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型生物除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98026发布日期:2020-06-23 18:5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型生物除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除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生物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除臭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生理代谢将具有臭味的物质加以转化,使目标污染物被有效分解去除,以达到恶臭的治理目的。各种恶臭废气处理方法的目的在于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使恶臭气体的物质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消除恶臭。常见的恶臭废气处理方法有燃烧法、氧化法、吸收法、吸附法、中和法和生物法等。

目前的生物除臭装置在使用时大都采用多重喷淋以及生物过滤的方式,且在进行二次喷淋作业后,使用杂质含量低的喷淋水直接喷淋至生物填料的上方,然后经底部的排水管道直接排出,这样对于二次喷淋水的利用率低,且因生物填料在长时间使用时表面容易出现挂壁现象,从而导致填料板结,降低了生物过滤的效率,同时在对生物填料进行更换的过程中,需要对多层生物填料同时进行位置更换,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生物除臭装置,通过在壳体的内侧设置有隔板,利用进气管一和进气管二能够根据废气总量选择使用生物填料板的数目,延长了该节能环保型生物除臭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集水管和汇水管,并通过导水管将二次喷淋后的喷淋水导至导水板上的弧形引水槽中,从而能够利用二次喷淋后的喷淋水对排气孔中喷出的废气进行过滤,进而能够对二次喷淋的喷淋水进行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且能够提高废气生物除臭的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节能环保型生物除臭装置,包括壳体和盖合于壳体顶口的罩体;所述壳体一端的底部对称连通有进气管一和进气管二,且进气管二的一端套接固定有阀门;所述阀门的一端通过导管与进气管一连通;所述壳体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导水模块,壳体的顶部固连有第二喷淋架,壳体另一端的底部对称连通有两个排水阀,壳体内侧的中部沿长度方向上固连有底端与壳体内底面固连的隔板,且壳体的底部位于隔板的两侧对称固连有两个第一喷淋架;所述第一喷淋架和第二喷淋架的一端均通过导管分别与壳体外侧对应位置处卡接的进水管连通;其中,

所述隔板的中部对称固连有两个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板的顶部均堆叠有多个生物填料板,隔板两侧顶部的两端均对称固连有两个限位架,且位于隔板同一侧的两个限位架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生物填料板的两端相贴靠,隔板底部的两侧对称固连有两个导水板,且两个导水板的顶部均设置有排气模块;所述壳体两侧的外壁上对应生物填料板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密封板;

所述导水模块包括导水管、汇水管和集水管;所述导水管布置于壳体外侧进气管一的上方位置处,导水管的两端贯穿壳体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的内侧,导水管的顶端连通有汇水管,且汇水管的一侧连通有多个相互平行布置的集水管,导水管的底端与隔板两侧的固连的排水管均连通;

所述导水板上沿长度方向上等距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且多个条形通孔的内侧均固连有弧形引水槽;

所述排气模块包括排气管一和排气管二;所述进气管一和进气管二均连通有排气管一,且两个排气管一的一侧均等距连通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排气管二;所述排气管二布置于对应位置处弧形引水槽的内侧,且排气管二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排气管二的另一端与壳体一端的内侧壁固连;使用时,首先通过外部风机将废气导入进气管一的内侧,进气管一中的废气经排气管一中流动然后将排气管二底部的排气孔排出,可根据废气的总量对阀门进行开启或关闭,在阀门关闭时,通过外部水泵通过进水管向第二喷淋架和与进气管一同侧的第一喷淋架进行供水,使得清水在壳体的内侧喷淋而下,第一喷淋架中喷出的清水对废气进行一次喷淋,然后废气经生物填料板中的生物填料进行处理后移动至壳体内部的上方,此时,第二喷淋架中喷出的清水对处理后的废气进行二次喷淋,其中,部分喷淋水滴落至生物填料板的顶部,另一部分二次喷淋的的喷淋水经集水管导至汇水管的内侧,可在导水管上安装有水阀,利用水阀控制导水管的开启与关闭,打开水阀,使得汇水管中的喷淋水经排水管排至导水板上的弧形引水槽中,因排气管二位于弧形引水槽的内侧,排气管二的底部与弧形引水槽的内侧之间的水位升高,使得排气孔中喷出的废气需经二者之间的喷淋水过滤之后再排至生物填料板的下方进行一次喷淋,在阀门开启时,通过外部水泵向第二喷淋架和两个第一喷淋架中均导入清水,此时,废气经两个排气管一导至排气管二中排出,这样能够根据废气总量选择使用生物填料板的数目,可在废气量少时减少生物填料板的使用数目,延长了该节能环保型生物除臭装置的使用寿命,且能够对二次喷淋的喷淋水进行循环利用,一方面能够提高废气的处理质量,另一方面还能够对喷淋水进行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进一步在于:所述弧形引水槽的内径大于排气管二的外径,且排气管二的外侧壁与弧形引水槽的内侧壁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5-2cm;在排气管二中的废气经排气孔排出时,利用弧形引水槽与排气管二之间的喷淋水能够对废气中的杂志进行过滤,能够提高废气除臭的质量。

