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0165发布日期:2020-08-11 21:5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过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中,获取上清液通常采用普通漏斗过滤、离心分离等方式。而采用普通漏斗只在重力作用下过滤,分离速度慢,不能快速获取上清液;采用离心分离的方式,在离心过程中容易破坏分离液中的物质分子,不易获取到有效完整的上清液。而且现有技术在过滤时需要经过注射、分离以及抽取等多个步骤,操作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操作繁琐复杂的技术问题,具有操作简单和分离快速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和滤膜;所述过滤筒的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中空内腔和导流筒,所述过滤筒的底壁设有通孔;所述导流筒的第一端与所述通孔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导流筒的第二端与所述过滤筒的内腔连通;所述滤膜用于封堵所述通孔的第二端,使得液体依次通过所述滤膜、所述通孔和所述导流筒进入到所述过滤筒的内腔。

优选地,在上述的过滤装置中,所述过滤筒的底部设有开口朝向所述滤膜的凹槽,使得所述通孔、所述凹槽和所述滤膜依次连通;所述凹槽内设有凸起,所述凸起抵接于所述滤膜。

优选地,在上述的过滤装置中,所述凸起呈十字状或梅花状。

优选地,在上述的过滤装置中,所述通孔的直径为0.3mm~1.5mm。

优选地,在上述的过滤装置中,所述通孔呈阶梯状,所述通孔的小径端位于靠近所述滤膜的一侧。

优选地,在上述的过滤装置中,所述导流筒的侧壁紧贴所述过滤筒的内侧壁设置。

优选地,在上述的过滤装置中,所述滤膜包括小孔膜和大孔膜,所述小孔膜靠近所述通孔设置。

优选地,在上述的过滤装置中,所述过滤筒的底部套设有用于将所述滤膜卡住在所述过滤筒上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与所述过滤筒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筒的底部设有进液孔。

优选地,在上述的过滤装置中,所述过滤筒套设有密封圈,以使得所述过滤筒与所述安装筒密封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的过滤装置中,所述过滤筒的顶部套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过滤筒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和滤膜;所述过滤筒的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中空内腔和导流筒,所述过滤筒的底壁设有通孔;所述导流筒的第一端与所述通孔的第一端连通,所述导流筒的第二端与所述过滤筒的内腔连通;所述滤膜用于封堵所述通孔的第二端,使得液体依次通过所述滤膜、所述通孔和所述导流筒进入到所述过滤筒的内腔。本申请在使用时,可以安装滤膜封堵住通孔的第二端,然后将过滤筒的底部插进于待分离的原液中,在外部的压力作用下,待分离的原液在滤膜处进行分离,上清液透过滤膜并且沿着通孔和导流筒进入到过滤筒的内腔,待过滤筒内腔中的上清液达到所需的量时,可以将整个过滤筒与原液分离,通孔内的液路会立刻断开,使得过滤完成后的上清液与原液之间的隔离,从而控制上清液的量。本申请通过压力可以提高原液在滤膜处的分离效率,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分离快速和可控制过滤通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筒将滤膜安装到过滤筒上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筒将滤膜安装到过滤筒上的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滤筒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滤筒的仰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滤筒的俯视图。

图中:

1为过滤筒、11为凹槽、12为凸起、2为滤膜、3为导流筒、31为通孔、4为安装筒、41为进液孔、5为密封圈、6为密封盖、7为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可以适用于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分离血液溶液中小于1.5μm直径的上清液,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操作繁琐复杂的技术问题,具有操作简单和分离快速的优点。但是本申请也可以适用于各种体液(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等)中分离淋巴细胞、生物标志物,本申请不作一一赘述。

请参考图1-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1和滤膜2;过滤筒1的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中空内腔和导流筒3,过滤筒1的底壁设有通孔31;导流筒3的第一端与通孔31的第一端连通,导流筒3的第二端与过滤筒1的内腔连通;滤膜2用于封堵通孔31的第二端,使得液体依次通过滤膜2、通孔31和导流筒3进入到过滤筒1的内腔。

