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搅拌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3960发布日期:2021-04-13 22:3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搅拌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搅拌桨,属于搅拌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应用于化工、冶金等工业领域的搅拌桨,是搅拌机械的核心部件,搅拌机械搅拌物料时,是通过搅拌桨将动能传递到物料中,驱动搅拌桨周围的物料进行混合运动,实现搅匀物料的目的,现有各种形状、材质的搅拌桨,但都不能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磨损浆料中使用,以盐酸粉煤灰浆料为例,在140℃温度,0.6mpa压力的工况下,现有的搅拌桨没有任何一种可以在此浆料中长时间使用。
3.实用新型专利201721019499.6公开了一种耐酸耐磨耐高温搅拌桨,在圆柱体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一根或多根搅拌桨叶;在搅拌轴和搅拌桨叶的外面,先搪一层搪瓷;再在搪瓷层的外面,包裹一层聚四氟乙烯等耐酸保护层;在耐酸保护层的外面,再包裹一层炭纤维等纤维保护层;在搅拌轴的纤维保护层的外面,再涂一层碳化硅等耐磨胶泥;在桨叶的纤维保护层的外面,再套一层碳化硅等非金属耐磨保护套,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磨损浆料中使用的搅拌桨,但该耐酸耐磨耐高温搅拌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仍旧不能够满足高温、腐蚀性固体物料工况中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高温、腐蚀性固体物料工况中使用要求的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搅拌桨。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搅拌桨,包括搅拌轴,搅拌轴的一端设置有由反应烧结碳化硅制成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圆管状的轴套,轴套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搅拌轴的通孔,轴套的两侧具有用于搅拌物料的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与轴套的端面均倾斜设置,第一桨叶、第二桨叶和轴套一体烧结成型。
7.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8.第一桨叶所在的平面与轴套的端面形成的夹角为10
°‑
45
°
,第二桨叶所在的平面与轴套的端面形成的夹角为10
°‑
45
°

9.进一步优化:
10.第一桨叶的倾斜方向与第二桨叶的倾斜方向相反。
11.进一步优化:
12.第一桨叶与轴套之间具有第一桨肩,第一桨叶、第一桨肩和轴套一体设置,第二桨叶与轴套之间具有第二桨肩,第二桨叶、第二桨肩和轴套一体设置。
13.进一步优化:
14.第一桨肩的厚度逐渐递增,逐渐递增的方向为第一桨叶向轴套的方向,第二桨肩
的厚度逐渐递增,逐渐递增的方向为第二桨叶向轴套的方向。
15.进一步优化:
16.搅拌轴与轴套之间设置有柔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层。
17.进一步优化:
18.缓冲层由缠绕在搅拌轴上的耐高温碳纤维绳或布,缓冲层也可以为聚四氟衬垫制成。
19.进一步优化:
20.缓冲层的厚度为0.1

0.5mm。
21.进一步优化:
22.缓冲层由聚四氟衬垫制成。
2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简单,制造容易,拆装方便,制造成本低,物料混合均匀,特别是搅拌组件通过反应烧结碳化硅制成,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耐磨性、可塑性和使用寿命。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

搅拌轴;2

搅拌组件;3

轴套;4

第一桨肩;5

第二桨肩;6

第一桨叶;7

第二桨叶;8

缓冲层;9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实施例:
29.如图1

2所示,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搅拌桨,包括搅拌轴1,搅拌轴1上的一端设置有由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制成的搅拌组件2。
30.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圆管状的轴套3,轴套3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搅拌轴1的通孔9。
31.所述轴套3两侧具有用于搅拌物料的第一桨叶6和第二桨叶7,第一桨叶6和第二桨叶7与轴套3的端面均倾斜设置,第一桨叶6、第二桨叶7和轴套3一体烧结成型。
32.所述第一桨叶6所在的平面与轴套3的端面形成的夹角为10
°‑
45
°
,第二桨叶7所在的平面与轴套3的端面形成的夹角为10
°‑
45
°

33.所述第一桨叶6的倾斜方向与第二桨叶7的倾斜方向相反。
34.所述第一桨叶6和第二桨叶7的倾斜方向相反,搅拌轴1带动搅拌组件2转动时,第一桨叶6推动物料朝前下方运动,第二桨叶7推动物料朝前上方运动,从而使得物料在水平及上下层级之间充分混合,物料混合更为均匀。
35.所述第一桨叶6与轴套3之间具有第一桨肩4,第一桨叶6、第一桨肩4和轴套3一体设置。
36.所述第二桨叶7与轴套3之间具有第二桨肩5,第二桨叶7、第二桨肩5和轴套3一体设置。
37.所述第一桨肩4和第二桨肩5对物料起到辅助搅拌的作用。
38.所述第一桨肩4的厚度逐渐递增,逐渐递增的方向为第一桨叶6向轴套3的方向。
39.所述第二桨肩5的厚度逐渐递增,逐渐递增的方向为第二桨叶7向轴套3的方向。
40.这样设计避免了桨叶与轴套3直接连接造成的尺寸急剧变化而在交接处产生的应力,使得在使用时桨叶因应力集中原因在交接处出现裂纹甚至折断。
41.所述搅拌轴1与轴套3之间设置有缓冲层8,缓冲层8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42.所述柔性材料通常情况下采用缠绕在搅拌轴1上的耐高温碳纤维绳或布,耐高温碳纤维绳或布优选的缠绕厚度为0.1

0.5mm。
43.在低温使用环境中,柔性材料可使用聚四氟衬垫。
44.所述缓冲层8在搅拌轴1与轴套3连接时可起到缓冲作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45.所述搅拌轴1通过平键与轴套3周向定位并传递力矩。
46.所述搅拌轴1和轴套3还可以一体烧结制成或螺纹式连接。
47.所述搅拌组件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定制。
48.所述搅拌组件优选的长度l为300mm ,350mm,400mm,450mm,500mm。
49.所述第一桨叶6和第二桨叶7的叶片优选的厚度a为10

35mm。
50.所述通孔9优选的壁厚b为15

25mm。
51.所述搅拌组件2采用模具制造而成,可根据产品的实际需要,随时调整模具的大小,产品可塑性强。
5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简单,制造容易,拆装方便,制造成本低,物料混合均匀,特别是搅拌组件通过反应烧结碳化硅制成,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耐磨性、可塑性和使用寿命。
53.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