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处理工艺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88237发布日期:2020-12-22 13:5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处理工艺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处理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处理工艺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在对建筑物实施新建、改建、扩建或者是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根据建筑垃圾的产生源的不同,可以分为施工建筑垃圾和拆毁建筑垃圾。施工建筑垃圾顾名思义就是在新建、改建或扩建工程项目当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而拆毁建筑垃圾就是在对建筑物拆迁拆除时产生的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具有广泛地侵蚀作用,对于建筑垃圾如果实行长期不管的态度,那么对于城市环境卫生,居住生活条件,土地质量评估等都有恶劣影响。首先大量的土地堆放建筑垃圾后,会降低土壤的质量,降低土壤的生产能力;建筑垃圾堆放于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一些粉尘颗粒会悬浮于空气中,有害人体健康;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长期的堆积是建筑垃圾的有害物质渗入到地下水域,污染水环境;如果建筑垃圾在城市中堆放的话,对城市环境,美观度都不利;建筑垃圾的堆放可能存在某些安全隐患,随时可能会发生一些事故。

所以,很多的环保型建筑骨料利用的厂家,常常会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在对建筑垃圾进行利用的时候,又往往会使用破碎机进行破碎,使得建筑垃圾生成再生骨料。目前,很多的破碎机在进行再生骨料传输的时候,传输骨料用的传送组件多为连续传输的传送带,但是,连续的相邻的传送带之间一般是非接触性传输,该设置时常会导致位于上方的传送带对位于下方的传送带送料时,落料不准、或者由于物料粒径的大小造成物料可能排出传送带、或者堆积卡在传送带的边缘处不能够进行传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能够减少再生骨料在传送时漏出,减少由于再生骨料的漏出而导致不同粒径的再生骨料混合造成再生骨料的分离不够完整,本申请提供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处理工艺及其装置,能够在再生骨料的传输过程中进行调节,有效减少再生骨料的漏出而造成的后续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环境中的机架;多个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对建筑骨料进行粉碎的建筑垃圾破碎机;以及多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连接设置在相邻所述建筑垃圾破碎机机体之间的物料传送带,两相接的所述物料传送带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物料传输角度的调整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建筑垃圾破碎机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处理,生产出体积较小的可以直接用于工程的再生骨料,通过物料传送带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将多个建筑垃圾破碎机进行连接,使得再生骨料能够有效地经过多次的破碎,生产多种粒径的再生骨料,有效、快捷地对建筑垃圾进行合理利用,通过调整组件的设置,能够使得再生骨料在建筑垃圾破碎机之间传输的时候,可以有效地对再生骨料进行调整,减少了由于骨料的粒径不一致,而导致在物料会造成排出物料传送带、或堆积在物料传送带的间隙位置处的情况发生,使得物料传送带上的再生骨料传送可以较为稳定。

