,并将第二过滤器过滤后的肥水抽吸至第一过滤器中以对第一过滤器进行反冲,进而实现对第一过滤器的清洗;清洗第二过滤器时,打开第一供水阀、冲洗总阀及第二冲洗阀,关闭其他阀门,此时,在抽水泵的作用下,可利用第一过滤器对肥水池内的肥水进行过滤,并将第一过滤器过滤后的肥水抽吸至第二过滤器中以对第二过滤器进行反冲,进而实现对第二过滤器的清洗。因此,该过滤反冲洗器具有过滤及反冲洗的功能,避免水喷淋装置堵塞,且能够使肥水通过第一过滤器及第二过滤器反向出水冲洗,冲洗前无需将第一过滤器及第二过滤器从肥水池中拆出,亦无需另外接一套冲洗设备及另外寻找干净水源,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喷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喷淋系统中第一过滤器与第一抽水分支管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第一抽水分支管自由末端处的透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器与第一抽水分支管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第一抽水分支管自由末端与过滤管连接处的透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器与第一抽水分支管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喷淋系统、200-过滤反冲洗器、30-第一过滤器、31-第二过滤器、32-第一供水阀、33-第二供水阀、34-抽水泵、35-供水管、36-供水总阀、37-第一冲洗阀、38-第二冲洗阀、39-冲洗总阀、41-抽水管、43-第一抽水分支管、45-第二抽水分支管、51-冲洗总管、53-第一冲洗分支管、55-第二冲洗分支管、61-过滤箱、631-网框架、632-箱体滤网、634-固定孔、62-连接孔、7-管道滤网、8-过滤管、400-喷淋装置、500-肥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喷淋系统100,包括过滤反冲洗器200及喷淋装置400,其中,过滤反冲洗器200用于装设在肥水池500处,并与喷淋装置400连接,以对肥水池500内的肥水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肥水传输至喷淋装置400;喷淋装置400用于将过滤反冲洗器200传输过来的肥水灌溉至种植田处。喷淋装置400可包括设置在种植田处的管道及间隔设置在管道上的喷头等,其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过滤反冲洗器200包括第一过滤器30、第二过滤器31、第一供水阀32、第二供水阀33、抽水泵34、供水管35、供水总阀36、第一冲洗阀37、第二冲洗阀38及冲洗总阀39。第一过滤器30通过第一供水阀32后与抽水泵34的进水口连接,第二过滤器31通过第二供水阀33后与抽水泵34的进水口连接,抽水泵34的出水口与供水管35的一端连接,供水管35的另一端与喷淋装置400的管道连接;供水总阀36装设在供水管35上,以控制供水管35的通断;第一过滤器30还依次通过第一冲洗阀37及冲洗总阀39后与供水管35连接;第二过滤器31还依次通过第二冲洗阀38及冲洗总阀39后与供水管35连接。

第一过滤器30通过第一供水阀32后与抽水泵34的进水口连接,第二过滤器31通过第二供水阀33后与抽水泵34的进水口连接,具体为:过滤反冲洗器200包括抽水管41及由抽水管41的一端分支形成的第一抽水分支管43及第二抽水分支管45;抽水管41的自由末端与抽水泵34的进水口连接,第一抽水分支管43的自由末端与第一过滤器30连接;第二抽水分支管45的自由末端与第二过滤器31连接;第一供水阀32装设在第一抽水分支管43上,第二供水阀33装设在第二抽水分支管45上。

第一过滤器30还依次通过第一冲洗阀37及冲洗总阀39后与供水管35连接,第二过滤器31还依次通过第二冲洗阀38及冲洗总阀39后与供水管35连接,具体为:过滤反冲洗器200包括冲洗总管51及由冲洗总管51的一端分支形成的第一冲洗分支管53及第二冲洗分支管55,冲洗总管51的自由末端与供水管35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冲洗总管51与供水管35的连接处位于抽水泵34及供水总阀36之间;第一冲洗分支管53的自由末端与第一抽水分支管43连接,且第一冲洗分支管53与第一抽水分支管43的连接处位于第一过滤器30及第一供水阀32之间;第二冲洗分支管55的自由末端与第二抽水分支管45连接,且第二冲洗分支管55与第二抽水分支管45的连接处位于第二过滤器31及第二供水阀33之间;第一冲洗阀37装设在第一冲洗分支管53上,第二冲洗阀38装设在第二冲洗分支管55上,冲洗总阀39装设在冲洗总管51上。

