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三剩物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2010发布日期:2020-12-29 09:5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业三剩物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业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林业三剩物是采伐剩余物(指枝丫、树梢、树皮、树叶、树根及藤条、灌木等)、造材剩余物(指造材截头)和加工剩余物(指板皮、板材、木竹截头、锯沫、碎单板、木芯、刨花、木块、边角余料)的统称,传统的林业三剩物处理方式大多以就地抛弃、焚烧或填埋等简单方式十分的浪费资源,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林业三剩物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林业三剩物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林业三剩物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支撑板,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

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伸缩缸、密封门、控制开关、入料口,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缸,所述装置本体的正面活动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入料口;

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动杆、清理刷、转动盘、挡板、喷水口、第二电机、第二转动杆、叶片、限位槽、支撑杆、挤压板、支撑台,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围固定安装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围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清理刷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喷水口,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围固定安装有叶片,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干,所述叶片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伸缩缸的一端通过伸缩杆与挤压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控制开关与伸缩缸、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缠绕有水管,且水管的两端均连接着喷水口,而水管通过人工与外界水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挡板为向一侧倾斜30°-40°,且挡板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杆外围的距离为1cm-2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叶片在第二转动杆的外围两侧设有若干个,且叶片呈圆锥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限位槽的两端均通过支撑杆连接至入料口的内壁两侧。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入料口将三剩物放入装置本体内,然后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转动杆带动叶片转动对三剩物进行粉碎,为了防止第二转动杆在旋转时不发生摆动通过限位槽对第二转动杆进行限位,同时再通过支撑杆将限位槽固定在入料口的一侧进行支撑,然后启动伸缩缸带动挤压板进行推动将三剩物推向叶片的一侧,使粉碎的效果能够更快。

2、其次,当三剩物粉碎完后会通过支撑台流入到支撑板上,为了防止粉碎后的三剩物堆积过多发生堵塞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进行转动,让第一转动杆转动的同时通过转动盘带动挡板对三剩物进行扫动扫至支撑台的下方,最后通过外界水管带动喷水口进行喷洒,然后第一转动杆再带动清理刷进行转动对三剩物进行清洗,当清洗完后再通过人工打开密封门进行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喷水口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a处放大示意图。

图例说明:

装置本体1;伸缩缸101;密封门102;控制开关103;入料口104;支撑板2;第一电机201;第一转动杆202;清理刷203;转动盘204;挡板205;喷水口206;第二电机207;第二转动杆208;叶片209;限位槽210;支撑杆211;挤压板212;支撑台2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林业三剩物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支撑板2,装置本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

装置本体1包括伸缩缸101、密封门102、控制开关103、入料口104,装置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伸缩缸101,装置本体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密封门102,密封门10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03,装置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入料口104;

支撑板2包括第一电机201、第一转动杆202、清理刷203、转动盘204、挡板205、喷水口206、第二电机207、第二转动杆208、叶片209、限位槽210、支撑杆211、挤压板212、支撑台213,支撑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01,第一电机20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02,第一转动杆202的外围固定安装有清理刷203,清理刷20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转动盘204,转动盘204的外围固定安装有挡板205,清理刷20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喷水口206,第一电机2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07,第二电机207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08,第二转动杆208的外围固定安装有叶片209,第二转动杆208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限位槽210,限位槽2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干211,叶片20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挤压板212,挤压板2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台213。

其中,伸缩缸101的一端通过伸缩杆与挤压板21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通过伸缩缸101能够带动挤压板212进行移动带动三剩物进行推动至叶片209的一侧,让粉碎的效果能够更好。

其中,控制开关102与伸缩缸101、第一电机201和第二电机207之间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102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使工作效率能够更快,说明的是:电源由外接提供,线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

其中,装置本体1的内部缠绕有水管,且水管的两端均连接着喷水口206,而水管通过人工与外界水泵连接,使喷水口206能够便于随时放出水分对三剩物进行清洗。

其中,挡板205为向一侧倾斜30°-40°,且挡板205的一端与第二转动杆208外围的距离为1cm-2cm,为了防止粉碎后三剩物在支撑板2上堆积过多发生堵塞,通过转动盘204带动挡板205对三剩物进行扫动至支撑台213的下方。

其中,叶片209在第二转动杆208的外围两侧设有若干个,且叶片209呈圆锥结构,通过圆柱结构使叶片209在转动时对三剩物的粉碎效果能够更好。

其中,限位槽210的两端均通过支撑杆211连接至入料口104的内壁两侧,为了防止第二转动杆208在旋转时不发生摆动通过限位槽210对第二转动杆208进行限位,同时再通过支撑杆211将限位槽210固定在入料口104的一侧进行支撑。

工作原理:使用时,该装置通过入料口104将三剩物放入装置本体1内,然后通过控制开关103启动第二电机207通过第二转动杆208带动叶片209转动对三剩物进行粉碎,为了防止第二转动杆208在旋转时不发生摆动通过限位槽210对第二转动杆208进行限位,同时再通过支撑杆211将限位槽210固定在入料口104的一侧进行支撑,然后启动伸缩缸101带动挤压板212进行推动将三剩物推向叶片209的一侧,使粉碎的效果能够更快,接着当三剩物粉碎完后会通过支撑台213流入到支撑板2上,为了防止粉碎后的三剩物堆积过多发生堵塞通过启动第一电机201带动第一转动杆202进行转动,让第一转动杆202转动的同时通过转动盘204带动挡板205对三剩物进行扫动扫至支撑台213的下方,最后通过外界水管带动喷水口206进行喷洒,然后第一转动杆202再带动清理刷203进行转动对三剩物进行清洗,当清洗完后再通过人工打开密封门102进行取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