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0100发布日期:2020-09-04 11:4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无纺布的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废气,而这些废气直接排放至大自然中会污染环境,由此需要将这些废气转化成为无害的气体,但是,过滤网在过滤的时候,过滤的废气杂质比较多容易堵塞,因此,过滤网需要经常更换,目前,过滤网的更换过程较为繁琐,不便操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更换过滤网的废气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气处理设备,所述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壳体、第一过滤机构、第二过滤机构、第三过滤机构以及固定件,所述壳体内隔设有三个收容腔,所述第一过滤机构、所述第二过滤机构以及所述第三过滤机构分别收容于三个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二过滤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机构与所述第三过滤机构之间,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包括可活动地插设在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收容腔的底壁之间可伸缩地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抵持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铰接有转动杆,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通槽,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为折弯设置,所述转动杆具有折弯的一端穿过所述通槽卡持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持部相抵持。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包括主体部和折弯部,所述转动杆的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折弯部的一端与所述抵持部相抵持,所述转动杆的所述折弯部穿过所述通槽卡持在所述固定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对应所述凹槽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杆与所述转动槽的槽壁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第一过滤机构的内底壁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底部弹性抵持。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第一过滤机构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废气处理设备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插槽的上方,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外顶壁铰接,所述盖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外壁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处理设备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具有两个,所述收容腔通过两个所述隔板隔设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具有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大致呈阵列分布在所述隔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以及所述第三腔体的内壁上均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具有多个,所述导流板朝向气体的流动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第二过滤机构的部分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构成一个空腔,所述外壳体的顶壁与底壁上均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空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包括第一过滤网和纳米波段光发射器,所述第一过滤网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涂有催化剂,所述纳米波段光发射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处理设备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所述保护罩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铰接,所述保护罩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外壁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处理设备,将第一过滤网往下压,弹簧被进一步压缩,第一过滤网带动与抵持部相抵持的转动杆的一端向下移动,转动杆具有折弯的一端向上移动,从而转动杆具有折弯的一端与固定件的通槽相脱离,转动杆与抵持部相抵持的一端的力消失,弹簧因弹性势能恢复至自然状态,第一过滤网在弹簧的作用下往上移,工作人员更换新的第一过滤网,将新的第一过滤网通过壳体的顶部放置于第一腔体中,然后将转动杆具有折弯的一端穿过通槽卡持在固定件上,且与固定件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抵持部相抵持,并能够使弹簧被压缩,从而使得第一过滤网完全放置于第一腔体内的同时部分收容于容置槽内,因此,更换过滤网较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废气处理设备沿a-a的剖视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其编号分别为:

壳体100收容腔101第一腔体1011

第二腔体1012第三腔体1013进气口102

出气口103内壳体1001外壳体1002

进水口1003出水口1004第一过滤机构1

第一过滤网11纳米波段光发射器12凹槽111

转动槽10111第二过滤机构2第二过滤网21

消声器22保护罩10第三过滤网31

隔板4通孔41导流板5

转动杆6固定件7盖板9

密封层91弹簧8主体部61

折弯部62抵持部1111通槽71

容置槽10112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其包括壳体100、第一过滤机构1、第二过滤机构2以及第三过滤机构,壳体100内隔设有三个收容腔101,第一过滤机构1、第二过滤机构2以及所述第三过滤机构分别收容于三个收容腔101内,第二过滤机构2位于第一过滤机构1与第三过滤机构之间。

壳体100上开设有与第一过滤机构1相连通的进气口102,以及与第三过滤机构相连通的出气口103。壳体100上对应第二过滤机构2的部分包括内壳体1001和外壳体1002,内壳体1001与外壳体1002之间构成一个空腔,外壳体1002的顶壁与底壁上均设置有进水口1003和出水口1004,进水口1003和出水口1004均与所述空腔相连通,冷却水可通过进水口1003进入至所述空腔内,然后通过出水口1004排出。

收容腔101包括第一腔体1011、第二腔体1012以及第三腔体1013,第一过滤机构1位于第一腔体1011内,第二过滤机构2位于第二腔体1012内,第三过滤机构位于第三腔体1013内。第一腔体1011、第二腔体1012以及第三腔体1013的内壁上均设有导流板5,导流板5具有多个,导流板5朝向气体的流动方向倾斜设置,导流板5增加了气体在第一腔体1011、第二腔体1012以及第三腔体1013中的流动性。进一步地,冷却水能够对第二腔体1012的内部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处理设备还包括隔板4,隔板4具有两个,收容腔101通过两个隔板4隔设有第一腔体1011、第二腔体1012以及第三腔体1013,所述隔板4上开设有通孔41,通孔41具有多个,多个通孔41大致呈阵列分布在隔板4上,从而可使得气体从第一腔体1011内均匀地进入第二腔体1012内,进而均匀地进入至第三腔体1013内。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孔41为圆形,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通孔41还可以为方形或者椭圆形。

第一过滤机构1包括第一过滤网11和纳米波段光发射器12,第一过滤网11竖直设置在第一腔体1011内,第一过滤网11上涂有催化剂,纳米波段光发射器12设置在第一腔体1011的内壁上,当使用时,气体进入至第一腔体1011内,第一腔体1011内的气体在纳米波段光发射器12以及第一过滤网11上的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催化氧化。