优选地,抽水泵34采用压力可调的压力泵,第一供水阀32、第二供水阀33、供水总阀36、第一冲洗阀37、第二冲洗阀38及冲洗总阀39均为球阀;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抽水泵34也可以采用其他种类的水泵,第一供水阀32、第二供水阀33、供水总阀36、第一冲洗阀37、第二冲洗阀38及冲洗总阀39均可采用其他种类的阀门。

请一并参见图2及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器30及第二过滤器31均包括过滤箱61,过滤箱61大致呈中空的圆柱状网框结构。优选地,过滤箱61为采用箱体滤网632组装而成,箱体滤网632采用金属滤网,其通过焊接等方式组装而成过滤箱61。围成过滤箱61的侧壁上贯通开始有连接孔62。第一抽水分支管43与第一过滤器30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抽水分支管43的自由末端经由第一过滤器30的连接孔62伸入第一过滤器30内;第二抽水分支管45与第二过滤器31固定连接,并且第二抽水分支管45的自由末端经由第二过滤器31的连接孔62伸入第二过滤器31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抽水分支管43内及第二抽水分支管45内均还装设有管道滤网7。优选地,箱体滤网632的金属滤网及管道滤网7均为双层结构,且管道滤网7的滤网目数大于箱体滤网632的滤网目数;管道滤网7靠近第一抽水分支管43或第二抽水分支管45自由末端的管口设置,以便于组装,且过滤效果更好。使用时,通过箱体滤网632上的滤孔对进入第一过滤器30及第二过滤器31肥水进行一次过滤,再管道滤网7上的滤孔对肥水进行二次过滤,通过二次过滤能够使得其对肥水的过滤更彻底。优选地,管道滤网7及箱体滤网632均采用耐腐蚀、防锈的金属材料制成。

可以理解,第一过滤器30及第二过滤器31的形状、结构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器30及第二过滤器31的形状也可以为中空的正方体、长方体箱体状等。又例如,请一并参见图4及图5,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器30及第二过滤器31均包括过滤箱61及装设于过滤箱61上的过滤管8。过滤箱61为中空的网框结构,其包括网框架631及包覆于网框架631外并与网框架631连接的箱体滤网632,箱体滤网632的滤孔连通过滤箱61的内腔与外界。优选地,网框架631采用不锈钢制成,箱体滤网632采用耐腐蚀金属材料或其他材料,例如尼龙滤网等制成;箱体滤网632可通过焊接与网框架631固定,或通过绑绳固定在网框架631外,以便于拆装更换。箱体滤网632上贯通开始有固定孔634。过滤管8的一端与过滤箱61的网框架631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过滤箱61内。过滤管8位于过滤箱61内一端的管口处同样装设有管道滤网7。第一抽水分支管43的自由末端经由固定孔634后插接于第一过滤器30的过滤管8内,并与第一过滤器30的过滤管8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可拆连接。第二抽水分支管45的自由末端经由固定孔634后插接于第二过滤器31的过滤管8内,并与第二过滤器31的过滤管8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可拆连接。

请一并参见图6,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器30及第二过滤器31均包括过滤箱61及装设于过滤箱61上的过滤管8,过滤箱61的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相同,均包括网框架631及包覆于网框架631外并与网框架631连接的箱体滤网632,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管8穿设固定孔634,且过滤管8的外周壁与过滤箱61的网框架631固定连接。过滤管8的一端位于过滤箱61内,另一端位于过滤箱61外。过滤管8位于过滤箱61内一端的管口同样装设有管道滤网7。第一抽水分支管43的自由末端与相应过滤管8位于过滤箱61外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第二抽水分支管45的自由末端与相应过滤管8位于过滤箱61外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采用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过滤器30及第二过滤器31的结构,便于拆装第一过滤器30及第二过滤器31,以更利于后续设备的维护。

