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喷淋洗涤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5729发布日期:2021-03-02 17:3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喷淋洗涤塔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喷淋洗涤塔。


背景技术:

[0002]
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的统称,这类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下的蒸发速度较大,极易挥发,且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含有vocs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严重威胁人群的健康,因此需要先进行净化处理后方可排放。
[0003]
吸收法是处理废气中vocs时一种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溶剂对废气中的vocs进行吸收。为了提高溶剂的吸收效率,现有技术中的吸收处理工艺通常是在喷淋洗涤装置中进行,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8275174u公开了一种vocs废气净化用喷淋洗涤塔,该喷淋洗涤塔主体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右侧面设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下端设有循环水泵,所述主管道上端从上至下一次设有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所述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下表面左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喷淋器和第二喷淋器,所述第一喷淋器和第二喷淋器均包括喷淋架、辅助分流管和喷淋头,所述喷淋架内侧焊接有辅助分流管,所述喷淋架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喷淋头,所述第一分管道和第二分管道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填料腔和第二填料腔。该喷淋洗涤塔,能够通过辅助分流管和喷淋头喷洒吸收剂,使得吸收剂与废气接触,完成vocs的吸收。
[0004]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喷淋洗涤塔虽然可高效吸收废气中的vocs,但是其仍旧存在的问题在于,喷淋洗涤塔内的溶剂在喷淋过程中容易产生小至微米级别的雾滴,这类雾滴里含有一定的盐类和微尘颗粒,如所述喷淋塔排出后再随废气进入后续的设备,会给设备造成极大的损害。这种情况下,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高效除雾的喷淋洗涤装置,是现有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用于处理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喷淋洗涤塔在喷淋过程中产生的雾滴导致填料堵塞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耐用、填料不易堵塞的喷淋洗涤塔。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
一种处理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喷淋洗涤塔,包括塔体,在所述塔体的顶端设置有气体出口,在所述塔体的下部设置有废气进口,在所述塔体内设置有:集水池,位于所述塔体的底部,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废气进口的下方;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喷淋装置和填料层,所述喷淋装置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废气进口的上方;所述喷淋装置通过循环管道与所述集水池连通设置,在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填料层位于所述喷淋装置的下方;除雾装置,所述除雾装置位于所述处理单元的上方,所述除雾装置包括多个折流板,每相邻两个折流板之间形成气体通道,在位于每个气体通道的底
端开口两侧的折流板侧壁上均设置有集液槽,与所述集液槽连通设置有排液管道。
[0008]
所述多个折流板相互平行设置。
[0009]
每个所述折流板由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的多块平面板组成,相连的两块平面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相同。
[0010]
每个所述折流板设置为曲面板。
[0011]
所述集液槽的底面在由槽体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设置。
[0012]
所述集液槽的槽内底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3
°