进一步地,第一腔体1011的内底壁上开设有容置槽10112,所述废气处理设备还包括弹簧8,弹簧8具有多个,多个弹簧8收容于容置槽10112内,弹簧8的一端与容置槽10112的底壁连接,弹簧8的另一端与第一过滤网11的底部弹性抵持。当第一过滤网11放置于第一腔体1011后,弹簧8对第一过滤网11具有一定的抵持作用,需要将弹簧8压缩后,才能使得第一过滤网11完全放置于第一腔体1011内的同时部分收容于容置槽10112内。

进一步地,第一过滤网11的框架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111,凹槽111的底部设置有抵持部1111,壳体100的侧壁上对应凹槽111开设有转动槽10111,所述废气处理设备还包括转动杆6和固定件7,转动杆6的大致中间位置处与转动槽10111的槽壁铰接,转动杆6包括主体部61和折弯部62,主体部61与折弯部62之间的夹角为120°。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61与折弯部62为一体式结构。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主体部61与折弯部62还可以为分开的两个部分,主体部61与折弯部62之间通过卡接或者焊接的形式连接。固定件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腔体1011的外侧壁上,固定件7由刚性材料制成,固定件7上开设有通槽71,转动杆6的主体部61远离折弯部62的一端与抵持部1111相抵持,转动杆6的折弯部62穿过通槽71卡持在固定件7上。当使用时,将第一过滤网11通过壳体100的顶部放置于第一腔体1中,然后将转动杆6的折弯部62穿过通槽71卡持在固定件7上,且与固定件7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转动杆6的主体部61远离折弯部62的一端与抵持部1111相抵持,并能够使弹簧8被压缩,从而使得第一过滤网11完全放置于第一腔体1011内的同时部分收容于容置槽10112内。

第二过滤机构2包括第二过滤网21和消声器22,第二过滤网21竖直放置在第二腔体1012中,第二过滤网21上涂有等离子层,等离子能够降解气体中的污染物,消声器22设置在第二腔体1012的内壁上,消声器22具有两个,两个消声器22分别设置在第二腔体1012的顶壁和底壁上。

所述第三过滤机构包括第三过滤网31,第三过滤网31竖直放置在第三腔体1013中,第三过滤网31上涂有活性炭层,活性炭能够吸附气体中的污染物。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21以及第三过滤网31的网孔目数均为1000目。

壳体100上对应第一过滤机构1的顶部开设有插槽102,所述废气处理设备还包括盖板9,盖板9盖设在插槽102的上方,盖板9的一端与壳体100的外顶壁铰接,盖板9的另一端与壳体100的外壁通过第一螺栓(图未示)连接。进一步地,盖板9的内表面上设有橡胶密封层91,从而保证了盖板9与第一腔体1011之间的气密性。

所述废气处理设备还包括保护罩10,保护罩10设置在转动槽10111的一侧且用于盖住转动槽10111以防止气体泄漏以及保护转动杆6和固定件7,保护罩10的一端与壳体100的外侧壁铰接,保护罩10的另一端与壳体100的外壁通过第二螺栓(图未示)连接。

使用时,气体从进气口进入至第一腔体1011内,气体在纳米波段光发射器12以及第一过滤网11上的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催化氧化,然后气体通过隔板4均匀进入至第二腔体1012内,气体在等离子的作用下进行降解污染物,然后气体通过隔板4均匀进入至第三腔体1013内,气体在活性炭的作用下进行吸附污染物。

更换第一过滤网11时,将第一过滤网11往下压,弹簧8被进一步压缩,第一过滤网11带动与抵持部1111相抵持的转动杆6的一端向下移动,转动杆6的折弯部62向上移动,从而转动杆6的折弯部62与固定件7的通槽71相脱离,转动杆6的主体部61与抵持部1111相抵持的力消失,弹簧8因弹性势能恢复至自然状态,第一过滤网11在弹簧8的作用下往上移,工作人员更换新的第一过滤网11,将新的第一过滤网11通过壳体100的顶部放置于第一腔体1中,然后将转动杆6的折弯部62穿过通槽71卡持在固定件7上,且与固定件7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转动杆6的主体部61远离折弯部62的一端与抵持部1111相抵持,并能够使弹簧8被压缩,从而使得第一过滤网11完全放置于第一腔体1011内的同时部分收容于容置槽10112内。

另外,在盖板9盖设在插槽102的上方之前,第一过滤网11在转动杆6和固定件7作用下被固定住,因此,将盖板9盖设在插槽102的上方时,第一过滤网11不会抵持盖板9,方便盖板9的安装。进一步地,在拆卸盖板9时,被转动杆6和固定件7固定住的第一过滤网11不会直接弹出,从而不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实用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处理设备,将第一过滤网11往下压,弹簧8被进一步压缩,第一过滤网11带动与抵持部1111相抵持的转动杆6的一端向下移动,转动杆6具有折弯的一端向上移动,从而转动杆6具有折弯的一端与固定件7的通槽71相脱离,转动杆6与抵持部1111相抵持的一端的力消失,弹簧8因弹性势能恢复至自然状态,第一过滤网11在弹簧8的作用下往上移,工作人员更换新的第一过滤网11,将新的第一过滤网11通过壳体100的顶部放置于第一腔体1中,然后将转动杆6具有折弯的一端穿过通槽71卡持在固定件7上,且与固定件7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转动杆6的另一端与抵持部1111相抵持,并能够使弹簧8被压缩,从而使得第一过滤网11完全放置于第一腔体1011内的同时部分收容于容置槽10112内,因此,更换过滤网较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