使用过滤功能时,可用任一过滤器过滤肥水,例如,当用第一过滤器30进水时,打开第一供水阀32及供水总阀36,关闭第二供水阀33、第一冲洗阀37、第二冲洗阀38及冲洗总阀39,可根据喷淋需要调节抽水泵34的压力大小,在抽水泵34的作用下,肥水依次穿过第一过滤器30滤箱61的滤孔及管道滤网7的滤孔后进入第一抽水分支管43内,在此过程中,杂质被阻拦在过滤箱61的箱体滤网632及管道滤网7外,过滤后的肥水依次通过抽水管41、抽水泵34及供水管35后进入喷淋装置400处进行灌溉;当用第二过滤器31进水时,打开第二供水阀33及供水总阀36,关闭第一供水阀32、第一冲洗阀37、第二冲洗阀38及冲洗总阀39,在抽水泵34的作用下,肥水依次穿过第二过滤器31过滤箱61的滤孔及管道滤网7的滤孔后进入第二抽水分支管45内,在此过程中,杂质被阻拦在过滤箱61的箱体滤网632及管道滤网7外,过滤后的肥水依次通过抽水管41、抽水泵34及供水管35后进入喷淋装置400处进行灌溉。

当用第一过滤器30或第二过滤器31使用一段时间后,其箱体滤网632及管道滤网7上会吸附杂质,可通过调节相应阀门让水反向流出,达到冲洗过滤器的效果。使用反冲洗功能时,如要冲洗第一过滤器30,则打开第二供水阀33、冲洗总阀39及第一冲洗阀37,关闭第一供水阀32、第二冲洗阀38及供水总阀36,此时,肥水可由第二过滤器31进入并从第一过滤器30内向外冲出,以达到把吸附在第一过滤器30箱体滤网632及管道滤网7上的杂质冲洗干净的作用,具体为:被第二过滤器31过滤后的肥水依次经由第二抽水分支管45、抽水管41、抽水泵34、供水管35、冲洗总管51、第一冲洗分支管53及第一抽水分支管43后进入第一过滤器30内,并从第一过滤器30内部向外反冲。如要冲洗第二过滤器31,则打开第一供水阀32、第二冲洗阀38及冲洗总阀39,关闭第二供水阀33、第一冲洗阀37及供水总阀36,此时,肥水可由第一过滤器30进并从第二过滤器31出,以达到把吸附在第二过滤器31箱体滤网632及管道滤网7上的杂质冲洗干净的作用,具体为:被第一过滤器30过滤后的肥水依次经由第一抽水分支管43、抽水管41、抽水泵34、供水管35、冲洗总管51、第二冲洗分支管55及第二抽水分支管45后进入第二过滤器31内,并从第二过滤器31内部向外反冲。

上述过滤反冲洗器200及喷淋系统100,能达到过滤残渣及垃圾的作用,避免肥水喷淋管道堵塞,并能够使肥水通过第一、第二过滤器31反向出水冲洗,避免第一、第二过滤器31堵塞,且冲洗前无需将第一过滤器30及第二过滤器31从肥水池500中拆出,亦无需另外接一套冲洗设备及另外寻找干净水源,使用较为方便,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力。

可以理解,该过滤反冲洗器200不限于用在肥水池500中,也可以用在其他场景中进行过滤。

可以理解,第一抽水分支管43、第二抽水分支管45与过滤管8的连接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抽水分支管43、第二抽水分支管45与过滤管8之间可通过管接头实现可拆卸连接。

可以理解,冲洗总管51与供水管35的连接处也可以位于供水总阀36远离抽水泵34的一端,此时,在反冲洗过程中,还可同时对种植田内的作物进行灌溉,但其会使得反冲洗的压力下降,导致冲洗效果降低。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