进一步在于:所述弧形引水槽与排气管二与壳体内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度;所述集水管与壳体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3度;利用倾斜布置的集水管能够加速二次喷淋的喷淋水部分转移至导水管的内侧,同时,使得弧形引水槽与排气管二倾斜布置,能够加速弧形引水槽中对废气进行过滤后的废水加速排至壳体的底部,然后通过排水阀排出,这样能够提高废水的排出速率,提高该节能环保型生物除臭装置的除臭质量。

进一步在于:所述排水管的位置与弧形引水槽的位置正对,排水管位于弧形引水槽与第一喷淋架之间;在导水管将二次喷淋后的喷淋水排出时,通过排水管便于将其导至弧形引水槽的内侧,从而便于对废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进一步提高了废气生物除臭的质量。

进一步在于:所述限位架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矩形通孔,且矩形通孔的内侧滑动嵌入连接有楔块;所述壳体两端的内侧壁上位于隔板的两侧对应限位架位置处均螺旋固定有气缸,且气缸的输出端均与对应位置处楔块的大端固连;所述生物填料板两端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楔块滑动卡接的斜口;在生物填料板长时间使用或者使用频率高时,通过气缸的输出端延伸,使得楔块向靠近生物填料板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将楔块以上的生物填料板均抬起,此时,处于最下方位置处的一个生物填料板与其余的生物填料板分离,然后打开密封板将该生物填料板取出并将对应位置处的密封板关闭,使得气缸的输出端收缩,使得楔块的小端与其余的生物填料板分离,此时,其余的生物填料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整体下移至与支撑板的顶部接触,然后气缸的输出端重新推动楔块重新插入相邻的生物填料板上的斜口部位,取过替换的生物填料板经上方开启后的密封板部位插至壳体的内部,将该密封板关闭,这样便于依次对处于最下方的生物填料板进行更换,保证生物填料板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在于:所述楔块处于初始位置时,楔块位于靠近支撑板的两个生物填料板之间的缝隙,且楔块大端的厚度大于斜口大端的高度;利用楔块大端的厚度大于斜口大端的高度,从而能够在气缸的一端延伸时,将处于楔块上方的多个生物填料板抬起,便于对底部的生物填料板进行更换,提高了生物填料板的更换效率。

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喷淋架和第二喷淋架的底部均呈矩形阵列连通有多个雾化喷头;利用雾化喷头能够使得喷淋水与废气充分接触,提高喷淋的效率。

进一步在于:所述生物填料板靠近壳体的一侧边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且两个凹槽的内侧均固连有竖向布置的拉杆;在需要对生物填料板进行更换时,可拉动拉杆将生物填料板经壳体的内侧抽出,进一步提高了生物填料板的更换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壳体的内侧设置有隔板,利用进气管一和进气管二能够根据废气总量选择使用生物填料板的数目,延长了该节能环保型生物除臭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集水管和汇水管,并通过导水管将二次喷淋后的喷淋水导至导水板上的弧形引水槽中,从而能够利用二次喷淋后的喷淋水对排气孔中喷出的废气进行过滤,进而能够对二次喷淋的喷淋水进行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且能够提高废气生物除臭的质量。