优选的,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位于两相接所述物料传送带之间的承载板;活动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的支撑杆;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承载板一端的导向板,其中,所述支撑杆通过设置有第一活动部件与所述承载板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板通过设置有第二活动部件与所述支撑杆进行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承载板作为支撑杆的承载体,通过设置的导向板对再生骨料的传输方向进行调整,有效地对再生骨料进行导向传输,减少再生骨料排出物料传送带、或者堆积在物料传送带间隙中难以排离的情况出现,通过第一活动部件的设置,能够较好地使得支撑杆进行位移,由于再生骨料的粒径大小,导致其落料速度、位置出现变化,而支撑杆可位移则能够较好地使得导向板可以进行位移,从而适配再生骨料的落料情况,有效根据再生骨料的落料情况对导向板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部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承载板顶部承载面的滑槽;固定在所述支撑杆底部、且滑移连接在所述滑槽中的滑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滑槽中、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沿着所述滑槽进行位移的第一驱动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活动部件中的滑块、滑槽的相配合结构,能够使得支撑杆在第一驱动部的带动下能够进行沿着滑槽的位移,从而对导向板进行驱动,使得导向板可以根据再生骨料的落料情况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固定在所述滑槽中的第一电机;以及装配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螺纹杆,其中,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滑槽的内壁位置处,所述螺纹杆的杆体螺纹贯穿所述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驱动部中第一电机、螺纹杆的相配合设置,第一电机的启动能使得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进行转动后,由于螺纹杆与滑块相配合螺纹连接,而且滑块与滑槽相滑移连接,从而使得滑块能够由于第一电机的驱动而进行沿着滑槽延伸方向进行的位移。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杆远离承载板一端的座体;固定在所述导向板靠近所述座体一侧、与所述座体相适配的插块;以及贯穿所述插块、所述座体的转轴,其中,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支撑杆相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顶端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板进行转动的第二驱动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活动部件的设置,能够使得导向板可以与支持杆之间相转动连接,通过第二驱动部的设置,能够驱动导向板作竖直方向上的摆动,从而能够较好地根据再生骨料的粒径大小、落料速度以及位置的变化情况进行调节,有效根据再生骨料的落料情况对导向板进行调节,使得导向板可以将再生骨料进行导向调节,减少再生骨料排出物料传送带。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杆顶端面的安装座;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支撑杆一端的第一气缸;竖向开设在所述导向板靠近所述支撑杆一侧的调节槽;滑移连接在所述调节槽内的配合块;以及装配在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且与所述配合块相铰接的驱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驱动部中第一气缸的驱动,通过配合块与驱动块的之间的相配合结构,而且配合块与调节槽之间相滑移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气缸能够驱动导向板进行摆动,有效地根据再生骨料的落料情况对导向板进行调节,减少再生骨料排出物料传送带,使得再生骨料可以稳定传输在物料传送带上。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侧呈水平方向开设有水平槽,在同一所述水平槽内对称滑移连接有滑动块,在所述滑动块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侧面处水平铰接有辅助调节板,其中,在所述水平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块沿着所述水平槽进行位移的第三活动部件,在所述导向板靠近所述辅助调节板的一侧面处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辅助调节板角度的辅助调节部,另外,所述辅助调节板与所述滑动块的连接部位处设置有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平槽、滑动块的相配合结构,通过第三活动部件的驱动,使得安装在滑动块上的辅助调节板能够张开,可以更好地根据再生骨料的落料情况对导向板所能够承受的承载面积进行调节,减少再生骨料排出物料传送带。

优选的,所述第三活动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槽内的第二电机;以及装配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部位处的螺杆,其中,所述螺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水平槽的内壁位置处,所述螺杆的杆体两侧对称开设有纹路相反的螺纹部,所述螺杆上的螺纹部位置处分别对称贯穿滑动块的块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电机的驱动,使得具备相反螺纹的螺杆能够驱动单条水平槽内的两个滑动块可以作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运动,使得辅助调节板可以作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运动,有效地向两侧张开或者收起,使得可以更好地根据再生骨料的落料情况对导向板的承载面积进行调节,减少再生骨料排出物料传送带。

优选的,所述辅助调节部包括:对称固定在所述导向板靠近所述辅助调节板一侧的抵块;水平开设在所述辅助调节板靠近所述导向板一侧的辅助槽;滑移连接在所述辅助槽内的辅助块;水平固定在所述抵块靠近所述辅助调节板一端的芯条;开口靠近所述芯条设置、转动连接在所述辅助块靠近所述导向板一端的套管;以及一端固定在所述芯条靠近所述套管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套管内壁位置处的复位弹簧,其中,所述辅助调节板与所述导向板之间成角度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辅助槽与抵块之间的相配合结构,再通过芯条、套管以及复位弹簧的相配合结构,在辅助调节板在张开的过程中或者收起的过程中,抵块与滑动块的距离变化,使得辅助调节板可以改变角度,更为有效地根据再生骨料的落料情况对导向板所能够承受的承载面角度进行调节,减少再生骨料排出物料传送带。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处理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处理工艺,包括:

a:将收集到的建筑垃圾喷水降尘,通过分拣对建筑垃圾中的钢筋、木材、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的杂物进行分拣分离;

b:通过驾驶装载机,将分拣后的建筑垃圾装进第一个破碎机料仓;

c:将破碎机料仓内的建筑垃圾通过振动给料机均匀地喂入建筑垃圾破碎机内进行初次破碎;

