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枪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9908发布日期:2020-12-22 12:3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移液枪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移液枪支架。



背景技术:

移液枪是移液枪的一种,常用于实验室少量或微量液体的移取,规格不同,不同规格的移液枪配套使用不同大小的枪头,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形状也略有不同,但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基本一致。移液枪属精密仪器,使用及存放时均要小心谨慎,防止损坏,避免影响其量程。

根据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6622137u一种吸附式移液枪支架,表示其优点在于:一种吸附式移液枪支架,其中包括一托架和数个移液枪位。所述移液枪托架为长方形,其背后内部镶嵌有磁铁,背后外侧安装橡胶吸盘,托架前方为数个移液枪位。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一种吸附式移液枪支架构造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上述新型磁铁吸附式移液枪支架,在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中使用移液枪的过程中无论是取用或放回都比较容易轻松,还可以充分利用在内部的操作空间;并根据使用人员位置的不同随意移动位置。

而存在的缺点是:申请公开号cn206622137u一种吸附式移液枪支架在放置移液枪时,仅通过将移液枪插入移液枪位的方式来放置移液枪,移液枪在移液枪位上难免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移液枪在使用后,排出口还可能残留一些药物,液体药物滴落容易影响到使用环境。

并且相对于传统的移液枪支架,移液枪挂钩挂置后与移液枪支架之间存在的缝隙较大,如支架晃动,那么移液枪就很有可能会滑动甚至是掉落的情况。因此,本案力图进一步的改进与解决申请公开号cn206622137u一种吸附式移液枪支架中所存在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优化的双滚压印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移液枪支架,包括外板、支块和转筒,所述外板的数量为两个,且支块位于外板之间的上方,所述转筒位于外板之间的下方;

所述支块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柱,且插柱均嵌入设置于外板内壁,所述支块背面呈并列开有若干个开槽,且开槽内壁一侧均嵌接有橡胶垫,所述开槽内壁另一侧且位于橡胶垫相对面均嵌入设置有套筒,且套筒内壁左右两侧均开有滑道,所述套筒外侧均插接有弧块,且弧块外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末端与套筒内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使得弧块与套筒进行收缩运动时,通过弹簧让弧块具有弹性;

所述转筒表面呈环绕均匀嵌接有若干个嵌棉,且转筒右端中心开有开口,所述转筒右端设有转环,且转环右端设有拧块,所述拧块朝向于转环的一侧中心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连接内柱,转筒可间接通过拧块进行旋转的运动,让转筒实现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为了让支块在放置时更具有稳定性,所述支块通过插柱与外板连接,且支块呈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套筒整体均位于支块内部,且弧块横置于开槽当中,所述滑块位于滑道内且与滑道滑动连接,并滑道呈直线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块首端与橡胶垫相接触,且弧块背面呈弧面,滑块与橡胶垫相接触时,可防止开槽内壁被弧块刮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为了便于使用者辨别不同移液枪,所述支块正面均匀嵌接有与开槽位置以及数量相对应的若干个标签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转环嵌接在外板一侧,且转筒、转环和拧块之间并列排布,所述连接内柱位于开口正右侧,并连接内柱贯穿过转环内侧插接于开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一个移液枪可对于使用到一个嵌棉进行清洁,所述拧块以及转筒均与转环转动连接,且嵌棉排布的位置以及数量均与开槽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移液枪的挂钩对准支块的顶部,按压移液枪挂钩,弧块被挂钩按压顺势被挤入套筒内部,开启开槽,让移液枪挂钩卡入到开槽,弧块不再被移液枪挂钩所阻挡,弹簧将弧块弹出,弧块抵住橡胶垫,移液枪挂钩即不可从开槽移出,并且弧块挡住移液枪挂钩,让移液枪挂钩与开槽的连接更紧密,此时移液枪就会稳定的挂置在支块上,即使外板出现晃动情况,移液枪也会保持与支块的连接。

可逆时针转动拧块,让转筒转动起来,转筒和拧块分别在转环的两侧旋转,转筒转动时,移液枪排出口会在转筒上颠簸,让移液枪排出口所残留的药液滴出,并且通过嵌棉将药液吸附掉,保持使用环境的洁净,由多个嵌棉与多个移液枪对应,不会出现药液混合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板结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筒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外板1、支块2、插柱201、开槽202、橡胶垫203、标签板204、套筒3、滑道301、弧块4、滑块401、弹簧402、转筒5、嵌棉501、开口502、转环6、拧块7、连接内柱7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移液枪支架,包括外板1、支块2和转筒5,所述外板1的数量为两个,且支块2位于外板1之间的上方,所述转筒5位于外板1之间的下方,下面对移液枪支架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支块2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柱201,且插柱201均嵌入设置于外板1内壁,所述支块2背面呈并列开有若干个开槽202,且开槽202内壁一侧均嵌接有橡胶垫203,所述开槽202内壁另一侧且位于橡胶垫203相对面均嵌入设置有套筒3,且套筒3内壁左右两侧均开有滑道301,所述套筒3外侧均插接有弧块4,且弧块4外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401,所述滑块401末端与套筒3内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402,使用者在使用时,可先将外板1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支块2通过插柱201与外板1连接,且支块2呈三角形,通过两块外板1支撑于支块2,并且外板1也呈三角形,三角形的支撑性较强,加强外板1放置的稳定性,支块2的顶部呈锐角形,与移液枪挂钩内侧的弧度一致;

