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生产加工用提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81497发布日期:2020-08-07 20: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中药生产加工用提纯装置,包括罐体(1)、底架(2)、搅拌机构(3)、排料方管(4)、开关机构(5)、电控箱(6)、注液机构(7)、过滤机构(8)和排料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底部固定有底架(2),所述罐体(1)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排料口(9),且罐体(1)底面固定有与排料口(9)连通的排料方管(4),所述排料方管(4)端部内侧放置有过滤机构(8),所述排料方管(4)靠近罐体(1)一端安装有开关机构(5),所述罐体(1)外壁安装有注液机构(7),且注液机构(7)的排液端导入罐体(1)内侧,所述罐体(1)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机构(3),且搅拌机构(3)的底口位于排料口(9)位置对应,所述底架(2)底部安装有电控箱(6),且搅板机构(3)、开关机构(5)和注液机构(7)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生产加工用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面呈凹面状,且排料口(9)开设在罐体(1)底面的最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生产加工用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导料管(31)、绞龙(32)、支杆(33)、电机(34)和回料管(35),所述导料管(31)外壁对称固定有支杆(33),且支杆(33)与罐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料管(31)内部转动安装有绞龙(32),且绞龙(32)顶端连接安装有电机(34),所述导料管(31)外壁顶端对称连通固定有回料管(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生产加工用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5)包括气缸(51)、连架(52)、橡胶圈(53)和堵板(54),所述气缸(51)与排料方管(4)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堵板(54)与排料方管(4)滑动插接,且气缸(51)输出端通过连架(52)与堵板(5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药生产加工用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方管(4)内壁位于堵板(54)滑动插接位置固定有橡胶圈(53),且堵板(54)与橡胶圈(53)密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生产加工用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8)包括u管(81)、过滤板(82)和提孔(83),所述u管(81)内壁等距固定有过滤板(82),且过滤板(82)的滤孔依次减小,所述过滤板(82)的顶部开设有提孔(8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药生产加工用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管(81)、过滤板(82)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生产加工用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机构(7)包括供液器(71)、电动推杆(72)、调节器(73)和微动开关(74),所述供液器(71)和电动推杆(72)固定安装在罐体(1)外壁,且供液器(71)的伸缩端和电动推杆(72)的输出端一体固定有调节器(73),所述微动开关(74)安装在底架(2)表面,且微动开关(74)与调节器(73)位置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中药生产加工用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器(71)包括活塞筒(711)、活塞杆(712)、三通管(713)和单向阀(714),所述活塞筒(711)内部配合插接有活塞杆(712),所述活塞筒(711)顶端连通固定有三通管(713),且三通管(713)的顶部两分管均安装有单向阀(71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中药生产加工用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73)包括连板(731)、丝柱(732)、六角块(733)和丝筒(734),所述丝筒(734)顶端通过连板(731)与供液器(71)的伸缩端和电动推杆(7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丝筒(734)底口啮合安装有丝柱(732),且丝柱(732)底端固定有六角块(733)。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生产加工用提纯装置,属于中药加工领域。一种中药生产加工用提纯装置,包括罐体、底架、搅拌机构、排料方管、开关机构、电控箱、注液机构、过滤机构和排料口,所述罐体底部固定有底架,所述罐体底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排料口,且罐体底面固定有与排料口连通的排料方管,所述排料方管端部内侧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排料方管靠近罐体一端安装有开关机构,所述罐体外壁安装有注液机构;本发明通过搅拌机构对中药溶剂的充分混合,提高了提纯效率与精度,通过注液机构实现可调节定量添加溶剂,实现了在充分吸收药分的前提下减少了溶剂的浪费,提高加工经济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宝强
技术研发日:2020.04.22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