d:采用建筑垃圾破碎机将分拣后的建筑垃圾破碎成0至350㎜的小块,并通过物料传送带进行传输;

e:通过物料传送带的传输,将步骤d中破碎的小块建筑垃圾装进破碎机料仓;

f:将破碎机料仓内的建筑垃圾通过振动给料机均匀地喂入建筑垃圾破碎机内进行再次破碎;

g:经过建筑垃圾破碎机破碎后,将粒度0至50㎜的建筑垃圾送入物料传送带;

h:步骤g中送入物料传送带的建筑垃圾在输送的过程中,在物料传送带的上方机架部位处固定有强力除铁器,通过强力除铁器将建筑垃圾中的铁屑进行吸附、分拣;

i:通过物料传送带的传输,将步骤h中其余的建筑垃圾装进破碎机料仓;

j:将破碎机料仓内的建筑垃圾通过振动给料机均匀地喂入建筑垃圾破碎机内进行又一次粉碎;

k:建筑垃圾经过建筑垃圾破碎机破碎后形成再生骨料,再经过物料传送带运到振动筛内进行筛分;

l:通过振动筛的筛分出3种不同粒级的骨料,分为0至10㎜的细骨料、10至20㎜粗骨料以及20mm至30㎜的超大骨料;

其中,第一个建筑垃圾破碎机、第二个建筑垃圾破碎机以及第三个建筑垃圾破碎机分别对应采用液压破碎锤、颚式破碎机以及锤式破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三个建筑垃圾破碎机的相配合结构,使得建筑垃圾可依次经过液压破碎锤、颚式破碎机以及锤式破碎机进行粉碎破碎,形成多种粒径的再生骨料,通过物料传送带的结构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于再生骨料的传输,减少了人工推运传输带来的麻烦,通过本施工工艺的步骤,能够有效地对建筑垃圾进行良好的破碎以及筛分,得到质量较好的再生骨料。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通过设置的建筑垃圾破碎机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处理,生产出体积较小的可以直接用于工程的再生骨料,通过物料传送带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将多个建筑垃圾破碎机进行连接,使得再生骨料能够有效地经过多次的破碎,生产多种粒径的再生骨料,有效、快捷地对建筑垃圾进行合理利用,通过调整组件的设置,能够使得再生骨料在建筑垃圾破碎机之间传输的时候,可以有效地对再生骨料进行调整,减少了由于骨料的粒径不一致,而导致在物料会造成排出物料传送带、或堆积在物料传送带的间隙位置处的情况发生,使得物料传送带上的再生骨料传送可以较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体建筑垃圾破碎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调整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调整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建筑垃圾破碎机;3、物料传送带;31、承载板;32、支撑杆;33、导向板;311、滑槽;312、滑块;313、第一电机;314、螺纹杆;321、座体;322、插块;323、转轴;324、安装座;325、第一气缸;326、调节槽;327、配合块;328、驱动块;331、水平槽;332、滑动块;333、辅助调节板;334、扭簧;342、螺杆;343、螺纹部;344、抵块;345、辅助槽;3451、辅助块;346、芯条;347、套管;348、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处理装置。

参照图1、图2,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处理装置,包括有设置在工作环境中的机架1,机架1是可拆卸式的方式进行连接装配,通过加强螺栓进行紧固锁定,使得机架1可以稳定进行设置。

同时,参照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在机架1上设置有多个建筑垃圾破碎机2,具体地,建筑垃圾破碎机2有三个,按照进料顺序进行划分该三个建筑垃圾破碎机2分别为液压破碎锤、颚式破碎机以及锤式破碎机,建筑垃圾破碎机2之间通过设置有物料传送带3进行骨料的传输,通过物料传送带3的设置,使得建筑垃圾产生的骨料可以在连续的建筑垃圾破碎机2之间进行流转。