所述套筒3整体均位于支块2内部,且弧块4横置于开槽202当中,所述滑块401位于滑道301内且与滑道301滑动连接,并滑道301呈直线形,所述滑块401首端与橡胶垫203相接触,且弧块4背面呈弧面,当使用者需要放置移液枪时,可将移液枪的挂钩对准支块2的顶部,并且对应到开槽202位置,此时移液枪挂钩会位于弧块4的背面,使用者按压移液枪挂钩,移液枪挂钩与弧块4的背面相接触,因为弧块4背面呈弧面,所以移液枪挂钩与弧块4的背面相接触时,因为背面弧块4的弧度可顺利被挂钩按压,弧块4即可顺势被挤入套筒3内部,同时滑块401在滑道301当中滑动,滑道301呈直线形,滑块401会呈直行轨迹移动,保持弧块4伸缩运动时的平稳,弹簧402会被弧块4所挤压,通过弹簧402让弧块4具有弹性,套筒3整体结构都位于支块2内部,此时的弧块4也会移入到套筒3内部,从而开启开槽202,让移液枪挂钩卡入到开槽202,弧块4不再被移液枪挂钩所阻挡,弹簧402将弧块4弹出,弧块4横置在开槽202当中,弧块4抵住橡胶垫203,此时弧块4的前面朝向于移液枪挂钩,而弧块4的前面呈平面,移液枪不可与弧块4的前面滑动,挂钩即不可从开槽202移出,并且弧块4挡住移液枪挂钩,让移液枪挂钩与开槽202的连接更紧密,此时移液枪就会稳定的挂置在支块2上,即使外板1出现晃动情况,移液枪也会保持与支块2的连接,使用者需要拿出移液枪时,将弧块4按压到套筒3内部即可,开槽202被开启,移液枪被拿出;

所述支块2正面均匀嵌接有与开槽202位置以及数量相对应的若干个标签板204,开槽202和标签板204的数量均有多个,便于使用者放置多个的移液枪,使用者可将放置的移液枪做好标记,一个标签板204对应一个移液枪,在与移液枪相对应的标签板204上写上移液枪的信息,如抽取的药物信息等,便于使用者辨别,避免移液枪混淆;

所述转筒5表面呈环绕均匀嵌接有若干个嵌棉501,且转筒5右端中心开有开口502,所述转筒5右端设有转环6,且转环6右端设有拧块7,所述拧块7朝向于转环6的一侧中心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连接内柱701,转筒5与支块2的前面呈斜面,移液枪放置在支块2上时,移液枪的排出口会架在转筒5上;

所述转环6嵌接在外板1一侧,且转筒5、转环6和拧块7之间并列排布,所述连接内柱701位于开口502正右侧,并连接内柱701贯穿过转环6内侧插接于开口502,所述拧块7以及转筒5均与转环6转动连接,且嵌棉501排布的位置以及数量均与开槽202位置相对应,并且因为嵌棉501与移液枪的位置相对应,一个嵌棉501对应一个移液枪,避免药液混合,所以移液枪的排出口恰好会抵在嵌棉501上,嵌棉501由棉质纤维制成,使用者可逆时针转动拧块7,拧块7通过连接内柱701与转筒5进行连接,拧块7转动的同时,转筒5同步旋转,让转筒5转动起来,转筒5和拧块7分别在转环6的两侧旋转,通过转环6避免转筒5和拧块7直接与外板1相接触将外板1磨损,转筒5外壁有多个凸起位置,转筒5转动时,移液枪排出口会在转筒5上颠簸,让移液枪排出口所残留的药液滴出,并且通过嵌棉501将药液吸附掉,保持使用环境的洁净,由多个嵌棉501与多个移液枪对应,不会出现药液混合的情况。

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6622137u一种吸附式移液枪支架对比而言,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挂钩勾置的方式,让移液枪挂钩稳定的勾在开槽当中,相比插入移液枪位的放置方法,移液枪的放置更具有稳定性,并且可将移液枪的排出口擦拭干净,防止残留的药液滴落在工作台上而影响到使用环境。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