2、通过在气缸的输出端固连楔块,利用楔块移动能够将楔块以上的生物填料板抬起,便于将处于最下方位置处的生物填料板取出,且在楔块继续移动时能够使得处于上方的其余生物填料板下移,便于将替换后的生物填料板放置于最上方,这样便于依次对处于最下方的生物填料板进行更换,保证生物填料板的正常使用,提高废气的处理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中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导水管与排水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导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排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生物填料板与楔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00、壳体;110、进气管一;120、阀门;130、排水阀;140、进水管;150、进气管二;160、隔板;161、支撑板;162、导水板;1621、弧形引水槽;163、限位架;170、气缸;171、楔块;180、密封板;200、罩体;300、排气模块;310、排气管一;320、排气管二;400、导水模块;410、导水管;420、汇水管;430、排水管;440、集水管;500、生物填料板;510、拉杆;600、第一喷淋架;700、第二喷淋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节能环保型生物除臭装置,包括壳体100和盖合于壳体100顶口的罩体200;壳体100一端的底部对称连通有进气管一110和进气管二150,且进气管二150的一端套接固定有阀门120;阀门120的一端通过导管与进气管一110连通;壳体100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导水模块400,壳体100的顶部固连有第二喷淋架700,壳体100另一端的底部对称连通有两个排水阀130,壳体100内侧的中部沿长度方向上固连有底端与壳体100内底面固连的隔板160,且壳体100的底部位于隔板160的两侧对称固连有两个第一喷淋架600;第一喷淋架600和第二喷淋架700的一端均通过导管分别与壳体100外侧对应位置处卡接的进水管140连通;其中,

隔板160的中部对称固连有两个支撑板161,且两个支撑板161的顶部均堆叠有多个生物填料板500,隔板160两侧顶部的两端均对称固连有两个限位架163,且位于隔板160同一侧的两个限位架163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生物填料板500的两端相贴靠,隔板160底部的两侧对称固连有两个导水板162,且两个导水板162的顶部均设置有排气模块300;壳体100两侧的外壁上对应生物填料板500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密封板180;

导水模块400包括导水管410、汇水管420和集水管440;导水管410布置于壳体100外侧进气管一110的上方位置处,导水管410的两端贯穿壳体100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100的内侧,导水管410的顶端连通有汇水管420,且汇水管420的一侧连通有多个相互平行布置的集水管440,导水管410的底端与隔板160两侧的固连的排水管430均连通;

导水板162上沿长度方向上等距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且多个条形通孔的内侧均固连有弧形引水槽1621;

排气模块300包括排气管一310和排气管二320;进气管一110和进气管二150均连通有排气管一310,且两个排气管一310的一侧均等距连通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排气管二320;排气管二320布置于对应位置处弧形引水槽1621的内侧,且排气管二320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排气管二320的另一端与壳体100一端的内侧壁固连;使用时,首先通过外部风机将废气导入进气管一110的内侧,进气管一110中的废气经排气管一310中流动然后将排气管二320底部的排气孔排出,可根据废气的总量对阀门120进行开启或关闭,在阀门120关闭时,通过外部水泵通过进水管140向第二喷淋架700和与进气管一110同侧的第一喷淋架600进行供水,使得清水在壳体100的内侧喷淋而下,第一喷淋架600中喷出的清水对废气进行一次喷淋,然后废气经生物填料板500中的生物填料进行处理后移动至壳体100内部的上方,此时,第二喷淋架700中喷出的清水对处理后的废气进行二次喷淋,其中,部分喷淋水滴落至生物填料板500的顶部,另一部分二次喷淋的的喷淋水经集水管440导至汇水管420的内侧,可在导水管410上安装有水阀,利用水阀控制导水管410的开启与关闭,打开水阀,使得汇水管420中的喷淋水经排水管430排至导水板162上的弧形引水槽1621中,因排气管二320位于弧形引水槽1621的内侧,排气管二320的底部与弧形引水槽1621的内侧之间的水位升高,使得排气孔中喷出的废气需经二者之间的喷淋水过滤之后再排至生物填料板500的下方进行一次喷淋,在阀门120开启时,通过外部水泵向第二喷淋架700和两个第一喷淋架600中均导入清水,此时,废气经两个排气管一310导至排气管二320中排出,这样能够根据废气总量选择使用生物填料板500的数目,可在废气量少时减少生物填料板500的使用数目,延长了该节能环保型生物除臭装置的使用寿命,且能够对二次喷淋的喷淋水进行循环利用,一方面能够提高废气的处理质量,另一方面还能够对喷淋水进行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弧形引水槽1621的内径大于排气管二320的外径,且排气管二320的外侧壁与弧形引水槽1621的内侧壁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5-2cm;在排气管二320中的废气经排气孔排出时,利用弧形引水槽1621与排气管二320之间的喷淋水能够对废气中的杂志进行过滤;弧形引水槽1621与排气管二320与壳体100内底面之间的夹角为3度;集水管440与壳体100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3度;利用倾斜布置的集水管440能够加速二次喷淋的喷淋水部分转移至导水管410的内侧,同时,使得弧形引水槽1621与排气管二320倾斜布置,能够加速弧形引水槽1621中对废气进行过滤后的废水加速排至壳体100的底部,然后通过排水阀130排出,这样能够提高废水的排出速率;排水管430的位置与弧形引水槽1621的位置正对,排水管430位于弧形引水槽1621与第一喷淋架600之间;在导水管410将二次喷淋后的喷淋水排出时,通过排水管430便于将其导至弧形引水槽1621的内侧,从而便于对废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进一步提高了废气生物除臭的质量。

