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上光油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1486发布日期:2020-12-04 16:0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性上光油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混合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性上光油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水性上光油主要由主剂、溶剂、辅助剂三大类组成,具有无色,无味、透明感强且无毒、无有机挥发物,成本低,来源广等特点,是其它溶剂性上光油所无法相比的。如果加入其它主剂和助剂,还可具有良好的光泽性,耐磨性和耐化学药品性,经济卫生,对包装印刷尤为适合。

水性上光油主要由主剂、溶剂、辅助剂3大类组成。水性上光油的主剂是成膜树脂,是上光剂的成膜物质,通常是合成树脂,它影响和支持着深层的各种物理性能和膜层的上光品质,如光泽性、附着性、干燥性等。助剂是为了改善水性上光剂的理化性能及加工特性。助剂的种类有:固化剂。改善水性主剂的成膜性,增加膜层内聚强度;表面活性剂。降低水性溶剂的表面张力,提高流平性;消泡剂。能长效控制上光剂的起泡,消除鱼眼、针孔等质量缺陷;干燥剂。增加水性上光剂的干燥速度,改善纸张印品适性;助粘剂。提高成膜物质与承印物的粘附能力;润湿分散剂。改善主剂的分散性,防止沾脏和提高耐磨性;其它助剂为能改良耐折性能的增塑剂等。溶剂的主要作用是分散或溶解合成树脂、各种助剂。

水性上光油在次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将多种助剂加入主剂和溶剂中,通过混合釜完成搅拌,但实际搅拌的分散效果差,因为搅拌过程中无法实现对小颗粒的击碎,同时容易造成小颗粒的聚集,无法实现颗粒式助剂的分散,并无法解决助剂加入后的团聚现象,造成涂覆产品后色泽差,有附着颗粒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水性上光油的混合装置,可显著消除水性上光油中的聚集颗粒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中水性上光油的混合装置包括进料口、配压腔、空气压缩机、第一滚轮腔、第二滚轮腔、储液腔;

进料口直接与原料泵的输出口连接;

所述的进料口与配压腔连通,所述的空气压缩机的出口与配压腔连通;

所述的第一滚轮腔中设有第一滚轮组,所述的第二滚轮腔中设有第二滚轮组;

所述的配压腔与第一滚轮腔之间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设于第一滚轮组啮合位置的正上方,第一滚轮腔与第二滚轮腔之间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设第二滚轮组于啮合位置的正上方;

所述的储液腔设于第二滚轮腔下方,所述的储液腔与第二滚轮腔之间设有滤板。

优选地,滤板为可拆卸滤板,实现杂质的过滤。

优选地,进料口上设有电磁阀,使得进料完成后实现闭合,避免气压损失。

优选地,进料口在配压腔顶部设有多个,根据需求进行连接。

优选地,第一滚轮组与第二滚轮组相互垂直设置,如此来增加极度湍动流体的实际流程,提高分散效果。

优选地,储液腔下方设有输出管。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均为长条型孔。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互垂直分布,如此来增加极度湍动流体的实际流程,提高分散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注入的在压力气流的带动下,形成气液混合的极度湍动流体,极度湍动流体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并具有较高的气含率,极度湍动流体依次通过第一滚轮组的挤压和第二滚轮组的挤压,使得小颗粒的聚集粒子被压碎并被极度湍动流体带走,并被第二滚轮组下方的分配叶轮均布打散,可显著消除水性上光油中的聚集颗粒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水性上光油的混合装置

1、进料口,2、配压腔,3、空气压缩机,4、第一滚轮腔,5、第一滚轮组,6、第一滚轮组,7、第二滚轮组,8、分配叶轮,9、滤板,10、储液腔,11、输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水性上光油的混合装置包括进料口1、配压腔2、空气压缩机3、第一滚轮腔4、第二滚轮腔6、储液腔10,进料口1直接与原料泵的输出口连接。进料口1与配压腔2连通,所述的空气压缩机3的出口与配压腔2连通,进料口1上设有电磁阀,使得进料完成后实现闭合,避免气压损失。进料口1在配压腔2顶部设有多个,根据需求进行连接。储液腔10下方设有输出管11。

第一滚轮腔4中设有第一滚轮组5,所述的第二滚轮腔6中设有第二滚轮组7,配压腔2与第一滚轮腔4之间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设于第一滚轮组5啮合位置的正上方,第一滚轮腔4与第二滚轮腔6之间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设第二滚轮组7于啮合位置的正上方。

储液腔10设于第二滚轮腔6下方,所述的储液腔10与第二滚轮腔6之间设有滤板9,滤板9为可拆卸滤板,实现杂质的过滤。

第一滚轮组5与第二滚轮组7相互垂直设置,如此来增加极度湍动流体的实际流程,提高分散效果。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均为长条型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互垂直分布,如此来增加极度湍动流体的实际流程,提高分散效果。具体实施时在第一滚轮组5与第二滚轮组7侧方均增加密封块,使得流体仅仅通过滚轮的啮合空隙冲出,由啮合空隙冲出时带动滚轮转动,保持冲出的压力,使得二次啮合冲压时具有较高的动能,也保持过滤时由足够的动能。注入的在压力气流的带动下,形成气液混合的极度湍动流体,极度湍动流体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并具有较高的气含率,极度湍动流体依次通过第一滚轮组5的挤压和第二滚轮组7的挤压,使得小颗粒的聚集粒子被压碎并被极度湍动流体带走,并被第二滚轮组7下方的分配叶轮均布打散,可显著消除水性上光油中的聚集颗粒现象。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性上光油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口(1)、配压腔(2)、空气压缩机(3)、第一滚轮腔(4)、第二滚轮腔(6)、储液腔(10);

所述的进料口(1)与配压腔(2)连通,所述的空气压缩机(3)的出口与配压腔(2)连通;

所述的第一滚轮腔(4)中设有第一滚轮组(5),所述的第二滚轮腔(6)中设有第二滚轮组(7);

所述的配压腔(2)与第一滚轮腔(4)之间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设于第一滚轮组(5)啮合位置的正上方,第一滚轮腔(4)与第二滚轮腔(6)之间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设第二滚轮组(7)于啮合位置的正上方;

所述的储液腔(10)设于第二滚轮腔(6)下方,所述的储液腔(10)与第二滚轮腔(6)之间设有滤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上光油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口(1)上设有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上光油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口(1)在配压腔(2)顶部设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上光油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滚轮组(5)与第二滚轮组(7)相互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性上光油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均为长条型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性上光油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互垂直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上光油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腔(10)下方设有输出管(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性上光油的混合装置包括进料口、配压腔、空气压缩机、第一滚轮腔、第二滚轮腔、储液腔;进料口直接与原料泵的输出口连接;所述的进料口与配压腔连通,所述的空气压缩机的出口与配压腔连通;所述的第一滚轮腔中设有第一滚轮组,所述的第二滚轮腔中设有第二滚轮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极度湍动流体依次通过第一滚轮组的挤压和第二滚轮组的挤压,使得小颗粒的聚集粒子被压碎并被极度湍动流体带走,并被第二滚轮组下方的分配叶轮均布打散,可显著消除水性上光油中的聚集颗粒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杨洛阳;杨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飞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7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