本申请在使用时,可以安装滤膜2封堵住通孔31的第二端,然后将过滤筒1的底部插进于待分离的原液中,在外部的压力作用下,待分离的原液在滤膜2处进行分离,上清液透过滤膜2并且沿着通孔31和导流筒3进入到过滤筒1的内腔,待过滤筒1内腔中的上清液达到所需的量时,可以将整个过滤筒1与原液分离,通孔31内的液路会立刻断开,使得过滤完成后的上清液与原液之间的隔离,从而控制上清液的量。本申请通过压力可以提高原液在滤膜2处的分离效率,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分离快速和可控制过滤通量的优点。

更具体的说,如图1所示,滤膜2固定安装于过滤筒1底部,导流筒3的底部可以与过滤筒1的底部密封固定连接,也可以与过滤筒1一体成型,原液在滤膜2与通孔31的连通处进行过滤作业,分离出来的上清液可以通过细小的通孔31流入到过滤筒1的内腔中。当然滤膜2也可以直接密封安装于通孔31的第二端内,不过这样设置滤膜2为一次性使用,而覆设于过滤筒1的底部的滤膜2可以重复多次使用。另外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观看过滤筒1内腔的液体高度,整个过滤筒1可以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并且在过滤筒1外壁可以刻画有刻度线,其中零刻度线与过滤筒1的内底壁齐平,以便工作人员控制提取的上清液的量。同时通孔31的数量也不限定为1个,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通孔31的数量。将过滤筒1与原液分离既可以通过工作人员将过滤筒1往上提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机器将过滤筒1向上移来实现。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筒1的底部套设有用于将滤膜2卡住在过滤筒1上的安装筒4,安装筒4与过滤筒1可拆卸连接,安装筒4的底部设有进液孔41。在长期使用后滤膜2的微孔上难免会赛有微小的堵塞物,其分离效率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变长而降低。同时在对不同的原液进行过滤时也需要用到不同的滤膜2。为了方便滤膜2的更换,可以采用可拆卸式的安装筒4和滤膜2,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更换新的滤膜2,进而扩大了本申请的使用范围。

更具体地说,请参阅图3和图4,安装筒4的内部设有用于放置滤膜2的槽,并且安装筒4的进液孔41方便原液进入安装筒4并且透过滤膜2进行过滤。同时安装筒4的内壁可以设有内螺纹,过滤筒1的底部设有与安装筒4相适配的外螺纹7。通过将滤膜2放置在安装筒4中,然后旋转安装筒4使得安装筒4套设于过滤筒1上,进而使得滤膜2位于进液孔41和通孔31之间。螺纹连接的安装筒4和过滤筒1具有拆装方便和操作简单的优点。当然,安装筒4和过滤筒1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例如卡扣或螺丝固定等安装方式),本申请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筒1套设有密封圈5,以使得过滤筒1与安装筒4密封连接。在安装筒4在套设于过滤筒1上时,由于安装筒4的内壁和滤膜2的外壁之间存在缝隙,且安装筒4和过滤筒1的连接处也存在缝隙,当液体从进液孔41进入时,部分液体会穿过这些缝隙外漏于过滤筒1的外部。而密封圈5的设置可以堵住安装筒4和过滤筒1的连接缝隙,使得进入到安装筒4的液体不易外漏,使得原液可以正常在滤膜2处进行过滤。

更具体的说,请参阅图2,密封圈5可以套设于过滤筒1的底部上,也可以在过滤筒1的底部外壁与安装筒4的外壁齐平时,同时套设于过滤筒1和安装筒4上,这时过滤筒1和安装筒4之间的缝隙会被密封圈5包覆住。密封圈5采用常见的密封材料(如橡胶)。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筒1的顶部套设有密封盖6,密封盖6与过滤筒1可拆卸连接。密封盖6的设置可以在过滤的时候拧松放气,便于液体从通孔31进入过滤筒1的内腔,密封盖6也可以在过滤完成后拧紧,避免空气的进入,也可以避免液体挥发外泄。