限位架163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矩形通孔,且矩形通孔的内侧滑动嵌入连接有楔块171;壳体100两端的内侧壁上位于隔板160的两侧对应限位架163位置处均螺旋固定有气缸170,且气缸170的输出端均与对应位置处楔块171的大端固连;生物填料板500两端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楔块171滑动卡接的斜口;在生物填料板500长时间使用或者使用频率高时,通过气缸170的输出端延伸,使得楔块171相靠近生物填料板500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将楔块171以上的生物填料板500均抬起,此时,处于最下方位置处的一个生物填料板500与其余的生物填料板500分离,然后打开密封板180将该生物填料板500取出并将对应位置处的密封板180关闭,使得气缸170的输出端收缩,使得楔块171的小端与其余的生物填料板500分离,此时,其余的生物填料板50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整体下移至与支撑板161的顶部接触,然后气缸170的输出端重新推动楔块171重新插入相邻的生物填料板500上的斜口部位,取过替换的生物填料板500经上方开启后的密封板180部位插至壳体100的内部,将该密封板180关闭,这样便于依次对处于最下方的生物填料板500进行更换;楔块171处于初始位置时,楔块171位于靠近支撑板161的两个生物填料板500之间的缝隙,且楔块171大端的厚度大于斜口大端的高度;利用楔块171大端的厚度大于斜口大端的高度,从而能够在气缸170的一端延伸时,将处于楔块171上方的多个生物填料板500抬起,便于对底部的生物填料板500进行更换,提高了生物填料板500的更换效率。

第一喷淋架600和第二喷淋架700的底部均呈矩形阵列连通有多个雾化喷头;利用雾化喷头能够使得喷淋水与废气充分接触;生物填料板500靠近壳体100的一侧边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且两个凹槽的内侧均固连有竖向布置的拉杆510;在需要对生物填料板500进行更换时,可拉动拉杆510将生物填料板500经壳体100的内侧抽出,进一步提高了生物填料板500的更换效率。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外部风机将废气导入进气管一110的内侧,进气管一110中的废气经排气管一310中流动然后将排气管二320底部的排气孔排出,可根据废气的总量对阀门120进行开启或关闭,在阀门120关闭时,通过外部水泵通过进水管140向第二喷淋架700和与进气管一110同侧的第一喷淋架600进行供水,使得清水在壳体100的内侧喷淋而下,第一喷淋架600中喷出的清水对废气进行一次喷淋,然后废气经生物填料板500中的生物填料进行处理后移动至壳体100内部的上方,此时,第二喷淋架700中喷出的清水对处理后的废气进行二次喷淋,其中,部分喷淋水滴落至生物填料板500的顶部,支撑板161上对应生物填料板500位置处开设有多个用于导气和导水的圆孔,另一部分二次喷淋的的喷淋水经集水管440导至汇水管420的内侧;

可在导水管410上安装有水阀,利用水阀控制导水管410的开启与关闭,打开水阀,使得汇水管420中的喷淋水经排水管430排至导水板162上的弧形引水槽1621中,因排气管二320位于弧形引水槽1621的内侧,排气管二320的底部与弧形引水槽1621的内侧之间的水位升高,使得排气孔中喷出的废气需经二者之间的喷淋水过滤之后再排至生物填料板500的下方进行一次喷淋;

在阀门120开启时,通过外部水泵向第二喷淋架700和两个第一喷淋架600中均导入清水,此时,废气经两个排气管一310导至排气管二320中排出,这样能够根据废气总量选择使用生物填料板500的数目,可在废气量少时减少生物填料板500的使用数目,处理后的废气经罩体200顶部设置的气口排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