其中,参照图1、图2,建筑垃圾投入液压破碎锤破碎成0至350㎜的小块、从液压破碎锤处排出的骨料,经由物料传送带3的传送从颚式破碎机的进料口处进行进料,经过颚式破碎机破碎成0至50㎜的骨料,再经由物料传送带3的传送从锤式破碎机的进料口处进行进料,经过锤式破碎机的破碎,得到最终的再生骨料,该再生骨料通过振动筛进行筛分,可以分离成0至10㎜的细骨料、10至20㎜粗骨料以及20mm至30㎜的超大骨料,其中,粒径大于30mm的巨大骨料则通过分拣后收集再次投入建筑垃圾破碎机2进行破碎。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在两相接的物料传送带3之间则设置有能够较好地物料的传输进行调整的调整组件。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3,该调整组件包括有设置在机架1上的承载板31,承载板31位于两相接的物料传送带3之间位置处,并且,在该承载板31的顶部承载面位置处开设有滑槽311,滑槽311的延伸方向与物料的水平方向上的传输方向相一致。

具体地,参照图3、图4,在该滑槽311内滑移连接有滑块312,该滑块312的块体中部贯穿开设有螺纹孔,同时,在该滑槽311内固定有第一电机31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机313为伺服电机,并且,在该第一电机313的输出端指向方向与滑槽311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更具体地,在该第一电机313的输出轴上装配有螺纹杆314,螺纹杆314开设有与螺纹孔相适配的螺纹,螺纹杆314贯穿螺纹孔与滑块312相螺纹连接,螺纹杆314没有与第一电机313相装配的一端则转动连接在滑槽311的内壁位置处。

参照图3、图4,当第一电机313启动后,螺纹杆314会受到带动进行转动,而滑块312与滑槽311之间又相滑移连接,使得与螺纹杆314相螺纹连接的滑块312可以通过螺纹杆314的带动、沿着滑槽311的延伸方向进行位移。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在该滑块312的顶部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2,该支撑杆32在本实施例中其横截面呈“l”型,其中,在该支撑杆32没有与滑块312相固定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板33,导向板33能够用于承接、导向从物料传送带3处排出的骨料。

具体地,参照图3、图4,该支撑杆32靠近导向板33的一端固定有座体321,相适配的,在导向板33靠近支撑杆32的一侧面处固定有与座体321相装配的插块322,同时,转动贯穿座体321的一侧、插块322以及座体321的另一侧有转轴323,通过座体321、插块322以及转轴323的相配合结构,使得支撑杆32与导向板33之间为转动连接。

更具体地,参照图3、图4,在支撑杆32的顶端面位置处固定有安装座324,该安装座324的座体321横截面呈“l”型,在该安装座324的侧壁座体321上设置有第一气缸325,该第一气缸325远离其输出端的一侧与安装座324的侧壁座体321相转动连接,其次,该第一气缸325的输出端部位处装配有驱动块328,同时,在导向板33靠近支撑杆32的一侧侧面位置处沿着竖向开设有调节槽326,调节槽326内滑移连接有配合块327,配合块327与驱动块328之间相铰接连接进行装配。

参照图3、图4,当第一气缸325启动时,第一气缸325的输出端可以驱动该驱动块328作动作,同时,配合块327与调节槽326之间相滑移连接,而且,驱动块328与配合块327之间相铰接设置,使得第一气缸325能够较好地带动导向板33进行竖直方向上的摆动,有效地根据骨料的落料情况进行角度的调节,从而有效地对骨料进行阻挡以及导向,使得骨料可以稳定在物料传送带3中进行传输。

其次,参照图3、图4,在本实施例中,在该导向板33远离支撑杆32的一端侧壁处开设有水平槽331,水平槽331具体有两条,两条水平槽331呈上下水平的对称分布,同时,在该水平槽331内滑移连接有滑动块332,更具体地,在单条水平槽331内具体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滑动块332。

另外,参照图3、图4,在滑动块332远离水平槽331的一侧面位置处铰接有辅助调节板333,具体地辅助调节板333数目为两块,两块辅助调节板333对称设置在四块滑动块332上,该辅助调节板333与滑动块332的连接部位处设置有扭簧334,扭簧334能够使得辅助调节板333受到靠近导向板33方向的力,使得辅助调节板333可以保持作靠近导向板33摆动的趋势。

