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64659发布日期:2021-06-01 23:4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设计搅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



背景技术:

制药机械包括:粉碎机,切片机,炒药机,煎药机,压片机,制丸机,多功能提取罐,储液罐,配液罐,减压干燥箱,可倾式反应锅,胶囊灌装机,泡罩式包装机,颗粒包装机,散剂包装机,v型混合机,提升加料机等。医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医药产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尤其是随着医疗改革进程的加快和医保投入的增长以及国民医疗健康意识的提高,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

目前,市场上搅拌机在搅拌过程中,搅拌轴大都为单向旋转运动,在高速旋转搅拌过程中,搅拌机内的物料会形成一个惯性的旋转,且物料的旋转方向与搅拌轴的旋转方向一致,当物料与搅拌轴旋转方向相同时,物料与搅拌轴的冲击力会降低,因此,导致搅拌机的搅拌效率与搅拌均匀性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上转轴和下转轴,上转轴上设置有椭圆型搅拌叶片,且椭圆型搅拌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椭圆型搅拌叶片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下转轴上固定有水平连杆,水平连杆上沿竖向方向设置有竖向搅拌叶片,且竖向搅拌叶片位于椭圆型搅拌叶片的外侧,箱体的底部和顶部的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分别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箱体上,第一驱动电机的顶部输出端穿过箱体轴向固定在下转轴上,第二驱动电机的底部输出端穿过箱体轴向固定在上转轴上,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支腿和出料管,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放料管和清洗口,出料管、放料管和清洗口分别与箱体内部连通,出料管上设置有电子控制阀。

本实施例中,因椭圆型搅拌叶片和竖向搅拌叶片的设计,这样,操作者可通过放料管向箱体内放入药液,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使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分别带动下转轴和上转轴沿相反的方向转动,对药液进行搅拌。椭圆型搅拌叶片和竖向搅拌叶片的设计,可增加搅拌力度与搅拌冲击力,大大提高了搅拌效率与搅拌均匀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明观察窗上设置有透明玻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明玻璃上设置有液位刻度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放料管和清洗口上设置有盖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盖板分别螺纹连接在放料管和清洗口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把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腿的底部设置有垫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垫板上设置有螺栓固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泄压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箱体;2、上转轴;3、下转轴;4、椭圆型搅拌叶片;5、通孔;6、水平连杆;7、竖向搅拌叶片;8、第一驱动电机;9、第二驱动电机;10、支腿;11、出料管;12、放料管;13、清洗口;14、电子控制阀;15、透明观察窗;16、透明玻璃;17、液位刻度线;18、盖板;19、把手;20、垫板;21、螺栓固定孔;22、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上转轴2和下转轴3,上转轴2上设置有椭圆型搅拌叶片4,且椭圆型搅拌叶片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椭圆型搅拌叶片4上设置有多个通孔5,下转轴3上固定有水平连杆6,水平连杆6上沿竖向方向设置有竖向搅拌叶片7,且竖向搅拌叶片7位于椭圆型搅拌叶片4的外侧,箱体1的底部和顶部的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8和第二驱动电机9,第一驱动电机8和第二驱动电机9分别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箱体1上,第一驱动电机8的顶部输出端穿过箱体1轴向固定在下转轴3上,第二驱动电机9的底部输出端穿过箱体1轴向固定在上转轴2上,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腿10和出料管11,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放料管12和清洗口13,出料管11、放料管12和清洗口13分别与箱体1内部连通,出料管11上设置有电子控制阀14。

本实施例中,因椭圆型搅拌叶片4和竖向搅拌叶片7的设计,这样,操作者可通过放料管12向箱体1内放入药液,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第一驱动电机8和第二驱动电机9,使第一驱动电机8和第二驱动电机9分别带动下转轴3和上转轴2沿相反的方向转动,对药液进行搅拌。椭圆型搅拌叶片4和竖向搅拌叶片7的设计,可增加搅拌力度与搅拌冲击力,大大提高了搅拌效率与搅拌均匀性。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15。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观察窗15上设置有透明玻璃16。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玻璃16上设置有液位刻度线17。

进一步地,所述放料管12和清洗口13上设置有盖板18。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18分别螺纹连接在放料管12和清洗口13上。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18上设置有把手19。

进一步地,所述支腿10的底部设置有垫板20。

进一步地,所述垫板20上设置有螺栓固定孔21。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泄压阀2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操作者可通过放料管12向箱体1内放入药液,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第一驱动电机8和第二驱动电机9,使第一驱动电机8和第二驱动电机9分别带动下转轴3和上转轴2沿相反的方向转动,对药液进行搅拌。椭圆型搅拌叶片4和竖向搅拌叶片7的设计,可增加搅拌力度与搅拌冲击力,大大提高了搅拌效率与搅拌均匀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上转轴和下转轴,上转轴上设置有椭圆型搅拌叶片,且椭圆型搅拌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椭圆型搅拌叶片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下转轴上固定有水平连杆,水平连杆上沿竖向方向设置有竖向搅拌叶片,且竖向搅拌叶片位于椭圆型搅拌叶片的外侧,箱体的底部和顶部的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分别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箱体上,第一驱动电机的顶部输出端穿过箱体轴向固定在下转轴上,第二驱动电机的底部输出端穿过箱体轴向固定在上转轴上,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支腿和出料管,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放料管和清洗口,出料管、放料管和清洗口分别与箱体内部连通,出料管上设置有电子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观察窗上设置有透明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玻璃上设置有液位刻度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管和清洗口上设置有盖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分别螺纹连接在放料管和清洗口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的底部设置有垫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上设置有螺栓固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泄压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药搅拌机高效搅拌机构,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上转轴和下转轴,上转轴上设置有椭圆型搅拌叶片,椭圆型搅拌叶片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下转轴上固定有水平连杆,水平连杆上沿竖向方向设置有竖向搅拌叶片,且竖向搅拌叶片位于椭圆型搅拌叶片的外侧,箱体的底部和顶部的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分别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箱体上,第一驱动电机的顶部输出端穿过箱体轴向固定在下转轴上,第二驱动电机的底部输出端穿过箱体轴向固定在上转轴上。椭圆型搅拌叶片和竖向搅拌叶片的设计,可增加搅拌力度与搅拌冲击力,大大提高了搅拌效率与搅拌均匀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嘉骐;刘亚军;温馨;黄鹿;李伟杰;包强;刘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博雅欣和制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0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