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含金属酸液尤其酸洗污泥和/或从含金属酸液再生酸组分的反应器、预热器装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225364发布日期:2020-12-08 15: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应器(30),所述反应器用于处理含金属的酸溶液(1)、尤其是酸洗污泥、和/或用于从含金属的酸溶液(1)中再生酸组分,其中所述反应器(30)被配置成使得:

---将所述含金属的酸溶液(1)送入所述反应器(30),

---将燃料(14)和包含氧气的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送入所述反应器(30)的加热器装置(36),

---借助于所述燃料(14)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反应器(30)中形成被加热的第二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2),

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30)包括预热器装置(20),用于在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被送入所述加热器装置(36)之前借助于所述第二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2)预热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3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器装置(20)被配置成使得在将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送入所述加热器装置(36)之前,借助于所述预热器装置(20)在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与所述第二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2)之间建立热传递。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3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装置(36)被配置成使得为了形成被加热的所述第二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2),借助于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的至少一部分燃烧掉所述燃料(14)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3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器装置(20)被布置成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反应器(30)的第一区段(31),和/或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反应器(30)的排气口(33)的第二区段(32)。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3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器装置(20)和/或所述反应器(30)被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在被送入所述加热器装置(36)之前穿过所述预热器装置(20)的预热区段(21),其中所述预热区段(21)在其径向内侧上至少部分地由所述预热器装置(20)和/或所述反应器(30)的径向内壁(22)界定,其中优选地—借助于所述径向内壁(22)—在所述预热器装置(20)的所述预热区段(21)与所述反应器(30)的所述第一区段(31)和/或所述反应器(30)的所述排气口(33)的所述第二区段(32)之间建立热传递。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3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器装置(20)包括若干肋状体(24),其中所述肋状体(24)尤其附接至所述预热器装置(20)和/或所述反应器(30)的所述径向内壁(22),其中优选地,所述肋状体(24)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成平行于所述预热器装置(20)的轴向方向(100),和/或被布置在围绕所述径向内壁(22)的周向方向(110)上。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3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器装置(20)包括进口(25)和出口(26),其中所述预热器装置(20)被配置成使得—借助于所述进口(25)—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进入所述预热器装置(20),尤其是进入所述预热器装置(20)的所述预热区段(21),其中所述预热器装置(20)被配置成使得—借助于所述出口(26)—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流出所述预热器装置(20),尤其是流出所述预热器装置(20)的所述预热区段(21),其中所述进口(25)被布置在所述预热器装置(20)的上部(27),所述出口(26)被布置在所述预热器装置(20)的下部(28),尤其是使得所述出口(26)比所述进口(25)更靠近所述加热器装置(36)。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30),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30)包括或是焙烧炉,优选是喷射焙烧炉或流化床反应器。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3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器装置(20)被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借助于所述第二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2)被加热至少20℃,优选地至少40℃,更优选地至少60℃。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30),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金属的酸溶液(1)包含氯化铁组分和酸组分,其中所述含金属的酸溶液(1)尤其还包含漂洗水组分和/或金属盐组分,其中优选地,所述酸组分包含盐酸或者是盐酸。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30),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30)被配置成使得所述含金属的酸溶液(1)在所述反应器(30)中被至少部分地水解,从而至少部分地产生蒸发的酸组分和氧化铁组分(6),其中所产生的蒸发的酸组分是所述第二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2)的一部分。

12.一种用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30)的预热器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器装置(20)适于在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被送入所述加热器装置(36)之前借助于所述第二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2)预热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

13.一种用于处理含金属的酸溶液(1)、尤其是酸洗污泥、和/或用于从含金属的酸溶液(1)中再生酸组分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骤:

---将所述含金属的酸溶液(1)送入反应器(30),

---将包含氧气的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和燃料(14)送入所述反应器(30)的加热器装置(36),

---借助于所述燃料(14)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反应器(30)中形成被加热的第二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2),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被送入所述加热器装置(36)之前借助于所述第二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2)预热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30)包括预热器装置(20),用于借助于所述第二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2)预热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其中借助于所述预热器装置(20),在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与所述第二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2)之间建立热传递,其中所述预热器装置(20)优选地被布置成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反应器(30)的第一区段(31),和/或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反应器(30)的排气口(33)的第二区段(3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在被送入所述加热器装置(36)之前穿过所述预热器装置(20)的预热区段(21),其中所述预热区段(21)在其径向内侧上至少部分地由所述预热器装置(20)和/或所述反应器(30)的径向内壁界定,其中优选地—借助于所述径向内壁(22)—在所述预热器装置(20)的所述预热区段(21)和所述反应器(30)的所述第一区段(31)和/或所述反应器(30)的所述排气口(33)的所述第二区段(32)之间建立热传递。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反应器(30),所述反应器用于处理含金属的酸溶液(1),尤其是酸洗污泥,和/或用于从含金属的酸溶液(1)中再生酸组分,其中所述反应器(30)被配置成使得:‑‑‑将所述含金属的酸溶液(1)送入所述反应器(30),‑‑‑将燃料(14)和包含氧气的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送入所述反应器(30)的加热器装置(36),‑‑‑借助于所述燃料(14)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反应器(30)中形成被加热的第二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2),其中,所述反应器(30)包括预热器装置(20),用于在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被送入所述加热器装置(36)之前借助于所述第二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2)预热所述第一气体或气体混合物(11)。

技术研发人员:S·法贝尔;A·基伊尔姆巴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CMI优威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2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