更具体的说,请参阅图2,过滤筒1的顶部周缘向外延伸形成托板,托板便于工作人员将整个过滤筒1架设于所需的仪器中。托板的顶部设有密封盖6安装部,安装部外周设有外螺纹,密封盖6的内壁与安装部的外壁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密封盖6和过滤筒1具有拆装方便和操作简单的优点。当然,密封盖6和过滤筒1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例如卡扣或螺栓固定等安装方式),本申请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滤膜2包括小孔膜和大孔膜,小孔膜靠近通孔31设置,滤膜2采用小孔膜和大孔膜组成的双层膜结构,并且小孔膜位于大孔膜靠近通孔31的一侧,使得滤膜2的过滤精度逐渐增大。采用双层膜结构的滤膜2,可以提高滤膜2的过滤效果,又可以提高滤膜2的抗压能力,避免了滤膜2被液体压力冲破或压坏。

更具体地说,本申请的过滤装置除了采用分离体液的滤膜2,用于分离生物的体液,也可以采用分离其他溶液(如悬浊液、微球或纳米颗粒溶液)的滤膜2,用于分离其他溶液,本申请不作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过滤筒1的底部设有开口朝向滤膜2的凹槽11,使得通孔31、凹槽11和滤膜2依次连通;凹槽11内设有凸起12,凸起12抵接于滤膜2。如图6所示,凹槽11的设置可以增加滤膜2参与到过滤作业的面积,进而可以提高滤膜2的过滤效率,并且不容易在通孔31处造成堵塞。由于在过滤时需要将整个过滤筒1往待分离的原液中插,这时滤膜2会受到来自原液向上的压力,长期过滤受力容易导致滤膜2变形或破损,而凸起12的设置可以起到支撑滤膜2的作用,避免了向下压时的压力过大引起的滤膜2变形或破损。其中凸起12既可以通过焊接或粘接固定于所述凹槽11的底部,也可以与过滤筒11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凸起12呈十字状或梅花状。在过滤筒1达到内腔达到所需高度时,提起过滤筒1使得通孔31的液路断开,通孔31内的上清液回流到凹槽11,由于上清液无法一下子竖直透过滤膜2,因而上清液会布满整个凹槽11。而凸起12做成曲边多边形,可以引导液体会沿着凸起12的边缘流动,进而引导回流液体从滤膜2的其他部位流出过滤筒1。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通孔31的直径为0.3mm~1.5mm。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获取定量的上清液,需要限制上清液进入到过滤筒1的内腔的速度,所以需要将通孔31设置成微小孔径,同时微小孔径的通孔31只需要轻轻震荡(如工作人员轻轻一甩或一提)就可以中断通孔31的液体流通,迅速停止通孔31内的液体进入到过滤筒1内腔中。但是通孔31又不能过小,会影响过滤筒1获取上清液的速率。当通孔31的直径为0.3mm~1.5mm时,既可以保证过滤装置的过滤效率,又可以迅速中断通孔31的液路,进而可以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控制上清液的获取量。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孔31呈阶梯状,通孔31的小径端位于靠近滤膜2的一侧。由于通孔31的长度为导流筒3的高度与过滤筒1底壁的厚度之和,长度越长,微小的通孔31堵塞的几率也越大,影响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为了降低通孔31堵塞的几率,可以将通孔31设置成阶梯状,孔径不变的通孔31小径端依然可以保证能够迅速中断通孔31的液路。

更具体地说,可以将通孔31的小径端的直径为0.3mm~1.5mm,通孔31的小径端的长度为2mm,通孔31的大径端的直径为1.2mm时,这时分离效率和控量效果最佳。导流筒3的孔径可以与通孔31的大径端的直径相同,也可以大于通孔31的大径端的直径。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筒3的侧壁紧贴过滤筒1的内侧壁设置。由于通孔31比较小,在压力的状态下导流筒3的通孔31喷出的液体压力也很大,贴壁设置的导流筒3可以增加了柱体的稳定性。而且在整个过滤装置获取上清液后,实验人员需要取部分样液进行实验,如果导流筒3设置在中间,不利于枪头插入过滤筒1取样。

更具体地说,请参阅图7,导流筒3的顶部可以倾斜设置,且导流筒3的顶部的较高侧紧贴过滤筒1内壁,这样设置方便引导通孔31的液体进入到过滤筒1的内腔中。导流筒3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而且导流筒3与过滤筒1可以通过相应的模具一体成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