同时,参照图3、图4,在该水平槽331内设置有第二电机(由于视角原因在图中并未示出),第二电机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为伺服电机,更具体地,该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指向方向与水平槽331的延伸方向相一致,并且,在该水平槽331内转动连接有螺杆342,螺杆342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槽331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此外,该螺杆342的一端与水平槽331的内壁相转动连接、且其另一端则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装配设置,螺杆342的杆体上开设有纹路相反的螺纹部343,螺杆342上的螺纹部343位置处分别对称贯穿滑动块332的块体,使得滑动块332分别对称设置在螺杆342的两侧。

参照图3、图4,当第二电机开启时,能够驱动螺杆342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螺杆342的杆体可以稳定地进行转动,由于螺杆342具备两相反螺纹部343,且滑动块332分别对称螺纹连接在两相反螺纹部343位置处,同时,滑动块332又同时滑移连接在水平槽331内,使得螺杆342的转动能够带动对称设置的滑动块332作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滑动块332的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则使得与滑动块332相铰接的辅助调节板333作相互远离或者相互远离的运动。

另外,参照图3、图4,在导向板33靠近辅助调节板333一侧面处固定有抵块344,抵块344对称设置在水平槽331的两侧位置处,具体有四块抵块344,抵块344整体呈半球状块体,同时,在辅助调节板333靠近导向板33一侧水平开设有辅助槽345,相适配的,在该辅助槽345内滑移连接有辅助块3451,而且,在该抵块344靠近辅助调节板333的一端水平固定有芯条346,相对应的,在该辅助块3451靠近导向板3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套管347,套管347的非转动连接端处开设有与芯条346相适配的开口,套管347与芯条346之间相套合进行穿插连接。

并且,参照图3、图4,在芯条346靠近套管347一端固定有复位弹簧348,该复位弹簧348远离芯条346的一端则与套管347的内壁位置处相固定,复位弹簧348的延伸方向与芯条346、套管347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此外,该辅助调节板333与导向板33之间成角度设置,两辅助调节板333在其相互最靠近的时候、其两者与导向板33的俯视截面整体呈“k”型,当两辅助调节板333作相互远离的运动时,由于抵块344的设置,能够有效张大辅助调节板333的角度。

本实施例还在于公开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处理工艺,包括有:

a:通过工作人员将收集到的建筑垃圾喷水降尘,再通过人工分拣对建筑垃圾中的钢筋、木材、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的杂物进行分拣分离;

b:工作人员通过驾驶装载机,将分拣后、剩余(不带有钢筋、木材、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的杂物)的建筑垃圾装进第一个破碎机料仓;

c:将第一个破碎机料仓内的建筑垃圾通过振动给料机均匀地喂入第一个建筑垃圾破碎机2内进行初次破碎;

d:采用第一个建筑垃圾破碎机2将分拣后的建筑垃圾破碎成0至350㎜的小块,并通过物料传送带3进行传输;

e:通过物料传送带3的传输,将步骤d中破碎的小块建筑垃圾装进第二个破碎机料仓;

f:将第二个破碎机料仓内的建筑垃圾通过振动给料机均匀地喂入第二个建筑垃圾破碎机2内进行再次破碎;

g:经过第二个建筑垃圾破碎机2破碎后,将粒度0至50㎜的建筑垃圾送入物料传送带3;

h:步骤g中送入物料传送带3的建筑垃圾在输送的过程中,在物料传送带3的上方机架1部位处固定有强力除铁器,通过强力除铁器将建筑垃圾中的铁屑进行吸附、分拣;

i:通过物料传送带3的传输,将步骤h中其余的建筑垃圾装进第三个破碎机料仓;

j:将第三个破碎机料仓内的建筑垃圾通过振动给料机均匀地喂入第三个建筑垃圾破碎机2内进行又一次粉碎;

k:建筑垃圾经过第三个建筑垃圾破碎机2破碎后形成再生骨料,再经过物料传送带3运到振动筛内进行筛分;

l:通过振动筛的筛分出3种不同粒级的骨料,分为0至10㎜的细骨料、10至20㎜粗骨料以及20mm至30㎜的超大骨料;

其中,第一个建筑垃圾破碎机2、第二个建筑垃圾破碎机2以及第三个建筑垃圾破碎机2分别对应采用液压破碎锤、颚式破碎机以及锤式破碎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