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化剂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3049发布日期:2021-03-23 11:07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化剂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化剂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陶化工艺有时又称锆盐钝化工艺、纳米陶瓷工艺等,是指以锆/钛等金属的氧化物在材料表面沉积,以获得类似陶瓷表面的金属氧化物涂层。近年来,陶化工艺作为最有希望代替传统高污染磷化钝化及铬酸盐钝化的技术之一获得了快速发展,已开始在金属表面处理中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陶化剂的搅拌装置,包括主罐体、子罐体、水泵、第一搅拌机构、第二搅拌机构和第三搅拌机构,所述主罐体内设置用于搅拌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所述子罐体内设置用于搅拌的第二搅拌机构,所述水泵和所述第三搅拌机构通过管路设置在所述主罐体上,并且与所述主罐体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子罐体通过管路连接在所述水泵和所述第三搅拌机构之间,所述子罐体包括本体和密封盖,所述本体上端设置进气孔和进料口,所述进气孔与气源连接,所述密封盖密封设置在所述进料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旋转轴和叶片,所述旋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主罐体内,所述叶片环绕设置在所述旋转轴周向,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主罐体的顶部,利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旋转轴以带动所述叶片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机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子罐体底部,并且与所述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进气管具有若干个气孔,利用所述空气压缩机将气体送入所述进气管,从气孔将气体排出。

进一步地,第三搅拌机构包括壳体、安装块和混料管,所述壳体内设置安装所述安装块的安装腔,所述安装块上设置若干个贯穿的安装管,所述混料管设置在所述安装管内,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液口与出液口。

进一步地,混料管包括管和若干个叠加的搅拌单元,所述搅拌单元呈螺旋状,一所述搅拌单元的下端与另一所述搅拌单元的上端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混料管侧壁上设置定位块,所述安装管内壁设置与所述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搅拌机构的出液端连接三通阀门,所述三通阀门的一端与所述主罐体连接,另一端为排液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包括主管和轴向排列在所述主管的子管;所述进液管的进液口与所述三通阀门连接,出液口与所述主罐体连接,并且进液方向与所述主罐体相切。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装置通过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三搅拌装置对主罐体内溶液不断搅拌,利用第二搅拌装置是子罐体内溶液搅拌,溶液间的相互搅拌更加容易混合。第三搅拌机构采用螺旋结构的额搅拌单元叠加组成,对溶液切开混合,实现对溶液的搅拌;整个溶液均处于活动状态,进一步促进溶液的溶解;第一搅拌机构促进主罐体内溶液顺时针转动,同时通过第三搅拌机构进入主罐体的溶液逆时针转动,两股溶液相互撞击,进一步促进溶液溶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搅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子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子罐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三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混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进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主罐体,2、子罐体,3、水泵,4、第一搅拌机构,5、进气管,6、第三搅拌机构,7、进液管,21、本体,22、密封盖,41、电机,42、旋转轴,43、叶片,61、壳体,62、安装块,63、混料管,64、三通阀门,71、主管,72、子管,611、安装腔,612、外壳,613、密封条,614、外盖,615、密封槽,616、密封凸缘,621、安装管,631、管体,632、搅拌单元,633、定位块,211、进气口,212、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陶化剂的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比例成份组成: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去离子水倒入搅拌装置的各罐体中,并且将各组分单独倒入各罐体中进行混合;其中,钼酸钠与葡萄糖酸钠在同一罐体中混合;

步骤二,当主罐体搅拌运行15分钟后,打开装有氟化钠的罐体,将氟化钠溶液注入主罐体中;

步骤三,主罐体再次运行10分钟,打开装有钼酸铵的罐体,将钼酸铵溶液注入主罐体中;

步骤四,主罐体再次运行10分钟,打开装有柠檬酸的罐体,将柠檬酸溶液注入主罐体中;

步骤五,主罐体再次运行10分钟,打开装有钼酸钠和葡萄糖酸钠的罐体,将钼酸钠和葡萄糖酸钠溶液注入主罐体中;主罐体继续搅拌40分钟,制得陶化剂。

实施例2:

一种陶化剂,该陶化剂由下列重量比例成份组成: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去离子水倒入搅拌装置的各罐体中,并且将各组分单独倒入各罐体中进行混合;其中,钼酸钠与葡萄糖酸钠在同一罐体中混合;

步骤二,当主罐体搅拌运行15分钟后,打开装有氟化钠的罐体,将氟化钠溶液注入主罐体中;

步骤三,主罐体再次运行10分钟,打开装有钼酸铵的罐体,将钼酸铵溶液注入主罐体中;

步骤四,主罐体再次运行10分钟,打开装有柠檬酸的罐体,将柠檬酸溶液注入主罐体中;

步骤五,主罐体再次运行10分钟,打开装有钼酸钠和葡萄糖酸钠的罐体,将钼酸钠和葡萄糖酸钠溶液注入主罐体中;主罐体继续搅拌50分钟,制得陶化剂。

实施例3:

一种陶化剂,该陶化剂由下列重量比例成份组成: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去离子水倒入搅拌装置的各罐体中,并且将各组分单独倒入各罐体中进行混合;其中,钼酸钠与葡萄糖酸钠在同一罐体中混合;

步骤二,当主罐体搅拌运行18分钟后,打开装有氟化钠的罐体,将氟化钠溶液注入主罐体中;

步骤三,主罐体再次运行18分钟,打开装有钼酸铵的罐体,将钼酸铵溶液注入主罐体中;

步骤四,主罐体再次运行18分钟,打开装有柠檬酸的罐体,将柠檬酸溶液注入主罐体中;

步骤五,主罐体再次运行18分钟,打开装有钼酸钠和葡萄糖酸钠的罐体,将钼酸钠和葡萄糖酸钠溶液注入主罐体中;主罐体继续搅拌45分钟,制得陶化剂。

实施例4:

一种陶化剂,该陶化剂由下列重量比例成份组成: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去离子水倒入搅拌装置的各罐体中,并且将各组分单独倒入各罐体中进行混合;其中,钼酸钠与葡萄糖酸钠在同一罐体中混合;

步骤二,当主罐体搅拌运行18分钟后,打开装有氟化钠的罐体,将氟化钠溶液注入主罐体中;

步骤三,主罐体再次运行18分钟,打开装有钼酸铵的罐体,将钼酸铵溶液注入主罐体中;

步骤四,主罐体再次运行18分钟,打开装有柠檬酸的罐体,将柠檬酸溶液注入主罐体中;

步骤五,主罐体再次运行18分钟,打开装有钼酸钠和葡萄糖酸钠的罐体,将钼酸钠和葡萄糖酸钠溶液注入主罐体中;主罐体继续搅拌50分钟,制得陶化剂。

实施例5:

一种陶化剂,该陶化剂由下列重量比例成份组成: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去离子水倒入搅拌装置的各罐体中,并且将各组分单独倒入各罐体中进行混合;其中,钼酸钠与葡萄糖酸钠在同一罐体中混合;

步骤二,当主罐体搅拌运行20分钟后,打开装有氟化钠的罐体,将氟化钠溶液注入主罐体中;

步骤三,主罐体再次运行15分钟,打开装有钼酸铵的罐体,将钼酸铵溶液注入主罐体中;

步骤四,主罐体再次运行15分钟,打开装有柠檬酸的罐体,将柠檬酸溶液注入主罐体中;

步骤五,主罐体再次运行15分钟,打开装有钼酸钠和葡萄糖酸钠的罐体,将钼酸钠和葡萄糖酸钠溶液注入主罐体中;主罐体继续搅拌50分钟,制得陶化剂。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搅拌装置,用于生产本实用新型的陶化剂;

如图1-3所示,具体的:

搅拌装置包括主罐体1、子罐体2、水泵3、第一搅拌机构4、第二搅拌机构和第三搅拌机构6,主罐体1内设置用于搅拌的第一搅拌机构4,子罐体2内设置用于搅拌的第二搅拌机构,主罐体1上设置出液口和进液口,其出液口通过管路一次连接水泵3和第三搅拌机构6,并且回流至进液口。通过水泵3将主罐体1内的液体抽出经过第三搅拌机构6搅拌后回入主罐体1内。子罐体2上设置出液口,该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在水泵3和第三搅拌机构6之间;并且在该出液口处设置阀门,以控制出液口的打开或者关闭。其中,子罐体2包括本体21和密封盖22,本体21顶部设置进气口211和进料口212,密封盖22密封设置在进料口212处;进气口211与气源连接。子罐体2内的液体通过第二搅拌机构搅拌完成后,打开出液口阀门,气源通过进气口211将气体送入子罐体2内,进而将子罐体2内的溶液排出与主罐体1回路内的溶液同时进入第三搅拌机构6混合。其能够通过控制子罐体2内的气压以调节子罐体2内溶液排出速度。优选的,子罐体2的出液口还设置单向阀(未示出);以防止主罐体1回路内的溶液反灌入子罐体2内。其中,子罐体2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在本实用新型陶化剂的制备中,子罐体2需要设置四个子罐体2分别对各组分进行溶解;当然,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当一个组分添加后,在同一个子罐体2中进行其他组份的混合。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搅拌机构4包括电机41、旋转轴42和叶片43,旋转轴42转动设置在主罐体1内,叶片43环绕设置在旋转轴42周向,电机41设置在主罐体1的顶部,利用电机1驱动旋转轴42以带动叶片43转动。进而对主罐体1内的溶液进行混料。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搅拌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机和进气管5,进气管5设置在子罐体2底部,并且与空气压缩机连接,进气管具有若干个气孔,利用空气压缩机将气体送入进气管,从气孔将气体排出。在溶液中产生气泡,利用气泡对溶液进行搅拌。另外,由于子罐体2为密闭容器,由第二搅拌机构通入的气体始终储存于子罐体2内,子罐体2内的压力不断增加,当出液口的阀门打开后,利用子罐体2内的压力将溶液排出;当子罐体2内压力不足时,通过进气孔211进行压力补充,以保证后续溶液正常排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11所示,第三搅拌机构6包括壳体61、安装块62和混料管63,壳体61内设置安装安装块62的安装腔611,安装块62上设置若干个贯穿的安装管621,混料管63设置在安装管621内,壳体61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液口与出液口。通过水泵3将溶液从进液口打入混料管63内,通过混料管对溶液混料后从出液口排出,经管路引导回入主罐体1内。其中,混料管63包括管体631和若干个叠加的搅拌单元632,搅拌单元632呈螺旋状,一搅拌单元632的下端与另一搅拌单元632的上端相互垂直。可见,一搅拌单元632将溶液分切旋转后通过下一个交班单元632再分切,进而实现对溶液的混料。壳体61包括外壳612、密封条613和外盖614,安装腔611凹设在所述外壳612内,外壳612上表面绕安装腔611周边凹设密封槽615,在并且在外盖614得对应位置与密封槽615配合的密封凸缘616,密封条613设置在密封槽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6-11所示,混料管63侧壁上设置定位块633,安装管621内壁设置与定位块633配合的定位槽。安装时,定位块633至于定位槽内,防止混料管63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11所示,为了方便将主罐体1内搅拌完毕的液体排出,第三搅拌机构6的出液端连接三通阀门64,三通阀门64的一端与主罐体1连接,另一端为排液口65。当搅拌时,三通阀门64连接第三搅拌机构6和主罐体1;当排料时,三通阀门64连接第三搅拌机构6和排液口65,通过水泵3将主罐体1内的液体抽出通过第三搅拌机构6从排液口65排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还包括进液管7,进液管7包括主管71和轴向排列在71的子管72;主管71上设置进液口,子管72上设置出液口。进液管7的进液口与三通阀门64连接,出液口与主罐体1连接,并且进液方向与主罐体1相切。主罐体1内的液体通过第一搅拌机构4进行顺时针搅拌,使得溶液顺时针流动,而从出液口排出的溶液顺着主罐体1的内壁逆时针流动,两股溶液相互撞击,提高溶液混料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