[0013]
所述排液管道安装在所述集液槽的槽内底面较低的一侧,所述排液管道的出口延伸至所述塔体的外部。
[0014]
在所述折流板的侧壁表面分布有凸起。
[0015]
所述集液槽设置为u形槽。
[0016]
所述的处理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喷淋洗涤塔,设置有集液槽组件,在所述集液槽组件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均成型有一个所述集液槽,两个所述集液槽的底部成型有弧形底面;
[0017]
在每个所述折流板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插入所述安装槽内,并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001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处理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喷淋洗涤塔的优点在于:
[0019]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淋洗涤塔,在所述喷淋装置和所述填料层之间设置有除雾装置,所述除雾装置包括多个折流板,每相邻两个折流板之间形成气体通道,在位于每个气体通道的底端开口两侧的折流板侧壁上均设置有集液槽,与所述集液槽连通设置有排液管道。通过设置所述除雾装置使得携带雾气的废气在折流板之间上行时,雾滴与折流板发生碰撞,在折流板上发生凝结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折流板向下流动,从而与废气分离开,可防止雾气上行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集液槽,汇流下的液体可进入所述集液槽,并通过所述排液管道排出,从而可将含有大量盐类、有害物质的雾滴水排出,避免其再进入下方的填料,防止其引起填料堵塞。
[0020]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限定所述集液槽的槽内底面在由槽体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设置,从而使得进入集液槽内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易于排出,防止液体在集液槽内存积、溢出的问题发生。
[0021]
同样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的喷淋洗涤塔设置有集液槽组件,在所述集液槽组件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安装槽,相应的在所述折流板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插入所述安装槽内,并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这种设置方式可实现集液槽的安装与拆卸,便于即将集液槽拆卸下来进行彻底的清洗。
[002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处理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喷淋洗涤塔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3]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处理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喷淋洗涤塔的结
构示意图;
[0024]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流板的侧视图;
[0025]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液槽与排液管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设置有安装板的折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液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如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流板与所述集液槽组件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其中,附图标记为:
[0030]
1-塔体;11-循环支管;12-填料层;13-喷淋装置;14-循环管道;15-循环水泵;16-废气进口;17-补液口;18-气体出口;21-折流板;211-连接板;22-集液槽;221-安装槽;23-弧形底面;3-排液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实施例1
[003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喷淋洗涤塔,如图1所示,包括塔体1,在所述塔体1的顶端设置有气体出口18,在所述塔体1的下部设置有废气进口16,在所述塔体1内设置有:
[0033]
集水池,位于所述塔体1的底部,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废气进口16的下方,在所述集水池的侧壁上设置有补液口17;
[0034]
处理单元,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个处理单元,两个所述处理单元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每个所述处理单元均包括喷淋装置13和填料层12,所述喷淋装置13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废气进口16的上方,所述填料层12位于所述喷淋装置13的下方。所述喷淋装置13通过循环管道14与所述集水池连通设置,在所述循环管道14上设置有循环水泵1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管道14通过两根循环支管11分别与两个所述处理单元中的喷淋装置13连通,所述喷淋装置13采用喷嘴。
[0035]
所述喷淋洗涤塔还设置有除雾装置,所述除雾装置位于所述处理单元的上方,位于所述气体出口18的下方。所述除雾装置包括多个折流板21,所述多个折流板21相互平行设置,本实施例每个所述折流板21由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的多块平面板组成,相连的两块平面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相同,从而形成折流通道。作为可选择的实施例,所述折流板21也可设置为曲面板,如s形板,当所述折流板21设置为曲面板时,同样优选为平行设置,即在同一高度处的所述曲面板的切面相互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折流板21之间的距离为13cm。
[0036]
每相邻两个折流板21之间形成气体通道,如图2所示,在位于每个气体通道的底端开口处两侧的折流板21侧壁上均设置有排液槽22,所述排液槽22的开口朝向上方设置,所述排液槽22沿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为2cm,高度为4cm。与所述排液槽22连通设置有排液管道3,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通道的顶端开口朝向填料设置,所述气体通道的底面开口朝向竖直方向上的下方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液槽22设置为u形槽,即所述排液槽22的截面为u形,这种u形槽的设置方式相比于方形槽体,可减少液体中的物质在折角处发生沉淀累积。所述排液槽22的底面在由槽体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排液槽22的槽内底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3
°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排液槽22的倾斜方向是相
一致的,所述排液管道3则安装在所有的所述排液槽22的槽内底面较低的一侧,如图3所示,所述排液管道3与所述排液槽22的槽内底面较低的一端连通设置,所述排液管道3的出口延伸至所述塔体1的外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液管道3的底面同样设置为u形面。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槽与所述折流板21采用一体化成型,所述u形槽成型在所述折流板21的底端。
[0037]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所述折流板21的两侧侧壁的表面均分布有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为锥形,用于增加折流板21表面与雾滴的接触面积,并提高折流板21表面的粗糙度,使得废气冲刷表面时其中的雾滴更容易在折流板21表面凝结汇集;所述锥形凸起的底面直径为5mm,高度为6-8mm,相邻两个锥形凸起之间的间距以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计为10mm。
[0038]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喷淋洗涤塔的工作过程为:
[0039]
废气由塔体1上的废气进口16进入,进入塔底后的废气上行,喷淋装置13喷出溶液对废气中的vocs进行吸收,溶液夹带着vocs进入下方的填料,在填料中进一步发生反应使得vocs得到处理,溶液再下行后进入集水池,在循环水泵15的作用下再次进入喷淋装置13进行喷淋,实现溶液的循环应用。
[0040]
实施例2
[0041]
实施例1中所述喷淋洗涤塔中的折流板21与所述排液槽22采用一体化成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将所述排液槽22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折流板21底端的实施方式,如图4-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喷淋洗涤塔设置有排液槽组件,在所述排液槽组件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安装槽221,在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均成型有一个所述排液槽22,两个所述排液槽22的底部成型有弧形底面23,从而可减缓雾滴对底面的冲刷,避免在底面产生结垢;本实施例在每个所述折流板21的底端均设置有连接板211;所述连接板211插入所述安装槽221内,并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板211和所述安装板的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穿孔,通过在穿孔中插入螺栓可将所述连接板211和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004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